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迷恋枪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美国人对枪支的迷恋和对持枪权利的推崇,人们总是一杆子推到独立战争,然后就是一堆耳熟能详的高大上理由:对个人自由的捍卫啊、反抗暴政的权利啊、社区自治啊等等。很少有人会从商品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似乎枪支更多是文化的载体,代表着“美国例外”论,枪支的制造和销售主要是为了满足这种文化需求和对持枪权的主张,而忘记了作为一种商品,枪支的制造和销售商也会推出促销手段,也会主动制造对枪支的需求,而这种促销活动本身也会加入枪文化的制造流程,甚至会成为阶段性主旋律。
  
  说枪支生产商无所不用其极地营造了一种嗜血文化或许太阴谋论了,但完全轻忽枪支促销文化无疑也是一种故作天真。美国民众对枪支的热爱并非一以贯之,其理由也并非一成不变,枪支之于人们的意义也随时代变迁,枪支的销售也曾经历高潮和低潮,而枪支的营销手段也追随时代和市场的变化而尽力调适。因此,对枪支的营销史进行盘点,在透过种种神话还原枪支观念变迁史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让人们一窥美国引以为傲的社会发展历程中那些不太为人所知的文化迷思。
  像其他商品一样,枪支在美国也曾经历了一个以效用为诉求的营销阶段。随着美国内战的结束和开拓边疆的终结,枪支的使用很自然地迎来了一个低潮。其实,即使在开拓边疆的高潮阶段,枪支在西部的流行程度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远没有人们所渲染的那样耸人听闻。
  有学者发现,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美国西部边疆虽然是一片“自由”之地,但绝非枪支暴力泛滥猖獗之地。“西部历史并不是单纯的领土扩张史,它还是将所有权观念普及到这块土地的不懈奋斗史。”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战斗和征服更多发生在小说中,真正的变革是通过商业规划和农业试验来推进的,其发生的场所更多在安静忙碌的办公室。
  后西部拓荒运动时代,枪支制造商必须改变经營理念,将枪支从人们眼中的“工具”变成具有丰富内涵和价值的产品。枪支的用途已不再仅限于战争、征服印第安原住民和牧场经营等,赋予枪支新的角色至关重要,要能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要让人们从需要枪支进化到热爱枪支。
  事实上,对西部神话及种种文化符号的创造,恰恰表明这种符号所代表的价值意涵遭到威胁和侵蚀:尽管美国社会日趋复杂,西部小说却塑造着孤独枪手;尽管经济运行日益组织化,枪支却彰显对个人主义的强化和美化;尽管以财富来衡量的美国人的民主地位越来越不平等,但枪支却继续承诺平等的神话。“上帝创造了人类,而柯尔特(枪)让人类平等”的广告语深入人心,而一则关于温彻斯特M1873式步枪的流行广告语这样写道:“不要害怕任何人,无论他多么高大魁梧。身处险境,不要忘记我,我给你公平!”
  当然,将枪支神话的塑造归因于枪支生产和销售商的商业行为有点太过沦于诛心之论了。归根结底,像任何神话一样,枪支神话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人们从内心深处需要它,人们可以在对神话的信仰和传播中解决现实难以解决的问题。人们希望通过拥有枪支,来满足对平等的向往。不仅如此,社会地位、性别吸引力、成就感、自豪感的获得,以及对社会偏见的抵御和对恐惧感的克服,似乎都可以通过拥有枪支来加以解决,至少能获得加持。
  这种无形价值的“发掘”和营造,是枪支作为一种消费品与其他商品相互竞争的自然结果。这就是市场经济,枪支产业也需要利润。而这种产品无可避免地带有血腥味的特殊性,使得枪支制造商更难以像其他生产者那样心安理得,也因此更需要一种文化诠释。
  美国枪支产业肯定不是美国枪支迷思的唯一推手,但缺少了枪支制造商营销剧目的枪支文化史肯定是不完整的。
其他文献
对于很多老北京人而言,在北京城的众多火车站中,丰台火车站留有更多的记忆。它建于1895年,是北京最早的火车站;民国时期,它是京张铁路、京汉铁路及京奉铁路的连接站;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丰台站就一直是特等站。   因为丰台站的重要战略位置,在抗日战争期间,丰台站也充满了硝烟。可以说,丰台站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      丰台火车站的诞生   清光绪十四年(1888),身任直隶总督的
当我们一厢情愿地想象别人的爱情婚姻时,研究爱情和婚姻关系的专家告诉我们,你看到的未必是全部的真相,你的理解不科学!  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你别多想,这不是我们遭遇感情危机时闺蜜哥们出的馊招,假装找个“第三者”激发对方的占有欲让其回心转意。他提出各种不同的爱情都能由三个成分组成,即亲密、激情、忠诚。亲密指理解、沟通、支持、分享等爱情关系里常见的特征;激情主要特征是性的唤醒和欲望;
生活中割伤、摔伤等皮肉损伤在所难免,很多人把创可贴当“万能药”,受伤后第一时间就贴上。可是,创可贴使用不当,会影响伤口愈合,或出现不良肉芽组织,严重的还会造成瘘管或组织坏死等。以下几种情况,应忌用创可贴。  1.窄而深的伤口,如被铁钉或尖刀扎伤。这种伤口用创可贴包扎后,不利于伤口分泌物和脓液的排出,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加重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先按压止血,再清洁消毒,保持伤口暴露,必要时到医院注射
1/YY联合创始人,李学凌的最重要战友    李学凌2005年离开网易,创办了多玩,2012年底,多玩以“欢聚时代”的公司名在纳斯达克上市。  财报显示,欢聚时代当年营收8.2亿人民币,其中,董荣杰执掌的游戏事业部贡献3.3亿;陈洲(欢聚前任CEO,去年离职)负责的YY音乐事业部,贡献2.9亿。  此后数年,直播早已成为大众宠儿,作为直播领域巨无霸的欢聚时代则一路狂飙。至2017年,欢聚时代集团年
出国后才发现自己还是“中国胃”!许多留学生念念不忘的,是家乡菜的味道。做饭这样的“小事”对于独自在海外求学的学子来说,常常也是考验独立生活能力的大事。  独立生活的起点学会每天记录开销  “在澳大利亚感受最难的,就是‘吃’的问题。”就读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周筱雅如是说。  “澳大利亚是一个‘进口国家’,当地市场上的许多产品都是进口的,食品的物价较高。另外,我所在的学校没有学生餐厅,而外面的餐厅一
中国传统史家都是“直男”,在他们的设定下,娘炮通常活不过两集。  依孔子提供的标准,刚毅木讷近仁,阴柔显然不在此例,士大夫最好蓄上胡子,仗剑走天涯,贴身戴着的玉佩按进行曲的节奏发出脆响,配合威武雄壮之姿,步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历史画卷既然波澜壮阔,总有个不按既定路线走的时候,三国魏晋南北朝那会儿,就出现过不少爱打扮的贵族子弟,颜之推做过一个总结:  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
南希·韦克,因为面容姣好又极富个性,被誉为“最勇敢的美女间谍”,是纳粹出价500万法郎悬赏通缉的“黑名单”第一人。战后,她获得多国荣誉勋章,她的故事屡被改编成小说、电影。  南希天性中有着冒险和勇敢的品质,明星般的面容下更有机灵的头脑。16岁时,她身揣200英镑离家出走,这点钱还是她姨妈去世时的“遗产”。不过,南希很快找到了一家医院干起了护士,由此开始了独立生活。她一边在医院打杂,另一头还完成了大
《我不是药神》上映以后,许多观众都对剧中白血病人的遭遇同情痛心——既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又要为高昂的药价焦虑奔走……  电影引起了广泛的热议,而离开影院,回归生活,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老者:他和团队千辛万苦研制出有效的白血病药物,一心救人,根本没去考虑专利申请;他年过九十依然奋斗在研究、教学、诊疗的第一线,只愿为国家和人民多做点儿事;他以身立教,成为学生们的偶像和明灯;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血液学专家、中国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科罗拉多州奥罗拉市有一名男子,日前试图抢劫一家商店,不料刚刚掏出手枪就“手滑”掉枪,行抢不成反落荒而逃。   根据现场监视器画面,这位穿戴红色帽子、橘色手套、深蓝色帽T和太阳眼镜的白人男子走进商家后,在靠近柜台时,突然从腰间掏出手枪,准备抢劫;但令人傻眼的是,这位疑似初次犯案的新手抢匪,掏枪时居然“手滑”,直接把枪给甩到了柜台后方。   男子当下一愣,赶紧试着要翻越
近一段時间以来,媒体和网友一直在关注一个3岁的农村孩子,她叫王凤雅。去年11月,她被确诊患上了一种名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罕见病。她的家庭选择网络募捐平台向社会求助,但从今年3月起,就有人在网络上不断爆料,说她的父母将善款提现后,没有用于救治王凤雅,反而用于治疗儿子的唇腭裂手术。质疑、指责、谩骂扑向这个家庭。那么,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