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对我说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ou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小传】何为,著名散文家。原名何振名,1922年出生,祖籍浙江定海。早年先后从事新闻及电影文学剧本编辑工作,为日后专门从事散文创作做了充分的准备。1956年他的散文《第二次考试》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被选入国内和东南亚的华文课本。1978年他的散文《临江楼记》又作为新时期第一篇抒情散文载入史册。已出版《织锦集》《临窗集》《何为散文选集》等15部散文集。他的散文《音乐巨人贝多芬》入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李致远先生是我文学上的启蒙老师。
  1935年,火一样酷热的汉口之夏。我在长江边上那个繁华的城市里,读完了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考试结束,学校特地为应届毕业生安排了一次小小的欢送会。
  欢送会设在校舍底层的一间乒乓室里。室内屋顶低矮,如同地下室,整个屋子就显得更长。从图书室临时搬来的几张长桌排成一字形。桌上整整齐齐摆满了糕点瓜子和汽水之类。屋子里异乎寻常地安静。这一天,全班44个同学之间谦让有礼,连说话的声音都是低低的。是的,对所有被欢送的小学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谁都珍惜这临别依依的茶话会。
  我们的级任老师李致远先生不知什么时候进入屋内的,因为我们听见熟悉的咳嗽声。他大概30岁左右,看起来倒像年近40。有的同学说他当了那么多年小学教员,天天站在黑板前,吸了太多的粉笔灰,因此得了肺痨。这种病在那个年代是不治之症。他脸色阴郁,戴着一副老式玳瑁边深度近视眼镜,透过厚厚的镜片,那两只眼睛总是神经质地睁得大大的,好像随时随地要拍案而起大声疾呼的样子。只是在几声咳嗽过后,眼睛里那一缕升腾的火焰似乎又熄灭了。
  我是从另一个大城市转学到那个学校的,而且也只读了半年就毕业。担任国文课的李先生也就是级任老师。说实话,我当小学生时的作文成绩一直是很差劲的。有一回还得到某老师触目的红笔批语:“文不对题!”颇有大喝一声以示训诫之意。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文学的爱好,开始我随同可爱的木偶匹诺曹经历了种种奇遇,旋即又钻进《水浒》、《三国》和《西游记》迷人的世界里。到了李先生的课堂上,我不胜奇怪,从第一堂作文课直到期终毕业考试,仿佛一次又一次的奇遇,我的作文忽然都变得优秀起来,几乎每一篇都名列第一。有几次,李先生还在课堂上当众朗读我的作文,时或即席讲述一番,详细分析为什么要加赞扬的原因,这时他那瘦削的脸上就泛起兴奋的红光。倘有用词不当之处也必定加以指正。凡是他批改过的作文,即使一个错误的标点符号,在他深度的近视眼下也决不会放过,他于是稍稍停顿片刻,向我投来逼人的眼光。那闪闪发光的视线里既有严格的要求,也有热烈的期望。他无声的话比说出来的要多得多。末了总是一阵呛咳,朗读也到此中止了。这实在使我又感动又难过。
  在李先生的教诲和鼓舞下,就这样结束了我的小学时代。现在一转眼就要离别了,半年来课堂上的情景又历历在目。
  一阵掌声,我从沉思中抬起头来。
  简单的欢送仪式举行过后,在铺着洁白台布的一字形长桌尽头,李先生侧身站在桌旁。还没有开口,他用手帕掩着嘴咳了一会儿,随后以他锐利的眼光扫视全场。我想,只有一颗真正火热的心,才能隔着厚厚的镜片闪射那样炽热的光芒。
  “哦,毕业了。”李先生说了几句贺词,声调逐渐高昂,“在这个可诅咒的时代,毕业等于失业,摆在同学们前面的道路——不是生路,就是死路;不是新路,就是老路。再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停停,他又讲下去,几乎变成愤激的大声呐喊:“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学们!你们往后走哪条路,由你们选择,可是千万别重蹈覆辙,再踏上前人走过的那条自取灭亡的绝路!不!你们要去闯出一条崭新的路,去,去吧,去走新的路!”
  听起来声音有点古怪。这临别赠言有若沉闷的黑夜里爆出一声惊雷,全场的同学无不为之愕然。李先生过于激动,慢慢坐下来,呛咳着。我近旁一个女同学埋下头去,长发云彩般披落在肩头。她闭上眼睛,泪珠滚落在她苍白的脸上。
  我即将离开那个城市,出发远行以前,同那个女同学最后一次去看望李先生。他目光炯炯,紧紧拉着我们的手,说以后要多给他写信。沉默半晌,他忽然从杂乱无章的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墨绿色封面的书,认真地写上给某某同学留念的字样。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本美丽的书,1931年间陈梦家编选的一本诗选,其中包括闻一多几首著名的诗作。
  那一年风雨如晦,我又回到上海读初中。过了不久,听说李致远先生的病终于不治,溘然长逝,身后萧条,只留下一堆不值几块大洋的文学书刊而已。他是旧时代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员,在他平凡的岗位上,耗尽了他全部的光和热。我引以为憾的是没有照他的嘱咐,给他写过一次信,可是在那个多雪的冬天里,我写下了我的第一篇散文,那篇文章发表时用了一个有纪念意义的题目:《路》。
其他文献
父子扛酒一坛,路滑打碎,其父大怒其子伏地大饮,抬头谓父曰:“难道你还要等菜。”(选自明·陈眉公《时兴笑话》)    [解说]    这故事虽然只有几句,却像一个笑豆儿,让人品尝之后忍不住捧腹大笑。  笑过之后想想,似乎说不出来为何好笑。这才是大智慧的幽默。  但仔细想来,故事似乎也暗示出一些生活的哲理。那位父亲,为打碎的一坛酒而大光其火。这时候,责备、抱怨、悔恨、懊恼,恐怕都已经无济于事了,但他
期刊
风起云涌,群雄逐鹿,不论是兵刃相接还是口诛笔伐,生命中总是充满了对手,激烈的竞争总是伴着人类前进。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竞争的过程。  总有人抱怨对手的强大,竞争的残忍,殊不知礁石因海浪的冲击而美丽悬崖因巨石的险峻而神秘极地因环境的险恶而圣洁而生命,因对手的强大而精彩。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两批同样的猎豹分别放到两个岛上,一个岛上的食物是敏捷的羚羊,那个岛的猎豹不得不成天狂奔在这些短跑“
期刊
这是一条深深的、蓄积了历史沧桑的小巷。它满脸的皱纹嵌着江南千年的风雨霜雪,像是在时间长河中沉淀的一首隽永的歌……  古巷是江南小城的缩影,具有独特的风韵。虽然随着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一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这些并未影响到古巷,它仍然蜿蜒曲折地依附在这片富有神韵的大地上,似乎对外界的喧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神奇抵抗力,只愿接受江南山水的清雅与悠长。  进去看看吧!  踏着被岁月磨得光滑的青石板
期刊
一阵肆虐的狂风从遥远的树林里刮来两颗种子,随意将它们分撒在田野里。雨水将它们润湿,泥土将它们埋藏,阳光给它们温暖。于是,它们在田地里长成了两棵树。  最初,它们十分矮小,然而无心的时间把它们高高地拉离地面。它们便能眺望得比从前远多了。  它们也都彼此看见了。  田野十分辽阔,直到那葱绿的平原的尽头,也看不到任何其他的树木,只有这两棵远远分隔着的树,形影相依地伫立在田野中间。它们的枝丫纵横交错,仿佛
期刊
【作者小传】端木蕻良,著名作家、艺术家。原名曹京平,1912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从上世纪30年代起开始写作,60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出版了长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和戏曲剧本等十几部,在海内外报刊上发表未结集的散文、论文、序跋、评论、戏剧、杂文、诗歌、旧诗词等共千余万字。书画作品多幅。他的《科尔沁旗草原》和晚年创作的鸿篇巨著《曹雪芹》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文《土地的誓言》被选入人
期刊
嘉宾方阵:江苏常州市正衡初中书虫  指导教师:吴海霞    书虫李涵:1  对于中学生写书出书的这种“潮流”,我的观点是:是金子,就应该发光!  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把所见所闻所思用文字串成动听的音符:可以是对生活的遐想,可以是对未来的希望,可以撷取想象中最灿烂的一朵礼花,也可以吟唱我们心中最想说的话。谁说我们还乳臭未干?谁说我们还没有能力创造?韩寒、郭敬明就是我们的典范。他们给文坛带来了盎然的生机
期刊
《绿色塑料》阅读    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期刊
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便飞到人们的身上。对着阳光带进来的新鲜空气,任谁都要深吸一口,说:春天来了!  就这样,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  但是,可不要忘记,不是从有房子那天起,我们就有窗子的呢!  我们的兄弟,爱斯基摩人用冰块建筑的房子,像个白玉的钟罩一般,是没有什么窗子的。过去的鄂伦春兄弟们住的“神仙柱”,因为没有屋顶,在屋里,晚上可以看到头上的月亮和星光,也就无须开窗子了。  山顶洞人
期刊
我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一个孩子,与母亲相依为命。当我看见别的小伙伴身边不但有母亲,还有父亲时,我就想:我的父亲在哪里呢?  终于,我忍不住问了母亲,母亲却冷冷地说:“你没有父亲!”  真是这样的吗?   后来我去外婆家,向她老人家问这件事。外婆用颤巍巍的手在自己的旧樟木箱里翻了一阵,然后从一个布袋里拿出一包用纸包好的旧相片。  “这就是你爸爸,”外婆把相片递给我,“你已经读四年级了,也是让你明白事
期刊
【作者小传】杨绛,著名作家、翻译家。原名杨季康,是我国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的夫人。1911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法国。回国后曾在震旦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及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2003年以92岁高龄,写作出版长篇纪实散文《我们仨》,追忆了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