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来源: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编号:XJK011CJJ088]研究成果。俗话说:“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从某一方面来讲管理重于教学。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教师的教学方法、工作态度都很好,学识水平高,教学准备也很充分,但是他在课堂教学中侃侃而谈,课堂疏于管理,学生似乎对老师精彩的讲解不在意,常常是老师讲老师的,学生玩学生的,打的打,闹的闹,笑的笑,老师学生根本就是毫无联系的两路人,教与学根本就是不着边际的两码事,课堂教学结果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试想,对于世界观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的初中生来说,这种疏于管理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根本不在教师的“管控”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根本没有听讲,没有学习,更没有开动脑子积极思考,如此这样数学还能学好吗?
如果一个教师缺乏威信,课堂教学缺乏切实可行的班级行为准则,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就是专家教授来授课也不会有什么效果。为了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的对象、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时间、作业等进行有效管理。
一、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管理的因素分析在进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及其教学中介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三大要素。因此,课堂组织、课堂人际关系、课堂师生教学情绪、课堂师生成就动机、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课堂作业设计等构成了课堂有效教学管理的主要因素。
课堂有效教学的组织管理就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制定教与学的规则,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遵守课堂教学纪律,教师构建安全、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序地组织学生完成教学计划下的学习任务,并能发现和纠正课堂中的问题。课堂组织关乎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关乎课堂是否有序进行,关乎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课堂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课堂人际关系就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只有建立起和谐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师生教学情绪就是师生对教与学所持的态度体验,是师生对教与学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课堂师生情绪可以制约人,也可以成就人,还可以损害人,不同的情绪有着不同的学习状态和结果。情绪的好坏影响人的感知、思维和记忆,愉快的情绪让人精神抖擞,感知敏锐,思维活跃,而不愉快的情绪让人萎靡不振,感知和思维麻木。我们需要管理好师生的情绪,拥有我们需要的情绪,建立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积极的情绪,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课堂师生成就动机就是师生为获得课堂教学成就而推动师生认真教学的念头或愿望。课堂师生成就动机是师生在渴望获得教学成就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师生进行教学的内部动力,课堂师生渴望的教学成就引导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向,动机又不断推动师生进行教学活动,并为坚持教学活动提供原动力,同时,它不断将教学活动指向心中渴望的教学成就,良好的课堂成就动机能不断推动师生进行教与学,因此,激发和维持师生正向的课堂成就动机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就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有了行为规范就有了一定的约束力了,可以引导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更好地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就是指各个课堂教学环节上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科学的安排使用。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时段中注意力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安排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进行,无疑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作业设计就是指巩固课堂知识的练习的编排。课堂练习编排是否科学,是否合乎学生实际关乎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施行课堂有效教学管理的行为准则1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衡量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指标。不论施行怎样的课堂教学管理,都要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标准,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各种课堂教学管理行为。
2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否真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各种教学活动管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出发点,真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能从内心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那么学生就会积极思考,从而使思维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就会收到十分满意的学习效果,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管理就起到了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作用。
3注重激励表扬,少批评责罚
激励表扬和批评责罚都是课堂管理的手段,但是什么时候用激励表扬,什么时候用批评责罚需要研究,要根据学生特点灵活选用。
4注重构建和谐安全的人际关系
一个和谐安全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交流的愿望,学生彼此之间可以敞开心扉无话不说,可以把自己心中的疑问或者喜悦毫无保留地向他人述说,遇到困难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感觉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遇到收获也乐意与他人分享,从而很容易形成互帮互助的班风和学风。因此,和谐安全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及讨论学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帮助。
5注重课堂教学的有序性
有序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引导学生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中心任务,有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对话质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的质量。试想,处于一个无序的课堂环境下,老师的指令无法有效贯彻落实,学生的心声得不到及时的回应,老师对课堂无法有效管控,一些自律性不强的学生便有了可乘之机,讨论学习很可能就是讲白话,或者学生的思维早已经放飞于课堂之外,他们还能集中于课堂认真学习吗?
6注重课堂练习的适度适量
课堂练习的主要作用在于巩固当堂所学,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还要能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因此,布置课堂练习时要注意练习的难度和题量的把握:题目太难不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巩固掌握,也容易造成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损伤;作业太易达不到巩固知识的要求;作业量太大学生无法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完成,找不到作业的快乐,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课堂练习要注意题目的难度和题量的适宜。 三、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管理的方法1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有一套符合班级学生实际的课堂管理制度。让学生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以及事情可以怎样做。一套好的课堂管理制度是学生课堂行为的导航仪,是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推进器,是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加速剂。那么怎样才能制定出一套好的课堂管理制度呢?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建立课堂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答记者问”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建立课堂管理制度的认识。其次,让学生回顾以前的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以提高制定课堂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让学生充分讨论酝酿,提出课堂管理制度的建立方案。第四,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代表根据讨论方案草拟出课堂管理制度。最后,让学生举手表决草案的通过,正式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课堂“公约”——课堂管理制度。
一套好的课堂管理制度应是由学生自己制定出来的,是学生的共识,自己制定出来的制度自己要遵守,不好意思去违反,更何况还有大家的监督。这样,制度的执行力就会更强。
2实施成功教育,建立和谐安全的人文环境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至少具有八项智能,只不过大多数人在这些智能的发展上有些差异,有些智能较发达,有些智能普通,有些较不发达。教师要用心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专长,重视学生的差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赞赏学生的多元成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改变对教学和学生成就的信念,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他们所学的知识,运用活泼生动、多样趣味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构建和谐安全的人际关系,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课堂教学的管理。
3采用鼓励与批评和谐共存的教育管理方式
鼓励可以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鼓励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必胜的信心,对学习充满希望,使学生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我们要尽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实事求是地加以鼓励表扬,不要无中生有,不要因为鼓励而将缺点说成优点,对于学生的不足要适时地给予批评教育,要让学生明白是非的标准,努力的方向。要将鼓励与批评和谐共存地运用于课堂教学管理中,使课堂教学管理更加有效。
4进行有梯度分层次练习
课堂练习要设置基础题、综合题和选做题。基础题巩固本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巧,知识点单一,没有综合性,要求人人会做。综合题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是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要求绝大部分学生会做。选做题要求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去做。
在课堂作业中实行分层练习,才能使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每一位学生都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每一个人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收获。
5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的前二十分钟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及新授内容安排在这一时段完成。其他时间可以安排学生巩固、提升、练习等活动。另外要想办法提高学生上课专注的时间,如教师的语言可以抑扬顿挫,教师可以使用非言语的肢体语言,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等形式以唤醒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
6形成有序、主动积极的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它因教师和学生的状况不同而不同。但是,一个有序、学生主动积极的精神状态对课堂教学管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数学学习需要思维,需要积极思考,需要大胆质疑,继而又要释疑,需要独立练习,需要自主学习,需要讨论探究,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有序的学习环境,需要学生有一个主动好学的精神面貌。不管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讨论,都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保持课堂有一个较好的教学秩序。
7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学习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情绪影响他们的认知加工过程、学业成绩,也影响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的情绪不容忽视,学生的数学焦虑情绪尤其值得我们关注。要营造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数学学习愿望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出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想学数学、爱学数学的积极情绪。这种情绪会带领学生主动思维,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并且会自觉遵守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为课堂教学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8产生适度数学焦虑,引导学生学习情绪向有利于数学学习方向发展
焦虑(Anxiety)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情绪变量。到目前为止,对数学焦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数学焦虑是个体在学习数学知识、处理数学问题或参加数学考试等数学活动时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畏惧等焦虑状态及相应的生理反应,一般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三种。研究得出低度或高度数学焦虑与学生数学学习呈负相关,中度焦虑能使学生的神经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只有中度焦虑才对数学学习有促进作用。
我们的数学教育就是要促使心理上存在低度或高度焦虑的学生向中度焦虑转化,把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外部因素通过教育的手段转化为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因,把有碍学生数学学习的认识、看法(如对数学学习无所谓,或者过于害怕数学学习等)通过教育引导形成有助于学习的积极的观点。
9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课堂教学中好的典型,推广课堂教学中好的经验,营造一种学习榜样的氛围,引导学生向好的榜样看齐,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效率。
10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改革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起来。课堂教学要设置自主学习环节、讨论学习环节、探究学习环节、展示交流环节、解疑答问环节、尝试练习环节、总结归纳环节等,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方式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做好指导、引领工作,调控好课堂,将课堂教学方向引入到积极正确的方向上来。 11树立教师的威信,提高管理效果
教师需要树立威信,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威信,老师的讲话学生根本就没听,或者学生就根本不信服你,你讲红的他偏说是黑的,那你还怎样指导学生,怎样管理课堂?教师的威信从哪里来呢?首先,教师的威信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技艺能让学生折服,学生能够从你那儿学到知识,而且很有乐趣,上了上节课还想上下节课,他能不服你吗?其次,教师的威信来自于能将严肃与活泼区分得开。该按照老师要求做的一定要执行到位,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做到严肃与活泼不混为一谈。最后,教师的威信来自于课堂教学中的立规立矩。要让学生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应该怎样做,并且要形成习惯。如上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起立后要站好,回答问题要举手等,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就需要有一定的处罚措施,强制执行,慢慢地就会形成习惯。
四、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管理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不要实行所谓的“军事化”管理,尽量减少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数学焦虑
严要有度,要在情感管理的基础上严格,不注重学生感受的超过一定“度”的严格,会让学生产生不利于学习的数学焦虑,这种情况我们要尽量避免。
2教师的威信不是靠“骂”出来的,要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来提升威信
有些教师为了树立自己所谓的威信,动不动就开口批评学生,甚至是大骂学生,殊不知这种骂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的威信,而且还适得其反,按照本文前面所述,教师的威信要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及其使用恰当的课堂教学管理方法来得到。
3制度管理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制度是“死”的,不要以为有了制度就万事大吉。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生愿意接受制度管理,而且学生根本不需要制度的约束,能够达到一定的自觉行为,这种境界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我们要做到制度管理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4用好“冷”处理技巧
学生好面子,对学生问题的处理要顾及学生的感受,要注意对象个性特点,要注意场合地点。对课堂上有些问题的处理可以先“大事化小”,课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批评,用好“冷”处理技巧。
5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管理策略,提高管理的针对性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个性,譬如有的学生可以当面批评,有的学生就不能当面批评,有的学生批评之后根本不会记老师的气,而有的学生受了批评会记老师的气,甚至可以记恨老师一辈子。因此,对学生的管理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合适的策略。
6课堂管理制度要符合学生实情
通常的做法是由教师单方面制定出课堂管理制度,这代表教师的想法,体现教师的愿望,但是,他不一定符合学生实情,课堂管理制度的确定要经由学生共同商议讨论,最好,交给课代表办理此事,由课代表组织学生制定出课堂教学中大家应遵守的“大法”。
如果一个教师缺乏威信,课堂教学缺乏切实可行的班级行为准则,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就是专家教授来授课也不会有什么效果。为了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的对象、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时间、作业等进行有效管理。
一、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管理的因素分析在进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及其教学中介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三大要素。因此,课堂组织、课堂人际关系、课堂师生教学情绪、课堂师生成就动机、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课堂作业设计等构成了课堂有效教学管理的主要因素。
课堂有效教学的组织管理就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制定教与学的规则,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遵守课堂教学纪律,教师构建安全、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序地组织学生完成教学计划下的学习任务,并能发现和纠正课堂中的问题。课堂组织关乎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关乎课堂是否有序进行,关乎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课堂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课堂人际关系就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只有建立起和谐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师生教学情绪就是师生对教与学所持的态度体验,是师生对教与学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课堂师生情绪可以制约人,也可以成就人,还可以损害人,不同的情绪有着不同的学习状态和结果。情绪的好坏影响人的感知、思维和记忆,愉快的情绪让人精神抖擞,感知敏锐,思维活跃,而不愉快的情绪让人萎靡不振,感知和思维麻木。我们需要管理好师生的情绪,拥有我们需要的情绪,建立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积极的情绪,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课堂师生成就动机就是师生为获得课堂教学成就而推动师生认真教学的念头或愿望。课堂师生成就动机是师生在渴望获得教学成就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师生进行教学的内部动力,课堂师生渴望的教学成就引导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向,动机又不断推动师生进行教学活动,并为坚持教学活动提供原动力,同时,它不断将教学活动指向心中渴望的教学成就,良好的课堂成就动机能不断推动师生进行教与学,因此,激发和维持师生正向的课堂成就动机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就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有了行为规范就有了一定的约束力了,可以引导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更好地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就是指各个课堂教学环节上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科学的安排使用。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时段中注意力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安排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进行,无疑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作业设计就是指巩固课堂知识的练习的编排。课堂练习编排是否科学,是否合乎学生实际关乎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施行课堂有效教学管理的行为准则1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衡量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指标。不论施行怎样的课堂教学管理,都要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标准,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各种课堂教学管理行为。
2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否真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各种教学活动管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出发点,真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能从内心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那么学生就会积极思考,从而使思维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就会收到十分满意的学习效果,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管理就起到了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作用。
3注重激励表扬,少批评责罚
激励表扬和批评责罚都是课堂管理的手段,但是什么时候用激励表扬,什么时候用批评责罚需要研究,要根据学生特点灵活选用。
4注重构建和谐安全的人际关系
一个和谐安全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交流的愿望,学生彼此之间可以敞开心扉无话不说,可以把自己心中的疑问或者喜悦毫无保留地向他人述说,遇到困难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感觉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遇到收获也乐意与他人分享,从而很容易形成互帮互助的班风和学风。因此,和谐安全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及讨论学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帮助。
5注重课堂教学的有序性
有序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引导学生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中心任务,有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对话质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的质量。试想,处于一个无序的课堂环境下,老师的指令无法有效贯彻落实,学生的心声得不到及时的回应,老师对课堂无法有效管控,一些自律性不强的学生便有了可乘之机,讨论学习很可能就是讲白话,或者学生的思维早已经放飞于课堂之外,他们还能集中于课堂认真学习吗?
6注重课堂练习的适度适量
课堂练习的主要作用在于巩固当堂所学,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还要能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因此,布置课堂练习时要注意练习的难度和题量的把握:题目太难不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巩固掌握,也容易造成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损伤;作业太易达不到巩固知识的要求;作业量太大学生无法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完成,找不到作业的快乐,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课堂练习要注意题目的难度和题量的适宜。 三、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管理的方法1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有一套符合班级学生实际的课堂管理制度。让学生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以及事情可以怎样做。一套好的课堂管理制度是学生课堂行为的导航仪,是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推进器,是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加速剂。那么怎样才能制定出一套好的课堂管理制度呢?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建立课堂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答记者问”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建立课堂管理制度的认识。其次,让学生回顾以前的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以提高制定课堂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让学生充分讨论酝酿,提出课堂管理制度的建立方案。第四,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代表根据讨论方案草拟出课堂管理制度。最后,让学生举手表决草案的通过,正式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课堂“公约”——课堂管理制度。
一套好的课堂管理制度应是由学生自己制定出来的,是学生的共识,自己制定出来的制度自己要遵守,不好意思去违反,更何况还有大家的监督。这样,制度的执行力就会更强。
2实施成功教育,建立和谐安全的人文环境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至少具有八项智能,只不过大多数人在这些智能的发展上有些差异,有些智能较发达,有些智能普通,有些较不发达。教师要用心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专长,重视学生的差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赞赏学生的多元成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改变对教学和学生成就的信念,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他们所学的知识,运用活泼生动、多样趣味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构建和谐安全的人际关系,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课堂教学的管理。
3采用鼓励与批评和谐共存的教育管理方式
鼓励可以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鼓励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必胜的信心,对学习充满希望,使学生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我们要尽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实事求是地加以鼓励表扬,不要无中生有,不要因为鼓励而将缺点说成优点,对于学生的不足要适时地给予批评教育,要让学生明白是非的标准,努力的方向。要将鼓励与批评和谐共存地运用于课堂教学管理中,使课堂教学管理更加有效。
4进行有梯度分层次练习
课堂练习要设置基础题、综合题和选做题。基础题巩固本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巧,知识点单一,没有综合性,要求人人会做。综合题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是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要求绝大部分学生会做。选做题要求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去做。
在课堂作业中实行分层练习,才能使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每一位学生都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每一个人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收获。
5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的前二十分钟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及新授内容安排在这一时段完成。其他时间可以安排学生巩固、提升、练习等活动。另外要想办法提高学生上课专注的时间,如教师的语言可以抑扬顿挫,教师可以使用非言语的肢体语言,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等形式以唤醒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
6形成有序、主动积极的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它因教师和学生的状况不同而不同。但是,一个有序、学生主动积极的精神状态对课堂教学管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数学学习需要思维,需要积极思考,需要大胆质疑,继而又要释疑,需要独立练习,需要自主学习,需要讨论探究,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有序的学习环境,需要学生有一个主动好学的精神面貌。不管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讨论,都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保持课堂有一个较好的教学秩序。
7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学习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情绪影响他们的认知加工过程、学业成绩,也影响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的情绪不容忽视,学生的数学焦虑情绪尤其值得我们关注。要营造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数学学习愿望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出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想学数学、爱学数学的积极情绪。这种情绪会带领学生主动思维,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并且会自觉遵守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为课堂教学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8产生适度数学焦虑,引导学生学习情绪向有利于数学学习方向发展
焦虑(Anxiety)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情绪变量。到目前为止,对数学焦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数学焦虑是个体在学习数学知识、处理数学问题或参加数学考试等数学活动时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畏惧等焦虑状态及相应的生理反应,一般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三种。研究得出低度或高度数学焦虑与学生数学学习呈负相关,中度焦虑能使学生的神经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只有中度焦虑才对数学学习有促进作用。
我们的数学教育就是要促使心理上存在低度或高度焦虑的学生向中度焦虑转化,把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外部因素通过教育的手段转化为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因,把有碍学生数学学习的认识、看法(如对数学学习无所谓,或者过于害怕数学学习等)通过教育引导形成有助于学习的积极的观点。
9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课堂教学中好的典型,推广课堂教学中好的经验,营造一种学习榜样的氛围,引导学生向好的榜样看齐,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效率。
10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改革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起来。课堂教学要设置自主学习环节、讨论学习环节、探究学习环节、展示交流环节、解疑答问环节、尝试练习环节、总结归纳环节等,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方式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做好指导、引领工作,调控好课堂,将课堂教学方向引入到积极正确的方向上来。 11树立教师的威信,提高管理效果
教师需要树立威信,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威信,老师的讲话学生根本就没听,或者学生就根本不信服你,你讲红的他偏说是黑的,那你还怎样指导学生,怎样管理课堂?教师的威信从哪里来呢?首先,教师的威信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技艺能让学生折服,学生能够从你那儿学到知识,而且很有乐趣,上了上节课还想上下节课,他能不服你吗?其次,教师的威信来自于能将严肃与活泼区分得开。该按照老师要求做的一定要执行到位,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做到严肃与活泼不混为一谈。最后,教师的威信来自于课堂教学中的立规立矩。要让学生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应该怎样做,并且要形成习惯。如上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起立后要站好,回答问题要举手等,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就需要有一定的处罚措施,强制执行,慢慢地就会形成习惯。
四、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管理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不要实行所谓的“军事化”管理,尽量减少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数学焦虑
严要有度,要在情感管理的基础上严格,不注重学生感受的超过一定“度”的严格,会让学生产生不利于学习的数学焦虑,这种情况我们要尽量避免。
2教师的威信不是靠“骂”出来的,要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来提升威信
有些教师为了树立自己所谓的威信,动不动就开口批评学生,甚至是大骂学生,殊不知这种骂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的威信,而且还适得其反,按照本文前面所述,教师的威信要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及其使用恰当的课堂教学管理方法来得到。
3制度管理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制度是“死”的,不要以为有了制度就万事大吉。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生愿意接受制度管理,而且学生根本不需要制度的约束,能够达到一定的自觉行为,这种境界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我们要做到制度管理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4用好“冷”处理技巧
学生好面子,对学生问题的处理要顾及学生的感受,要注意对象个性特点,要注意场合地点。对课堂上有些问题的处理可以先“大事化小”,课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批评,用好“冷”处理技巧。
5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管理策略,提高管理的针对性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个性,譬如有的学生可以当面批评,有的学生就不能当面批评,有的学生批评之后根本不会记老师的气,而有的学生受了批评会记老师的气,甚至可以记恨老师一辈子。因此,对学生的管理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合适的策略。
6课堂管理制度要符合学生实情
通常的做法是由教师单方面制定出课堂管理制度,这代表教师的想法,体现教师的愿望,但是,他不一定符合学生实情,课堂管理制度的确定要经由学生共同商议讨论,最好,交给课代表办理此事,由课代表组织学生制定出课堂教学中大家应遵守的“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