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众刚与《早春图》中的一家三口携手春游而还,又步入《虢国夫人游春图》《兰亭集序》再赏美景……近日,北京卫视播出的文化类综艺《书画里的中国》,让众多古代著名书画作品展现出勃勃“生机”。
以书画揣摩中国人千百年前的生活状态,从中找寻贯穿古今的情感共鸣,节目总撰稿、总编剧乔鲁京表示,在《书画里的中国》,观众与嘉宾共同挖掘经典书画作品细节,了解画中故事,分析作品美学元素,探索民族精神的传承。
虚实相合 “人在画中行”
首期,王刚与两位助理从书画作品中向观众走来,先是在 《胪欢荟景图册》之“香林千衲”中穿行,随后画面由“虚”转“实”,三人离舟登岸来到现实中的节目拍摄地——万寿寺。通过数字绘景、3D复现技术、影视演绎等呈现手法,《书画里的中国》让传承千年的书画文物及其蕴含的历史故事“活”了起来。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以书画为主体的文化类节目,《书画里的中国》并非一档纯粹的棚内文化综艺。节目录制地万寿寺有“京西小故宫”的美誉,其前身是唐朝古刹聚瑟寺,历经明代万历,清代康熙、乾隆、光绪等两个朝代的数次修缮,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建筑格局。节目中,王刚和嘉宾会不时走出摄影棚,来到这座凝聚了不同朝代匠人心血的园林中,体味历史演变。
这种行走在历史与当代、书画与现实之间的虚实相济之感,成为节目一大特色,而这一灵感则源自主创团队对于节目主题的设计。在乔鲁京看来,《书画里的中国》主题设计涵盖四个层面的内容:首先,通过对细节的分析,挖掘作品中蕴藏的文化密码,讲述背后的历史故事;其次,每期设定一个能够和当下观众共情的分集主题;再次,通过三到四件国宝级书画,为观众展现作品的美学品格和审美价值;最后,凝炼出当期节目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从文化密码、历史故事、艺术审美到民族精神、民族品格,共同形成了这档节目的独特风格。”
古今融通 永葆好奇心
“万千风物 一期一会”,这句乔鲁京设计的slogan(口号)是贯穿《书画里的中国》的创作主题。10期节目,通过这些穿越流光的经典书画作品,为观众展现千百年来的思想传承。“一期一会”,既是节目组与观众的约定,也是节目创作样态的直观体现。
乔鲁京表示,节目组为10期节目分别设计了独立的主题,希望通过这些主题找到与当下观众内心情感共通、思想共情的连接点。 “譬如首期主题是‘生机’,更直白的表述就是‘春天在哪里’。”
节目通过《早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兰亭集序》这三件作品,向观众展现了1000多年前古人在春天的娱乐生活,包括他们会做些什么,有什么样的心情。乔鲁京认为,无论节目采用什么样的创作手法、有何创新,首先都要解决情感上的问题。“创作者要保持好奇心,好奇千年前的古人如何恋爱、如何喝茶、如何表达感情等,将这份好奇心分门别类,然后纳入同一主题之下,就很容易找寻到古今之间的共振点。”
通過对书画作品的解读和对背后故事的发掘,主创团队发现古人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他们的喜怒哀乐、忧欢离愁与当今社会的人们并无不同。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并未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华文化在传承的同时,始终有一种情感贯穿古今。在这种设定下,古今情感的融通成为每期节目创作的 “锚”,在各期不同主题交织下,穿越古今的“万千风物”也随之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古今关系不再是单向的存在,历史通过影视画面来到当下,观众和嘉宾携手回到过去,实现了真正的双向互动。
对话总撰稿、总编剧乔鲁京:做书画鉴赏领域的“摆渡人”
《综艺报》:书画鉴赏领域常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节目如何让“门道”和“热闹”和谐共生?
乔鲁京:如果把门道和热闹看作一条河的两岸,很多人是站在热闹这边,专业的内容则在另一边。我们希望这档节目是“摆渡人”的角色,节目不见得真能将谁渡到对岸,但至少给每件国宝级书画作品15分钟的展示时间,让爱好者能够沉潜其中、细致体验,节目尽力呈现出更多细节和背后的故事,帮助观众获得更多感悟。
《综艺报》:每期嘉宾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乔鲁京:每期不变的组合是王刚老师与北京台的两位年轻主持人。同时每期还会有一位艺人飞行嘉宾,以及文化历史方面的权威学者参与。每期节目结尾,也会邀请中国知名书法家亲笔题写当期的主题关键词。飞行嘉宾主要以普通人视角或者观众视角参与,与专家学者共同构建起更具层次感的嘉宾体系。
《综艺报》:书画鉴赏类节目的创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乔鲁京:此类节目要注意将专业的精英意识转化为大众化表达。这需要创作者了解和热爱这个领域,要有自己的专业判断、价值判断。在创作过程中要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能够在正史、野史、戏说之间有明确的判断和认知。
以书画揣摩中国人千百年前的生活状态,从中找寻贯穿古今的情感共鸣,节目总撰稿、总编剧乔鲁京表示,在《书画里的中国》,观众与嘉宾共同挖掘经典书画作品细节,了解画中故事,分析作品美学元素,探索民族精神的传承。
虚实相合 “人在画中行”
首期,王刚与两位助理从书画作品中向观众走来,先是在 《胪欢荟景图册》之“香林千衲”中穿行,随后画面由“虚”转“实”,三人离舟登岸来到现实中的节目拍摄地——万寿寺。通过数字绘景、3D复现技术、影视演绎等呈现手法,《书画里的中国》让传承千年的书画文物及其蕴含的历史故事“活”了起来。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以书画为主体的文化类节目,《书画里的中国》并非一档纯粹的棚内文化综艺。节目录制地万寿寺有“京西小故宫”的美誉,其前身是唐朝古刹聚瑟寺,历经明代万历,清代康熙、乾隆、光绪等两个朝代的数次修缮,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建筑格局。节目中,王刚和嘉宾会不时走出摄影棚,来到这座凝聚了不同朝代匠人心血的园林中,体味历史演变。
这种行走在历史与当代、书画与现实之间的虚实相济之感,成为节目一大特色,而这一灵感则源自主创团队对于节目主题的设计。在乔鲁京看来,《书画里的中国》主题设计涵盖四个层面的内容:首先,通过对细节的分析,挖掘作品中蕴藏的文化密码,讲述背后的历史故事;其次,每期设定一个能够和当下观众共情的分集主题;再次,通过三到四件国宝级书画,为观众展现作品的美学品格和审美价值;最后,凝炼出当期节目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从文化密码、历史故事、艺术审美到民族精神、民族品格,共同形成了这档节目的独特风格。”
古今融通 永葆好奇心
“万千风物 一期一会”,这句乔鲁京设计的slogan(口号)是贯穿《书画里的中国》的创作主题。10期节目,通过这些穿越流光的经典书画作品,为观众展现千百年来的思想传承。“一期一会”,既是节目组与观众的约定,也是节目创作样态的直观体现。
乔鲁京表示,节目组为10期节目分别设计了独立的主题,希望通过这些主题找到与当下观众内心情感共通、思想共情的连接点。 “譬如首期主题是‘生机’,更直白的表述就是‘春天在哪里’。”
节目通过《早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兰亭集序》这三件作品,向观众展现了1000多年前古人在春天的娱乐生活,包括他们会做些什么,有什么样的心情。乔鲁京认为,无论节目采用什么样的创作手法、有何创新,首先都要解决情感上的问题。“创作者要保持好奇心,好奇千年前的古人如何恋爱、如何喝茶、如何表达感情等,将这份好奇心分门别类,然后纳入同一主题之下,就很容易找寻到古今之间的共振点。”
通過对书画作品的解读和对背后故事的发掘,主创团队发现古人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他们的喜怒哀乐、忧欢离愁与当今社会的人们并无不同。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并未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华文化在传承的同时,始终有一种情感贯穿古今。在这种设定下,古今情感的融通成为每期节目创作的 “锚”,在各期不同主题交织下,穿越古今的“万千风物”也随之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古今关系不再是单向的存在,历史通过影视画面来到当下,观众和嘉宾携手回到过去,实现了真正的双向互动。
对话总撰稿、总编剧乔鲁京:做书画鉴赏领域的“摆渡人”
《综艺报》:书画鉴赏领域常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节目如何让“门道”和“热闹”和谐共生?
乔鲁京:如果把门道和热闹看作一条河的两岸,很多人是站在热闹这边,专业的内容则在另一边。我们希望这档节目是“摆渡人”的角色,节目不见得真能将谁渡到对岸,但至少给每件国宝级书画作品15分钟的展示时间,让爱好者能够沉潜其中、细致体验,节目尽力呈现出更多细节和背后的故事,帮助观众获得更多感悟。
《综艺报》:每期嘉宾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乔鲁京:每期不变的组合是王刚老师与北京台的两位年轻主持人。同时每期还会有一位艺人飞行嘉宾,以及文化历史方面的权威学者参与。每期节目结尾,也会邀请中国知名书法家亲笔题写当期的主题关键词。飞行嘉宾主要以普通人视角或者观众视角参与,与专家学者共同构建起更具层次感的嘉宾体系。
《综艺报》:书画鉴赏类节目的创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乔鲁京:此类节目要注意将专业的精英意识转化为大众化表达。这需要创作者了解和热爱这个领域,要有自己的专业判断、价值判断。在创作过程中要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能够在正史、野史、戏说之间有明确的判断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