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报刊稿件资料性的对策分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b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久以来,在一些报刊的文章中,存在资料性强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文章的可读性。本文作者以自己所在的报纸栏目为例,列举了种种资料性强的实例,分析了可读性弱的原因,再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本文贴近媒体实际,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为同类报刊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理;资料性;可读性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127-02
  一、引 言
  《西安地理》是西安晚报开办的一个反映地域历史文化的栏目。这个栏目开办十年来,不断改进,越来越受到读者关注与喜爱,现在已成为西安晚报甚至西安报界的品牌栏目。
  但《西安地理》在开办之初,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稿件的资料性强。这与《西安地理》要报道的内容有关。这个版面反映的是西安地域的地理、历史、文化,包括遗址、景点、建筑、街道、考古、民俗等等的发展与变迁,必然会涉及到相关的一些知识、资料,有些资料还是文言文。引用历史资料,本身是稿件的需要,但有些作者过度引用,就会影响到文章的可读性,读者阅读起来感到生涩、干枯。针对读者提出的这一问题,笔者作为《西安地理》的编辑,在之后的编采实践中,做了种种改进,从而使得版面越来越贴近读者。
  《西安地理》的稿件有两部分:内部的记者稿和外部的作者稿。笔者从这两类稿件分别谈论如何淡化其中的资料性。
  二、《西安地理》栏目淡化稿件资料性的措施
  (一 )记者采访三原则
  对记者来说,扎实的采访是稿件成功的关键。记者的稿件出现资料性强的问题,与采访不扎实有关。所以首先我们对记者的采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坚持三条基本原则。
  1.记者亲历
  记者拿到要写的选题后,首先要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并且尽量做到材料烂熟于心,然后必须亲临现场。过去有些记者写稿,就是不到现场,完全坐在办公室照搬材料,这样稿件势必缺乏现场感。要写的选题无论是现在还存在的景物,还是已消失的遗址,记者都必须要到现场,以自己的目光,仔细观照现场的周围环境,体会历史的风云变迁,这样记者本人才能获得一种沧桑感,并且把这种感情体验传达给读者,带领读者进入报道的内容。
  2.专家观点
  要采访相关的专家、学者,这样既能获得权威的知识,又可把许多的死材料,通过专家之口说出来,把文言文转化为现代口语,从而让材料活起来。有些时候记者还需要与专家一起到现场,聆听专家的讲解。这些是淡化稿件资料性的关键手段。这方面一些电视栏目做的不错,尤其像央视十套以及九套、四套的相关节目,值得平面媒体学习。
  3.百姓视角
  记者到现场,一个方面是自己观察,另一个方面就是采访附近的百姓和知情者。景物的“前世”也许百姓不知道,但“今生”的变迁一定是百姓最有发言权。有了百姓的视角,就可以贯通古今,让历史有了落脚点,从而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地理稿件不能只是静态的建筑、地貌等的描写,而要挖掘出附着于这些建筑、地貌之上的人文、故事,有了故事,就有了人,也就有了曲折、生动,让没有生命的东西变成有生命的东西。而百姓的描述,是呈现人文故事最好的手段之一。
  坚持这三个采访原则,就能给写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读性的提高是一个综合工程。记者完成采访后,写稿时也有一些要求。第一,注重叙事技巧。有些稿件的题材可能广为人知,但它背后的人文、历史并不全被大众所熟悉,在介绍这些内容时,要有先后、层次,用探秘的方式层层揭示,这样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注重传递情感。《西安地理》的稿件,不只是传递知识及文化,向读者传递情感与记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情感的传递要渗透在稿件的字里行间,通过描述,让读者产生对古城辉煌过去的自豪感,对消失古迹的可惜感,对历史变迁的沧桑感。人都有怀旧感,通过对老街道、老建筑以及地标等这些老百姓熟悉的景物的描述,让老百姓重拾往日的记忆;第三,注重文字表达。地理稿件不同于平时的新闻稿,记者要把自己当作家,用优美的语言,传达所要描述的内容,要比平时的新闻稿在文笔上能高一个层次。
  记者有了采访与写稿这两方面的改进,资料性自然而然就淡化了,文章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二) 变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
  《西安地理》版除过记者的稿件外,也有作者的投稿,其中也存在资料性强的问题。
  资料性强、可读性弱,其实不只是我們办报者编稿时遇见的问题,很多杂志、史料、专著、地方志等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再比如大家经常在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看到的宣传册,虽印刷精美、包装豪华,但游人也并不爱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可能有许多,其中有一个现象是,这类稿件大都是用第三人称来写。有些人写村史,即使是写自己的村子,也用第三人称;有些人写回忆文章,即使自己是亲历者,也要用第三人称,文中不能出现“我”。我们遇到好多作者的来稿,也用的是第三人称。这类文章没有“我”,没有写作年代,没有历史背景,没有资料来源,抄来抄去,缺乏情感,当然也就缺乏感染力和可读性。类似这种情况在报刊中很常见,比如北京晚报的地理类栏目稿件,大多采用第三人称写,题材虽好,但可读性实在差强人意。
  传统的这类纪实性文章之所以要用第三人称来写稿,也许是他们认为这样文章会显得更客观、真实。笔者通过总结发现,这却是导致稿件资料性强、可读性弱的重要原因。
  既然是“人称”惹的祸,那就从改变人称开始:变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从传统的把作者“我”藏起来,到把“我”显现出来。我们要求稿件所写的内容,要作者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睹,一切要以第一人称来写。不管写哪个时代的事情,视角要在当下,以现在的视角看历史。如果涉及到背景资料,尽量简化或不提。比如写钟楼,就不用再写它的建筑年代、历史变迁等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已经被无数次写过了,而应该把重点放在自己与钟楼的见闻、交往。这样文章就有了时代感,淡化了资料性,也避免了重复。   稿件使用第一人称写,有人可能会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第一人称会破坏了客观。“我”与客观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统一,并不是只有第三人称才客观,反而很多读者觉得第一人称更真实、亲切。有一句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说,越是个人的,越是大众的。个体的追忆,勾起的是大众的共鸣;二是担心写稿会有局限。任何文体都有“局限性”,诗歌有诗歌的局限,散文有散文的局限,小说有小说的局限,但正是这种局限,才使各种文体有自己的风格。事情都是相对的,要求第一人称写稿,确实挡住了许多稿件,但这并不遗憾,因为挡住的都是那些传播效果差的稿件。报纸不是学术文章,不是专业类刊物,它面对的是大众,大众是不喜欢那些硬邦邦的史料的,更喜欢有血有肉的文章。
  实践证明,第一人称的稿件比第三人称的稿件更受读者喜爱。分析一下这也好理解。记者采写稿件,实际就是第一人称。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写稿,等于是把不是记者的自己变成了“记者”。这样写稿时视角就会像记者一样广阔,也可以像记者那样做一些采访,加之很多作者的文笔本身就比较出色,这样文章写出来就更有特点、感染力。
  通过改变写稿人称这个小小的变化,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这是提高可读性、降低资料性的一把钥匙,甚至可以称之为是“秘笈”。
  三、结 语
  好文章与差文章的区别,就好像庸医与名医的区别。庸医和名医开的都是药方,但治疗效果不同。好文章与差文章都是文章,但传播效果不同。优秀的媒体,总是尋求最佳的传播效果。
  近一二十年,国内出现了大量的新兴媒体。传统的纸媒在与新兴的纸媒竞争中大多处于劣势。传统的纸媒版面一般分为两类,新闻类和副刊类。而新兴的纸媒拓展了第三种版面,融合了新闻与副刊的风格,这种版面在很多纸媒中被称为专刊。像《西安地理》这种版面,就属于这第三种版面。要把这种版面办好,在采写中就必须把新闻和副刊的特点结合起来。办的好的报纸,比如新京报的《北京地理》、潇湘晨报的《湖湘地理》,就是将新闻和副刊结合的好的媒体。同样是地理类栏目,一些报纸做的却并不好,究其原因,是这些报纸墨守成规,用单纯的传统副刊风格,去写地理类稿件。导致稿件死板,资料性强而可读性差。别人是两条腿走路,它是一条腿走路。而一条腿走路,永远走不过两条腿。
  本文中我们提出的记者采访三原则,以及变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其实都是为了将新闻和副刊结合的更好。这些年媒体的内容和风格都变化极快,媒体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我们将自己的经验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新京报编.传世字号[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2] 王军.城记[M].北京:三联书店,2006.
  [3] 黄濓.中国历代帝陵[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
  [4] 田克恭,王民权.西安老街巷[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传馨]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媒介框架理论,通过对《新疆日报》2017年两会期间的特刊进行文本分析,尝试描绘出本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图景。研究发现,其“两会”报道侧重与新疆有关的议题,多以平民化视角,呈现出一幅民生的报道图景,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主流纸媒对重大政治事件的传播效果,以受众为中心进行信息的传播。  关键词:媒介框架理论;“两会”;新疆日报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官方媒体代表《人民日报》自2003年来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报道的内容和文本分析,考察它在有关东北经济报道中所建构的东北地区经济形象。主要发现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报道总体数量逐渐减少;报道侧重于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议题;经济发展是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报道的重中之重;报道态度总体上呈现中立积极的立场。通过分析官方媒体及其他大众媒介的相关报道,探讨新闻媒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于访谈内容进行类属分析,探究大学生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现象。研究发现,大学生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现象主要出于三大原因:基于“碎片症”的社交压力反弹、基于“点赞”等互动形式的社交压力反弹以及基于“自我呈现”的社交压力反弹,造成不同程度关闭朋友圈的行为结果。  关键词:大学生;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 要:品牌传播是顾客认知品牌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品牌建设的基本路径之一。本文以东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家不同类型银行(江苏银行、恒丰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作为案例,深入研究了其实施的品牌传播策略及取得的传播效果,并在分析特定的传播环境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以下改进路径和措施:更新服务营销理念、加强组织保障、明确传播重点、实施整合式传播、完善监测反馈机制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基于移动互联网而生的移动音乐、电台、直播等形式不断出现。《2015-2016年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深度分析了去年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的发展趋势、产业链发布以及各大手机音乐APP的发展情况。截至2016年底,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达4.72亿。随着版权保护的加强,未来数字音乐将成为移动音乐市场的主力军。网易云音乐凭借着优秀的内容和精准的定位成为音乐类APP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受众分层趋势的演进,媒介融合与受众细分已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态势。由此,基于差异化的新闻传播特点和固定的受众群体是媒介营销模式的重点。目前,受众主要是通过腾讯、搜狐和新浪三大门户网站来获取新闻资讯,了解社会热点。通过对三大门户网站在经营和发展模式方面各自特色的研究,探求各网站如何利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资源优势,主动适应“分众化”的市场经济形式,在有效的竞争与合作机制中获
期刊
摘 要:由著名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的电影《一条狗的使命》于2017年春季档上映,影片以生命的不断轮回和独属狗狗的视角展现了它们存在于世界的特殊使命以及与人类之间的微妙关系。创作者以经典母题“寻找”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以多元的叙事结构拓展了影视的时空范围,通过主客观视点的交互使用营造了奇妙的视觉体验,这些创新为萌宠类电影的发展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并为以后的电影创作提供了难得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新媒体语境是以互动性为本质特征的传播语境,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网络自制的新闻评论节目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对受众进行精准分析从而实现节目的精准定位和传播。《今日喷喷喷》作为全网首档新闻评论直播节目,利用在线直播、弹幕评论及“灌水”规则,体现出强互动性的节目特征。其话题选取兼顾“新鲜度”和“热度”,且形成了完成一次制作,多平台协同发力的新媒体传播矩阵,节目嘉宾的选取和语言风格的转向也为
期刊
摘 要:作为一部三维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并没有陷入同类型动画审美同质化的叙事窠臼之中,它以其“视觉”元素的交错与冲突凝聚出一股新的叙事张力。本文站在美学解构的视角,将其电影中的视觉质素划分为人物造型、场景色彩、灯光意象三个方面,解释了其在人物叙事、景观叙事、精神叙事三个层面从洞穴走向太阳的过程,最终提出《疯狂原始人》在奇观和叙事之间有所平衡,进而表达了电影对视觉叙事的追求。  关键词:洞穴比喻
期刊
摘 要:游戏Pokemon Go将AR(现实增强)技术与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结合并开发上线,在短时间内迅速引爆,以现象级的表现席卷全球。此款游戏的现象级表现,让AR技术的概念正式走入大众的视野。本文以游戏Pokemon Go作为事例,从人文地理学中物质的空间、意象世界以及物质意象相结合的空间,这三个空间维度出发,分析AR技术的城市空间特点。  关键词:媒介地理、媒介空间、Pokemon 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