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文史相通, 文史不分家。史中有文, 文中有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文史结合” 是历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再现历史现象, 探讨历史规律,阐明历史概念, 本身就离不开“文”。同时, 文学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对人的道德、思想和审美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与历史学科的特点, 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文史的有机结合。
一、从语文的字、词的讲解, 加深历史知识的理解
在讲授历史知识时, 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和一些常用字的特殊含义, 不讲清这些字的含义, 则历史知识的传授很难进行下去。如学生常常把印度的“土兵起兵”, 念成“士兵起义”; 对明清两代的“改土归流” 也不易理解。这里的关键“土” 字。“土兵” 是指本地的兵, “改土归流”的“土” 是指“土司”, 即少数民族本地世袭的官。如果用成语“土生土长”, 词语“土著” 来讲解, 学生就容易懂了。如讲唐朝的宗教祅(xiān) 教、摩尼教时, 先要学生区别“祆” 与“袄” 的写法、读音和意义, 然后指出祆教来源于西域, 与摩尼教一样, 崇尚光明, 反对黑暗。同时很容易的字的特殊含义也要注意。另外, 对难写难认的字如: 嬴、恺、闿、瞾等, 难读的字如单于、兀术、鞑靼、郦食其、夹纻、芍陂等, 难理解的词语如: 禅让、凿空、和亲等等, 都必须认真讲解, 视为自己的职责, 而不能敷衍了事。
二、利用典故、诗词、成语、联语等生动、具体的语文材料, 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理论的理解。事物是互相联系的, 通过这些文学现象的透析, 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本质规律的认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2.1 运用典故、成语、俗语的通俗性与生动性, 来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历史概念的理解
例如讲授封建专制主义和皇权主义时, 可以引用“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请君入瓮” 等俗语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在讲到经济的力量时, 也可引用“有钱能使鬼推磨” 等来引导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又如讲皖南事变周总理的题词时, 对“同室操戈” 这个成语, 可补充曹丕逼曹植写“七步诗” 的故事, 以增强学生对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理解。
2.2 用诗联和歌词等语文材料, 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如讲“焚书坑儒” 时用唐人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消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一诗来说明其对秦王朝本身的危害性。此外还可以引用诗歌来烘托历史背景。如用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来反映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悲惨生活。用杜甫的“三吏三别” 说明安史之乱时期唐朝阶级矛盾的尖锐。讲岳飞抗金时, 引名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讲蒋介石政权横征暴敛时, 引“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加以说明, 都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2.3 结合语文课文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 内容十分丰富生动, 对理解历史内容有帮助。如在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教材只是说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不能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学生对此不好理解。如果用学生较熟悉的鲁迅的作品《药》、《阿Q 正传》、《范爱农》以及《社戏》等, 以其中的人物形象如夏瑜、阿Q、范爱农、闰土等在革命前后及革命中的所作所为, 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加以印证, 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再如, 当讲授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时, 可适当引用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讲授普法战争时, 可引用《最后一课》等等, 都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文史结合必须注意的原则
3.1 求真原则
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纠正文艺领域中某些不真实的或讹误的内容。近年来电影电视、小说戏剧中的历史题材非常丰富, 给学生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是学生从社会上得到历史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其中内容很多是虚拟的, 有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必须尊重历史, 不能为了现实需要歪曲历史事实, 掩饰历史的本来面目, 或用以今套古或颂古非今来误导学生。
3.2 务实原则
在文史结合时, 要注重实用价值, 要使之确能达到某项教学目的, 促进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 只能选择与课本有关的重点的来讲,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3 持恒原则
要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历史教师要勤于搜集、整理和积累有关“文” 的材料, 如对联、咏史诗、民谣、快板等; 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洞察力, 要有“透视” 的本领,善于从中寻找反映当时士人心态、时代背景的资料。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坚持下去, 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 信手拈来, 涉笔成趣, 使历史教学既深刻又生动。
3.4 有度原则
尽量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 从历史角度来审视、分析、归纳、整理“文” 的知识, 做到少而精, 以免喧宾夺主。补充语文知识不可太多太滥, 影响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
总之结合新课程理念,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与整合语文知识, 提高和改进历史的教学, 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从语文的字、词的讲解, 加深历史知识的理解
在讲授历史知识时, 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和一些常用字的特殊含义, 不讲清这些字的含义, 则历史知识的传授很难进行下去。如学生常常把印度的“土兵起兵”, 念成“士兵起义”; 对明清两代的“改土归流” 也不易理解。这里的关键“土” 字。“土兵” 是指本地的兵, “改土归流”的“土” 是指“土司”, 即少数民族本地世袭的官。如果用成语“土生土长”, 词语“土著” 来讲解, 学生就容易懂了。如讲唐朝的宗教祅(xiān) 教、摩尼教时, 先要学生区别“祆” 与“袄” 的写法、读音和意义, 然后指出祆教来源于西域, 与摩尼教一样, 崇尚光明, 反对黑暗。同时很容易的字的特殊含义也要注意。另外, 对难写难认的字如: 嬴、恺、闿、瞾等, 难读的字如单于、兀术、鞑靼、郦食其、夹纻、芍陂等, 难理解的词语如: 禅让、凿空、和亲等等, 都必须认真讲解, 视为自己的职责, 而不能敷衍了事。
二、利用典故、诗词、成语、联语等生动、具体的语文材料, 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理论的理解。事物是互相联系的, 通过这些文学现象的透析, 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本质规律的认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2.1 运用典故、成语、俗语的通俗性与生动性, 来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历史概念的理解
例如讲授封建专制主义和皇权主义时, 可以引用“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请君入瓮” 等俗语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在讲到经济的力量时, 也可引用“有钱能使鬼推磨” 等来引导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又如讲皖南事变周总理的题词时, 对“同室操戈” 这个成语, 可补充曹丕逼曹植写“七步诗” 的故事, 以增强学生对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理解。
2.2 用诗联和歌词等语文材料, 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如讲“焚书坑儒” 时用唐人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消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一诗来说明其对秦王朝本身的危害性。此外还可以引用诗歌来烘托历史背景。如用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来反映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悲惨生活。用杜甫的“三吏三别” 说明安史之乱时期唐朝阶级矛盾的尖锐。讲岳飞抗金时, 引名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讲蒋介石政权横征暴敛时, 引“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加以说明, 都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2.3 结合语文课文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 内容十分丰富生动, 对理解历史内容有帮助。如在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教材只是说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不能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学生对此不好理解。如果用学生较熟悉的鲁迅的作品《药》、《阿Q 正传》、《范爱农》以及《社戏》等, 以其中的人物形象如夏瑜、阿Q、范爱农、闰土等在革命前后及革命中的所作所为, 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加以印证, 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再如, 当讲授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时, 可适当引用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讲授普法战争时, 可引用《最后一课》等等, 都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文史结合必须注意的原则
3.1 求真原则
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纠正文艺领域中某些不真实的或讹误的内容。近年来电影电视、小说戏剧中的历史题材非常丰富, 给学生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是学生从社会上得到历史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其中内容很多是虚拟的, 有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必须尊重历史, 不能为了现实需要歪曲历史事实, 掩饰历史的本来面目, 或用以今套古或颂古非今来误导学生。
3.2 务实原则
在文史结合时, 要注重实用价值, 要使之确能达到某项教学目的, 促进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 只能选择与课本有关的重点的来讲,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3 持恒原则
要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历史教师要勤于搜集、整理和积累有关“文” 的材料, 如对联、咏史诗、民谣、快板等; 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洞察力, 要有“透视” 的本领,善于从中寻找反映当时士人心态、时代背景的资料。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坚持下去, 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 信手拈来, 涉笔成趣, 使历史教学既深刻又生动。
3.4 有度原则
尽量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 从历史角度来审视、分析、归纳、整理“文” 的知识, 做到少而精, 以免喧宾夺主。补充语文知识不可太多太滥, 影响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
总之结合新课程理念,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与整合语文知识, 提高和改进历史的教学, 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