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临床漏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点,分析临床漏诊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1971—2016年北京医院临床漏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的尸检病理特点,对比分析临床漏诊病例(15例)与临床诊断病例(29例)之间临床表现的异同。
结果临床漏诊病例尸检发现左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更为常见(14/15,93.3%),动脉系统栓塞常见(10/15,66.7%),多合并肺炎(9/15,60.0%)、恶性肿瘤(7/15,46.7%)或肾盂肾炎(6/15,40.0%)。与临床诊断病例相比,临床漏诊病例年龄更大[(64.0±21.2)岁比(50.8±18.3)岁,t=-2.15,P=0.037]、合并恶性肿瘤、深静脉置管比例更高[7/15(46.7%)比1/29(3.4%)和5/15(33.3%)比0/29(0)],出现发热及新发的心脏杂音或原有心脏杂音变化的比例较低[11/15(73.7%)比28/29(96.9%),0/15(0)比15/29(51.7%)]、行超声心动图及血培养的比例较低[5/15(33.3%)比27/29(93.1%),4/15(26.7%)比27/29(93.1%)],超声心动图及血培养的阳性率均较低[0/15(0)比27/29(93.1%),1/15(6.7%)比15/29(55.6%)]。
结论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人群出现栓塞、发热等事件时,即使缺乏心脏杂音等症状体征,亦应充分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时规范的进行超声心动图及血培养检查是避免漏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