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非语言符号在大众传播中的日渐广泛与深入,对大众非言语传播展开研究显得必要而且重要。王亿本的《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即是至今少有的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之一。以对对内的社会认同营建与对外的文化软实力提升等现实场景应用为出发点,该书探讨了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在塑造媒介真实、参与情感传递、塑造媒体形象、舆论引导说服等方面的功能发挥,以及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隐喻表意与协同表意机制。
关键词:大众传播;非语言符号;功能;表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013-02
信息的总效果=7%的词语+38%的语音+55%的面部表情,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Merabian)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的一个信息传播效果公式。该公式很显明地告诉人们,对信息传播的总效果来说,非语言符号的贡献是巨大的、惊人的。然而,长久以来,以美国为主导的主流传播学研究却主要沿着两个路径在展开:一是大众传播研究路径,着重于对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传播进行研究;二是语言学研究路径,侧重于对传播中的语言符号、语言结构、语言内容进行研究。出于非语言符号自身的不便界定与不好描述、非语言符号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受的挤压与损耗等原因,传播学研究对大众传媒中的非语言符号研究一直不足,这与非语言符号具有巨大能量的传播实践严重不匹配。
因此,在看到王亿本的专著《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出版时,笔者是既振奋又高兴。该书用“大众非言语传播”这一核心概念描述了大众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使用,并立足于这其中以新闻传播为代表的纪实性体裁,剖析了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存在的普遍性与必要性,更是从理论深处剖析了大众非言语传播的表意机制,从现实广处考察了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发挥,还站在时代前端展望了大众非言语传播实践与研究能力的提升等问题,读后深感受益。
一、对内社会认同营建与对外软实力提升——大众非言语传播研究的应用场景
一项研究有什么用,能带来什么样的理论突破与现实应用,关系着该研究能否持续进行下去的现实出发点和内在驱动力。在当下语境中,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的廉价与普及,图像、语音、影像已经越来越成为传播的主要形态,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圖像时代”、德波所言的“景观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非语言符号广泛且深入地进入到大众传播领域,通过感性化、自然化的传播方式,降低受众门槛,扩大传播效应。在这样的语境下,了解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有什么样的功能,理解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是如何进行表意的,就显得意义非凡。
对内来说,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心态浮躁、社会信仰缺失等负面问题。对此,国家相继提出了舆论引导、意识形态领导与管理、社会认同的营建等现实课题。如何通过大众传播中接受门槛较低、传播效果较好的非语言符号的使用,来感性化、自然化、隐蔽化地引导舆论、管理意识形态、营建社会认同,成为该书展开大众非言语传播的第一个现实落脚点。
对外来看,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国家之间,不仅存在着硬件经济和军事实力等的较量,更存在着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和文化软实力方面的比拼。在语言不通、文化多样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如何塑造出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如何减少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障碍和误解,需要非语言符号的助力,这构成该书开展大众非言语传播的第二个现实应用场景。
二、再现真实、传递情感、塑造形象、引导舆论——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发挥
鉴于大众传播比人际传播具有更多的意图性和更少的随意性,探讨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功能发挥,对提升大众传播力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王亿本立足中观层面,借助心理学、哲学、符号学等学科理论,结合丰富的文本案例,考察了大众传播中(尤其是新闻传播领域)非语言符号的功能发挥[1]。
作者指出,在塑造媒介真实方面,大众传播中对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在非语言符号特有的肖似性显性影响新闻“真实感”的同时,“大众传播”不可避免的倾向性与目的性却在隐性地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在参与情感传递方面,大众传播中对非语言符号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宣泄受众压抑的情感、抚慰受众受伤的情感、激发受众积极的情感,但另一方面,也免不了被异化,而助推了煽情和色情;在媒体形象塑造方面,大众传播中对非语言符号的使用,既可以通过塑造“天使”般的正面形象发挥榜样示范功能,也可以通过塑造“魔鬼”般的负面形象,起到鞭挞警醒的作用;在舆论的引导说服方面,大众传播中对非语言符号的使用,既是分析说服对象的“风向标”、塑造说服对象的“加速器”,又是包装说服内容的“动力源”、营造说服情景的“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舆论的引导与说服。
基于这些功能阐述,作者概括了为提升大众非言语传播在采访环节、信息加工环节、新闻展示环节可以采用的具体策略措施。并且,为了长效化与制度化地对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使用给予重视和开展研究,作者还指出,可以考虑将其纳入新闻传播教育的范畴,进而起到提升媒体人职业素养、扩大受众社会认知的作用。这些观点,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启发性与实践指导性。
三、隐喻表意与协同表意——大众非言语传播的表意机制
要行之有效地促进这些功能发挥,就意味着我们必需清楚,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是如何进行微观表意的。在论及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微观表意机制时,王亿本提到了两个词:隐喻表意与协同表意[1]。
隐喻表意,主要用于描述大众传播领域内的非语言符号,在其能指指向所指(意指)的过程中,需要依赖隐喻这一修辞手法,比如空间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等。的确,相较于语言符号的规约性、抽象性来说,非语言符号更多是像似性或指示性的,它要么以像似性符号的相似性原则建立意指关系,要么以指示性符号的相关性原则建立意指关系。无论是依赖相似性原则,还是相关性原则,都赋予了大众传播领域内非语言符号的意指关系一种直观性和理据性。与此同时,大众传播领域内非语言符号的意指,往往不会停留于一个层次内的简单直接意指,而会上升到含蓄意指这个二级符号意指系统中。在含蓄意指系统中,“能指并不因为找到了所指而停止了意指活动,而是与所指一起向一个更大、更新的符号的构成因素——能指转化,使第二性符号系统能从语言结构以外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得到新的意义”[2];而“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的分层,实际上是赋予了直接意指第一义的权威,‘视直接意指基于真实、客观与法则’,凭借句子形式,使之呈现为‘简朴、如实、原初之物的状貌,亦即真实之物的状貌’”[3]。由此可见,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表意,正是依托于其直接意指的相似性或相关性,才最终实现了含蓄意指的隐喻化与自然化。
协同表意,则主要指大众传播领域内的非语言符号,因其不能独立表意,而需要依赖其他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来协同表达意义。与语言符号表意的清晰性与明确性相比,非语言符号的表意具有模糊性与多义性。尤其是在大众传播领域的非语言符号,由于在媒介化过程中被剥离了情景性、语境性因素,其表意过程更需要言语符号来与之协同表意。这就是影视画面需要有解说词、图片或照片需要配文字说明、音乐需要有歌词的原因。正如作者所言,在这种协同表意中,多数时候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能实现同向表意,高清晰度的语言符号能成为“定调媒介”,主导着非语言符号的表意方向;但也有一些时候,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正是依靠着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矛盾、反差来实现逆向表意,此时,谁能成为“定调媒介”、文本的意义该作何解释,就需要解释者的积极参与。除了与清晰度高的语言符号协同表意,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表意,也常常紧密结合其传播语境来进行,对这类非语言符号来说,就需要进行高度语境化的解释。
四、结 语
综合来看,王亿本的《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既有“历史-现实-未来”的纵向梳理,又有“理论-实践”的横向剖析,既有高远宏阔的立意背景,又有细致入微的文本考察,既有建设性的策略建议,又有批判性的思考启发。虽然在某一些方面还有待继续思考,比如,如何有效辨别哪些功能是明确由非语言符号所产生的?在这些非语言符号的正负功能中,该如何促进其正功能而抑制其负功能?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在纪实性体裁与虚构性体裁中会否有不同?等等。但对传媒符号学方向的研究者来说,该书中所展现出来的跨学科视野和现实问题关切,已经值得效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亿本.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 李华,刘立华.罗兰·巴特符号学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 屠友祥.罗兰·巴尔特与索绪尔:文化意指分析基本模式的形式[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责任编辑:思涵]
关键词:大众传播;非语言符号;功能;表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013-02
信息的总效果=7%的词语+38%的语音+55%的面部表情,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Merabian)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的一个信息传播效果公式。该公式很显明地告诉人们,对信息传播的总效果来说,非语言符号的贡献是巨大的、惊人的。然而,长久以来,以美国为主导的主流传播学研究却主要沿着两个路径在展开:一是大众传播研究路径,着重于对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传播进行研究;二是语言学研究路径,侧重于对传播中的语言符号、语言结构、语言内容进行研究。出于非语言符号自身的不便界定与不好描述、非语言符号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受的挤压与损耗等原因,传播学研究对大众传媒中的非语言符号研究一直不足,这与非语言符号具有巨大能量的传播实践严重不匹配。
因此,在看到王亿本的专著《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出版时,笔者是既振奋又高兴。该书用“大众非言语传播”这一核心概念描述了大众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使用,并立足于这其中以新闻传播为代表的纪实性体裁,剖析了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存在的普遍性与必要性,更是从理论深处剖析了大众非言语传播的表意机制,从现实广处考察了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发挥,还站在时代前端展望了大众非言语传播实践与研究能力的提升等问题,读后深感受益。
一、对内社会认同营建与对外软实力提升——大众非言语传播研究的应用场景
一项研究有什么用,能带来什么样的理论突破与现实应用,关系着该研究能否持续进行下去的现实出发点和内在驱动力。在当下语境中,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的廉价与普及,图像、语音、影像已经越来越成为传播的主要形态,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圖像时代”、德波所言的“景观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非语言符号广泛且深入地进入到大众传播领域,通过感性化、自然化的传播方式,降低受众门槛,扩大传播效应。在这样的语境下,了解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有什么样的功能,理解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是如何进行表意的,就显得意义非凡。
对内来说,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心态浮躁、社会信仰缺失等负面问题。对此,国家相继提出了舆论引导、意识形态领导与管理、社会认同的营建等现实课题。如何通过大众传播中接受门槛较低、传播效果较好的非语言符号的使用,来感性化、自然化、隐蔽化地引导舆论、管理意识形态、营建社会认同,成为该书展开大众非言语传播的第一个现实落脚点。
对外来看,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国家之间,不仅存在着硬件经济和军事实力等的较量,更存在着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和文化软实力方面的比拼。在语言不通、文化多样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如何塑造出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如何减少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障碍和误解,需要非语言符号的助力,这构成该书开展大众非言语传播的第二个现实应用场景。
二、再现真实、传递情感、塑造形象、引导舆论——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发挥
鉴于大众传播比人际传播具有更多的意图性和更少的随意性,探讨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功能发挥,对提升大众传播力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王亿本立足中观层面,借助心理学、哲学、符号学等学科理论,结合丰富的文本案例,考察了大众传播中(尤其是新闻传播领域)非语言符号的功能发挥[1]。
作者指出,在塑造媒介真实方面,大众传播中对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在非语言符号特有的肖似性显性影响新闻“真实感”的同时,“大众传播”不可避免的倾向性与目的性却在隐性地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在参与情感传递方面,大众传播中对非语言符号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宣泄受众压抑的情感、抚慰受众受伤的情感、激发受众积极的情感,但另一方面,也免不了被异化,而助推了煽情和色情;在媒体形象塑造方面,大众传播中对非语言符号的使用,既可以通过塑造“天使”般的正面形象发挥榜样示范功能,也可以通过塑造“魔鬼”般的负面形象,起到鞭挞警醒的作用;在舆论的引导说服方面,大众传播中对非语言符号的使用,既是分析说服对象的“风向标”、塑造说服对象的“加速器”,又是包装说服内容的“动力源”、营造说服情景的“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舆论的引导与说服。
基于这些功能阐述,作者概括了为提升大众非言语传播在采访环节、信息加工环节、新闻展示环节可以采用的具体策略措施。并且,为了长效化与制度化地对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使用给予重视和开展研究,作者还指出,可以考虑将其纳入新闻传播教育的范畴,进而起到提升媒体人职业素养、扩大受众社会认知的作用。这些观点,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启发性与实践指导性。
三、隐喻表意与协同表意——大众非言语传播的表意机制
要行之有效地促进这些功能发挥,就意味着我们必需清楚,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是如何进行微观表意的。在论及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微观表意机制时,王亿本提到了两个词:隐喻表意与协同表意[1]。
隐喻表意,主要用于描述大众传播领域内的非语言符号,在其能指指向所指(意指)的过程中,需要依赖隐喻这一修辞手法,比如空间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等。的确,相较于语言符号的规约性、抽象性来说,非语言符号更多是像似性或指示性的,它要么以像似性符号的相似性原则建立意指关系,要么以指示性符号的相关性原则建立意指关系。无论是依赖相似性原则,还是相关性原则,都赋予了大众传播领域内非语言符号的意指关系一种直观性和理据性。与此同时,大众传播领域内非语言符号的意指,往往不会停留于一个层次内的简单直接意指,而会上升到含蓄意指这个二级符号意指系统中。在含蓄意指系统中,“能指并不因为找到了所指而停止了意指活动,而是与所指一起向一个更大、更新的符号的构成因素——能指转化,使第二性符号系统能从语言结构以外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得到新的意义”[2];而“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的分层,实际上是赋予了直接意指第一义的权威,‘视直接意指基于真实、客观与法则’,凭借句子形式,使之呈现为‘简朴、如实、原初之物的状貌,亦即真实之物的状貌’”[3]。由此可见,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表意,正是依托于其直接意指的相似性或相关性,才最终实现了含蓄意指的隐喻化与自然化。
协同表意,则主要指大众传播领域内的非语言符号,因其不能独立表意,而需要依赖其他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来协同表达意义。与语言符号表意的清晰性与明确性相比,非语言符号的表意具有模糊性与多义性。尤其是在大众传播领域的非语言符号,由于在媒介化过程中被剥离了情景性、语境性因素,其表意过程更需要言语符号来与之协同表意。这就是影视画面需要有解说词、图片或照片需要配文字说明、音乐需要有歌词的原因。正如作者所言,在这种协同表意中,多数时候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能实现同向表意,高清晰度的语言符号能成为“定调媒介”,主导着非语言符号的表意方向;但也有一些时候,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正是依靠着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矛盾、反差来实现逆向表意,此时,谁能成为“定调媒介”、文本的意义该作何解释,就需要解释者的积极参与。除了与清晰度高的语言符号协同表意,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表意,也常常紧密结合其传播语境来进行,对这类非语言符号来说,就需要进行高度语境化的解释。
四、结 语
综合来看,王亿本的《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既有“历史-现实-未来”的纵向梳理,又有“理论-实践”的横向剖析,既有高远宏阔的立意背景,又有细致入微的文本考察,既有建设性的策略建议,又有批判性的思考启发。虽然在某一些方面还有待继续思考,比如,如何有效辨别哪些功能是明确由非语言符号所产生的?在这些非语言符号的正负功能中,该如何促进其正功能而抑制其负功能?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在纪实性体裁与虚构性体裁中会否有不同?等等。但对传媒符号学方向的研究者来说,该书中所展现出来的跨学科视野和现实问题关切,已经值得效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亿本.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 李华,刘立华.罗兰·巴特符号学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 屠友祥.罗兰·巴尔特与索绪尔:文化意指分析基本模式的形式[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