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何能打动人心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得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是一则能打动人心的新闻。那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何能打动人心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直接描写,交代事实
  这里的“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进行了“集体屠杀”和“人体试验”,死在这里的“共有400万人”。这里有“堆积如山的遇难者的鞋子”,这里有“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这里有“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这里“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这里有“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其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这里有“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都让人窒息。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这里依然让人喘不过气来,谁也不愿意过多地停留,谁也不能够长久地驻足。作者直接交代了集中营的方位、居民情况、环境、历史等,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说明这里曾经是一座“杀人工厂”,让读者感受到法西斯强盗的凶残和冷血,认识到这些法西斯强盗的手段是如何的毒辣。
  二、间接描写。强化情感
  一到“布热金卡”,作者并未直接诉说这里发生过的事,而是转而写这里的自然环境。“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有无数人的“冤魂”,这里“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但现实恰恰相反,这里让人感觉到了美好和祥和。
  十四年前的慘剧和如今美丽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间接描写突出了那段历史的黑暗,让如今活着的人更为逝者感到伤心难过。
  虽然“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但记者却“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作者还间接描写了参观者的动作和神态。“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很快地望……”,导游也“只稍用手指一指……”。这些动作体现出人们难过、害怕的心情。面对“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特别恐怖”。“堆积如山的遇难者的鞋子”“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让人“浑身发抖”,“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让人感到窒息,“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可“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里是人间地狱,存不下半点的良善。
  作者并未引导读者回顾那段历史,而是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三、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文章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开篇,用“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在奥斯维辛,没有新东西可供报道。这里天气晴朗,绿树成荫,门前还有儿童在打闹、嬉戏”收尾,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宁和秀丽,这是用乐景寄托哀情,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文章结尾处用“够了”一词收束,点到为止,留有余韵,耐人寻味。
  作者认为,那一段可怕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活着的人们切不可忘记,我们还应该让那些天真的、身处和平环境之中的孩子们也知道这段历史、牢记这段历史,否则和平与自由将不复存在,历史将重新上演!
  这篇新闻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作者敢于跳出窠臼,打破新闻报道的传统样式,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展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主观印象,表达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绝,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人类中新发现的证据显示含有高脂高糖“垃圾食品”的典型西方饮食能快速破坏大脑对食欲的控制。  狂吃华夫饼、奶昔和类似的高脂食物一周后,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年轻健康的志愿者在记忆力测试中成绩欠佳,而且对垃圾食品更有食欲,甚至在吃饱之后还想吃。  研究结果表明问题出在海马体,这个区域在大脑中控制记忆力,帮助调节食欲。我们吃饱以后,海马體被认为会使美食记忆不再活跃,从而降低食欲。  海马体受损的话,对
期刊
北京有许多博物馆,同时又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  北京在世界上以古建筑著名。紫禁城里的宫殿,分布在城郊的庙坛园林,每个单位都包括一系列的建筑物,各有艺术上的不同风格,综合看来,又如同整体的一部分;是用故宫皇城大建筑群作中心,在五百年前北京建都总计划中就定下来,经过累代创修而陆续完成的。设计规模的雄伟、协调、明朗,以及每一建筑物装饰的华美精细,都给人留下不易忘记的深刻印象。  这些建筑物近年来有一部分
期刊
美国的阿瑞桑那、尼哇达和新墨西哥三州是以风景出名的。许多的画报和杂志,如《阿瑞桑那公路》《阿瑞桑那画报》之类,专门从事风景宣传,招引有钱有闲的人前去游览。  出名的“大峡谷”“卡尔斯伯石钟乳洞”“玫化木林”等都在这一带。  这都是些穷荒不毛的沙漠地区,除了风景,什么出产也没有。因此,这几州主要就靠风景卖钱。  那些风景究竟怎样一个瑰奇法呢?我不妨从日记中摘几句文绉绉的话,作为介绍:  好土不见,满
期刊
一、语篇分析的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因此,深入语篇理解、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对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  英语完形填空题是以语篇为载体
期刊
《前方》是曹文轩创作的一篇含义隽永的哲理散文,相比于其他散文作品,这篇散文的主题更深刻,内涵也更为丰富。作者从独特的视角深层次地剖析了人类离家的原因,表达了对人类困苦命运的同情以及对人类未来的一丝隐忧。下面,笔者就深入解读该作品。  一、对人类生存方式的理性思考  “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早在数十万年前,地球上已经有人类了,那时的人类没有家,只能
期刊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在歷史的长河中淘洗出来的文化精品,对传承华夏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谈谈国学经典校本课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实践。  一、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设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经典即中华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设国学经典校本课程,引导学
期刊
英语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高中阶段,由于教学任务较重,所以英语课堂教学都是以知识性教学为主,课堂中的教与学都缺少乐趣。兴趣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也是促使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工具。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改善课堂教学状态,许多教师都主张开展趣味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通过趣味教学,让高中英语课堂妙趣横生呢?  一、发掘趣味元素,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当代高中生都是
期刊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反映了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先进思想,但是广大人民依然受到封建地主和帝国主义殖民势力的双重压迫,身体和精神都饱受摧残。在《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是众多受压迫民众的一个缩影,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迷信思想的毒害。在强者面前,他卑躬屈膝,一脸的奴才相;在弱者面
期刊
回目,即章回小說每一回的标题。仔细阅读《红,楼梦》的回目,我们会发现一种特别现象,即部分回目的首字是对小说中某个人物的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回目的首字,能让他们了解人物的某些特征,明晰作者的情感倾向。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整本书时,我们不妨运用这种方法,使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指导学生浏览《红楼梦》的目录  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迅速浏览小说的回目
期刊
“支架”,又叫“脚手架”,是为了保证施工人员顺利工作而搭设的一种架子。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同样需要“支架”。诚如王荣生教授所说,“开展写作教学不采用‘一榔头法’,而要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和学情,聚焦相应的写作元素,分步地帮助学生解决的写作难题”。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搭建“支架”,能给他们提供各种帮助。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月考中,笔者发现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在作文的审题立意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