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面临内部治理能力不强、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内部治理自主保证认识不足、公开的常态化信息管理资源不足等制约因素,可采取以试点探索新经验、理念渗透、建立独立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基于质量过程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平台等破解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0-0056-03
围绕质量这个永恒的主题,目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得到高度重视与关注。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确定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省份及试点院校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全面开启院校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责任的质量管理新时代。地方层面在全国诊改专委会的指导下,相继成立各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专委会,以试点省、试点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改”工作为抓手,切实推进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由“他治”向“自治”的目标迈进。院校层面按照“目标导向、自主诊改”的原则,深入开展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创新行动。围绕自主保证质量常态化诊改机制建设,举国上下兴起了一场质量行动的建设热潮。
一、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的现实需求
纵观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架套路,主要是基于外部质量评价为主的应对式内部质量要素管控提升模式。随着管评办分离的改革,“企业诊断”理论被引入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管理的视野,但这一新的质量管控模式将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一)体系的建立健全迫切需要理念转变
评估是高职院校比较熟悉的质量管控治理模式,但由此产生的依赖外部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指导质量提升的理念与思路,反而成为目前内部质量自主管控、自主保证的阻滞与瓶颈。从试点院校编制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来看,“评估与项目建设情结”大大束缚了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自主创新的步伐。依赖指标体系分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依据复核诊断要素与诊断点设计诊改机制,依托年度质量报告数据需求开展信息化平臺建设等建设思路,很难跳出评估指标指挥与掌控质量管理的窼臼。基于“诊改”理论、自身发展实际需求,学校自定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诊断、质量改进、质量提升的体系化制度建设与实施运行管理机制设计,理念转变是突破转型的关键。学校由“他治”走向“自治”,最核心的创新行动仍然是自律理念的树立与自主保证质量文化的应用与推广[1]。
(二)体系的建立完善迫切需要建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诊改”理论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只有设计者、生产者、管理者等质量的创造者,才能真正自主保证与维护质量的改进与提升[2]。因此院校内部质保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必须要重视质量生成的全过程,要设计引导质量创造者“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情,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3]。联系高职院校的实际,质量生成的主体,主要是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员工)、学生五类主体,质量生成的主要过程涵盖决策指挥、资源建设、质量生成、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大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以五类主体为质量创造与提升的出发点,以五大系统为质量过程控制的关键点,架构五类主体(横向层面)五大系统(纵向层面)立体联动式的网络化内部质保体系,是目前高职院校内部质保体系建设由碎片化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完备化的必由路径。基于“五纵五横”框架体系建设思路的院校,顺着“五纵五横”的质量过程管控主线,查漏补缺,建立自诊、查诊、会诊的质控关键点,是当前院校内部质保体系完善优化的一大难点。
(三)体系的有效运行迫切需要动力机制保障
“诊改”是以发现工作现状与工作目标之间的差距并致力于缩短差距的质量控制方法[4]。这种方法的有效应用离不开动力机制的设计与保障。除了强化保证质量持续自我提升的自我激励机制,来自外部的督导式复核诊断、第三方的绩效评估同样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在当前院校内部质保体系建立运行的初始阶段,外部推动的动力机制可能发挥的作用更大。但外部推动终究要向内部自生动力的激发转化,只有将外部督导与内部诊断形成“混合动力”,质量的持续提升才能得到充分保证。如果仅靠自我的目标方向引导,而没有对质量过程的监督与指导,尤其是目标实现、任务完成绩效的考核激励,那自定目标、自设标准就会成为一种口号,自我改进的行为也会出现偏颇。目前体系建设运行中普遍面临的建设倦怠、目标流于形式、标准不执行等问题与乱象,都与动力机制的保障不到位,自我之外第三方反馈控制机制的执行不力密切相关。
(四)体系的有效运行迫切需要信息化平台支撑
以诊断改进为关键环节和主要特征的院校内部质保体系,必须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实时动态的数据统计分析与汇总,是无法实现诊改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但目前高职院校能让信息平台发挥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管理各个环节状态分析和监控功能,查找问题与薄弱环节预警功能,质量保证信息发布功能的总体能力普遍较弱,支撑“精细管理、高效教学、人本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任务量大面广,涉及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硬件投入、软件建设,特别是数据采集、管理、分析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都制约着院校质保体系与诊改机制的实施运行。
二、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困境原因分析
(一)管理粗放,内部治理能力不强
从树立质量保证理念,到集中质量保证资源,建立质量保证文化,领导的重视程度与治理能力关乎院校内部质量保证水平[5]。而当前高职院校一统式的一级管理模式大都属于粗放型,质量管理水平更多取决于领导的治理能力与水平。受领导管理理念、时间、精力的种种限制,加上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干部治理能力跟不上,靠会议、领导布置推进工作层层传递的运行机制等粗放型的管理缺陷,最终积聚形成了上传下达执行力不足、部门壁垒、教学与管理沟通不畅诸多问题,而这些归结于管理层面的因素(包括决策、制度、程序、评价、激励等),最终使得质量保证的主要责任主体——一线教师和学生应发挥的质量保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二)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内部质量自主保证认识不足
在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师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行政管理部门发挥引导、支持、服务的支撑作用。但目前诊改试点院校的实践中,教师、管理人员对质量保证的理念、标准、工具和程序的理解各不相同,导致质量保证的职责任务不清,目标落实不到位,质量管理绩效不明显。而这些不同岗位职责、目标标准、评价激励等因素,最终使得院校体系建立与质量保证机制运行实施的有效性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公开透明的常态化信息管理资源不够
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尤为重要。建立常态化的信息收集和管理系统,开展对“五纵五横”各系统各層面质量相关者的跟踪督查与定期诊断,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和发布,都需要信息管理平台支撑。但目前平台的作用发挥严重不足,因投入、资源、人员、管理软硬件等多方因素影响,使得信息重复采集、数据处理不及时,报告数据不准确等问题频发,最终导致对信息化质量管理的信心缺失与行动障碍。
三、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策略建议
首先,试点先行,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自主诊改发展模式,积累推广诊改制度创新设计的新鲜经验。通过各省诊改工作委员会与试点院校诊改工作的推进,积极探索有效推进院校自主质量保证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通过院校校本案例的推广交流,各省可依据教育部诊改制度政策要求,出台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的相关指导意见,以建设指南的形式,结合校情大胆创新质量管理新机制,探索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校本化人才培养体系、协同育人体系与质量自主保证管理体系。
其次,以理念宣讲为突破口,深入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学校内部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全员的认同与参与。新形势下院校质量求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院校内部治理能力与水平的提升,需要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对影响教育质量的各种要素资源,进行有效的梳理整合与应用创新,需要建立全员、全面、全程的自主、自省、自律的质量文化。针对质量建设这样长期的行动计划,必须将质量自主保证的思想内化到学校每一位管理者、教师、学生质量追求的行动之中[6],形成促进质量持续提升的内生动力,真正将自主、自愿、自诊、自改根植于常态化的质量文化建设之中。
再次,建立相对独立且完整的“五纵五横”质量标准体系,推动考核性诊改长效机制形成。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中,“五纵五横”各系统各层面质量自主保证工作的基本标准体系不健全、不完备,是目前诊改试点学校质量体系建立与有效运行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标准、组织、人员、监控、反馈、改进作为内部质量管理的六大重要因素[7],须作为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点,纳入到学校质量管控的制度与程序之中,尤其是标准体系建设,将直接影响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掌控与把握。因此,建设各个层面质量保证工作的基本标准、建设标准、考核标准,明晰质量管理各环节的考核管理流程,依据PDCA循环理论,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并辅以绩效评价考核制度保障,以此充分保证诊改机制常态化有效运行。
最后,建立基于质量过程数据实时采集分析的信息化平台,开展“五纵五横”常态化自主诊改。信息化平台在学校质量保证自主诊改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诊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质量过程数据的采集、应用、分析,至关重要。应立足学校智慧校园发展实际,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中心,对真正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集成共享,实现质量管理和数据分析的信息化,让信息化的自我诊改平台,充分发挥其强大的预警功能、监督控制功能与考核评价功能。
关键词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0-0056-03
围绕质量这个永恒的主题,目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得到高度重视与关注。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确定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省份及试点院校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全面开启院校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责任的质量管理新时代。地方层面在全国诊改专委会的指导下,相继成立各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专委会,以试点省、试点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改”工作为抓手,切实推进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由“他治”向“自治”的目标迈进。院校层面按照“目标导向、自主诊改”的原则,深入开展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创新行动。围绕自主保证质量常态化诊改机制建设,举国上下兴起了一场质量行动的建设热潮。
一、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的现实需求
纵观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架套路,主要是基于外部质量评价为主的应对式内部质量要素管控提升模式。随着管评办分离的改革,“企业诊断”理论被引入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管理的视野,但这一新的质量管控模式将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一)体系的建立健全迫切需要理念转变
评估是高职院校比较熟悉的质量管控治理模式,但由此产生的依赖外部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指导质量提升的理念与思路,反而成为目前内部质量自主管控、自主保证的阻滞与瓶颈。从试点院校编制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来看,“评估与项目建设情结”大大束缚了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自主创新的步伐。依赖指标体系分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依据复核诊断要素与诊断点设计诊改机制,依托年度质量报告数据需求开展信息化平臺建设等建设思路,很难跳出评估指标指挥与掌控质量管理的窼臼。基于“诊改”理论、自身发展实际需求,学校自定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诊断、质量改进、质量提升的体系化制度建设与实施运行管理机制设计,理念转变是突破转型的关键。学校由“他治”走向“自治”,最核心的创新行动仍然是自律理念的树立与自主保证质量文化的应用与推广[1]。
(二)体系的建立完善迫切需要建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诊改”理论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只有设计者、生产者、管理者等质量的创造者,才能真正自主保证与维护质量的改进与提升[2]。因此院校内部质保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必须要重视质量生成的全过程,要设计引导质量创造者“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情,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3]。联系高职院校的实际,质量生成的主体,主要是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员工)、学生五类主体,质量生成的主要过程涵盖决策指挥、资源建设、质量生成、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大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以五类主体为质量创造与提升的出发点,以五大系统为质量过程控制的关键点,架构五类主体(横向层面)五大系统(纵向层面)立体联动式的网络化内部质保体系,是目前高职院校内部质保体系建设由碎片化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完备化的必由路径。基于“五纵五横”框架体系建设思路的院校,顺着“五纵五横”的质量过程管控主线,查漏补缺,建立自诊、查诊、会诊的质控关键点,是当前院校内部质保体系完善优化的一大难点。
(三)体系的有效运行迫切需要动力机制保障
“诊改”是以发现工作现状与工作目标之间的差距并致力于缩短差距的质量控制方法[4]。这种方法的有效应用离不开动力机制的设计与保障。除了强化保证质量持续自我提升的自我激励机制,来自外部的督导式复核诊断、第三方的绩效评估同样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在当前院校内部质保体系建立运行的初始阶段,外部推动的动力机制可能发挥的作用更大。但外部推动终究要向内部自生动力的激发转化,只有将外部督导与内部诊断形成“混合动力”,质量的持续提升才能得到充分保证。如果仅靠自我的目标方向引导,而没有对质量过程的监督与指导,尤其是目标实现、任务完成绩效的考核激励,那自定目标、自设标准就会成为一种口号,自我改进的行为也会出现偏颇。目前体系建设运行中普遍面临的建设倦怠、目标流于形式、标准不执行等问题与乱象,都与动力机制的保障不到位,自我之外第三方反馈控制机制的执行不力密切相关。
(四)体系的有效运行迫切需要信息化平台支撑
以诊断改进为关键环节和主要特征的院校内部质保体系,必须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实时动态的数据统计分析与汇总,是无法实现诊改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但目前高职院校能让信息平台发挥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管理各个环节状态分析和监控功能,查找问题与薄弱环节预警功能,质量保证信息发布功能的总体能力普遍较弱,支撑“精细管理、高效教学、人本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任务量大面广,涉及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硬件投入、软件建设,特别是数据采集、管理、分析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都制约着院校质保体系与诊改机制的实施运行。
二、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困境原因分析
(一)管理粗放,内部治理能力不强
从树立质量保证理念,到集中质量保证资源,建立质量保证文化,领导的重视程度与治理能力关乎院校内部质量保证水平[5]。而当前高职院校一统式的一级管理模式大都属于粗放型,质量管理水平更多取决于领导的治理能力与水平。受领导管理理念、时间、精力的种种限制,加上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干部治理能力跟不上,靠会议、领导布置推进工作层层传递的运行机制等粗放型的管理缺陷,最终积聚形成了上传下达执行力不足、部门壁垒、教学与管理沟通不畅诸多问题,而这些归结于管理层面的因素(包括决策、制度、程序、评价、激励等),最终使得质量保证的主要责任主体——一线教师和学生应发挥的质量保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二)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内部质量自主保证认识不足
在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师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行政管理部门发挥引导、支持、服务的支撑作用。但目前诊改试点院校的实践中,教师、管理人员对质量保证的理念、标准、工具和程序的理解各不相同,导致质量保证的职责任务不清,目标落实不到位,质量管理绩效不明显。而这些不同岗位职责、目标标准、评价激励等因素,最终使得院校体系建立与质量保证机制运行实施的有效性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公开透明的常态化信息管理资源不够
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尤为重要。建立常态化的信息收集和管理系统,开展对“五纵五横”各系统各層面质量相关者的跟踪督查与定期诊断,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和发布,都需要信息管理平台支撑。但目前平台的作用发挥严重不足,因投入、资源、人员、管理软硬件等多方因素影响,使得信息重复采集、数据处理不及时,报告数据不准确等问题频发,最终导致对信息化质量管理的信心缺失与行动障碍。
三、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策略建议
首先,试点先行,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自主诊改发展模式,积累推广诊改制度创新设计的新鲜经验。通过各省诊改工作委员会与试点院校诊改工作的推进,积极探索有效推进院校自主质量保证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通过院校校本案例的推广交流,各省可依据教育部诊改制度政策要求,出台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的相关指导意见,以建设指南的形式,结合校情大胆创新质量管理新机制,探索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校本化人才培养体系、协同育人体系与质量自主保证管理体系。
其次,以理念宣讲为突破口,深入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学校内部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全员的认同与参与。新形势下院校质量求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院校内部治理能力与水平的提升,需要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对影响教育质量的各种要素资源,进行有效的梳理整合与应用创新,需要建立全员、全面、全程的自主、自省、自律的质量文化。针对质量建设这样长期的行动计划,必须将质量自主保证的思想内化到学校每一位管理者、教师、学生质量追求的行动之中[6],形成促进质量持续提升的内生动力,真正将自主、自愿、自诊、自改根植于常态化的质量文化建设之中。
再次,建立相对独立且完整的“五纵五横”质量标准体系,推动考核性诊改长效机制形成。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中,“五纵五横”各系统各层面质量自主保证工作的基本标准体系不健全、不完备,是目前诊改试点学校质量体系建立与有效运行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标准、组织、人员、监控、反馈、改进作为内部质量管理的六大重要因素[7],须作为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点,纳入到学校质量管控的制度与程序之中,尤其是标准体系建设,将直接影响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掌控与把握。因此,建设各个层面质量保证工作的基本标准、建设标准、考核标准,明晰质量管理各环节的考核管理流程,依据PDCA循环理论,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并辅以绩效评价考核制度保障,以此充分保证诊改机制常态化有效运行。
最后,建立基于质量过程数据实时采集分析的信息化平台,开展“五纵五横”常态化自主诊改。信息化平台在学校质量保证自主诊改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诊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质量过程数据的采集、应用、分析,至关重要。应立足学校智慧校园发展实际,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中心,对真正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集成共享,实现质量管理和数据分析的信息化,让信息化的自我诊改平台,充分发挥其强大的预警功能、监督控制功能与考核评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