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是继承、发扬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提高高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引领高中学生走进文言世界,是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传承的载体,文言文阅读能够让我们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感、写作艺术,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但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不高,这种现状需要改变。
一、激发文言文阅读兴趣
1.精选篇目,拓展文言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对脱离生活实际的文言文没有兴趣,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些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文言小故事、人物小传记,让学生用现代语文写写读后感。这样,他们就能能由少到多的不断积累一些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从而产生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学生阅读的文言文多了,自然能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当然,这需要我们很好的引导和要求,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出自己没有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点,比如不同篇章的同一个实词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宾语前置句的类型如何,潜移默化地让他们记住一些词语、句式的特点和用法。如此,积累多了,能力就增强了,一般情况下就能大致读懂文言文。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增强,一方面是在阅读中对文言文词汇、句式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有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充分预习,给出时间和明确的要求。而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精心选取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图片、录像、声音、文字等资料,让学生欣赏并适时加以点拨。
3.加强诵读,注重情感熏陶
有些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如《项脊轩志》《陈情表》等等篇目,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达到自由背诵的程度。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学生开始对这些文章中情愫理解不一定很深,但是,他们成诵之后,就自然而然的催促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如《陈情表》中多用感叹句,富有节奏感表达李密那种进退两难的窘状,学生通过不断诵读,会感受文章的情真、情深。再如《季氏将伐颛臾》中“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句,“求”字后面的感叹号是责备的语势体现,表现出孔子对冉有的失望之情,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二、点拨学法,转变教法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差主要是没有掌握好文言文的语言使用的规律。提高学生文言文自主阅读的能力,必须夯实文言文基础和灵活运用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文言文中常见的15个虚词各自有哪些词性和用法,通假字的类型,古今义如何分辨,特殊句式的类型与特征的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技巧等等。如果学生对这些规律有所了解,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就知道如何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和推断。
文言文阅读不只是能够会翻译,更需要在阅读中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我们要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就要让学生成为文言文阅读课堂的主人,通过互动,引导他们自主的阅读、发现与提升。如在《史记选读》中的《魏公子列传》学习时,学习重点是认识信陵君的“礼贤下士”的品质。我们可以对侯嬴这个人物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把握信陵君的礼贤下士品质。课堂上可让学生自主阅读信陵君与侯嬴交往的内容,概括并梳理情节,提出问题来探讨。如“信陵君门客三千,难道他与每个人结交都像对侯嬴这样吗?”“信陵君知遇侯嬴,结果侯嬴死了,侯嬴可不可以不死呢?”“侯嬴为什么要在信陵君面前提出要‘北乡自刭’呢,文中为什么没有信陵君阻止或劝说的内容呢?”这些问题的理解,让我们感受到“士为知己者死”的可贵,也侧面表现出“礼贤下士”的价值;而结合司马迁的生平遭遇,我们也能深刻感受司马迁的郁积的愤懑之情。这样,学生能获得深层的自主阅读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高中学生要想学好文言文,教师必须要授之以渔,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文言阅读习惯。首先,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自主阅读习惯。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预习的重要性,自觉地主动地对文言文进行预习阅读。另外,还要教会学生课前预习阅读的方法,否则学生会感到十分迷茫,不知所错。笔者认为:第一,学生预习时必须通读文言文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通过查字典把难认的字标上字音,了解字义。第二,学生预习时肯定会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注释、查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三,学生预习时还应注重文言文知识迁移,要把头脑中的文言知识运用起来,解决一些问题。其次,教师还应引领学生养成课中阅读的习惯。学生通过预习阅读课文后,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上课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针对问题和难点进行阅读的习惯,通过引导品读的方式,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重视学生阅读文言文积累知识习惯的培养。最后,教师还应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更能够提高阅读能力。要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长久的坚持下去必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善于做阅读笔记的习惯。
三、善于运用所学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文言文教学的外延也是生活。学习文言文不要拘泥于纯粹的文言文本身,而要善于运用文言中的精华。如苏洵的《六国论》堪称名篇,论证逻辑性强可谓是它最大优势。其逻辑性表现在:文章为了充分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罗列了两个有力论据,然后再罗列更小的分论据,最后提出看法,进一步深化中心论点。文章就这样一层深似一层,采用了完全归纳法、类比论证法、演绎法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达到了不容置辩的论证效果。在学生写议论文的时候,就可以把这种论证逻辑性的技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使自己的文章论点突出,又具有说服力。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识记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学习热情高,知识库存多并且学以致用,从而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处境,实现素质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传承的载体,文言文阅读能够让我们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感、写作艺术,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但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不高,这种现状需要改变。
一、激发文言文阅读兴趣
1.精选篇目,拓展文言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对脱离生活实际的文言文没有兴趣,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些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文言小故事、人物小传记,让学生用现代语文写写读后感。这样,他们就能能由少到多的不断积累一些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从而产生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学生阅读的文言文多了,自然能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当然,这需要我们很好的引导和要求,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出自己没有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点,比如不同篇章的同一个实词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宾语前置句的类型如何,潜移默化地让他们记住一些词语、句式的特点和用法。如此,积累多了,能力就增强了,一般情况下就能大致读懂文言文。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增强,一方面是在阅读中对文言文词汇、句式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有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充分预习,给出时间和明确的要求。而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精心选取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图片、录像、声音、文字等资料,让学生欣赏并适时加以点拨。
3.加强诵读,注重情感熏陶
有些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如《项脊轩志》《陈情表》等等篇目,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达到自由背诵的程度。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学生开始对这些文章中情愫理解不一定很深,但是,他们成诵之后,就自然而然的催促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如《陈情表》中多用感叹句,富有节奏感表达李密那种进退两难的窘状,学生通过不断诵读,会感受文章的情真、情深。再如《季氏将伐颛臾》中“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句,“求”字后面的感叹号是责备的语势体现,表现出孔子对冉有的失望之情,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二、点拨学法,转变教法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差主要是没有掌握好文言文的语言使用的规律。提高学生文言文自主阅读的能力,必须夯实文言文基础和灵活运用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文言文中常见的15个虚词各自有哪些词性和用法,通假字的类型,古今义如何分辨,特殊句式的类型与特征的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技巧等等。如果学生对这些规律有所了解,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就知道如何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和推断。
文言文阅读不只是能够会翻译,更需要在阅读中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我们要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就要让学生成为文言文阅读课堂的主人,通过互动,引导他们自主的阅读、发现与提升。如在《史记选读》中的《魏公子列传》学习时,学习重点是认识信陵君的“礼贤下士”的品质。我们可以对侯嬴这个人物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把握信陵君的礼贤下士品质。课堂上可让学生自主阅读信陵君与侯嬴交往的内容,概括并梳理情节,提出问题来探讨。如“信陵君门客三千,难道他与每个人结交都像对侯嬴这样吗?”“信陵君知遇侯嬴,结果侯嬴死了,侯嬴可不可以不死呢?”“侯嬴为什么要在信陵君面前提出要‘北乡自刭’呢,文中为什么没有信陵君阻止或劝说的内容呢?”这些问题的理解,让我们感受到“士为知己者死”的可贵,也侧面表现出“礼贤下士”的价值;而结合司马迁的生平遭遇,我们也能深刻感受司马迁的郁积的愤懑之情。这样,学生能获得深层的自主阅读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高中学生要想学好文言文,教师必须要授之以渔,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文言阅读习惯。首先,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自主阅读习惯。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预习的重要性,自觉地主动地对文言文进行预习阅读。另外,还要教会学生课前预习阅读的方法,否则学生会感到十分迷茫,不知所错。笔者认为:第一,学生预习时必须通读文言文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通过查字典把难认的字标上字音,了解字义。第二,学生预习时肯定会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注释、查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三,学生预习时还应注重文言文知识迁移,要把头脑中的文言知识运用起来,解决一些问题。其次,教师还应引领学生养成课中阅读的习惯。学生通过预习阅读课文后,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上课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针对问题和难点进行阅读的习惯,通过引导品读的方式,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重视学生阅读文言文积累知识习惯的培养。最后,教师还应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更能够提高阅读能力。要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长久的坚持下去必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善于做阅读笔记的习惯。
三、善于运用所学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文言文教学的外延也是生活。学习文言文不要拘泥于纯粹的文言文本身,而要善于运用文言中的精华。如苏洵的《六国论》堪称名篇,论证逻辑性强可谓是它最大优势。其逻辑性表现在:文章为了充分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罗列了两个有力论据,然后再罗列更小的分论据,最后提出看法,进一步深化中心论点。文章就这样一层深似一层,采用了完全归纳法、类比论证法、演绎法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达到了不容置辩的论证效果。在学生写议论文的时候,就可以把这种论证逻辑性的技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使自己的文章论点突出,又具有说服力。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识记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学习热情高,知识库存多并且学以致用,从而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处境,实现素质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