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把一台电视机,一台电脑,一本书,放在学生的面前,他们首先会打开的是电视机或电脑。现今的学生离书籍很远,更不用说,让他们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而一张语文试卷上,总少不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更会令他们头痛。老是批阅这一部分,很难得意起来。凡是没有学过流利的阅读的人,他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无论什么也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如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第一种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 
  一、 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课本成为很好的指路灯
  我们小学生手中的教科书都是精心编写的。课文思想教育内容丰富,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教材中关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助人为乐,诚实善良,钻研科学,以及遇事动脑筋和全面的看问题等思想内容,能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更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感觉特别强烈。 
  当学生在学完《黄继光》,沉静在“黄继光终于站起来了,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种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时,我就及时介绍一些英雄人物的传记。这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百科全书。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当我教完《新型玻璃》就介绍科普读物,教完《荷花》就介绍朱自清的一些优美散文,让学生读。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要让他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这根弦就要靠学生的教科书,它是让学生进行广泛阅读的指路灯。 
  二、开设阅读窗口,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 
  流利地和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不单单是个基本的文化基础问题,这是学生在课堂上和独力读书时进行完善的逻辑思维的最重要的条件。所谓流利的,有理解的阅读,这就是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然后使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并在同时进行思维。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的概念和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吸取的知识的体系里去。我在教学时,经常在我上的每一节语文课上设立阅读“窗口”,让学生阅读感兴趣的文章。学习好的学生我找他个别谈话,主动介绍一些好的书籍,他们书读得越多,感到自己学的知识就越少,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更加要求他们更多的阅读。阅读教给他们思考,它使思维受到二种感应,激发差生的觉醒。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主要手段。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
  三、营造阅读气氛,教师起着决定作用 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籍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何种地位, 
  作为教师,正要像于永正老师所说,自己要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书籍是一种学校教师的教学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笑道溪流来滋养它。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每天不断的读,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融入思想的大河。那么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死扣教科书,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看到: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学成正比。 
  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
  根据研究,家庭的 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是儿童智力落后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家庭的教育,教师是很难教会儿童阅读的。在家长学校中,我们要让家长看清这一点,懂得尊重书籍。让家长们为自己的孩子增添小小藏书,也可以自己的孩子去办借书证。让学校和家庭一起,引导儿童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那他的孩子在毕业后也会有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 
  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更多的思考,在思考中更多的阅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会越来越强烈,有充满的精神生活,从而也就会有创造性的劳动生活。正像苏赫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学校的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吧!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应该避免乏味、单调的读,灌输式的讲解。我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读书形式,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流露出自己的真情,放飞自己的理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与之矛盾的是,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及阅历所限,对感性知识的接受能力仍大大超过对理性知识的接受能力,所以,要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趣,使他们的思维融入课文的意境中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朗读是实现这一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带着情感朗
期刊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诗歌这种体裁更是古今文人抒发感情的载体,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从《诗经》到现当代诗歌,需要我们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现就高考诗歌鉴赏考察内容以及应对技巧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把握诗歌所塑造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把握作者思想内容的主要方法。诗歌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1) 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阅读教学中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必须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受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影响而产生的僵化的阅读教学,其特征表现为对文本解读的概念化、机械化和传统教材选文的过于政治化。因此,首要的
期刊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关键词】 小
期刊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日趋完善,大多数课堂教学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全方位地做出评价,并能及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下面,我就简要谈谈自己在教学评价方式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要有积极性,以鼓励为主。以往的教学评价无论在
期刊
【摘要】 语文课程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切实抓好语文课程的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文又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也对其人格心理的健全和发展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我认为无论是从时代的要求、从教学评价改革的要求,还是从实际教学出发,都有必要对作文评语作进一步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是一门工具课,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又是一门很好的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除了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因此,教师除了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