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6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对家庭养老重新定位,将现行法“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至此,我国已有5000年历史的“养儿防老”传统观念有望改变。此外,“常回家看看”、“拒绝啃老”是否适合写入法律,草案中与此相关的规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热议。
“啃老”已成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话题背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小魏,如今因为不找工作,靠父母养活而被父母告上法庭,要求其搬家。北京房山法院已受理了此案。父亲老魏在起诉书中称,小魏毕业于北京大学,体格健壮,曾在北京燕山石化工作,于2001年买断了16年的工龄,从此游手好闲,坐吃山空,迄今为止,已逾10年。还有一个事件在当前很火,网友称之为史上最荒唐的“啃老”事件——2011年7月,河北石家庄电视台《情感密码》栏目曾播出了一期节目“我给儿子当孙子”。当事人是一对身强力壮的夫妻,大学毕业后闲在家里看电视、打电脑,全靠当搬运工的父亲过日子,一日三餐要靠父亲,连儿媳的内衣也要父亲洗。
实际上,近年来,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并有增长的趋势。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以上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中,有些结婚新房靠父母全付或者首付,有些常年在父母家中“蹭吃蹭喝”,有些生下孩子后让父母帮助带,费用全由父母贴补……
立法禁止“啃老”是否行得通
“啃老族”,给老年父母带来了沉重的生活和精神负担。2011年初,江苏省曾拟立法,规定禁止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啃老”,老年人可拒绝子女经济资助的要求,子女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立法禁止“啃老”,赞成者认为,当道德不再约束“缺德”时,依法治理就是必然。反对者表示,立法限制“啃老”没有可操作性,啃到什么程度算违法?
有学者指出,伴随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从最初的“啃吃啃穿”逐步升级为“啃房啃车”。有人戏言,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是“养儿啃老”。
“啃老”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养老模式有关。我国长期以来以家庭养老为主,沿袭着“反哺”式养老传统,父母与子女很难像西方国家那样分得清清楚楚。尤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些都让“被啃”的父母和啃老的子女觉得“啃”得当然。而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421”的家庭结构使子女无暇顾及对老人的照顾,一些老人反而希望“被啃”,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与子女共同承担生活压力。
可以说,“啃老”虽然发生在个体身上,却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缓解“啃老”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努力,需要政策的联动机制。
“常回家看看”能否避免“孤独死”
话题背景:与“啃老”相对应的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孤独死”。6月20日,株洲市59岁独居生活的李建设,死后一周被邻居发现;不久,附近一小区的一名约60岁的独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人发觉。一个月两起独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发现,并不是个例。
“孤独死”是指在没有任何人照顾的情况下死去的意思。“孤独死”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由日本人提出。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据统计,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到“十二五”期末将超过51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近1/4。“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不少“空巢家庭”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老人普遍存在生活困难、生活无人照顾、生命时常受到威胁等问题。而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空巢老人”来说则是更巨大的伤害。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将“常回家看看”入法,是有关方面重视“空巢老人”问题的表现,是政府部门在民生问题上的进步。
立法应多些可操作性
“常回家看看”是否该入法,围绕这一规定,社会上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法律终于开始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常回家看看”属于道德、私人事务的范畴,适用于公共领域的法律不应过分介入。此外,草案中如何界定“经常”也引起了争议。一个月回家一次是经常,一个星期回家一次也是经常,半年回家一次算不算经常?“常回家看看”如果写入法律,是否意味着如果以后子女没有回家探望父母,父母就可以把子女告上法庭?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院长何文炯认为:“首先‘常回家看看’入法是件好事,有助于发扬敬老美德,但是如何操作和保障的确值得研究。”
也有学者提出,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讲,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比如企业为员工提供带薪假期,也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这样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法律也落到实处了。”
从倡导“常回家看看”到禁止子女“啃老”,这些法律条文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本应柔软的亲情。“亲情”也需要法律来保障,这说明我们的法律设定越来越人性化。“常回家看看”和“拒绝啃老”需要很大的社会成本,这从春运和提高新就业人员就业起薪点就能看出一二,但无论成本多大,都是值得的。家庭是社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织机构,家庭的幸福与否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责编:孙展)
“啃老”已成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话题背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小魏,如今因为不找工作,靠父母养活而被父母告上法庭,要求其搬家。北京房山法院已受理了此案。父亲老魏在起诉书中称,小魏毕业于北京大学,体格健壮,曾在北京燕山石化工作,于2001年买断了16年的工龄,从此游手好闲,坐吃山空,迄今为止,已逾10年。还有一个事件在当前很火,网友称之为史上最荒唐的“啃老”事件——2011年7月,河北石家庄电视台《情感密码》栏目曾播出了一期节目“我给儿子当孙子”。当事人是一对身强力壮的夫妻,大学毕业后闲在家里看电视、打电脑,全靠当搬运工的父亲过日子,一日三餐要靠父亲,连儿媳的内衣也要父亲洗。
实际上,近年来,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并有增长的趋势。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以上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中,有些结婚新房靠父母全付或者首付,有些常年在父母家中“蹭吃蹭喝”,有些生下孩子后让父母帮助带,费用全由父母贴补……
立法禁止“啃老”是否行得通
“啃老族”,给老年父母带来了沉重的生活和精神负担。2011年初,江苏省曾拟立法,规定禁止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啃老”,老年人可拒绝子女经济资助的要求,子女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立法禁止“啃老”,赞成者认为,当道德不再约束“缺德”时,依法治理就是必然。反对者表示,立法限制“啃老”没有可操作性,啃到什么程度算违法?
有学者指出,伴随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从最初的“啃吃啃穿”逐步升级为“啃房啃车”。有人戏言,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是“养儿啃老”。
“啃老”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养老模式有关。我国长期以来以家庭养老为主,沿袭着“反哺”式养老传统,父母与子女很难像西方国家那样分得清清楚楚。尤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些都让“被啃”的父母和啃老的子女觉得“啃”得当然。而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421”的家庭结构使子女无暇顾及对老人的照顾,一些老人反而希望“被啃”,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与子女共同承担生活压力。
可以说,“啃老”虽然发生在个体身上,却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缓解“啃老”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努力,需要政策的联动机制。
“常回家看看”能否避免“孤独死”
话题背景:与“啃老”相对应的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孤独死”。6月20日,株洲市59岁独居生活的李建设,死后一周被邻居发现;不久,附近一小区的一名约60岁的独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人发觉。一个月两起独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发现,并不是个例。
“孤独死”是指在没有任何人照顾的情况下死去的意思。“孤独死”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由日本人提出。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据统计,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到“十二五”期末将超过51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近1/4。“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不少“空巢家庭”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老人普遍存在生活困难、生活无人照顾、生命时常受到威胁等问题。而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空巢老人”来说则是更巨大的伤害。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将“常回家看看”入法,是有关方面重视“空巢老人”问题的表现,是政府部门在民生问题上的进步。
立法应多些可操作性
“常回家看看”是否该入法,围绕这一规定,社会上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法律终于开始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常回家看看”属于道德、私人事务的范畴,适用于公共领域的法律不应过分介入。此外,草案中如何界定“经常”也引起了争议。一个月回家一次是经常,一个星期回家一次也是经常,半年回家一次算不算经常?“常回家看看”如果写入法律,是否意味着如果以后子女没有回家探望父母,父母就可以把子女告上法庭?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院长何文炯认为:“首先‘常回家看看’入法是件好事,有助于发扬敬老美德,但是如何操作和保障的确值得研究。”
也有学者提出,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讲,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比如企业为员工提供带薪假期,也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这样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法律也落到实处了。”
从倡导“常回家看看”到禁止子女“啃老”,这些法律条文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本应柔软的亲情。“亲情”也需要法律来保障,这说明我们的法律设定越来越人性化。“常回家看看”和“拒绝啃老”需要很大的社会成本,这从春运和提高新就业人员就业起薪点就能看出一二,但无论成本多大,都是值得的。家庭是社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织机构,家庭的幸福与否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