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有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展示了能动的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使安全工作初步从行政管理、经济管理阶段发展到了人本管理、文化管理阶段。但用全面的观点、以理性的思维、从机制的角度来认识,还需要继续探索系统化、深层次、规律性的问题。笔者通过调研思考,认为可以采用“三个推进”来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继而逐步形成具有创新性、警示性、前瞻性、历史性、接近性的安全文化体系。
一、推进安全系统观的确立
安全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面、综合、系统地规划、推进和落实。
1、确立安全的投入观。安全的投入观,是“安全第一”方针在投入上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内涵是:凡涉及安全的投入,是硬投入,是必须的投入,是第一位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投入。
2、确立安全的环境观。创造安全的环境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企业应当从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工作标准化等基础工作入手,逐步形成本质型安全的条件。
3、确立安全的分配观。加大安全在分配中的比例,用分配来调节安全,是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重要机制。它的切入点是将职工的安全行为(结果)与职工的经济利益(收入)有效挂钩,从根本上克服“重经济、轻安全”的倾向,改变利益驱动的单向性。
4、确立安全的管理观。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多维性。要注重突出预防这个特点,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尤其把防范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根本职责;注重强化基础这个难点,不断提高技能,规范行为,实行标准化的考核管理;注重源头治理这个重点,实行釜底抽薪,切实把事故苗头和隐患消除在初期阶段。
5、确立安全的责任观。要将“安全第一”、“安全为天”、“安全重于泰山”等方针、政策、原则,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安全责任,通过实施细则、工作程序、行为规范,使其实现具体化、刚性化、人格化,成为人们不愿、不敢、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二、推进安全辩证法的思考
用辩证思维来指导安全工作,不断深化对安全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引导职工注意表象下的本质、静止间的运动、偶然中的必然,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刻、更细致地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安全工作更为有序。
1、正确处理“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的关系。要弱化“要我安全”中说教的成分,使管理者的思想以“无意识”的方式表现出来;突出“我要安全”为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其成为操作层自身、主观、存在的需要。从而激发职工内在的责任感,启发职工能动的自觉性,焕发职工自强的潜意识,形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局面
2、正确处理“自主保安”与“联锁保安”的关系。安全工作是一个整体,个人的行为关乎他人的生命。“自主保安”是基础, “联锁保安”是手段,二者的关系是递进并相融的“双保险”。
3、正确处理“安全激励”与“行为约束”的关系。激励与约束是同轴两极、对立统一的两种手段。它们有机融合、相互作用于安全工作而成为重要机制。它们目标相同、相向而行,共同作用于安全生产的主体,以期形成“自控体系”。
4、正确处理“历史经验”与“现实安全”的关系。历史是一部教科书。“历史经验”是“现实安全”的镜子。要通过温故而知新,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解析原因,寻求规律,以确保不犯或少犯重复性的错误,降低安全风险和成本,最终实现“现实安全”。
三、推进安全方法论的探索
安全方法論是各类安全方法的集成,是各类方法整合后的新境界。
1、制度规范法。安全制度带有历史性、集约性和抽象性,它是在鲜血、汗水、案例的基础上构成的。用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是做好安全的基础性方法。
2、案例剖析法。案例剖析法是指用现实的、生活的、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职工注重安全的方法。它的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可学、可比、可信和可参照性;它的优势是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更令人信服。
3、心理疏导法。许多事故的发生一般都有前兆和原因,并不都是猝不及防、不可避免的。在责任事故中,就有由于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受到一些社会、家庭问题的干扰而导致的。许多企业总结的最容易出事故的“几种人”,需要及时疏导的“几种心理”,心理疏导中的“几个注意”,就是对这一方法的有效运用。
4、正负强化法。经常地、反复地、持之以恒地运用正反典型、正反案例、正反教材,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督导,使之逐步形成按章作业、规范操作的行为习惯,形成遵章守纪、互助互保的良好风气,形成烂熟于心、信手拈来的安全常识。
5、循序渐进法。安全工作没有终点,没有一劳永逸。安全工作对象的延展性决定了它只能是持久战;安全工作性质的不可回避性决定了它只能是阵地战。为此,我们的方法也必须与之相适应:润物细无声;积小胜为大胜;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用渐进的、渗透的、步步为营的方法,逐步实现对人、对物、对环境的改造,从而优化安全要素,实现安全进步。
一、推进安全系统观的确立
安全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面、综合、系统地规划、推进和落实。
1、确立安全的投入观。安全的投入观,是“安全第一”方针在投入上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内涵是:凡涉及安全的投入,是硬投入,是必须的投入,是第一位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投入。
2、确立安全的环境观。创造安全的环境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企业应当从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工作标准化等基础工作入手,逐步形成本质型安全的条件。
3、确立安全的分配观。加大安全在分配中的比例,用分配来调节安全,是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重要机制。它的切入点是将职工的安全行为(结果)与职工的经济利益(收入)有效挂钩,从根本上克服“重经济、轻安全”的倾向,改变利益驱动的单向性。
4、确立安全的管理观。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多维性。要注重突出预防这个特点,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尤其把防范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根本职责;注重强化基础这个难点,不断提高技能,规范行为,实行标准化的考核管理;注重源头治理这个重点,实行釜底抽薪,切实把事故苗头和隐患消除在初期阶段。
5、确立安全的责任观。要将“安全第一”、“安全为天”、“安全重于泰山”等方针、政策、原则,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安全责任,通过实施细则、工作程序、行为规范,使其实现具体化、刚性化、人格化,成为人们不愿、不敢、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二、推进安全辩证法的思考
用辩证思维来指导安全工作,不断深化对安全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引导职工注意表象下的本质、静止间的运动、偶然中的必然,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刻、更细致地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安全工作更为有序。
1、正确处理“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的关系。要弱化“要我安全”中说教的成分,使管理者的思想以“无意识”的方式表现出来;突出“我要安全”为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其成为操作层自身、主观、存在的需要。从而激发职工内在的责任感,启发职工能动的自觉性,焕发职工自强的潜意识,形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局面
2、正确处理“自主保安”与“联锁保安”的关系。安全工作是一个整体,个人的行为关乎他人的生命。“自主保安”是基础, “联锁保安”是手段,二者的关系是递进并相融的“双保险”。
3、正确处理“安全激励”与“行为约束”的关系。激励与约束是同轴两极、对立统一的两种手段。它们有机融合、相互作用于安全工作而成为重要机制。它们目标相同、相向而行,共同作用于安全生产的主体,以期形成“自控体系”。
4、正确处理“历史经验”与“现实安全”的关系。历史是一部教科书。“历史经验”是“现实安全”的镜子。要通过温故而知新,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解析原因,寻求规律,以确保不犯或少犯重复性的错误,降低安全风险和成本,最终实现“现实安全”。
三、推进安全方法论的探索
安全方法論是各类安全方法的集成,是各类方法整合后的新境界。
1、制度规范法。安全制度带有历史性、集约性和抽象性,它是在鲜血、汗水、案例的基础上构成的。用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是做好安全的基础性方法。
2、案例剖析法。案例剖析法是指用现实的、生活的、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职工注重安全的方法。它的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可学、可比、可信和可参照性;它的优势是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更令人信服。
3、心理疏导法。许多事故的发生一般都有前兆和原因,并不都是猝不及防、不可避免的。在责任事故中,就有由于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受到一些社会、家庭问题的干扰而导致的。许多企业总结的最容易出事故的“几种人”,需要及时疏导的“几种心理”,心理疏导中的“几个注意”,就是对这一方法的有效运用。
4、正负强化法。经常地、反复地、持之以恒地运用正反典型、正反案例、正反教材,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督导,使之逐步形成按章作业、规范操作的行为习惯,形成遵章守纪、互助互保的良好风气,形成烂熟于心、信手拈来的安全常识。
5、循序渐进法。安全工作没有终点,没有一劳永逸。安全工作对象的延展性决定了它只能是持久战;安全工作性质的不可回避性决定了它只能是阵地战。为此,我们的方法也必须与之相适应:润物细无声;积小胜为大胜;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用渐进的、渗透的、步步为营的方法,逐步实现对人、对物、对环境的改造,从而优化安全要素,实现安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