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改进职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erian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高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本文就一些职高物理实验教学的几个怪现象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仅供同行或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学习方式探索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015-01
  
  1 职高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当前,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实验教学的重视与加强,实验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见怪不怪的现象,试举例说明。现象一:程式化实验,虽然学生动手,但以单纯的机械操作为主。现象二:试题实验,就是学生用笔“做实验”。由教师编制的大量实验试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挫伤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现象三:媒体实验就是学生通过媒体“看实验”。原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却用多媒体来展示,被称为是“现代技术的运用”。
  
  2 职高物理实验学习方式的改变
  浙江省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二期课改提出“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职高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看,相对初中生,他们具有更为强烈的探究未知的动机,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自尊心强,绝不会满足于“按图索骥”、“按方抓药”式的实验学习,因而改变陈旧的实验学习方式是必然的、合理的选择。
  2.1 探索有效的、多样化的实验学习方式
  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单一、被动的实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增强实验的趣味性、问题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让学生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实验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和示范者,特别关注学生亲身的感悟与体验。基于不同的学生对象和不同的实验环境,这些形式可以选择,各有侧重,又互不割断。各种教学形式如下:(1)合作学习: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学习团队,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2)自主活动:通过学生自觉地参与实验活动,确定实验目标,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监控实验过程,评价实验结果,从而完成实验任务。如高一年级学生开展“落体运动加速度的研究”。要求学生二人一组,运用频闪照相研究钢球下落的加速度。学生必须完成以下任务:方案设计;装置调试;标尺制作;实地拍摄;照片分析;实验报告。教师提供的帮助:方案设计提示;频闪技术指导;参与讨论,提供器材,进行质疑,点拨思维等。(3)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职高物理实验学习能力的较高要求,是对学生操作技能和思维品质的综合检测,是有效的实验学习方式之一。实验设计的特点是情景新、方法活,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有透彻的理解。实验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合理性;准确性;可行性;简洁性。(4)动手做:物理实验室的全天候开放,为学生实验学习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活动天地。学生实验学习中有解不开的疑惑,对某些现象有特别的兴趣,都可以在他们认为方便的时候,到实验室与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并动手做。(5)小课题作业:适当布置类似于课题研究的“小课题作业”,让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一些探索的方法,对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作用。(6)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会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周围的世界。(7)书写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习惯,学会科学表达的重要环节,也是实验活动的必要形式。明确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包括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仪器选用与步骤、数据测量与处理过程、实验结果与问题讨论,以及实验条件与干扰因素等。
  2.2 学生实验学习目标的改变
  实验学习目标是学生实验学习的灵魂。浙江新课程方案将“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整合起来,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
  
  3 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
  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物理思维的训练过程。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式,以用于不同的实验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达成各种实验教学目标,使物理实验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体验。教学方式的改进立足以下几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感知、体验物理客观世界;引发学生产生问题,鼓励学生想像和猜测;重视过程的自我评价;有足够的信息量;有合作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有信息化、生活化的学习环境;注意技能规范与思维创新的融合;渗透物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改进教学的方式主要有。
  (1)“实验——训练”方式:“实验——训练”教学方式,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应让学生明白实验“做什么”和“怎样做”,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理解。比如,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多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练习使用示波器,以及DIS实验室的运用。(2)“实验——归纳”方式:“实验——归纳”教学方式,往往用于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地思维,自己构想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在实验中测量数据,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在信息中寻找和发现规律。(3)“实验——探究”方式:“实验——探究”教学方式,用于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规律。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和可靠的物理事实,通过推理和想像来提出问题,并形成假设或提出某种猜测,然后设计实验探究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工具来搜集证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或修正假设,最后形成实验探究结果。实践表明,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4)“实验——应用”方式:“实验——应用”教学方式,通常用于学生物理概念、规律的复习和应用,并不局限于实验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学生很有兴趣,但已超越物理学科学习的具体情境。
  实际上,对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还很有限。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比如:对学生实验学习的评价,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DIS实验室的运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正是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乔伊斯.教学模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 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 乔际平.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当下,艺术在社会经济的制约和驱动下,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朝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倾斜和转靠。艺术不再仅仅作为意识形态而存在,同时也是作为现代化文明进程中不可或缺的
摘 要: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于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尤为重要。本文综合论述了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 创造性思维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49-01  在生物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发散性,同时有利于生物学习中科学
以产氢发酵细菌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YUAN-3为研究对象,通过间歇产氢实验,考察不同pH值对YUAN-3生长和产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缓冲体系的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时
为了更有效地研究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算法,回波模拟技术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其中回波模拟的计算效率成为关键问题.采用2DFFT方法对粗糙地面上的典型建筑物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A
摘 要: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很多,如何抓住主要因素迅速提高其就业率往往很困难,而且我国近年来就业率统计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就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影响因素及其统计方法的相关问题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因素统计方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b)
摘 要:杜郎口教学模式是地方课程改革中探索新思路的代表者,其倡导的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看似与实现高效课堂有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但在深入研究与探析其精髓之后,可以发现这些冲突和矛盾在实践中是完全可以融合与统一的,这一过程也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杜郎口模式 高效课堂 冲突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