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工作一中国现代儿科学奠基人周华康遗体捐献现场侧记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yjmhcaihio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上面这段话,挂在北京协和医院遗体捐献处一面墙上的玻璃镜框中。笔者被这段话深深打动,是在参加中国现代儿科学先驱周华康老人的遗体捐献仪式的时候。这段话的原作者已不可考,但是所有自愿捐赠遗体者和他们的亲属,都熟悉这段平实却深刻的语句。
  誉满杏林的周华康先生是2011年8月17日12时55分,在他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北京协和医院驾鹤西去的,享年97岁。他是我非常尊敬、素有耳闻但从未谋面的长者——北京协和医院儿科老主任、中国现代儿科学的先驱和开拓者。老人的儿子周志春,曾任中国青年报的副总编辑,是我的老领导、老同事。周志春告诉我,他的父亲留下遗言,要把遗体捐赠给协和医院。这是老人几乎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他是彻彻底底地把自己的一生一身都献给了医学。
  那天,我一早就赶往协和医院住院部地下二层的殡仪室,去送别老人。
  殡仪室外边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人手持菊花,或黄菊或白菊,或一支或一束,安静肃穆。来告别的人大多身着白大褂,看来不是医生就是护士,还有许多脸上写满年轻的医界后人,来向前辈表达哀思。
  周华康教授的名字并不很为人知,就如同许多老科学家的名字往往也不很为人知一样。但是他对中国儿科学的贡献,实在值得大书。
  1914年2月20日,周华康在北京落生在一个安徽籍的殷实人家中。1931年,17岁的他一举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3年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后——今天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前身。1940年,26岁的周华康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并荣获当时医学院的最高奖——文海奖。
  毕业后,周华康进入协和医院工作。但由于日军侵华,协和被迫关闭,他只好转入其他医院。1946年,周华康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儿科进修。在美国期间,他参加了在纽约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儿科学术会议,还受邀在会上介绍中国诊治黑热病的经验,成为我国最早参加国际儿科学术会议的儿科医师之一。两年后,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条件,回到祖国。抗战胜利后协和复院,他负责重建儿科,并担任儿科主任。他还主持创建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成为新中国儿科学的奠基人。
  周华康教授从医半世纪,从未离开过临床第一线,医治患儿无数。1958年夏天,中毒性痢疾流行,北京一所儿童医院的一个病房,一天内就有5名患儿死亡。周大夫迅速组织医生运用新疗法施救,救活了很多危重患儿。针对腹泻患儿病死率高的情况,周大夫在实验测定的基础上,在全国最早建立了科学的4:3:2输液方案,大大降低了患儿的死亡率。他很关心医疗条件差的农村儿童,他编著的《农村儿童卫生常识问答》发行达200万册,还被译为蒙古文、朝鲜文,不知惠及了多少农村的孩子。
  他自己生活简朴,但是经常出钱救助家庭经济有困难的患儿,这样的事情数不清有多少次了。一次,一个农民的孩子患败血症并发急性骨髓炎,周教授为了让孩子住院治疗,自己为他做经济担保,还为患儿家长安排了经济实惠的住宿和饮食。病情刚有好转,家人就要带孩子出院,因为家长还要去干活挣钱养家,照顾家中老人。周教授对孩子家长说:“孩子绝不能出院,你要信得过我就把孩子交给我,你回去照顾家里。”周教授每天到病房给孩子检查治疗,还在探视时间以家长的身份,给孩子买来糖果和小人书……
  周华康的同事说,周大夫就像一块岩石,永远是正的,在他身上找不出一点邪恶的东西。他曾诊治过两位农村的癫痫病人,由于病人家境贫寒,周大夫就自己掏钱给他们买药寄药,二十几年从不间断。
  享誉世界的中国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是周华康夫人的亲姑姑,林巧稚长期生活在周家。有一次吃饭时,周教授的晚辈让保姆再去烧个汤来,周教授马上追上去说:“你不用管,让他们自己去烧。”周教授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和孙儿,他常对保姆说:“你的任务就是照顾我和林大夫,别人的事情你不用管。”
  周教授医德医术双高,深得国内外同行和患者的尊敬。一次,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工作人员的孩子因脑病高烧以至神志不清,家长已经绝望了。经周大夫的抢救,患儿很快病愈且没有任何后遗症,中东各驻华使馆的人都啧啧称奇。
  周教授曾带过的一位研究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值班时,这个研究生发现一病儿前囟膨隆,担心神经系统感染,需要尽快做腰部穿刺取脑脊液进行化验。研究生立即做腰穿,失败了;请二线医生做,也失败了;再请麻醉医生做,还是没成功。只好给老师打电话求救。十几分钟后周教授来到病房,看过孩子,只见他戴上花镜,穿上白大褂,仔细消毒,戴好手套,稳稳地坐下来,摸好进针位置,缓缓扎入,一下就把脑脊液取了出来,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每一个步骤都那么精确,有条不紊。周教授事后对研究生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固然重要,但是取不出脑脊液,计算机再先进也做不出诊断。”这位研究生从此深知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后,中外医学交流多了起来,1985年,周教授借访美之机,促成了在中国召开中美儿科学术会议,百名儿科专家聚首北京,使开放之初的中国在儿科学领域,跟上世界医学发展的脚步。
  在低回凄美的《安魂曲》乐声中,两个多小时的告别仪式结束了,覆盖着洁白布单的老人静静地躺在轮床上,在儿孙等亲友的陪伴下,他又一次走过他不知走了多少遍的协和医院的长廊,曲折蜿蜒。这一次老人要去哪里?
  协和医院接受遗体捐赠的地方不大,是一个安静的角落。
  周志春轻轻地说:“爸爸,您又到这里开始工作了……”
  周华康,我国年龄最大的遗体捐赠者,他把自己的全部都给了医学,家人只留下他的一缕华发……
  (责编:田莴)
其他文献
【伦敦奥运会的理念】:伦敦2012将是每一个人的奥运会,每一个人的2012,让奥林匹克精神启发每个人。  【伦敦奥运会会徽】:会徽颜色一共有四种,分别是粉色、橙色、蓝色和绿色,将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选择不同颜色的会徽。表示举办年份的“2012”通过变体形式成了会徽的主体,表示举办地点的“london”和代表奥运的五环标志则被嵌在第一个“2” 和“0”中。  【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伦敦碗。位于伦敦市
期刊
广播牵手有缘人  我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育,1995年,丈夫在外面与别人有了孩子后遗弃了我。那个年代,广播成了我最贴心的精神伙伴。  老李是长沙人,比我年长10岁。离婚后也对广播情有独钟。我们就是通过电波牵线走到一起的。  记得那是一个雷雨交加的黄昏,广播里正在播放一档“七夕会”的交友节目。广播里老李求偶的信息,让我为之振奋。  当晚,我夜不能寐,写了一封信给远在长沙的老李。几天后老李也快速地回了一
期刊
6月26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对家庭养老重新定位,将现行法“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至此,我国已有5000年历史的“养儿防老”传统观念有望改变。此外,“常回家看看”、“拒绝啃老”是否适合写入法律,草案中与此相关的规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热议。  “啃老”已成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话题背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高材
期刊
6月20日,中组部在北京召开了总结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0年来老干部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到会指出,要认真总结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以来老干部工作的实践和经验,深入研究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把老干部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座谈会回顾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以来老干部工作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做好新
期刊
肖潇雨:  有天晚上,我碰到两个“快步走”锻炼身体的中年女性。一个说,我婆婆去世了。另外一个说,哇,你终于熬到头。两位女性相视一笑,迈开大步向前奔去。  上帝做过一些错事,最错误的莫过于让对爱有着超强占有欲的女人,经受婆媳关系的炼狱。  一个女人,无论她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以什么样的身份,看到自己最爱的、为之付出最多的男人,对另外一个女人百依百顺,俯首贴耳,都会百爪挠心。不同的是,如果那个女人的名字
期刊
2012年,春天刚一露头儿,我国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创始人、中医食疗的开拓者翁维健老先生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宣传养生知识,短短几天,粉丝就达三万六千人。  耄耋之年的翁老鹤发童颜,脸和手光滑细嫩,没有一个老年斑,耳聪目明,思路敏捷。  总有人发微博问其养生秘诀,他答:要心态平衡、营养平衡、动静平衡。翁老心态确如二八年华,不仅到歌厅唱歌,唱的还是时下流行歌曲。  笔者很早就熟知翁维健这个名字,他是《药
期刊
2012年6月20日,由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共同发起主办的“金色丝带——携手抗击心梗、中风在行动”公益活动在北京长城脚下启动,同时由北京雪中金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鼎力支持的心脑血管病家庭急救培训班宣布开班。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众多,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患者,而发生猝死的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心脏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只有短短的4分钟,及时、正确的现
期刊
近日,连续看了三部电影。一部是港台演员叶德娴、刘德华担任男女主角的港片《桃姐》,一部是由中国内地老艺术家们出演的故事片《飞越老人院》,第三部就是由两个美国的著名老戏骨并且都得到过“终身成就奖”的摩根·弗里曼和杰克·尼科尔森主演的《遗愿清单》。三部电影讲的故事各有不同,但是,却同样引得观众泪水与笑声一齐涌出,让人感到了一种凄美与昂扬的力量。  《飞越老人院》讲的是在一所民营的养老院里,一群平均年龄达
期刊
有一阵子股市非常红火,周围的朋友都义无反顾地进了股市,一个个都赚得钵满盆满。经不住金钱的诱惑,我从积蓄中拿出10万元钱也要往股市里冲。母亲是个老股民,当时她就劝我说,股指已经涨得很高了,再进去风险很大。那时候我像是着了魔一般,根本听不进去母亲的劝告,最后母亲无奈地说:“你以前没炒过股,经验肯定比不上我,况且你工作忙,也没时间炒股。与其这样还不如你把钱放在我这里,我帮你炒,赚了算你的,亏了算我的。”
期刊
人越到老年,越富有同情心,爱做善举。但是最近,一位收留湖北流浪汉18年的西安市民,反而被流浪汉的家人告上法庭,指责他使用免费劳动力,索赔30万元。“收留流浪汉反遭索赔”的事情在全国并不多见。可是全国各地很多收留流浪汉的老年人的善行却引发了诸多争议。  老年人多是善心人  提起四川省崇州市白头镇天竺村75岁的老人李成才,乡邻们都伸大拇指:7年来,他先后无偿收养了二十多名流浪汉。李成才不仅把流浪汉带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