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高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本文就一些职高物理实验教学的几个怪现象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仅供同行或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学习方式探索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015-01
1 职高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当前,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实验教学的重视与加强,实验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见怪不怪的现象,试举例说明。现象一:程式化实验,虽然学生动手,但以单纯的机械操作为主。现象二:试题实验,就是学生用笔“做实验”。由教师编制的大量实验试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挫伤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现象三:媒体实验就是学生通过媒体“看实验”。原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却用多媒体来展示,被称为是“现代技术的运用”。
2 职高物理实验学习方式的改变
浙江省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二期课改提出“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职高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看,相对初中生,他们具有更为强烈的探究未知的动机,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自尊心强,绝不会满足于“按图索骥”、“按方抓药”式的实验学习,因而改变陈旧的实验学习方式是必然的、合理的选择。
2.1 探索有效的、多样化的实验学习方式
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单一、被动的实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增强实验的趣味性、问题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让学生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实验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和示范者,特别关注学生亲身的感悟与体验。基于不同的学生对象和不同的实验环境,这些形式可以选择,各有侧重,又互不割断。各种教学形式如下:(1)合作学习: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学习团队,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2)自主活动:通过学生自觉地参与实验活动,确定实验目标,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监控实验过程,评价实验结果,从而完成实验任务。如高一年级学生开展“落体运动加速度的研究”。要求学生二人一组,运用频闪照相研究钢球下落的加速度。学生必须完成以下任务:方案设计;装置调试;标尺制作;实地拍摄;照片分析;实验报告。教师提供的帮助:方案设计提示;频闪技术指导;参与讨论,提供器材,进行质疑,点拨思维等。(3)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职高物理实验学习能力的较高要求,是对学生操作技能和思维品质的综合检测,是有效的实验学习方式之一。实验设计的特点是情景新、方法活,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有透彻的理解。实验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合理性;准确性;可行性;简洁性。(4)动手做:物理实验室的全天候开放,为学生实验学习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活动天地。学生实验学习中有解不开的疑惑,对某些现象有特别的兴趣,都可以在他们认为方便的时候,到实验室与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并动手做。(5)小课题作业:适当布置类似于课题研究的“小课题作业”,让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一些探索的方法,对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作用。(6)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会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周围的世界。(7)书写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习惯,学会科学表达的重要环节,也是实验活动的必要形式。明确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包括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仪器选用与步骤、数据测量与处理过程、实验结果与问题讨论,以及实验条件与干扰因素等。
2.2 学生实验学习目标的改变
实验学习目标是学生实验学习的灵魂。浙江新课程方案将“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整合起来,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
3 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
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物理思维的训练过程。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式,以用于不同的实验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达成各种实验教学目标,使物理实验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体验。教学方式的改进立足以下几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感知、体验物理客观世界;引发学生产生问题,鼓励学生想像和猜测;重视过程的自我评价;有足够的信息量;有合作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有信息化、生活化的学习环境;注意技能规范与思维创新的融合;渗透物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改进教学的方式主要有。
(1)“实验——训练”方式:“实验——训练”教学方式,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应让学生明白实验“做什么”和“怎样做”,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理解。比如,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多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练习使用示波器,以及DIS实验室的运用。(2)“实验——归纳”方式:“实验——归纳”教学方式,往往用于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地思维,自己构想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在实验中测量数据,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在信息中寻找和发现规律。(3)“实验——探究”方式:“实验——探究”教学方式,用于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规律。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和可靠的物理事实,通过推理和想像来提出问题,并形成假设或提出某种猜测,然后设计实验探究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工具来搜集证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或修正假设,最后形成实验探究结果。实践表明,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4)“实验——应用”方式:“实验——应用”教学方式,通常用于学生物理概念、规律的复习和应用,并不局限于实验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学生很有兴趣,但已超越物理学科学习的具体情境。
实际上,对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还很有限。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比如:对学生实验学习的评价,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DIS实验室的运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正是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乔伊斯.教学模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 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 乔际平.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学习方式探索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015-01
1 职高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当前,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实验教学的重视与加强,实验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见怪不怪的现象,试举例说明。现象一:程式化实验,虽然学生动手,但以单纯的机械操作为主。现象二:试题实验,就是学生用笔“做实验”。由教师编制的大量实验试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挫伤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现象三:媒体实验就是学生通过媒体“看实验”。原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却用多媒体来展示,被称为是“现代技术的运用”。
2 职高物理实验学习方式的改变
浙江省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二期课改提出“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职高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看,相对初中生,他们具有更为强烈的探究未知的动机,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自尊心强,绝不会满足于“按图索骥”、“按方抓药”式的实验学习,因而改变陈旧的实验学习方式是必然的、合理的选择。
2.1 探索有效的、多样化的实验学习方式
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单一、被动的实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增强实验的趣味性、问题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让学生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实验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和示范者,特别关注学生亲身的感悟与体验。基于不同的学生对象和不同的实验环境,这些形式可以选择,各有侧重,又互不割断。各种教学形式如下:(1)合作学习: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学习团队,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2)自主活动:通过学生自觉地参与实验活动,确定实验目标,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监控实验过程,评价实验结果,从而完成实验任务。如高一年级学生开展“落体运动加速度的研究”。要求学生二人一组,运用频闪照相研究钢球下落的加速度。学生必须完成以下任务:方案设计;装置调试;标尺制作;实地拍摄;照片分析;实验报告。教师提供的帮助:方案设计提示;频闪技术指导;参与讨论,提供器材,进行质疑,点拨思维等。(3)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职高物理实验学习能力的较高要求,是对学生操作技能和思维品质的综合检测,是有效的实验学习方式之一。实验设计的特点是情景新、方法活,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有透彻的理解。实验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合理性;准确性;可行性;简洁性。(4)动手做:物理实验室的全天候开放,为学生实验学习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活动天地。学生实验学习中有解不开的疑惑,对某些现象有特别的兴趣,都可以在他们认为方便的时候,到实验室与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并动手做。(5)小课题作业:适当布置类似于课题研究的“小课题作业”,让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一些探索的方法,对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作用。(6)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会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周围的世界。(7)书写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习惯,学会科学表达的重要环节,也是实验活动的必要形式。明确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包括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仪器选用与步骤、数据测量与处理过程、实验结果与问题讨论,以及实验条件与干扰因素等。
2.2 学生实验学习目标的改变
实验学习目标是学生实验学习的灵魂。浙江新课程方案将“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整合起来,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
3 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
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物理思维的训练过程。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式,以用于不同的实验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达成各种实验教学目标,使物理实验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体验。教学方式的改进立足以下几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感知、体验物理客观世界;引发学生产生问题,鼓励学生想像和猜测;重视过程的自我评价;有足够的信息量;有合作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有信息化、生活化的学习环境;注意技能规范与思维创新的融合;渗透物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改进教学的方式主要有。
(1)“实验——训练”方式:“实验——训练”教学方式,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应让学生明白实验“做什么”和“怎样做”,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理解。比如,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多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练习使用示波器,以及DIS实验室的运用。(2)“实验——归纳”方式:“实验——归纳”教学方式,往往用于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地思维,自己构想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在实验中测量数据,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在信息中寻找和发现规律。(3)“实验——探究”方式:“实验——探究”教学方式,用于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规律。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和可靠的物理事实,通过推理和想像来提出问题,并形成假设或提出某种猜测,然后设计实验探究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工具来搜集证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或修正假设,最后形成实验探究结果。实践表明,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4)“实验——应用”方式:“实验——应用”教学方式,通常用于学生物理概念、规律的复习和应用,并不局限于实验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学生很有兴趣,但已超越物理学科学习的具体情境。
实际上,对职高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还很有限。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比如:对学生实验学习的评价,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DIS实验室的运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正是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乔伊斯.教学模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 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 乔际平.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