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与物理实验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手机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它除了具有通讯,娱乐等作用外,在物理教学中也有着不小的作用,可做多个物理实验。
  实验一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将手机设置成“来电振动”提示状态,并放在讲桌上,手机不振动时没有发出声音,接着用另一手机拨打该手机,手机振动,可以听到手机与桌面间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实验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二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将手机设置为“来电铃声”提示并悬挂在玻璃罩内,用另一手机拨打它,可以清楚的听到铃声,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听不到了,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三 固体可以传声
  将手机设置成铃状态后放入玻璃瓶中,塞住瓶口,靠近紧贴玻璃瓶任可听到铃声,即声音可以通过玻璃瓶,实验证明固体可以传声。
  实验四 液体可以传声
  将手机设置成“响铃状态”后放入封闭的塑料袋中,再将塑料袋放入烧杯中,人任可听到声音,实验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实验五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将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将罩内空气抽去,用另一手机拨打该手机,虽然听不见响铃,取出手机上有来电显示,实验证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六 静电屏蔽
  取一封闭的金属网罩,网格要小些,如铁纱网,将手机悬挂其中,然后用另一手机拨打,听到声音是“对不起,你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说明金属网罩内没有电磁信号,实验证明金属网对外来电磁波起到了屏蔽作用。
  (作者通联:445035湖北省恩施市盛家坝民族中学)
其他文献
一.创造气氛,以趣激学  兴趣是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的重要前提和原动力。兴趣往往产生于求知的愿望中,如当学生看到一件乐器,就会感到很新鲜和好奇,甚至迫不及待地去敲敲打打。当经过学习能够演唱一道歌曲或演奏一首小曲子时,便会获得极大的喜悦,进一步地巩固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青少年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比如,一听到节奏明快、活泼、优美、抒情的歌曲时,马上就会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听到进行曲时,
期刊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
期刊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
期刊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思想,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实施,我们发现,要真正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坚持目标导学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
期刊
【摘 要】在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人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大企业可以凭借其名气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而名气和资源都比较小的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便成为中小企业经营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分析,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吸引策略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工商注册企业中,中小企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发展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但是从目前在学校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来看,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甚至是误区。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急切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正确的理论探讨。  一些中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特点和规律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足够的认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层出不穷的成功探索,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教学示范,一方面又引起我们冷静思考:由于这些探索大多侧重于感性操作而疏于自觉的理性把握,因为往往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怎样克服教学中“激趣”探索的片面性、盲目性呢?我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有所体会:全方位地把握“激趣”切入点,综合利用主客观条件,创造
期刊
所谓“自然美”主要就是指自然界的优美、柔美、秀美一类。语文教学中对自然美的学习、品味值得我们思考。下面从陶渊明、王维的诗文中论一论。  一.《归园田居》——躬耕自资的意义  作为诗人,陶渊明是那么挚爱田园生活,那么乐于躬耕自资,这是何等的难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之三)晨出晚归,露水沾衣,衣沾不惜,心愿无
期刊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关心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变化的,课堂教学也是变化无穷的,而我们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如何充当,如何处理突发问题,下面以《因式分解》一节课的反思谈谈“以学生为主”自己的一些感悟:  这是《因式分解》的第一节课,内容为因式分解的概念和用提取公因
期刊
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纸船和风筝》中的7——11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充实文本内容。下面是人的教学片段。  师:是呀,纸船和风筝让它们成了好朋友,可是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种快乐却消失了。你们这时最想知道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这种快乐消失了的呢?  生2:我想知道它们后来和好了没有?  生3:我还想知道他们的感受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你们想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