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案例由来]“跨学科整合”是山西中考命题核心素养落地的四大手段之一。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中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达到此目的,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整合成为必然。
[案例實践]下面就以2021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为例,来谈谈山西省中考试题中的“跨学科整合”。
一、历史与语文交叉——水乳交融的契合
历史和语文是两个具有很强人文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文学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史学观念和许多极具价值的历史片断记载或侧面交待,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生动表达。这类题目的设置,可以培养打破学科的狭隘性,从卷帙浩繁的文学和历史典籍中,去抽茧剥丝,条分缕析,更加立体化地展现事实和历史场景。如:2021年山西省中历史考试题选择题的第8小题。
8.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反映出( )
共产党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 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国民党祭黄帝陵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献,群情同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A. 抗战全面爆发激化了民族危机
B.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 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方力量抗日
这道题让学生从国共两党祭黄帝陵文中的“民族阵线, 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和“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献,群情同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去感受和领悟随着外敌入侵,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
再如202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的第5小题、第16题简答题的第(1)小问等,语文的阅读素养和理解素养在历史试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语文的写作素养在历史试卷中同样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如:202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第19题探究题的任务三。
任务三[肩负·新使命](7分)
(4)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请结合共和国史,以“筑梦·圆梦"为题,从图中任三个方面,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宣讲稿。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需要学生按照语文课上学过的宣讲稿的格式和要求,结合历史课中学过的共和国史为例子,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阐述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是如何筑梦,圆了哪些梦,这其实就是考核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等综合素养。
二、历史与地理遇合——偶然与必然的表达
历史研究的是人的活动,地理则覆盖了人的活动区域,因此两者之间天然地形成了紧密联系。历史因此具有了独特的地域性,在偶然中触发,在必然中发展,而揭示对其必然性的研究,对现实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是历史工具性的体现之一。如:202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第10小题。
10.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同学们围绕研究主题展示的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由此可得出,引发全球物种交流的原因是( )
A. 明清商帮活动B. 郑和下西洋
C. 新航路开辟D. 近代西方侵略
本题创设了“项目化学习”这一真实的学习情境,不仅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又考查学生在特定时空下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而且还体现出跨学科特征,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设置了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这道题也体现了历史与生物的跨学科整合。
三、历史与艺术相映——抽象与形象互申
艺术作品不仅是史实的生动再现或反映,对于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方面也能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而在试题中的艺术作品既显得趣味横生,又可以让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去分析和探索历史的本源。如:202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第16题简答题的第(2)小问。
16.(2)[绘画鉴赏]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请从社会风貌和艺术价值两方面分别解读下面名画。(4分)
这道题请学生从“社会风貌”和“艺术价值”两个方面解读名画,其中“艺术价值”就是历史与美术的跨学科整合。通过甄别鉴赏,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得出《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人物、街市、村野、车船等安排得错落有致,而《椅中圣母像》画中母亲和孩子组成了和谐的圆形构图等。
总之,历史融入语文、地理、艺术等多元因素,使学生在文学的形象中认识历史,在地理的位置中理解历史,在艺术的斑斓中享受历史,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未来教育的趋势。同时也要求历史老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多与其他老师合作,从而有效地组织跨学科整合教学。
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山西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专项课题《中学生跨学科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TJZX-19011
[案例由来]“跨学科整合”是山西中考命题核心素养落地的四大手段之一。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中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达到此目的,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整合成为必然。
[案例實践]下面就以2021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为例,来谈谈山西省中考试题中的“跨学科整合”。
一、历史与语文交叉——水乳交融的契合
历史和语文是两个具有很强人文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文学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史学观念和许多极具价值的历史片断记载或侧面交待,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生动表达。这类题目的设置,可以培养打破学科的狭隘性,从卷帙浩繁的文学和历史典籍中,去抽茧剥丝,条分缕析,更加立体化地展现事实和历史场景。如:2021年山西省中历史考试题选择题的第8小题。
8.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反映出( )
共产党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 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国民党祭黄帝陵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献,群情同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A. 抗战全面爆发激化了民族危机
B.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 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方力量抗日
这道题让学生从国共两党祭黄帝陵文中的“民族阵线, 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和“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献,群情同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去感受和领悟随着外敌入侵,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
再如202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的第5小题、第16题简答题的第(1)小问等,语文的阅读素养和理解素养在历史试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语文的写作素养在历史试卷中同样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如:202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第19题探究题的任务三。
任务三[肩负·新使命](7分)
(4)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请结合共和国史,以“筑梦·圆梦"为题,从图中任三个方面,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宣讲稿。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需要学生按照语文课上学过的宣讲稿的格式和要求,结合历史课中学过的共和国史为例子,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阐述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是如何筑梦,圆了哪些梦,这其实就是考核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等综合素养。
二、历史与地理遇合——偶然与必然的表达
历史研究的是人的活动,地理则覆盖了人的活动区域,因此两者之间天然地形成了紧密联系。历史因此具有了独特的地域性,在偶然中触发,在必然中发展,而揭示对其必然性的研究,对现实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是历史工具性的体现之一。如:202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第10小题。
10.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同学们围绕研究主题展示的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由此可得出,引发全球物种交流的原因是( )
A. 明清商帮活动B. 郑和下西洋
C. 新航路开辟D. 近代西方侵略
本题创设了“项目化学习”这一真实的学习情境,不仅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又考查学生在特定时空下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而且还体现出跨学科特征,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设置了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这道题也体现了历史与生物的跨学科整合。
三、历史与艺术相映——抽象与形象互申
艺术作品不仅是史实的生动再现或反映,对于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方面也能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而在试题中的艺术作品既显得趣味横生,又可以让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去分析和探索历史的本源。如:202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第16题简答题的第(2)小问。
16.(2)[绘画鉴赏]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请从社会风貌和艺术价值两方面分别解读下面名画。(4分)
这道题请学生从“社会风貌”和“艺术价值”两个方面解读名画,其中“艺术价值”就是历史与美术的跨学科整合。通过甄别鉴赏,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得出《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人物、街市、村野、车船等安排得错落有致,而《椅中圣母像》画中母亲和孩子组成了和谐的圆形构图等。
总之,历史融入语文、地理、艺术等多元因素,使学生在文学的形象中认识历史,在地理的位置中理解历史,在艺术的斑斓中享受历史,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未来教育的趋势。同时也要求历史老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多与其他老师合作,从而有效地组织跨学科整合教学。
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山西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专项课题《中学生跨学科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TJZX-19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