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文艺青年”去支边
学生时代,韩传号从没想过要做记者,更别说是摄影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他读的是中文系,自然想当“文艺青年”。偷偷写了部小说,还未完稿,怎么看都不像“杰作”,自己又悄悄烧掉了。上百页的手稿,化成了一股青烟。大四那年,他考研失败,离毕业仅两个多月时,新华社甘肃分社到人大中文系招人。时任甘肃分社副社长申尊敬见韩传号高高大大,说:“就你了,我们需要一名摄影记者。”
在新华社总社新闻大厦东配楼5层分管室的办公室里,我第一次见到韩传号。分社领导到学校选了他,把他带到总社摄影部来,让我“相相面”,顺便告诉他分社领相机的事。韩传号瘦高个子,人很谦逊,说话也颇有礼貌。我问他家在哪里,他说江苏。那时相机和手机都还算是奢侈品,韩传号只用傻瓜相机帮人拍过几次合影,单反相机摸都没摸过——要做摄影记者,他有些“先天不足”。但甘肃分社能从人大选到学生也不容易。因此,很快就签了合同。韩传号是江苏生源,到甘肃工作,还拿了个北京高校支援边远地区建设的证书,即“支边证”。
1999年7月初,韩传号到甘肃分社报到了。北京到兰州当时要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他一路心怀忐忑。当时他对西北的了解,仅限于几句玩笑话:西北遍地是黄沙,要骑着骆驼上班。
甘肃:从“菜鸟”到“熟练工”
那年年底,韩传号入社不久,和甘肃分社摄影组组长武斌去采访,途径东乡族自治县看到有许多人头戴小白帽在地里干活,本想去拍些照片,没想到刚走到地头,就被农民包围并捆起来,绑到了不远处的山头……后来得知是相邻的两个县因为争夺地盘的出口发生了械斗,把后来去取证的记者打成重伤,看到又来两个陌生人,也准备对他们下手。韩传号回忆说,当时武斌吓得脸都绿了,他估计自己也是脸色惨白。后来是武斌及时打电话请来“救兵”,二人才被救下。韩传号说这是他当记者后的第一堂课——危机课,一生都不会忘记。
因为缺乏摄影基础,韩传号上手很慢。这只“菜鸟”让武斌很是“头疼”。武斌第一次带他去采访,他尽往别人镜头里钻;文字稿发了几篇,图片稿还没开张;后来他又接连搞坏了两台以“皮实”著称的尼康FM2……
新旧世纪之交,胶片时代的最后几年,摄影记者在外采访,需要用便携式终端“新华100”发稿,时效性强的照片要就近找彩扩店冲底片,再扫描、初步编辑,最后通过电话线传图,一张照片少说要传十几分钟。所以每次出差采访,除了突发新闻,时效性不强的稿子一般可以沉下心来拍,拍完可以放着慢慢处理。或许也正是这种慢节奏,成就了当时不少拍专题的“大腕”,长年跟踪拍摄甘肃缺水、贫困等主题的武斌便是其中之一。
好在韩传号文字基础不错,电脑也用得熟练。武斌发稿时常让他打下手,一起写图片说明。时间长了,哪些照片能发稿、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他渐渐有了点感觉。
2001年,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春天,韩传号慢慢进入角色了。中国北方风沙肆虐,甘肃分社围绕沙漠化主题组织多名记者调研采访。灰头土脸地跑了近一个月,韩传号独立完成的组照——《莫让河西走廊成为风沙通道》,被《新华每日电讯》、《农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用,也被评为新华社总编室每周表扬稿和摄影部部级好稿。这让韩传号激动了好几天。他把几份报纸都收齐,当宝贝似的收藏起来。
绵延1000多公里的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北方沙尘源地之一。每年春夏时节,河西走廊出现沙尘天气,省会兰州也要受影响。他在采访中听人描述说,沙尘暴来时像一堵墙,直接压过来,半边天都是黑的。内蒙古分社的同事就在沙漠里拍到过这画面。韩传号想拍沙尘“压城”,每次听说哪里预报要起沙了,只要条件允许,他就会赶过去。但他总也拍不到想象中的那个画面,以至于同事都戏称他为“定沙使者”。2010年4月底,韩传号调到浙江分社工作后不到一周,一场规模空前的特强沙尘暴就袭击了河西走廊,给甘肃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下9亿元。
后来到了浙江,每次台风韩传号也总是赶不上趟,于是又有了“定风使者”的绰号,这是后话。
与风沙打交道,也会有“险情”出现。2001年10月,沙漠专家、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根生带队,到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野外考察,韩传号应邀随同采访。11月1日上午,在包头附近考察黄河河道时,原本结冰、坚实的河道因气温升高成了“泥潭”。杨根生和韩传号先后陷了进去。
淤泥积沙齐腰深,越是挣扎越往下陷。所幸在岸边的司机发现了他们,并将韩传号留在车上的三脚架放至最长,把两人从“泥潭”中“拔”了出来。
到2003年,韩传号已是一名“熟练工”,摄影部分管室通知他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两会期间,愈发紧张的美伊局势也让韩传号焦灼——此前他向摄影部交了书面申请,要求到战地报道。
伊拉克:“无知者无畏”
2003年4月初,韩传号被派增援伊拉克周边国家,在安曼边采访边待命。月底,新华社批准王波、梁有昶、马晓霖、韩传号四人进入伊拉克,韩传号是唯一的摄影记者。
当时从约旦到伊拉克,只有被称作“死亡之路”的安曼—巴格达高速公路可以通行。对于韩传号来说,他将要踏进一个陌生的国度,战火仍在燃烧,一路吉凶难料。美英对伊拉克开战以来,已有12名记者在战地报道中先后遇难。
进入伊拉克境内,路两边报废车辆举目可见,夏季暴晒后的路面上汽车极易爆胎。战争开始后,这条路上常有劫匪设卡打劫。韩传号强打精神不睡觉,还不时给约旦司机抹清凉油提神。
下午3点多,汽车驶进了一个灰乎乎的城市。迎面吹来的风夹着热气,裹着尘土砸在脸上。街上行人不多,几个小孩在街角踢足球,看不到荷枪实弹的美军大兵。这就是巴格达?韩传号的心里充满期待和疑问。
巴格达电力供应时好时坏,分社的老式发电机声音大得像手扶拖拉机。吃了在伊拉克的第一顿饭后,韩传号躺在床上,头刚贴枕头就进入了梦乡。正是盛夏时节,房间内热得像蒸笼。战争期间,巴格达的政府建筑、外国机构多遭到抢掠和破坏。好在分社位于平民区,有雇员照看。 因市区通讯中断,韩传号等人发稿、对外联络都要依靠海事卫星,新闻来源少得可怜。有一天凌晨一点多,韩传号发完照片,突然听见头顶飞机螺旋桨的声音。同事们一直担心,分社5部海事卫星容易形成相对集中的信号源;如果美军截获信号却弄不清其目的,就有可能扔炸弹。韩传号急忙关灯,拔掉海事卫星的电池,叫醒睡着的同事后跑到楼下关了发电机。尽管楼顶有用黑胶布拼成的“TV”字样,两架美军直升机还是在分社上空盘旋了足足一小时才离开。
夜色笼罩下的巴格达并不平静。在房间里听得到劈劈啪啪的枪声四起,像在放鞭炮。在巴格达的最初一周,韩传号晚上不敢睡得太死,第二天又会疲惫不堪。后来日常采访太累,他经常倒头就睡。
战争期间,伊拉克民间武器泛滥。5月1日,巴格达火车站附近的储油罐突然爆炸,韩传号赶到现场,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味,一具烧焦了的尸体从浓烟中被抬出。后来才知道,是有人开枪庆祝巴格达部分地区恢复供电,结果子弹打在储油罐上,引起的爆炸致6人死亡、多人烧伤。就在两小时前,一名男孩拿真枪当玩具,不慎走火打伤了他的妹妹。
光天化日下的持枪抢劫事件屡屡发生,劫匪甚至连新婚车队都敢抢。分社附近有一名15岁的少女遭到绑架。记者们外出需要处处小心,尽可能结伴而行,好有个照应。晚上回分社发稿时,尽管屋里热得要命,韩传号也只能关窗拉帘,以免招来莫名其妙的子弹。
5月6日上午,韩传号采访时路过巴格达的两伊战争纪念馆,望见两个半桃形蓝色建筑前停着一辆美军坦克。画面很漂亮,但他刚按下快门,就有美国兵过来没收相机,因为这里是美军基地。足足等了两个小时,美军还是扣留了3张相机储存卡。次日,他们告诉韩传号,存储卡已被销毁。后来每拍美军,韩传号都不厌其烦地询问是否允许拍照。
6月中,韩传号离开巴格达,取道约旦回国。
今年是伊拉克战争10周年,回忆这段战地采访经历,韩传号用“无知者无畏”形容自己。
印度:获得拍摄机会是关键
2000年后,摄影部开始在国内分社选拔驻外记者。之前,仅总社记者及少数懂小语种的分社摄影记者才有机会。通过新华社人事局和摄影部组织的驻外考试后,韩传号2005年被派往印度,任新德里分社摄影记者。
夏季新德里最高温度往往超过40℃,即便在空调房里不干活也不停冒汗,汗珠有黄豆粒那么大。外出采访回来,衣服上到处是白花花的盐渍。
新华社驻外记者往往需要“一专多能”,新德里分社满编也就4个人。除印度境内的摄影采访,韩传号在分社的工作内容还包括:收发文传电报、修理办公电器、担任现金出纳、发展摄影雇员等等。
在甘肃采访时因新闻热点较少,摄影记者不太会因拍一张照片而你争我抢。到了印度情况则完全不同,绝大部分媒体是市场化的,大家都想获得最好的画面,所以采访时常会互不相让、谁也不客气。印度摄影记者大多很敬业、专业化程度很高,重要的时政新闻,很多人会提前一两个小时就去排队;一些白发苍苍的老摄影记者,活跃程度也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在陌生的环境里与各新闻机构顶尖“选手”同台竞技,韩传号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变压力为动力,努力提高影像质量只是一个方面。他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获得拍摄机会。
2006年7月6日,中印重开乃堆拉边贸通道。从印度锡金邦进入乃堆拉关口,新华社等中方新闻机构和媒体很早就向印度外交部申请,直到开通前一天才获得同意。锡金因处在边境地带被印度列为管控区域,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公民此前是不能进入的。 剪彩仪式上,中国这边忙着拍摄的只有新华社、央视等少数摄影摄像记者;而印度这边则被纷至沓来的记者挤“爆”了。韩传号爬上附近的一座小土坡,从高处记录下了这一难得的瞬间。一名爱尔兰摄影记者得知新华社摄影记者分别在中、印两边采访后,羡慕地说:“这才是全方位的记录。”
2006年7月,印度金融中心孟买发生7起铁路连环爆炸,超过200人遇难。韩传号赶到现场已是傍晚,被炸损的车厢里几名安全人员在进行事故调查。由于当时只有他一名摄影师在场,因而获准进入车厢内拍摄,条件是向他们提供部分照片。车厢内,带血的衣物、被炸成碎片的人体,种种惨不忍睹的细节。他差点就吐了出来,但还是硬着头皮拍完现场。 驻印两年,韩传号学会了几句简单的印地语,也会像印度人那样轻晃脑袋、用摇头表示同意。他说,无论贫贱还是富裕、匆忙还是悠闲,印度人从容不迫的心态最值得我们学习。
浙江:“转型升级”
韩传号从印度回国后,调到新华社浙江分社摄影组工作。这里可谓“兵强马壮”,好几个记者都是研究生,而本科学历的他是“文化程度最低”的。浙江经济正在转型升级,韩传号认为自己同样也在经历艰难的“转型升级”。其实他说的“升级”也出于一些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新华社记者常常会有岗位的变动,特别是派驻国外的记者,在国外干了两三年,回来后发现,国内变化非常之快,原来熟悉的领域、人脉关系都变化了,要重新开始找感觉。
2012年8月,强台风“海葵”正面登陆浙江并横扫全省。已在浙江工作3年的韩传号,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参与台风报道,被安排到登陆点附近“蹲守”。在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为拍台风后农作物被淹的画面,他趟着齐腰深的水想靠近些,不料滑进了水渠里。慌乱中他居然一手将相机举高到头顶,相机没进水,但水已淹到脖子了。
“海葵”报道进入尾声,他选择继续留在宁波,关注城市内涝问题。一天后,舟山市岱山县长涂岛水库发生垮坝事故。此时身在宁波的韩传号距舟山最近,在“大部队”到达之前,他又及早出现在垮坝事故现场。
老是赶场拍动态新闻,大都是宣传应景的,韩传号也担心以后留不下什么东西。纠结中,他感觉自己仿佛又从 “熟练工”回到“菜鸟”了。
浙江是经济大省,财经报道是浙江分社最重视的报道领域。韩传号拍过不少经济类图片专题,但总觉得“拿不出手”。
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下,韩传号的设想是结合热点事件做专题,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他近期的《浙江温岭“最牛钉子户”被拆除》等稿件,能看出他正朝这个方向努力。长远来看,他更愿意选择一些“草根人物”,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记录他们生命中的重要瞬间。
学生时代,韩传号从没想过要做记者,更别说是摄影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他读的是中文系,自然想当“文艺青年”。偷偷写了部小说,还未完稿,怎么看都不像“杰作”,自己又悄悄烧掉了。上百页的手稿,化成了一股青烟。大四那年,他考研失败,离毕业仅两个多月时,新华社甘肃分社到人大中文系招人。时任甘肃分社副社长申尊敬见韩传号高高大大,说:“就你了,我们需要一名摄影记者。”
在新华社总社新闻大厦东配楼5层分管室的办公室里,我第一次见到韩传号。分社领导到学校选了他,把他带到总社摄影部来,让我“相相面”,顺便告诉他分社领相机的事。韩传号瘦高个子,人很谦逊,说话也颇有礼貌。我问他家在哪里,他说江苏。那时相机和手机都还算是奢侈品,韩传号只用傻瓜相机帮人拍过几次合影,单反相机摸都没摸过——要做摄影记者,他有些“先天不足”。但甘肃分社能从人大选到学生也不容易。因此,很快就签了合同。韩传号是江苏生源,到甘肃工作,还拿了个北京高校支援边远地区建设的证书,即“支边证”。
1999年7月初,韩传号到甘肃分社报到了。北京到兰州当时要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他一路心怀忐忑。当时他对西北的了解,仅限于几句玩笑话:西北遍地是黄沙,要骑着骆驼上班。
甘肃:从“菜鸟”到“熟练工”
那年年底,韩传号入社不久,和甘肃分社摄影组组长武斌去采访,途径东乡族自治县看到有许多人头戴小白帽在地里干活,本想去拍些照片,没想到刚走到地头,就被农民包围并捆起来,绑到了不远处的山头……后来得知是相邻的两个县因为争夺地盘的出口发生了械斗,把后来去取证的记者打成重伤,看到又来两个陌生人,也准备对他们下手。韩传号回忆说,当时武斌吓得脸都绿了,他估计自己也是脸色惨白。后来是武斌及时打电话请来“救兵”,二人才被救下。韩传号说这是他当记者后的第一堂课——危机课,一生都不会忘记。
因为缺乏摄影基础,韩传号上手很慢。这只“菜鸟”让武斌很是“头疼”。武斌第一次带他去采访,他尽往别人镜头里钻;文字稿发了几篇,图片稿还没开张;后来他又接连搞坏了两台以“皮实”著称的尼康FM2……
新旧世纪之交,胶片时代的最后几年,摄影记者在外采访,需要用便携式终端“新华100”发稿,时效性强的照片要就近找彩扩店冲底片,再扫描、初步编辑,最后通过电话线传图,一张照片少说要传十几分钟。所以每次出差采访,除了突发新闻,时效性不强的稿子一般可以沉下心来拍,拍完可以放着慢慢处理。或许也正是这种慢节奏,成就了当时不少拍专题的“大腕”,长年跟踪拍摄甘肃缺水、贫困等主题的武斌便是其中之一。
好在韩传号文字基础不错,电脑也用得熟练。武斌发稿时常让他打下手,一起写图片说明。时间长了,哪些照片能发稿、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他渐渐有了点感觉。
2001年,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春天,韩传号慢慢进入角色了。中国北方风沙肆虐,甘肃分社围绕沙漠化主题组织多名记者调研采访。灰头土脸地跑了近一个月,韩传号独立完成的组照——《莫让河西走廊成为风沙通道》,被《新华每日电讯》、《农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用,也被评为新华社总编室每周表扬稿和摄影部部级好稿。这让韩传号激动了好几天。他把几份报纸都收齐,当宝贝似的收藏起来。
绵延1000多公里的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北方沙尘源地之一。每年春夏时节,河西走廊出现沙尘天气,省会兰州也要受影响。他在采访中听人描述说,沙尘暴来时像一堵墙,直接压过来,半边天都是黑的。内蒙古分社的同事就在沙漠里拍到过这画面。韩传号想拍沙尘“压城”,每次听说哪里预报要起沙了,只要条件允许,他就会赶过去。但他总也拍不到想象中的那个画面,以至于同事都戏称他为“定沙使者”。2010年4月底,韩传号调到浙江分社工作后不到一周,一场规模空前的特强沙尘暴就袭击了河西走廊,给甘肃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下9亿元。
后来到了浙江,每次台风韩传号也总是赶不上趟,于是又有了“定风使者”的绰号,这是后话。
与风沙打交道,也会有“险情”出现。2001年10月,沙漠专家、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根生带队,到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野外考察,韩传号应邀随同采访。11月1日上午,在包头附近考察黄河河道时,原本结冰、坚实的河道因气温升高成了“泥潭”。杨根生和韩传号先后陷了进去。
淤泥积沙齐腰深,越是挣扎越往下陷。所幸在岸边的司机发现了他们,并将韩传号留在车上的三脚架放至最长,把两人从“泥潭”中“拔”了出来。
到2003年,韩传号已是一名“熟练工”,摄影部分管室通知他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两会期间,愈发紧张的美伊局势也让韩传号焦灼——此前他向摄影部交了书面申请,要求到战地报道。
伊拉克:“无知者无畏”
2003年4月初,韩传号被派增援伊拉克周边国家,在安曼边采访边待命。月底,新华社批准王波、梁有昶、马晓霖、韩传号四人进入伊拉克,韩传号是唯一的摄影记者。
当时从约旦到伊拉克,只有被称作“死亡之路”的安曼—巴格达高速公路可以通行。对于韩传号来说,他将要踏进一个陌生的国度,战火仍在燃烧,一路吉凶难料。美英对伊拉克开战以来,已有12名记者在战地报道中先后遇难。
进入伊拉克境内,路两边报废车辆举目可见,夏季暴晒后的路面上汽车极易爆胎。战争开始后,这条路上常有劫匪设卡打劫。韩传号强打精神不睡觉,还不时给约旦司机抹清凉油提神。
下午3点多,汽车驶进了一个灰乎乎的城市。迎面吹来的风夹着热气,裹着尘土砸在脸上。街上行人不多,几个小孩在街角踢足球,看不到荷枪实弹的美军大兵。这就是巴格达?韩传号的心里充满期待和疑问。
巴格达电力供应时好时坏,分社的老式发电机声音大得像手扶拖拉机。吃了在伊拉克的第一顿饭后,韩传号躺在床上,头刚贴枕头就进入了梦乡。正是盛夏时节,房间内热得像蒸笼。战争期间,巴格达的政府建筑、外国机构多遭到抢掠和破坏。好在分社位于平民区,有雇员照看。 因市区通讯中断,韩传号等人发稿、对外联络都要依靠海事卫星,新闻来源少得可怜。有一天凌晨一点多,韩传号发完照片,突然听见头顶飞机螺旋桨的声音。同事们一直担心,分社5部海事卫星容易形成相对集中的信号源;如果美军截获信号却弄不清其目的,就有可能扔炸弹。韩传号急忙关灯,拔掉海事卫星的电池,叫醒睡着的同事后跑到楼下关了发电机。尽管楼顶有用黑胶布拼成的“TV”字样,两架美军直升机还是在分社上空盘旋了足足一小时才离开。
夜色笼罩下的巴格达并不平静。在房间里听得到劈劈啪啪的枪声四起,像在放鞭炮。在巴格达的最初一周,韩传号晚上不敢睡得太死,第二天又会疲惫不堪。后来日常采访太累,他经常倒头就睡。
战争期间,伊拉克民间武器泛滥。5月1日,巴格达火车站附近的储油罐突然爆炸,韩传号赶到现场,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味,一具烧焦了的尸体从浓烟中被抬出。后来才知道,是有人开枪庆祝巴格达部分地区恢复供电,结果子弹打在储油罐上,引起的爆炸致6人死亡、多人烧伤。就在两小时前,一名男孩拿真枪当玩具,不慎走火打伤了他的妹妹。
光天化日下的持枪抢劫事件屡屡发生,劫匪甚至连新婚车队都敢抢。分社附近有一名15岁的少女遭到绑架。记者们外出需要处处小心,尽可能结伴而行,好有个照应。晚上回分社发稿时,尽管屋里热得要命,韩传号也只能关窗拉帘,以免招来莫名其妙的子弹。
5月6日上午,韩传号采访时路过巴格达的两伊战争纪念馆,望见两个半桃形蓝色建筑前停着一辆美军坦克。画面很漂亮,但他刚按下快门,就有美国兵过来没收相机,因为这里是美军基地。足足等了两个小时,美军还是扣留了3张相机储存卡。次日,他们告诉韩传号,存储卡已被销毁。后来每拍美军,韩传号都不厌其烦地询问是否允许拍照。
6月中,韩传号离开巴格达,取道约旦回国。
今年是伊拉克战争10周年,回忆这段战地采访经历,韩传号用“无知者无畏”形容自己。
印度:获得拍摄机会是关键
2000年后,摄影部开始在国内分社选拔驻外记者。之前,仅总社记者及少数懂小语种的分社摄影记者才有机会。通过新华社人事局和摄影部组织的驻外考试后,韩传号2005年被派往印度,任新德里分社摄影记者。
夏季新德里最高温度往往超过40℃,即便在空调房里不干活也不停冒汗,汗珠有黄豆粒那么大。外出采访回来,衣服上到处是白花花的盐渍。
新华社驻外记者往往需要“一专多能”,新德里分社满编也就4个人。除印度境内的摄影采访,韩传号在分社的工作内容还包括:收发文传电报、修理办公电器、担任现金出纳、发展摄影雇员等等。
在甘肃采访时因新闻热点较少,摄影记者不太会因拍一张照片而你争我抢。到了印度情况则完全不同,绝大部分媒体是市场化的,大家都想获得最好的画面,所以采访时常会互不相让、谁也不客气。印度摄影记者大多很敬业、专业化程度很高,重要的时政新闻,很多人会提前一两个小时就去排队;一些白发苍苍的老摄影记者,活跃程度也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在陌生的环境里与各新闻机构顶尖“选手”同台竞技,韩传号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变压力为动力,努力提高影像质量只是一个方面。他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获得拍摄机会。
2006年7月6日,中印重开乃堆拉边贸通道。从印度锡金邦进入乃堆拉关口,新华社等中方新闻机构和媒体很早就向印度外交部申请,直到开通前一天才获得同意。锡金因处在边境地带被印度列为管控区域,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公民此前是不能进入的。 剪彩仪式上,中国这边忙着拍摄的只有新华社、央视等少数摄影摄像记者;而印度这边则被纷至沓来的记者挤“爆”了。韩传号爬上附近的一座小土坡,从高处记录下了这一难得的瞬间。一名爱尔兰摄影记者得知新华社摄影记者分别在中、印两边采访后,羡慕地说:“这才是全方位的记录。”
2006年7月,印度金融中心孟买发生7起铁路连环爆炸,超过200人遇难。韩传号赶到现场已是傍晚,被炸损的车厢里几名安全人员在进行事故调查。由于当时只有他一名摄影师在场,因而获准进入车厢内拍摄,条件是向他们提供部分照片。车厢内,带血的衣物、被炸成碎片的人体,种种惨不忍睹的细节。他差点就吐了出来,但还是硬着头皮拍完现场。 驻印两年,韩传号学会了几句简单的印地语,也会像印度人那样轻晃脑袋、用摇头表示同意。他说,无论贫贱还是富裕、匆忙还是悠闲,印度人从容不迫的心态最值得我们学习。
浙江:“转型升级”
韩传号从印度回国后,调到新华社浙江分社摄影组工作。这里可谓“兵强马壮”,好几个记者都是研究生,而本科学历的他是“文化程度最低”的。浙江经济正在转型升级,韩传号认为自己同样也在经历艰难的“转型升级”。其实他说的“升级”也出于一些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新华社记者常常会有岗位的变动,特别是派驻国外的记者,在国外干了两三年,回来后发现,国内变化非常之快,原来熟悉的领域、人脉关系都变化了,要重新开始找感觉。
2012年8月,强台风“海葵”正面登陆浙江并横扫全省。已在浙江工作3年的韩传号,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参与台风报道,被安排到登陆点附近“蹲守”。在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为拍台风后农作物被淹的画面,他趟着齐腰深的水想靠近些,不料滑进了水渠里。慌乱中他居然一手将相机举高到头顶,相机没进水,但水已淹到脖子了。
“海葵”报道进入尾声,他选择继续留在宁波,关注城市内涝问题。一天后,舟山市岱山县长涂岛水库发生垮坝事故。此时身在宁波的韩传号距舟山最近,在“大部队”到达之前,他又及早出现在垮坝事故现场。
老是赶场拍动态新闻,大都是宣传应景的,韩传号也担心以后留不下什么东西。纠结中,他感觉自己仿佛又从 “熟练工”回到“菜鸟”了。
浙江是经济大省,财经报道是浙江分社最重视的报道领域。韩传号拍过不少经济类图片专题,但总觉得“拿不出手”。
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下,韩传号的设想是结合热点事件做专题,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他近期的《浙江温岭“最牛钉子户”被拆除》等稿件,能看出他正朝这个方向努力。长远来看,他更愿意选择一些“草根人物”,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记录他们生命中的重要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