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的,只要生命是健康向上的,就是美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何要像做盆景般来设计你子女的形象呢”?
——程乃珊
有人说过:“孩子眼中的一粒沙子就是一个世界;一朵野花,就是一个天堂。”这句话说明,对世间万物,孩子们自有他们的认识和品味。只要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天空,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就会在认知中绽放出智慧的火花。
语文教学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一位成功的语文教师,没有必要让孩子们按自己设计好的“路”走,从而限定了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受教育者,还应具备完整的人格。相反,我们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自我表露,自我实现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
还记得2000年,我刚步入三尺讲台,怀着满腔的激情,在对孩子们传授着知识的同时,还讲述着自己的梦想,同样也象编花篮一样编织着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步伐,孩子们乖巧,各个按我的设计步入正轨,没有出轨之举,可谓是事事如意。就这样,我在憧憬着我的收获季节,岂不知,正因为我对教育的懵钝无知,差点抹杀了孩子认知的天性。
天空依旧明媚,学生仍然听话。当天正在讲人教版中的《盘古开天辟地》这一课,随我所愿,孩子们顺着我的思路积极发言。突然,一个最乖的孩子举起了他的小手,问了一个令我措手不及的问题:“老师,既然山川树木,世间万物都由盘古的头发和躯体所变,他用来开天辟地的大板斧又从何而来?”我惊呆了,作为老师,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似一晴天霹雳,给了我一个启示,尊重个性,给孩子一个评价的空间,他们自会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在被我们所忽略的水波不兴的作品中发现让人深思的问题。
在学习《春》这篇课文时,朱自清先生为了体现春雨细而密的特点,用了一个比喻排比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但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花针”﹑“细丝”都亮晶晶的很美,可“牛毛”黑糊糊的好看吗?这个问题似乎有点问得不知天高地厚。按照我们成人崇尚名人的角度出发,我们从来没有对这些名作品产生过类似的问号。孩子们特殊的个性,决定了他们特殊的质疑方式,他们对于那些轰动一时的时代要求并非一无所感,他们只是更善于凝神谛听那从平凡生活内部发出的时代回声。通过他们自己的独特领悟,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拥有没有种种禁止约束的自由空间,使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和实践活动中发问自己的“为什么”,产生被人关注的满足感和关注他人的自觉性。这样,学生的学和德才能融合为一体。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更要靠感情的沟通,心灵的启迪。孩子们童稚的心,自有他们的思考方式,认识角度,对他们而言,错与对,好和坏,只有简单的标准,这个标准绝不容许成人的约束。“智慧”二字,展现在他们身上,不是一种才能,而是一种开阔的胸怀和眼光。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们提供适宜的土壤和发展空间,挖掘潜藏在他们脑海中的创新意识,这种要求全新地诠释了尊重学生个性的内涵——尊重产生力量。李汉荣先生在《山中访友》中体现自己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关系,告诉人们一切生物皆为知己,要人们去热爱自然,可孩子们敏锐的目光发现了他
一个不美的动作:“采一朵小花,插上我的头发,此刻就我一人,花不会笑我……”既然作者亲近自然,呵护自然,一切生命是他的朋友,他为何要用“采”的残忍手段去访友,在对生命的摧残中我们无法品味到保护自然的意识。学生拘谨的言辞中包含着丰富﹑复杂、多变的心灵内容,尽管他们无法用尽善尽美的语言直接表达出来,但却能让人在震撼之际反省。他们的质疑如一潭清水,朴素自然,却能荡漾起一圈涟漪,几簇浪花。这让我明白,与其站在名人的书本上“歌功颂德”,不妨到字里行间品味一下,缩短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这样才能产生美。海伦.凯勒说的好:“最美好的东西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可以用心感受。”看来,我们不能欣赏学生的聪明,真是再糟不过的了。多年后,孩子们不会因为你的强词夺理而记得你,他们会因为你珍惜他们的感觉将你牢记。
其实,在语文教育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认识,有时真会让我们这些成人的高见黯然失色。他们的认识是那么晶莹剔透,这种认识,无关于真理,却会让你足以品味一生,这些看法,也无所谓永恒,却会让你仰视他们。
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思想束缚孩子的一切,而应该让他们用独立的个性在自己的天地中翱翔。也不要做盆景般来设计孩子们的思想,让他们在自己的沙子世界里和野花天堂中寻找好奇。希望有一天,世界欣赏他们,只是因为他们是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程乃珊
有人说过:“孩子眼中的一粒沙子就是一个世界;一朵野花,就是一个天堂。”这句话说明,对世间万物,孩子们自有他们的认识和品味。只要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天空,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就会在认知中绽放出智慧的火花。
语文教学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一位成功的语文教师,没有必要让孩子们按自己设计好的“路”走,从而限定了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受教育者,还应具备完整的人格。相反,我们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自我表露,自我实现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
还记得2000年,我刚步入三尺讲台,怀着满腔的激情,在对孩子们传授着知识的同时,还讲述着自己的梦想,同样也象编花篮一样编织着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步伐,孩子们乖巧,各个按我的设计步入正轨,没有出轨之举,可谓是事事如意。就这样,我在憧憬着我的收获季节,岂不知,正因为我对教育的懵钝无知,差点抹杀了孩子认知的天性。
天空依旧明媚,学生仍然听话。当天正在讲人教版中的《盘古开天辟地》这一课,随我所愿,孩子们顺着我的思路积极发言。突然,一个最乖的孩子举起了他的小手,问了一个令我措手不及的问题:“老师,既然山川树木,世间万物都由盘古的头发和躯体所变,他用来开天辟地的大板斧又从何而来?”我惊呆了,作为老师,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似一晴天霹雳,给了我一个启示,尊重个性,给孩子一个评价的空间,他们自会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在被我们所忽略的水波不兴的作品中发现让人深思的问题。
在学习《春》这篇课文时,朱自清先生为了体现春雨细而密的特点,用了一个比喻排比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但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花针”﹑“细丝”都亮晶晶的很美,可“牛毛”黑糊糊的好看吗?这个问题似乎有点问得不知天高地厚。按照我们成人崇尚名人的角度出发,我们从来没有对这些名作品产生过类似的问号。孩子们特殊的个性,决定了他们特殊的质疑方式,他们对于那些轰动一时的时代要求并非一无所感,他们只是更善于凝神谛听那从平凡生活内部发出的时代回声。通过他们自己的独特领悟,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拥有没有种种禁止约束的自由空间,使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和实践活动中发问自己的“为什么”,产生被人关注的满足感和关注他人的自觉性。这样,学生的学和德才能融合为一体。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更要靠感情的沟通,心灵的启迪。孩子们童稚的心,自有他们的思考方式,认识角度,对他们而言,错与对,好和坏,只有简单的标准,这个标准绝不容许成人的约束。“智慧”二字,展现在他们身上,不是一种才能,而是一种开阔的胸怀和眼光。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们提供适宜的土壤和发展空间,挖掘潜藏在他们脑海中的创新意识,这种要求全新地诠释了尊重学生个性的内涵——尊重产生力量。李汉荣先生在《山中访友》中体现自己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关系,告诉人们一切生物皆为知己,要人们去热爱自然,可孩子们敏锐的目光发现了他
一个不美的动作:“采一朵小花,插上我的头发,此刻就我一人,花不会笑我……”既然作者亲近自然,呵护自然,一切生命是他的朋友,他为何要用“采”的残忍手段去访友,在对生命的摧残中我们无法品味到保护自然的意识。学生拘谨的言辞中包含着丰富﹑复杂、多变的心灵内容,尽管他们无法用尽善尽美的语言直接表达出来,但却能让人在震撼之际反省。他们的质疑如一潭清水,朴素自然,却能荡漾起一圈涟漪,几簇浪花。这让我明白,与其站在名人的书本上“歌功颂德”,不妨到字里行间品味一下,缩短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这样才能产生美。海伦.凯勒说的好:“最美好的东西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可以用心感受。”看来,我们不能欣赏学生的聪明,真是再糟不过的了。多年后,孩子们不会因为你的强词夺理而记得你,他们会因为你珍惜他们的感觉将你牢记。
其实,在语文教育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认识,有时真会让我们这些成人的高见黯然失色。他们的认识是那么晶莹剔透,这种认识,无关于真理,却会让你足以品味一生,这些看法,也无所谓永恒,却会让你仰视他们。
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思想束缚孩子的一切,而应该让他们用独立的个性在自己的天地中翱翔。也不要做盆景般来设计孩子们的思想,让他们在自己的沙子世界里和野花天堂中寻找好奇。希望有一天,世界欣赏他们,只是因为他们是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