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印相遐想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es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我站在罗马老街的人行道上,天空最后一抹霞光正洒满头顶。道旁老店昏暗的橱窗玻璃上映照出头戴金光的我。忽然,身后一辆闪闪发亮的橙色跑车呼啸而过,仿佛一颗耀眼的彗星闯入我面前的橱窗。当这彗星的色彩褪去,我渐渐看清楚这扇橱窗里陈列着一张手掌大的老照片。
  照片上,挺拔着一个骑着马的士兵。马是真正的骏马,很高很漂亮,静静地站着,尖尖的耳梢竖起,仿佛正在等待主人的命令。马鞍上端坐着威武的骑士,军装笔挺,长长的马刀挂在马鞍的后面,闪闪发亮。他高高地昂起下巴、紧抿着嘴,微微侧过脸来,穿越时空望着我。
  我没有砍价就从旧货店里把老照片“请”了回来。现在,它矗立在我的书柜里,照片后面简单写着“1860 Marseille”(1860马赛)。马赛,一个法国港口城市,不知作者是马赛人还是在马赛拍的照片。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他有没有作为侵略者来过中国?他的后人呢?为什么没有人把照片留在家里作为纪念而最终流落街头旧货店?难道家人都不在了吗?或者时间已经长远到后人无法相认,不再怀念了?
  现在它留在中国了。我不禁感慨,照片,这些幽灵般的魅影,只是象征性地提供了那些人存在的痕迹,生命在流逝,家人在离散,不知多少充满活力的生命、光辉的荣耀、兴盛的家族也许最后仅仅剩下这么一张照片。
  我在欧洲二十天,转了很多地方去搜集和观看老的影像,在博物馆和古董地摊,能够找到的老照片98%都是蛋白照片,也就是说,我能从老照片上看到的差不多都是19世纪的西方历史。其实结合影像史来看很合理:第一,蛋白印相几乎是最早和最好的纸基影像呈现方式,之前的图像都是印在贵金属和易碎的玻璃上,已经极少存世了。第二,工厂可以大批量生产蛋白相纸,产品相对廉价,而之前的影像介质都是手工作坊自己生产。第三,影像可以复制,虽然要受制于操作繁复和生产周期漫长。当然,蛋白印相复制工艺技术性要求高,无法和后来的银盐相比。但是,之前的银版、锡板、铝板和湿版正片等工艺都几乎不可复制。
  总之,蛋白印相是世界摄影史上第一个可以让民众大规模参与、涉足的摄影工艺。蛋白印相工艺发明于1850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和维多利亚文化双双绽放的时代,一切都在日新月异地急速变化着。摄影记录着一切疯狂的变化和那些因革命而狂热的人们。人们又带着这份狂热把世界拍了个遍,从南美的热带雨林到北非的沙漠,甚至狂暴的大海和白雪皑皑的高山上处处都有国家资助的专业摄影师带着无比笨重的设备去拍摄照片。蛋白印相以影调细腻沉稳、宽泛深厚、空间层次感非同寻常、制作工艺精美经典而达到了空前的艺术高度。最重要的是,蛋白印相艺术的鼎盛之时恰逢西方工业革命盛世,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革命运动正跌宕起伏、波澜澎湃。19世纪的西方世界正逢天时、地利、人和,蛋白印相借这时代的天赐良机乘风破浪,无论在艺术表现力、质量、数量还是思想内容上都达到了巅峰。160多年过去了,蛋白印相作品仍然在世上有这样大的保有量就充分说明了问题。
  摄影的出现为我们看待自己和观察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而蛋白盐纸照片,是第一种可清晰复制的影像,第一种可以廉价大范围传播的影像。蛋白工艺是一种特别简单,简单到了极致的印相工艺。其主材仅仅是水彩纸、鸡蛋清、盐和硝酸银。只有这几样,没有复杂的复合物,也没有复杂的分子式。其他全凭手艺。
  蛋白工艺同时又是一种特别复杂,复杂到了极致的印相工艺,世上恐怕再没有哪种摄影和印相工艺像蛋白工艺一样用有机物作为主要载体。如果全是无机物,那么可以通过控制时间、温度、湿度、气压以及物体性状等等各种科学的方法来保持产品品质的恒定。但对于有机物就有太多的不可控制因素了。没有任何人能够把鸡的血统、生长、饮食、环境统统控制,另外由于陈年蛋白效果特别好,蛋白的贮存和酿造条件也十分不同,所以蛋白工艺的变量十分大。笔者在贮存蛋清时都是分装数份小瓶,数月后打开,每瓶的味道都不一样。所以虽然19世纪后半期留存于世的照片不计其数,但很少有两张影调和颜色是一样的,甚至同批次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异。一张照片影调的好坏往往掌握在上帝手里。
  蛋白相纸有个特色,它的影调非常柔和丰富。全片最深的地方是棕褐色,最浅的地方是淡淡的蛋壳色。所以蛋白印相是宽容度极大的湿版负片的最好搭档,这仿佛也是上帝通过鸡蛋里复杂的有机物特质所给予世人的。
  另外,这种古老的工艺相当耗费时间,笔者目前储备和制作一张蛋白相纸的时间长达两年半,还相当考验手工艺,所以那个时代从此业者皆是专业人士,除了极少数罕见的技术天才和富有的爱好者——比如著名的赫歇尔爵士,整个19世纪几乎没什么“业余”摄影师。你要业余,你就根本玩不起。
  专业有专业的好处,专业摄影师的作品装裱都很讲究,烫金、花饰、钢印,甚至敲铜雕花,丝绒衬垫等等,那些旧日“贵族的时代”曾经为皇家享用的工艺尚存,工匠尚在,一应俱全,尽善尽美。这是我们这个“平民的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当然,那个时代可以做蛋白相纸的工厂全世界也就那么几个,据说行家里手通过嗅探纸上蛋清的味道就可以分辨是哪国哪厂生产的。如果你既是摄影的专家,同时又是动物学者或者养鸡专家,也许你还能嗅出鸡蛋是哪一国那一品种的。
其他文献
加斯·奈特(Garth Knight)是用双手实践的哲学家。他的作品灵感源自美国作家理查德·森尼特所谓的“边创作边思考”(making as thinking)。这是技艺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从自身出发创造出好作品。也许一个人要获得一个概念或想法只需几秒的时间,但要使之成熟,还必须花时间边创作边思考。  加斯·奈特将他对禅学理念、异教神话及“紧缚”(Kinbaku)传统的兴趣,与植物盆景、不规则碎片,
期刊
一年四季,有时是好日子,有时是坏日子。在这个大时代,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其实也需要相当的智慧。  在一些人用影像来记录大时代中的各种视觉奇观时,有人则举起相机,将场景切换到小地方,拍摄自己的日常幸福。创作这些影像的大多数人,都并非是职业摄影师,但他们依靠着自己的生活美学,用一种不急不缓的情调,在网络上贡献出大量美好、温暖的生活影像。在观看这些关于小日子的影像时,好像进入了一个安静的博物馆,那些在快
期刊
在台湾,如果问摄影圈的朋友,我想买相机,去哪里呢?对方会回答你:去博爱路,那是摄影一条街。紧接着,还会说:另外要去“摄影怪兵器”,那里卖相机以外的所有东西!  走进“怪兵器”  到台湾的第二天,我上网搜到了“楔石摄影怪兵器”的地址:信义区东兴路37号,并且写在便签纸上,贴在墙上,作为我的探访目标之一。2012年12月31日,吴景腾老师带我去拍101烟火的路上,减慢了摩托车的速度,在寒风中指给我:“
期刊
《来自中东之光》:那些新人新作  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V&A),则有一个跨年度展览《来自中东之光:新摄影》(Light from the Middle East,New Photography)。这里所指的“中东”是一个“大中东”(the greater Middle East)的地理概念,包括了北非和中亚地区。此展是由V&A的词语与形象部策展人马尔塔·威斯(Marta Weiss
期刊
“如是我闻”栏目刚刚第三期,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去采访这两个年轻的摄影人。想法简单而直接——希望能给真诚跋涉在摄影路途上的年轻人些许精神和世俗的安慰:我们并不孤单,行走终能到达。  采访他们,除了年龄,我没有任何心理优势。其实再一深想,年龄更谈不上是优势。从信奉“穷而后工,死而后名”到“大器晚成”,直至“成名要趁早”,人们对于成功的渴望越来越急不可待。  无论出于成熟的艺术思索还是自然的单纯喜爱,卢彦
期刊
这个项目开始于2012年春天。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北京孤独症康复协会和中间美术馆合作举办了一个场名为《天真者的画》的孤独症儿童画展。张立洁和她在残联的同事去了现场。这些绘画作品让她有些意外:“一个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坦诚展现,强烈的情感扑面而来……”和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之类的词汇完全联系不不到一起。她也由此认识了几位有天分的小画家,并开始策划自己的拍摄项目《天真者的像》。  将摄影题材锁定在一
期刊
摄影家杨晓宁对生态摄影情有独钟。多年来,他系统地拍过白鹭繁衍生息的过程,鸳鸯戏水逐波的欢快,天鹅迁徙生存的艰辛,还有许多野生鸟类的生活瞬间。这些写实的鸟类作品真实清晰,具象逼真,让人一目了然。而他最近一组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鸟类作品则采用了多重曝光和慢门技法拍摄,若虚若幻、朦胧曼妙,更具抽象的空灵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他把这组作品的拍摄技法进行了总结,以下内容即摘自杨晓宁先生个人撰写的文字。  
期刊
泰国考雅国家公园有曼谷后花园之称。站在公园中心,一块以泰文和英文标示工整的金属指示牌指向树林间隙中一个不足两米见方的泥坑,Ton Sai Saltlick(同赛舔盐地)。在考雅,舔盐地是一些人工挖掘的露出红色深层泥土的坑壑,能帮助野生动物补充不易获得的矿物质。我纳闷,为什么一个小土坑值得特别标示?  我匍匐在地上拍摄一群吸食盐分的蝴蝶,一只蚂蝗跳在嘴唇上亲了个正着。我噌地一下跳起身,心想着:“这可
期刊
一直以大变焦倍率见长的佳能SX系列相机近期又推出了一款更加彰显自己个性的“长炮”机型——50倍光学变焦镜头的SX50 HS,它超大的变焦倍率不仅可以拍摄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很多景物,同时其紧凑的外观设计也使得相机的便携性与高性能得到了较好的平衡。50倍的光学变焦还奠定了它在长焦DC领域中的旗舰地位,一举成为目前消费DC的光学变焦第一机。  单反的外观与专业的拍摄操作  从外观上看,佳能SX50 HS沿
期刊
曾有位摄影专业的学生这样问我:图片编辑都是怎样看照片的?我一时回答不出,想了许久也还是无法给出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因为这不仅涉及到照片的评价指标,也关系到图片编辑的工作流程与职责,以及媒体的具体业务标准。于是,我试着从具体案例中去接近问题的答案。  《另一种观看方式》是中文版《体育画报》在2012年底推出的年度图片特稿,关注了专业性极强的体育摄影与手机新媒介融合的实践。江乐是这组报道的图片编辑。在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