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前瞻理念的建构者,打造自己的精神缔造方式
面对自主发展,班主任要在精神上自觉。没有精神上的自觉,班主任就不会有自主发展的行为。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就无法建立内在的精神王国,即便班主任取得了事业上的初步成功也无法达到人生的安详、平和之境,其人格很有可能会自相矛盾,乃至因内耗而逐步走到自身优势的反面。不断提炼、生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班主任的精神缔造就有了稳定的平台,班主任的精神就有了皈依。
面对自主发展,班主任要在文化上自觉。面对来自学生的问候,不同班主任回应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以话语方式回应,有的以肢体语言回应,有的视学生的问候如不存在,置若罔闻。为什么不同的班主任对同一个教育事物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一样呢?是因为每一个班主任对教育文化的理解不一样,自然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不一样。简言之,外化行为的差异,体现了班主任的教育价值体系的不同。因此,班主任要在文化上自觉,不断地重建鲜活的教育价值世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富有生命力的个性化教育世界。
做教育理论的创生者,打造自己的教育存在方式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意识。意识形态和实践行为是班主任的教育存在常态,前者是更科学、更成熟的存在形式。班主任意识形态的最佳体现是其关于教育理论探讨的文字。班主任的理论探讨相对比较鲜活,因为理论结果来自教育实践,真正关注了教育发展、改革的逻辑起点与价值本体。拥有了理论话语权,班主任便获得了真正的专业尊严。有尊严的生活,方有真正的职业幸福可言。
不断修正已有的理论成果。如果不能以一种冷峻的目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正视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弊端,教育理论自身就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更不能满足班主任的实践需要。立足于此,班主任的理论探讨也就少了更新的基础,降低了重新建构的可能性。
不断改造自己的教育经验。以实践者为第一角色的班主任,其教育经验的改造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理论建构的基本切入点。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依据自身不断积累的教育经验对外界的教育工作情景、教育工作表象作出判断,进而采取行动。换言之,一方面,班主任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学习、交流与实践,不断反思、体悟、生产着自身的经验系统;另一方面,班主任又在不断运用自身的经验图式进行判断、选择,推进自身的教育实践。
做教育品质的反思者,打造自己的教育行走方式
在问题发现中求超越。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班主任的自主发展动力不再受到外部评价、职业升迁等现实利益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班主任已经可以自觉地依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自我规划,谋求最大程度上的自我发展。只有不断地反思,班主任才会积淀自主发展的自信指数、从容水平、淡定程度。
从事实梳理中求真意。班主任在工作中缺少了一种心灵上的自由、情感上的舒畅与行动上的机智,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职业焦虑、情感压抑与工作低效:理论性文字越来越多,很多班主任面对实践却找不到真正的智慧支持;一天到晚忙碌,很多班主任的心底却空荡荡的;教育越来越回归本真,趋于人本化,很多班主任却有种说不清的自我迷失;能力水准越来越高,班主任违背师德的事件却时有发生;待遇越来越高,很多班主任仍旧牢骚满腹,等等。只有不断地反思、筛选,班主任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会超脱,才会有精神的觉醒与理性的彻悟。
在行动改善中求品质。很多管理实践,只要班主任仔细分析,就可以提炼出极富价值的教育规律。比如,班级中总是有学生抄作业,这可能跟班主任的处理策略有关。不少班主任发现学生抄作业后,总是批评抄作业的学生本人,恰恰忽略了这样形成的负面暗示:抄作业,只要不被老师抓着,就没问题,所以学生经常抄作业。如果班主任发现有学生抄作业后,先批评他周围的同学,再批评班干部,这样给学生们的心理导向就是不管老师抓没抓到,学生抄作业都是错误的行为。只有这样,经过反思追问、哲学省察的教育才是安全的、可靠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
做教育生活的记录者,打造自己的教育表达方式
落实常规工作、观察现象、分析数据、阅读书报,总会从中有所感触,班主任要把自己当时的感触以教育随记的形式写出来。写作是随想的保存与提升,因为写作,粗浅的想法深化了,零星的思维集中了,平庸的思想闪光了。
专业日记是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记录一个班主任的转变过程及深刻体验,提升个人成长的经验得失为人生积淀。班主任写专业日记,用自己成熟的价值评判标准、最熟悉的话语习惯,在生活中寻找有意义的表述内容,并码砌成文字,这既是对自己教育生活的改进和重建,更是对有效教育改革方向的发现与论证。
一个作家的作品问世多了,那是他的创作风格形成的标志,而一个班主任围绕一个主题写的东西多了,这是他教育思想成熟的体现,是他具有自己的教育个性的标志。
做教育经典的涉猎者,打造自己的教育对话方式
从朴素阅读走向经典阅读。写经典书的人都是人类的顶尖级群体,读经典书,无疑是在和人类的顶尖级群体对话。取法乎上的阅读,尽管阅读本身并不精彩,但走向这种开放的对话行为,班主任的眼前就出现了无数的崇山峻岭。跋涉之中是一种无限艰辛、无比悲壮、无比舒畅的体验,任何时候回想起来都万籁俱寂、一片圣洁。
从打造阅读力走向建构思想力。思想力应该普遍存在于每一位爱好阅读的班主任的大脑中。班主任理应比普通人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更深刻的洞察力、更多的探寻疑难问题的智慧、更博大的对人类命运的悲悯情怀……这是社会分工所决定的。另外,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力,班主任的阅读会迷失在别人的学术思想、价值主张之中。有了思想力,教师阅读就能为“我”所用了:“我”的知识体系会在阅读中越来越丰富,“我”的主张会在阅读中越来越鲜明,“我”的思想会在阅读中越来越深刻。
从广泛涉猎走向读通经典。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如果将一个人阅读《哈姆雷特》的感受逐年记录下来,最终将汇成一部自传。每一个班主任在集中阅读一本书、几本书的过程中,会时时在书中发现不同的自己,一路走来,惊喜不断。《朱子语类》中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这几句闪烁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话语,对于教师的阅读何尝没有现实启示?能深刻影响我们的书,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书,所以自家要读好,以至于为学时,自家也要做好。
从读有字之书走向读无字之书。班主任应该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触摸教育文化,激活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经验体系,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价值世界、知识框架。
面对自主发展,班主任要在精神上自觉。没有精神上的自觉,班主任就不会有自主发展的行为。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就无法建立内在的精神王国,即便班主任取得了事业上的初步成功也无法达到人生的安详、平和之境,其人格很有可能会自相矛盾,乃至因内耗而逐步走到自身优势的反面。不断提炼、生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班主任的精神缔造就有了稳定的平台,班主任的精神就有了皈依。
面对自主发展,班主任要在文化上自觉。面对来自学生的问候,不同班主任回应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以话语方式回应,有的以肢体语言回应,有的视学生的问候如不存在,置若罔闻。为什么不同的班主任对同一个教育事物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一样呢?是因为每一个班主任对教育文化的理解不一样,自然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不一样。简言之,外化行为的差异,体现了班主任的教育价值体系的不同。因此,班主任要在文化上自觉,不断地重建鲜活的教育价值世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富有生命力的个性化教育世界。
做教育理论的创生者,打造自己的教育存在方式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意识。意识形态和实践行为是班主任的教育存在常态,前者是更科学、更成熟的存在形式。班主任意识形态的最佳体现是其关于教育理论探讨的文字。班主任的理论探讨相对比较鲜活,因为理论结果来自教育实践,真正关注了教育发展、改革的逻辑起点与价值本体。拥有了理论话语权,班主任便获得了真正的专业尊严。有尊严的生活,方有真正的职业幸福可言。
不断修正已有的理论成果。如果不能以一种冷峻的目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正视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弊端,教育理论自身就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更不能满足班主任的实践需要。立足于此,班主任的理论探讨也就少了更新的基础,降低了重新建构的可能性。
不断改造自己的教育经验。以实践者为第一角色的班主任,其教育经验的改造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理论建构的基本切入点。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依据自身不断积累的教育经验对外界的教育工作情景、教育工作表象作出判断,进而采取行动。换言之,一方面,班主任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学习、交流与实践,不断反思、体悟、生产着自身的经验系统;另一方面,班主任又在不断运用自身的经验图式进行判断、选择,推进自身的教育实践。
做教育品质的反思者,打造自己的教育行走方式
在问题发现中求超越。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班主任的自主发展动力不再受到外部评价、职业升迁等现实利益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班主任已经可以自觉地依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自我规划,谋求最大程度上的自我发展。只有不断地反思,班主任才会积淀自主发展的自信指数、从容水平、淡定程度。
从事实梳理中求真意。班主任在工作中缺少了一种心灵上的自由、情感上的舒畅与行动上的机智,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职业焦虑、情感压抑与工作低效:理论性文字越来越多,很多班主任面对实践却找不到真正的智慧支持;一天到晚忙碌,很多班主任的心底却空荡荡的;教育越来越回归本真,趋于人本化,很多班主任却有种说不清的自我迷失;能力水准越来越高,班主任违背师德的事件却时有发生;待遇越来越高,很多班主任仍旧牢骚满腹,等等。只有不断地反思、筛选,班主任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会超脱,才会有精神的觉醒与理性的彻悟。
在行动改善中求品质。很多管理实践,只要班主任仔细分析,就可以提炼出极富价值的教育规律。比如,班级中总是有学生抄作业,这可能跟班主任的处理策略有关。不少班主任发现学生抄作业后,总是批评抄作业的学生本人,恰恰忽略了这样形成的负面暗示:抄作业,只要不被老师抓着,就没问题,所以学生经常抄作业。如果班主任发现有学生抄作业后,先批评他周围的同学,再批评班干部,这样给学生们的心理导向就是不管老师抓没抓到,学生抄作业都是错误的行为。只有这样,经过反思追问、哲学省察的教育才是安全的、可靠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
做教育生活的记录者,打造自己的教育表达方式
落实常规工作、观察现象、分析数据、阅读书报,总会从中有所感触,班主任要把自己当时的感触以教育随记的形式写出来。写作是随想的保存与提升,因为写作,粗浅的想法深化了,零星的思维集中了,平庸的思想闪光了。
专业日记是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记录一个班主任的转变过程及深刻体验,提升个人成长的经验得失为人生积淀。班主任写专业日记,用自己成熟的价值评判标准、最熟悉的话语习惯,在生活中寻找有意义的表述内容,并码砌成文字,这既是对自己教育生活的改进和重建,更是对有效教育改革方向的发现与论证。
一个作家的作品问世多了,那是他的创作风格形成的标志,而一个班主任围绕一个主题写的东西多了,这是他教育思想成熟的体现,是他具有自己的教育个性的标志。
做教育经典的涉猎者,打造自己的教育对话方式
从朴素阅读走向经典阅读。写经典书的人都是人类的顶尖级群体,读经典书,无疑是在和人类的顶尖级群体对话。取法乎上的阅读,尽管阅读本身并不精彩,但走向这种开放的对话行为,班主任的眼前就出现了无数的崇山峻岭。跋涉之中是一种无限艰辛、无比悲壮、无比舒畅的体验,任何时候回想起来都万籁俱寂、一片圣洁。
从打造阅读力走向建构思想力。思想力应该普遍存在于每一位爱好阅读的班主任的大脑中。班主任理应比普通人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更深刻的洞察力、更多的探寻疑难问题的智慧、更博大的对人类命运的悲悯情怀……这是社会分工所决定的。另外,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力,班主任的阅读会迷失在别人的学术思想、价值主张之中。有了思想力,教师阅读就能为“我”所用了:“我”的知识体系会在阅读中越来越丰富,“我”的主张会在阅读中越来越鲜明,“我”的思想会在阅读中越来越深刻。
从广泛涉猎走向读通经典。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如果将一个人阅读《哈姆雷特》的感受逐年记录下来,最终将汇成一部自传。每一个班主任在集中阅读一本书、几本书的过程中,会时时在书中发现不同的自己,一路走来,惊喜不断。《朱子语类》中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这几句闪烁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话语,对于教师的阅读何尝没有现实启示?能深刻影响我们的书,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书,所以自家要读好,以至于为学时,自家也要做好。
从读有字之书走向读无字之书。班主任应该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触摸教育文化,激活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经验体系,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价值世界、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