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变革的重点是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学案导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借助编制的学案进行导学、导教、导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让老师从“满堂灌”中解放出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本文以一节区公开课为例,围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讨和反思,提出了一些做法和见解, 希望能为相关课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主交流;学案导学;小组探究
新课程的实施引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翻天覆地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过去教师课堂上一味讲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单一而被动。改革,就是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让“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主动进行自我学习,培养关键能力。
近年来,不少学校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变革,着力提高课堂质量。为了给广大实验教师搭建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激发教师投入课堂教学变革的热情,及时总结经验和成果,花都区教育局教研室决定在全区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变革课堂教学活动。我校也紧跟步伐,正式启动对课堂“学案导学”的研究步伐。本文围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讨和反思,提出了一些做法和见解, 希望能为相关课题提供参考。
一、“学案导学”再认识
数学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应掌握关键的能力和品质,而这些能力和品质不可能由教师去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从学生自身出发去获得。正如新课标提出的,数学的教学要从学生自身出发,为学生创造合理的情境,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和思考去获得关键的知识,形成能力,进一步发展思维,培养学科素养。
学案导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借助编制的学案进行导学、导教、导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让老师从“满堂灌”中解放出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它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二、“学案导学”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实施
(一)利用学案导学,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
在自主学习前,教师通过学案应该给出学生清晰具体、可操作、表述科学的学习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们拟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2)会根据解析式熟练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能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其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正比例函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体会“做中学”的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动手习惯。
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们确定了重难点:
【学习重点】1.会根据解析式熟练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能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其性质。
【学习难点】根据图像分析性质。
(二)利用学案导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在实施“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做好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保护者。 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我们将课堂交给了学生,进行了以下活动:
环节一:挑战记忆,温故导新
问题1: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反比例函数。
问题2:提到反比例,大家自然都能想到正比例函数。你可以说说我们学了它的哪些内容吗?我们是如何开展学习的?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回顾正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和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进而类比得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及方法,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1】请同学们回顾作函数图象的方法(列表、描点、连线),并试着画一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小组交流】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在刚才的作图中,你用了什么方法?应注意什么?有哪些收获?
新课程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交流的活动多了,但很多老师感到有时课堂难以驾驭,因此,许多活动仅仅流于形式,教师还是在唱主角,没有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本环节在设计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尝试先自主初步作图后,再由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交流作图步骤和注意点。这样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错误”的资源,利用反例教学加深学生的切身感受。
【活动2】请同学们以刚才的讨论为基础,在另一坐标系中作出的图象,为了便于计算和描点,同学们可自选一个整数,如
在学生自主交流的课堂中,要发散思维、提高探究意识,教师就必须“放”。 但很多老师往往感觉到“放”与“收”很难把握。容易出现完全失控的情形,学生如同一盘散沙,难以“收”,所以“放”与“收”都应该有度,适可而止。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案导学”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通过学案的设计,我们课堂可以收放有度,游刃有余。活动2的设计我们也花了不少功夫,本活动适度放开,由上升到,这样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不同的值,能更全面地了解函数图象,进而得出性质。活动开始设计时是完全开放的,让学生自由选取不同的值,后来发现一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入手,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选取了简单的“1”或上一活動中的“6”进行画图,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改进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在后面加上提示,可取正负整数,这时很多学生还是习惯性地选择了正整数,而且部分同学由于选取了“简单”的值“1”,而使得画出的图像不大明显或者很难画出,这样也大大浪费了时间,使得画图环节占了大部分时间,教学目标根本无法完成。经过备课组的讨论,我们采用了现在的设计,在的取值上,我们给出了适当的提示,“为了便于计算和描点,对于同学们可自选一个整数,如”并要求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每个四人小组中,两位同学取正整数,另外两位同学取负整数。这样学生自己动手画图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活动的设计,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要使课堂达到高效,仅仅靠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还是不够的,自主学习不应局限于个人,还可以是学生小组这种群体。通过小组内个体的自主学习,组内的交流合作,达到小组群体的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在下面的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小组交流开展小组群体的自主学习,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活动3】请同学们观察小组中所画的函数的图象,它们有什么异同点?你觉得是由什么造成的?
思考:取任何正整数时所对应的图象是否都有这些特性呢?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小组上台展示合作的成果,观察图象,感受“形”的特征,从而体会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规律,形成对反比例函数的初步印象。
【活动4】请观察课件演示,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本活動由教师通过计算机动态演示,验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的猜想,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加强对图象性质以及两者间相互转化的认识。
此环节,通过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验证和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体现“学案导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利用学案导学,进行成果展示、自我提升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后,我们设计了A、B、C组题目以及“拓展提升题”,由浅入深,灵活变式,充分展示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提升自身的能力。在该环节中,首先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基础题目,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小组选出代表,将小组学习的成果在班上进行展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补充,教师适时进行激励表扬,努力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小组讨论之后能解决的不讲,尽量放手让学生动手去观察、思考、交流、操作。
(四)利用学案导学,归纳反思、提升完善
本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以下三个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归纳反思,整理本节课在知识与方法上的收获与感悟,为以后的学习在研究思路上作好准备:
①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所认识的反比例函数图象?
②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什么?
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五)利用学案导学,分层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在作业布置方面,我们采用了分层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
三、“学案导学”再思考
有效的学习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学案导学”的实践,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的一种实践尝试。通过学案导学,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目标,进而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然后进行成果展示、归纳反思、提升完善、巩固提高。这样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起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障,学习热情、学习成绩也随着提高了,每个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做到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当然,“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还不够完善,例如,在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深化研究,不断反思、总结,积极完善,求实创新,给学生自主的平台,变“客”为“主”,营造和谐高质量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何小亚,姚静.中学数学教学设计[M].科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自主交流;学案导学;小组探究
新课程的实施引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翻天覆地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过去教师课堂上一味讲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单一而被动。改革,就是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让“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主动进行自我学习,培养关键能力。
近年来,不少学校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变革,着力提高课堂质量。为了给广大实验教师搭建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激发教师投入课堂教学变革的热情,及时总结经验和成果,花都区教育局教研室决定在全区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变革课堂教学活动。我校也紧跟步伐,正式启动对课堂“学案导学”的研究步伐。本文围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讨和反思,提出了一些做法和见解, 希望能为相关课题提供参考。
一、“学案导学”再认识
数学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应掌握关键的能力和品质,而这些能力和品质不可能由教师去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从学生自身出发去获得。正如新课标提出的,数学的教学要从学生自身出发,为学生创造合理的情境,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和思考去获得关键的知识,形成能力,进一步发展思维,培养学科素养。
学案导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借助编制的学案进行导学、导教、导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让老师从“满堂灌”中解放出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它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二、“学案导学”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实施
(一)利用学案导学,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
在自主学习前,教师通过学案应该给出学生清晰具体、可操作、表述科学的学习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们拟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2)会根据解析式熟练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能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其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正比例函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体会“做中学”的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动手习惯。
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们确定了重难点:
【学习重点】1.会根据解析式熟练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能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其性质。
【学习难点】根据图像分析性质。
(二)利用学案导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在实施“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做好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保护者。 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我们将课堂交给了学生,进行了以下活动:
环节一:挑战记忆,温故导新
问题1: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反比例函数。
问题2:提到反比例,大家自然都能想到正比例函数。你可以说说我们学了它的哪些内容吗?我们是如何开展学习的?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回顾正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和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进而类比得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及方法,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1】请同学们回顾作函数图象的方法(列表、描点、连线),并试着画一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小组交流】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在刚才的作图中,你用了什么方法?应注意什么?有哪些收获?
新课程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交流的活动多了,但很多老师感到有时课堂难以驾驭,因此,许多活动仅仅流于形式,教师还是在唱主角,没有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本环节在设计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尝试先自主初步作图后,再由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交流作图步骤和注意点。这样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错误”的资源,利用反例教学加深学生的切身感受。
【活动2】请同学们以刚才的讨论为基础,在另一坐标系中作出的图象,为了便于计算和描点,同学们可自选一个整数,如
在学生自主交流的课堂中,要发散思维、提高探究意识,教师就必须“放”。 但很多老师往往感觉到“放”与“收”很难把握。容易出现完全失控的情形,学生如同一盘散沙,难以“收”,所以“放”与“收”都应该有度,适可而止。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案导学”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通过学案的设计,我们课堂可以收放有度,游刃有余。活动2的设计我们也花了不少功夫,本活动适度放开,由上升到,这样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不同的值,能更全面地了解函数图象,进而得出性质。活动开始设计时是完全开放的,让学生自由选取不同的值,后来发现一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入手,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选取了简单的“1”或上一活動中的“6”进行画图,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改进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在后面加上提示,可取正负整数,这时很多学生还是习惯性地选择了正整数,而且部分同学由于选取了“简单”的值“1”,而使得画出的图像不大明显或者很难画出,这样也大大浪费了时间,使得画图环节占了大部分时间,教学目标根本无法完成。经过备课组的讨论,我们采用了现在的设计,在的取值上,我们给出了适当的提示,“为了便于计算和描点,对于同学们可自选一个整数,如”并要求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每个四人小组中,两位同学取正整数,另外两位同学取负整数。这样学生自己动手画图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活动的设计,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要使课堂达到高效,仅仅靠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还是不够的,自主学习不应局限于个人,还可以是学生小组这种群体。通过小组内个体的自主学习,组内的交流合作,达到小组群体的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在下面的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小组交流开展小组群体的自主学习,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活动3】请同学们观察小组中所画的函数的图象,它们有什么异同点?你觉得是由什么造成的?
思考:取任何正整数时所对应的图象是否都有这些特性呢?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小组上台展示合作的成果,观察图象,感受“形”的特征,从而体会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规律,形成对反比例函数的初步印象。
【活动4】请观察课件演示,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本活動由教师通过计算机动态演示,验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的猜想,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加强对图象性质以及两者间相互转化的认识。
此环节,通过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验证和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体现“学案导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利用学案导学,进行成果展示、自我提升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后,我们设计了A、B、C组题目以及“拓展提升题”,由浅入深,灵活变式,充分展示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提升自身的能力。在该环节中,首先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基础题目,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小组选出代表,将小组学习的成果在班上进行展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补充,教师适时进行激励表扬,努力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小组讨论之后能解决的不讲,尽量放手让学生动手去观察、思考、交流、操作。
(四)利用学案导学,归纳反思、提升完善
本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以下三个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归纳反思,整理本节课在知识与方法上的收获与感悟,为以后的学习在研究思路上作好准备:
①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所认识的反比例函数图象?
②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什么?
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五)利用学案导学,分层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在作业布置方面,我们采用了分层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
三、“学案导学”再思考
有效的学习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学案导学”的实践,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的一种实践尝试。通过学案导学,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目标,进而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然后进行成果展示、归纳反思、提升完善、巩固提高。这样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起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障,学习热情、学习成绩也随着提高了,每个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做到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当然,“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还不够完善,例如,在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深化研究,不断反思、总结,积极完善,求实创新,给学生自主的平台,变“客”为“主”,营造和谐高质量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何小亚,姚静.中学数学教学设计[M].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