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教育中,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导他们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如何对别人理解、宽容、包纳等等,但往往忽视了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很少教育孩子如何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如何与自己好好相处。
在心理学上,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就是“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把自己当作自己的朋友,也就是说一个人对自己自身所具有的所有特征,包括身体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特点,都不排斥,对乐意去了解和面对,并且无条件的去接纳。不因自身的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身的缺点或者缺陷而自卑。
可在教育工作中, 不时发现的中学生中存在的自我不接纳的行为,正在严重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着实应该令教育工作者和家庭引起重视。并为学生们提供帮助和疏导。
事例1:
一次在考场上,我看到一个女孩子在试卷背面写到:我连自己都不爱,我还能爱你吗? 当时我以为,这个孩子是不是当时厌倦了考试时的无意之举,或者无聊的打发时间?下课后,当我找到她,和她交流时的发现却让我更加吃惊!她竟然还有轻生的念头!我着实吓了一跳!经过几次交谈,才知道这可怕的念头竟源于这个女孩对自己外貌的不满意!说实话,这个女孩的相貌蛮可爱的,班上很多同学都喜欢她。只是她的右手臂,由于童年的一次事故,被严重烫伤,至今留下了很难看的疤痕。
事例2:
在批阅一位学生的周记时,她写道:我一直很努力, 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我的目标是在赶上杨莹(班上的优秀学生),无论我如何努力,我还是远远地落在她后面,她到底是怎么学的啊?她的乒乓球也打得那么好,大家都喜欢她,我好羡慕她,我怎么这么平庸,我好自卑啊!我好郁闷啊!
事例3:
一次在处理男同学之间的一次打架事件过程中,一个当事人男孩子的话,也深深触动了我:老师,不知为什么,我就是看某些人不顺眼,就想教训一下他们。其实我并不想打人,可是我怎么管不住自己,我真的很讨厌自己,讨厌自己的脾气,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也很烦恼。
这三件事情,使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的孩子,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特别需要在自我接纳方面进行关注与疏导。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被称为“自我发现”“第二次诞生”的时期。在青春躁动的同时,他们也会时常陷入沉思和反省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会长成这样?”“我有什么能力?有什么优点?我有什么缺点? ”这些问题会一直萦绕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对自我的肯定和否定,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否定,自尊,自信的获得与丧失,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宁的心灵世界中,难以确立自我形象,难以认识自己,也难以接纳自己,由此而引发这样那样的心理或是行为上的问题,会对学生的身体及心理造成伤害。严重的甚至会是他们走上轻生的道路。因而,来自教师的这方面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就显得尤其重要。
那么这三个孩子在哪儿出问题了?
事例1中的女孩,她的问题在于不能正确接纳自己不可改变的自己的体貌。如自己的身高、长相、皮肤,体重等。
在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类似现象中,还包括是否能够接纳的自己的现状:如父母,家庭、学校、班级、学习情况等等。
要让我们的孩子明白一个最基本的现实:我们的某些特征不是自己可以改变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接受他,喜欢她,爱护她。爱我们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我们的缺点。人人都有缺陷。这种缺陷,也许是相貌的, 也许是身体上的,也许是个性上的。
事例2中的孩子的问题在于没有把握好衡量自己的尺度:
她的自卑和烦恼源自她和别人不正确的比较。拿自己与高过自己一大截的人比,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拿自己的各个方面分别与不同人的优点比,比较的结果肯定是事事不如人,谁都比自己好。
事例3中的男孩子问题在于: 一个不能接纳自己的人,也常常不能接纳别人。他把对自己的不满意,不接纳,对自身的不满和自责的态度,全部投射,发泄到外界和别人的身上。
这种人常对别人表现不友好,甚至敌对的态度。 对父母,亲人无端的发脾气,对别人无端的指责,横加挑剔,推诿责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容易陷入沮丧和焦虑。
由于对自己的不接纳,使得我们的孩子郁闷, 烦恼,痛苦甚至轻生。
美国心理学家RYFE认为“自我接纳”是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一个接纳自己的人,才会体验到一种自信,快乐和幸福。一个处处讨厌自己,拒绝自己,排斥自己的人,不会觉得生活是快乐的,自己是有价值的。 如果这种厌倦的情绪达到了极端,他甚至会缺乏生存下去的勇气,还会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造成一种威胁。所以我们一定要帮助中学生学会接纳自己。
如何把帮助中学生自我接纳:
1. 帮助中学生有意识的扩展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范围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 要多创设机会和条件, 让学生们多接触一些人,多经历一些事情,多摄取一些新的经验,对中学生了解自己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很大的帮助。许多事情的难易,其中所包含的艰辛,你必须自己去实际体验你才能知道。一个人经历的多了,自然会对生活多一份豁达,对自己多一份认识。还可以多读书,从名人身上,获取前进的动力和榜样。
2.帮助中学生坦然而平静地对待自己的不足
每个人都有缺点和短处,那不是引以为可耻的事情,重要的是应该如何去看待和接受这个事实。首先要接纳自身的一切。这并不是说就此满足或停滞不前,一个人确实只有在接纳自身的前提下,才能冷静下来可观的分析自己。对于无法改变的,如一个人的身材,肤色,气质类型,智慧,身体缺陷等,要坦然面对和接受,对于无伤大雅的小缺点,小毛病,应能鼓足勇气坦然的接受。否则就会整天生活在抱怨和沮丧的阴影里。如果你靠伪装和隐晦,固然能使别人暂时发现不了你的弱点,但因为伪装而增加的心理复负担往往十分沉重。而且精力,注意力都放在掩盖缺点,伪装自己上,生活会像演戏一样,没有真实,长久下去,人一定会崩溃,垮掉的。
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都会对自己不满意。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复制。要引以自豪才是。
3.帮助中学生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抱负水平。
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的智能可以分为9种,由于遗传和所在处文化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优势和智能。要帮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元地看待自己,努力挖掘自身上的与众不同的专长,努力寻求自己的最佳发展方向与发展特长,逐渐克服自己的劣势。
自我接纳程度较高的人,就在于他不因为自己某些方面有缺陷而怀疑自己的全部能力,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不如人之处,还能看到自己的过人之处,在自己本人和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明白这个道理,每个人在做某件事时,你就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合适预定目标。
4.不必把和别人作比较作为衡量自己的唯一尺度。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和别人比较作为了解自己的一个尺度。总是纠结于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地方,所以就总是把自己搞的很郁闷, 很不快乐。其实,每个人都有比不上别人的地方,也有别人不及的地方。一个人若把超越别人当作生活目标,你一定会失败,因为你不可能在各个方面超过所有的人。而且在学生中间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智慧,家庭环境,过去的经历,知识基础。个别差异十分大,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互相比较,不公平,也没有什么价值。
5.引导中学生要靠努力和勤奋来获得成就感,取得自信和自我接纳。
一个人的自我接纳不是建立在盲目的口头上的,当你勇敢地面对现实,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障碍,获得行动的经验和成功的收获时,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能干的,有用的,有价值的人,你自然会满心喜悦的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强大,这时,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你就会变的满意自己,接纳自己了。
自我接纳程度的高低是和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人格成长,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人生幸福等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所以, 社会, 学校,家庭,特别是学校教育工作者, 更是任重道远。
在心理学上,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就是“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把自己当作自己的朋友,也就是说一个人对自己自身所具有的所有特征,包括身体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特点,都不排斥,对乐意去了解和面对,并且无条件的去接纳。不因自身的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身的缺点或者缺陷而自卑。
可在教育工作中, 不时发现的中学生中存在的自我不接纳的行为,正在严重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着实应该令教育工作者和家庭引起重视。并为学生们提供帮助和疏导。
事例1:
一次在考场上,我看到一个女孩子在试卷背面写到:我连自己都不爱,我还能爱你吗? 当时我以为,这个孩子是不是当时厌倦了考试时的无意之举,或者无聊的打发时间?下课后,当我找到她,和她交流时的发现却让我更加吃惊!她竟然还有轻生的念头!我着实吓了一跳!经过几次交谈,才知道这可怕的念头竟源于这个女孩对自己外貌的不满意!说实话,这个女孩的相貌蛮可爱的,班上很多同学都喜欢她。只是她的右手臂,由于童年的一次事故,被严重烫伤,至今留下了很难看的疤痕。
事例2:
在批阅一位学生的周记时,她写道:我一直很努力, 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我的目标是在赶上杨莹(班上的优秀学生),无论我如何努力,我还是远远地落在她后面,她到底是怎么学的啊?她的乒乓球也打得那么好,大家都喜欢她,我好羡慕她,我怎么这么平庸,我好自卑啊!我好郁闷啊!
事例3:
一次在处理男同学之间的一次打架事件过程中,一个当事人男孩子的话,也深深触动了我:老师,不知为什么,我就是看某些人不顺眼,就想教训一下他们。其实我并不想打人,可是我怎么管不住自己,我真的很讨厌自己,讨厌自己的脾气,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也很烦恼。
这三件事情,使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的孩子,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特别需要在自我接纳方面进行关注与疏导。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被称为“自我发现”“第二次诞生”的时期。在青春躁动的同时,他们也会时常陷入沉思和反省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会长成这样?”“我有什么能力?有什么优点?我有什么缺点? ”这些问题会一直萦绕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对自我的肯定和否定,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否定,自尊,自信的获得与丧失,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宁的心灵世界中,难以确立自我形象,难以认识自己,也难以接纳自己,由此而引发这样那样的心理或是行为上的问题,会对学生的身体及心理造成伤害。严重的甚至会是他们走上轻生的道路。因而,来自教师的这方面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就显得尤其重要。
那么这三个孩子在哪儿出问题了?
事例1中的女孩,她的问题在于不能正确接纳自己不可改变的自己的体貌。如自己的身高、长相、皮肤,体重等。
在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类似现象中,还包括是否能够接纳的自己的现状:如父母,家庭、学校、班级、学习情况等等。
要让我们的孩子明白一个最基本的现实:我们的某些特征不是自己可以改变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接受他,喜欢她,爱护她。爱我们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我们的缺点。人人都有缺陷。这种缺陷,也许是相貌的, 也许是身体上的,也许是个性上的。
事例2中的孩子的问题在于没有把握好衡量自己的尺度:
她的自卑和烦恼源自她和别人不正确的比较。拿自己与高过自己一大截的人比,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拿自己的各个方面分别与不同人的优点比,比较的结果肯定是事事不如人,谁都比自己好。
事例3中的男孩子问题在于: 一个不能接纳自己的人,也常常不能接纳别人。他把对自己的不满意,不接纳,对自身的不满和自责的态度,全部投射,发泄到外界和别人的身上。
这种人常对别人表现不友好,甚至敌对的态度。 对父母,亲人无端的发脾气,对别人无端的指责,横加挑剔,推诿责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容易陷入沮丧和焦虑。
由于对自己的不接纳,使得我们的孩子郁闷, 烦恼,痛苦甚至轻生。
美国心理学家RYFE认为“自我接纳”是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一个接纳自己的人,才会体验到一种自信,快乐和幸福。一个处处讨厌自己,拒绝自己,排斥自己的人,不会觉得生活是快乐的,自己是有价值的。 如果这种厌倦的情绪达到了极端,他甚至会缺乏生存下去的勇气,还会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造成一种威胁。所以我们一定要帮助中学生学会接纳自己。
如何把帮助中学生自我接纳:
1. 帮助中学生有意识的扩展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范围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 要多创设机会和条件, 让学生们多接触一些人,多经历一些事情,多摄取一些新的经验,对中学生了解自己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很大的帮助。许多事情的难易,其中所包含的艰辛,你必须自己去实际体验你才能知道。一个人经历的多了,自然会对生活多一份豁达,对自己多一份认识。还可以多读书,从名人身上,获取前进的动力和榜样。
2.帮助中学生坦然而平静地对待自己的不足
每个人都有缺点和短处,那不是引以为可耻的事情,重要的是应该如何去看待和接受这个事实。首先要接纳自身的一切。这并不是说就此满足或停滞不前,一个人确实只有在接纳自身的前提下,才能冷静下来可观的分析自己。对于无法改变的,如一个人的身材,肤色,气质类型,智慧,身体缺陷等,要坦然面对和接受,对于无伤大雅的小缺点,小毛病,应能鼓足勇气坦然的接受。否则就会整天生活在抱怨和沮丧的阴影里。如果你靠伪装和隐晦,固然能使别人暂时发现不了你的弱点,但因为伪装而增加的心理复负担往往十分沉重。而且精力,注意力都放在掩盖缺点,伪装自己上,生活会像演戏一样,没有真实,长久下去,人一定会崩溃,垮掉的。
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都会对自己不满意。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复制。要引以自豪才是。
3.帮助中学生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抱负水平。
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的智能可以分为9种,由于遗传和所在处文化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优势和智能。要帮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元地看待自己,努力挖掘自身上的与众不同的专长,努力寻求自己的最佳发展方向与发展特长,逐渐克服自己的劣势。
自我接纳程度较高的人,就在于他不因为自己某些方面有缺陷而怀疑自己的全部能力,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不如人之处,还能看到自己的过人之处,在自己本人和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明白这个道理,每个人在做某件事时,你就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合适预定目标。
4.不必把和别人作比较作为衡量自己的唯一尺度。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和别人比较作为了解自己的一个尺度。总是纠结于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地方,所以就总是把自己搞的很郁闷, 很不快乐。其实,每个人都有比不上别人的地方,也有别人不及的地方。一个人若把超越别人当作生活目标,你一定会失败,因为你不可能在各个方面超过所有的人。而且在学生中间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智慧,家庭环境,过去的经历,知识基础。个别差异十分大,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互相比较,不公平,也没有什么价值。
5.引导中学生要靠努力和勤奋来获得成就感,取得自信和自我接纳。
一个人的自我接纳不是建立在盲目的口头上的,当你勇敢地面对现实,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障碍,获得行动的经验和成功的收获时,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能干的,有用的,有价值的人,你自然会满心喜悦的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强大,这时,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你就会变的满意自己,接纳自己了。
自我接纳程度的高低是和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人格成长,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人生幸福等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所以, 社会, 学校,家庭,特别是学校教育工作者, 更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