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与预防并举 让含苞花季远离犯罪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犯罪低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增多,已成为严重影响家庭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问题。近期,漳浦县法院组成课题组,对所在法院2004年-2010年7月间审结的159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调研,并在对该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点、成因进行理性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
   一、漳浦法院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基本情况
   漳浦法院2004年至2010年7月间,共审结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59件195人,其中,共同犯罪98件,占61.6%;盗窃53件,故意伤害28件,抢劫30件,各占案件总数的33.3%、17.6%、18.9%;小学文化42人,初中文化144人,高中文化9人,初中以下文化187人,占95.9%;农民174人,占89.2%;女性3人,男性192人,占98.5%。具体详见如下图示:
  
  
   二、漳浦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点、成因
   从调研情况看,漳浦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点有:
   1、犯罪低龄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未成年人身心普遍比较早熟。根据近五年来的统计表明,15岁下18人,占195人的9.2%。其中,2006年平均年龄16岁,2007年平均年龄17岁。
   2、农村犯罪居多。由于农村教育理念偏差、教育网点缺位、“留守少童”缺乏关爱、监护责任缺失等原因,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16人上升为2009年的37人。在195人中农民共174人,占89.2%。
   3、文化程度低。195人中小学文化42人,初中文化144人,初中以下文化学历187人,占总数的95.9%。其中,2006年,初中以下文化学历28人,占96.6%,2007年初中以下文化学历33人,占94.3%。
   4、犯罪类型相对集中。犯罪类型相对集中在盗窃、故意伤害、抢劫等犯罪。盗窃53件,故意伤害28件,抢劫30件,各占案件总数的33.3%、17.6%、18.9%。其中,2006年盗窃8件,故意伤害6件,抢劫3件,合计17件,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74%;2008年盗窃3件,故意伤害5件,抢劫5件,合计13件,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76.5%。
   5、犯罪起因突发性强。伤害案件有80%以上是因酗酒突发,多数盗窃案件也没有事前预谋,大多临时起意。
   6、共同犯罪居多。因受生理和心理上的限制,往往难以独立完成作案,结伙共同犯罪居多。据调查统计,159件案件中共同犯罪的98件,占61.6%。其中,2004年共同犯罪13件,占72%,2005年共同犯罪21件,占77.8%。。
   7、男性居多。在159件案件中195人中女性仅3人,男性192人,占98.5%。
   8、主观恶性小、可塑性强。未成年人犯罪后,普遍悔过程度较大,认罪态度较好,只要加强管教,做好防范,有85%以上是可以改过自新的。
   从调研情况看,漳浦县未成年人犯罪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身层面原因
   (1)未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许多青少年犯罪因为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常将社会上正面的东西看成是反面的,而反面的东西则认为是正面的。为了达到他们所谓的“高尚生活”,走上犯罪道路。
   (2)道德观、意志力薄弱、心理上不健康。在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长大的部分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意识特别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常因一句话、一点小事吃了亏就图报复,走极端。而超越消费能力时,他们就会通过盗窃、抢劫、敲诈等非法行为获取钱财。
   (3)文化素质较低。成年人犯罪一般是与文化程度成反比,文化程度越高,犯罪率就越低。而未成年人则是两低一高,即小学文盲犯罪率低,高中以上文化的犯罪率也较低,初中生犯罪率较高。
   2、家庭层面原因
   (1)“离异家庭”形成不良心理。当前离婚案件呈现上升趋势,由此产生单亲孩子容易养成孤僻乖戾、易怒易暴的不良性格。
   (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表现为:娇宠、溺爱,简单粗暴,放任自流,期望过高,缺乏情感沟通,使部分家庭子女长期养成不良习性,父母管不了,便顺其自然,放任自流,成天在社会上闲散。
   (3)父母的不良行为。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卖淫、嫖娼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就会模仿父母的不良行为,在其心灵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影子。
   (4)家庭气氛不和睦。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经常充斥着吵骂、指责、揭短、厮打,弥漫着一种冲突或不和谐的气氛,会给未成年人带来极大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
   3、学校层面原因
   (1)教育内容的缺陷。虽然有些中小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开设了法制课 ,但相当部分学校的法制教育是应付了事 ,甚至是空白。有40%未成年人不知道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法律。
   (2)教学指导思想偏移。个别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重智育、轻德育。对学生法制教育的好坏 ,既无约束监督机制 ,也无考核评比机制。尤其是对一些违法乱纪学生 ,有的学校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 ,把问题抛向社会 ,造成恶性循环。
   (3)教师素质亟待提高。从调查中发现 ,32%的未成年学生经常或偶尔被老师体罚、训斥。发生这种现象 ,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素质低下 ,学校监管不力。在有些学校 ,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受教师歧视 ,同学冷落 ,人格和自尊心都受到严重挫伤,很容易误入歧途。 
   4、社会层面原因
   (1)“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对金钱的崇拜和“不劳而获”的思想使一些未成年人走上盗窃、抢劫犯罪道路。
   (2)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蚀。未成年人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分析,抵制侵蚀能力差,不良文化的侵扰易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3)法制宣传力度不够。多数未成年人对法律规定知之甚少,近乎法盲,分不清违法与犯罪,更不知晓违法与犯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策建议
   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
   要在全社会特别在学校中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法律宣传,政法机关要选择典型生动的案例,以案释法,形象直观地讲解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区别,阐明违法与犯罪的界定以及两者不同的法律责任,使未成年人普遍知法、懂法、守法。学校要制定法制教学计划,常抓不懈。同时,内容要丰富多彩。要把“以例讲德”、“以案说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夏令营、模拟法庭、旁听典型案件庭审等多种形式对未成年人加强法制教育。并注意做到:(1)建立完整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能接受系统的法制教育。(2)端正教学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学生法律意识。(3)提高教师法律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
  2、提倡“十戒”,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价值观
   提倡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要立足做到“十戒”,以“十戒”提醒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十戒”即一戒“贪”守纯洁;二戒“奢”慎花钱;三戒“骄”防自大;四戒“假”崇尚真;五戒“黄”增免疫;六戒“毒”远邪恶;七戒“惰”养勤快;八戒“妒”心胸宽;九戒“赌”扬正气;十戒“散”重仪节。“十戒”即一戒“贪”守纯洁;二戒“奢”慎花钱;三戒“骄”防自大;四戒“假”崇尚真;五戒“黃”增免疫;六戒“毒”远邪恶;七戒“赌”扬正气;八戒“惰”养勤快;九戒“散”重仪节;十戒“妒”心胸宽。
   3、建立未成年人维权热线电话和信箱,畅通维权渠道
   要运用现代化手段,不断开辟新的未成年人维权渠道,建立信息网络,向社会公布未成年人维权机构的通信地址、电话、电子邮箱、传真和接访时间。凡是未成年人通过热线电话、信箱(含邮箱)反映其遇到的法律难题和实际困难,法院或其他部门要立即予以答疑解惑,并指派专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4、加大对网络传播和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净化社会环境
   要进一步整治、净化学校周边社会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机厅等场所的管理,坚决取缔无证经营的“黑网吧”等娱乐场所。严禁未成年人进入公共网络传播场所,努力推行上网实名制。防止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侵蚀和影响,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大“扫黄除非”力度,严厉打击淫秽、暴力制品的制造和传播,加大对网络传播色情、暴力的监管和查处力度,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抓好校园周边秩序的治理,下重手整治文化市场,文化、工商、公安部门要形成合力,坚决取缔“黑网吧”、“黑游戏机厅”,加强对有证的经营性网吧、游戲机厅的监管,依法重处收留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并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常抓不懈。同时,大力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净化网上空间,引导未成年人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在学校周边多设立一些有利于未成年人开发智力和增强未成年人身体素质的场所,鼓励未成年人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5、尝试恢复性司法,预防重新犯罪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要着重进行教育和挽救,在定罪量刑时要严格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对初犯、偶犯且社会危害性较小的未成年人罪犯,要多适用缓刑。同时,要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共青团、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的联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共同做好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挽救工作。司法机关应借鉴国外经验和做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尝试恢复性司法,注重被破坏社会关系的修复。恢复性司法,实际上是在以被害人为中心的基础上对犯罪做出的一种反应,是对刑事犯罪通过加害方和被害方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以加害人主动承担责任消除双方冲突,从深层次化解矛盾,并通过社区等有关方面的参与,修复受损社会关系的一种在司法模式和福利模式之间、报应性司法和矫正性司法之间游离的替代性司法活动。司法机关及社区等应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罪犯,加大对未成年人罪犯的改造,使其重新做人,真正回归社会,不再重犯。
   6、各部门综合治理,齐抓共管
   对未成年学生实行家庭、学校与司法机关互动的法制教育机制,改变“一家管”的现象。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增强综合治理力度,切实使基层组织和司法、文化、工商等部门积极有效地参与预防和控制,参与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作中来。司法机关也要充分利用司法建议、回访帮教监内(外)服刑的未成年人罪犯和深入学校上法制课等形式,帮助家庭、学校健全教育和管理机制,共同探索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特别是在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综合治理,形成合力,在落实上真正下功夫,真抓实干,这样才能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做好做实。
  (作者通讯地址:福建省漳浦县人民法院,福建 漳浦 363200)
其他文献
摘 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往往与受贿行为\+①交织在一起,行为人通常是为了牟取私利,进行權钱交易,收受贿赂或者是索取贿赂,而实行渎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当受贿行为与渎职行为都构成犯罪时,是以受贿罪和具体的渎职犯罪数罪并罚还是从一重罪,刑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莫衷一是。本文试图从受贿行为和渎职行为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罪数形态,最后确定处罚的方法。  关键词:受贿行为;渎职行为;牵连关系;罪数 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精髓和灵魂,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其中服务大局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使命,是新形势下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检察干警有效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特别是服务大局理念的本质要求、科学内涵和必要性,牢固树立服务大
期刊
当前,全国检察系统正深入开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等三项重点工作,刑事申诉检察工作作为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在依法公正办理刑事申诉案件的同时,要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维护社会和谐。但现阶段,刑事申诉案件呈办结多、息诉率低、缠诉率高的状况。造成申诉人不愿息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律制度上的缺失,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申诉人久诉不息的重要原因。笔者试从刑事申诉检察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中面
期刊
近年来,山西省曲沃县人民检察院在上级检察机关和曲沃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大力争创省级文化建设示范院,带动了检察业务工作全面发展,有效地发挥了检察职能作用,检察业务工作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以争创省级文化建设示范院为着力点,大力提升干警素质   检察工作要获得全面发展,关键在于干警素质的提升。只有干警素质提升了,检察工作才能
期刊
社会物质文明愈发达,交际手段和传播媒介愈现代化,人们愈需要保留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安宁和与纷繁复杂的外界相对隔离的宁居环境。现代社会这种普遍的精神需求,经过法学界的理性提炼和立法者、法官的认可,即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格权——隐私权。1890年美国两位著名法学家萨缪尔D.沃伦和路易斯D.布兰戴斯在《哈佛法律评论》第4期上发表了著名的《隐私权》一文,从此揭开了隐私权法学研究、立法和司法的新篇章。一百多
期刊
检察工作服务大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六观”的必然要求,是人民在新形势下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如何立足检察职能,以执法办案为中心,积极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摆在各级检察机关面前一个值得不断探究和摸索的现实问题。  一、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必要性分析   检察机关服务大局是履行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
期刊
摘 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作为一种司法救济制度,不仅有利于正确处理刑事案件,同时有利于保证公民和国家、集体财产不受侵害。在我国,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价值还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在此分析了附带民事诉讼的价值,并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应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附带民事诉讼;也主张将共同犯罪中的在逃犯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被告,使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价值得到充分
期刊
摘 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沉默权并列程序正义的两大成果。从立法层面上讲,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两个司法解释可以说至少在文本意义上设计了这一制度的雏形,有的学者也据此主张中国已经建立起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这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排除规则。本文从刘涌案分析了该规则在实践的运行状况。  关键词:排除规则;程序性制裁;宪法;人权保障   非法证据,是指有权调查收集证据的侦查
期刊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如何运用先进文化的力量,为检察事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动力保障,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和实践的课题,也是一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的伟大实践。  一、当代中国检察文化的特征   当代中国的检察文化体现了检察官的共同信念,体现现代的司法理念,是新形势下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它是检察官群体在法律活动中所特有的信念和价值观念,具体包括工作目的、
期刊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而法制是良好发展环境的保障。在当前形势下,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是加快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迫切需要。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检察机关既要延伸检察职能,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又不能盲目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