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写作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教师较少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将写作教学与听,说,读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随着感觉走。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探索和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提高
按照九年义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听说读写”是中学英语教学目的,而英语的写作训练是综合能力的训练之一,也是其中的难点。但是单单加强“写”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英语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写作训练来发展语感,使得学生的语感逐渐步入成熟。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由于不注重平时的积累,语言知识贫乏,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写作兴趣,写作热情不高。有的学生写作时感到无从下笔,或者即使下得了笔,也仅仅是简单语句的堆砌,平乏无味;有的学生甚至对英语写作望而生畏,消极应付;总体上学生存在严重的英语表述上的困难。写作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汉语影响、生词成句;词汇贫乏、搭配不当;句型误用、语法不通;信息不全、条理紊乱;语言连贯性差,语篇立意差;缺少整体的谋篇布局和前后呼应;写作时往往用中文构思,再译成英语,于是常常出现中文式的英语等。研究表明,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产生错误的原因很多,母语的干扰便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在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尤其是在基础薄弱的学生中,母语的思维痕迹是十分明显的,这是他们习惯了用中文思维而导致的结果。总之,由于缺乏有效的写作训练和指导,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掌握、内化效果大打折扣。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缺乏科学和系统的写作教学方法,没有采取适当的写作教学策略,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缺乏兴趣。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过多的对单词的用法和句型结构进行讲解和训练,很少让学生对展开英语思维的翅膀,导致学生仅仅是为了写作而写作,缺乏对所写文章的整体构思;忽略听说读写整体训练与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写的文章反馈不及时,评改方式陈旧。评改的重点在词汇,语法,拼写等句子水平上的正误,而往往忽略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当然更谈不上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克服困难了。研究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并不认真阅读,教师的辛勤劳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别提注意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及主动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写作方法了。
换而言之,英语写作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教师较少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将写作教学与听,说,读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随着感觉走。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探索和研究的热门话题。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与能力,借鉴许多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引导,从多方面激发他们的英语写作兴趣。只要他们对英语写作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把英语写作看成是轻松愉快的事,才会乐于写作,坚持写作。以达到提高写作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水平的目的。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重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重在学生长期训练,逐步提高。只要我们教学方法适当,长期训练,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是不难的。教师每周至少布置一到二个写作题目,选题要广泛,既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又能脱离书本,超越书本,体现生活性、趣味性、扩展性。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收集好词好句,谚语习语,精美语段,幽默小故事,常用写作句型,常见写作错误等。
二、听说领先,培养语感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循序渐进,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教师都要为学生创造多读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口大声朗读,并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写作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写作训练应与阅读教学、听说训练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多种交际情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使学生有更多训练听说的机会,如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讲述故事、伙伴对话、表演对话和短剧、小组讨论、阐述观点等等均可以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写作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不可或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班级人数多,批改量的工作量很大。如果不及时批改,作文中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写得再多也收效甚微;但在批改过程中,如果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有错必纠,改到最后,往往就变成了老师自己的文章。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互相评改。教师十分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之间应加强合作、互教互学。由于学生之间的了解更深刻,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当学生意识到教师并不是他文章的唯一读者时,他们会更认真地写好作文。具体做法是:对于课堂限时的写作训练,规定学生限时写完,同桌、前后桌互相评改,重新行文后再上交,这样教师批改起来就更轻松,而且很容易找出典型错误,有利于讲评。对于课后作文,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后,教师从中选出好、中、差的作文进行批阅,从中找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记录下来,课上讲评总结;也可以在批改时,只把其中的错误划出,让学生自己动手改错后再给老师看。这样,老师节省了时间,学生则通过动脑、动手纠正错误而印象更深、提高更快。总结讲评后把范文发给学生,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自己作文中的不当和错误,吸取范文的精华,学会准确表达意思。总之,初中的写作教学应贯彻整个初中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从适应现代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不断研究,自己组织教学材料,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引导,总结出适合具体学生和具体教学目标的方法,精心设计好每一堂写作课。训练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低起点、小步子、量适中、快速反馈,让学生有话可写。材料应由易到难,训练形式要多种多样,听说结合,把听到的说出来,把说的写出来,就能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提高
按照九年义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听说读写”是中学英语教学目的,而英语的写作训练是综合能力的训练之一,也是其中的难点。但是单单加强“写”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英语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写作训练来发展语感,使得学生的语感逐渐步入成熟。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由于不注重平时的积累,语言知识贫乏,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写作兴趣,写作热情不高。有的学生写作时感到无从下笔,或者即使下得了笔,也仅仅是简单语句的堆砌,平乏无味;有的学生甚至对英语写作望而生畏,消极应付;总体上学生存在严重的英语表述上的困难。写作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汉语影响、生词成句;词汇贫乏、搭配不当;句型误用、语法不通;信息不全、条理紊乱;语言连贯性差,语篇立意差;缺少整体的谋篇布局和前后呼应;写作时往往用中文构思,再译成英语,于是常常出现中文式的英语等。研究表明,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产生错误的原因很多,母语的干扰便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在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尤其是在基础薄弱的学生中,母语的思维痕迹是十分明显的,这是他们习惯了用中文思维而导致的结果。总之,由于缺乏有效的写作训练和指导,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掌握、内化效果大打折扣。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缺乏科学和系统的写作教学方法,没有采取适当的写作教学策略,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缺乏兴趣。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过多的对单词的用法和句型结构进行讲解和训练,很少让学生对展开英语思维的翅膀,导致学生仅仅是为了写作而写作,缺乏对所写文章的整体构思;忽略听说读写整体训练与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写的文章反馈不及时,评改方式陈旧。评改的重点在词汇,语法,拼写等句子水平上的正误,而往往忽略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当然更谈不上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克服困难了。研究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并不认真阅读,教师的辛勤劳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别提注意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及主动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写作方法了。
换而言之,英语写作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教师较少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将写作教学与听,说,读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随着感觉走。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探索和研究的热门话题。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与能力,借鉴许多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引导,从多方面激发他们的英语写作兴趣。只要他们对英语写作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把英语写作看成是轻松愉快的事,才会乐于写作,坚持写作。以达到提高写作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水平的目的。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重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重在学生长期训练,逐步提高。只要我们教学方法适当,长期训练,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是不难的。教师每周至少布置一到二个写作题目,选题要广泛,既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又能脱离书本,超越书本,体现生活性、趣味性、扩展性。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收集好词好句,谚语习语,精美语段,幽默小故事,常用写作句型,常见写作错误等。
二、听说领先,培养语感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循序渐进,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教师都要为学生创造多读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口大声朗读,并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写作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写作训练应与阅读教学、听说训练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多种交际情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使学生有更多训练听说的机会,如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讲述故事、伙伴对话、表演对话和短剧、小组讨论、阐述观点等等均可以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写作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不可或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班级人数多,批改量的工作量很大。如果不及时批改,作文中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写得再多也收效甚微;但在批改过程中,如果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有错必纠,改到最后,往往就变成了老师自己的文章。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互相评改。教师十分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之间应加强合作、互教互学。由于学生之间的了解更深刻,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当学生意识到教师并不是他文章的唯一读者时,他们会更认真地写好作文。具体做法是:对于课堂限时的写作训练,规定学生限时写完,同桌、前后桌互相评改,重新行文后再上交,这样教师批改起来就更轻松,而且很容易找出典型错误,有利于讲评。对于课后作文,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后,教师从中选出好、中、差的作文进行批阅,从中找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记录下来,课上讲评总结;也可以在批改时,只把其中的错误划出,让学生自己动手改错后再给老师看。这样,老师节省了时间,学生则通过动脑、动手纠正错误而印象更深、提高更快。总结讲评后把范文发给学生,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自己作文中的不当和错误,吸取范文的精华,学会准确表达意思。总之,初中的写作教学应贯彻整个初中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从适应现代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不断研究,自己组织教学材料,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引导,总结出适合具体学生和具体教学目标的方法,精心设计好每一堂写作课。训练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低起点、小步子、量适中、快速反馈,让学生有话可写。材料应由易到难,训练形式要多种多样,听说结合,把听到的说出来,把说的写出来,就能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