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业的批改是教学的一面镜子,通过作业批改,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调整相应的教学思路和手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对小学数学批改符号研究非常必要。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最常用的数学批改符号是“√”、“×”。小学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正确使用符号,要告别“×”号;丰富批改符号;采用激励性评语。
【关键词】教师;数学作业;批改符号
数学作业的评改是教学的一面镜子,通过作业批改,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弥补学生在知识上的缺陷,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此窗口及时获得信息,调整相应的教学思路和手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数学作业批改环节中暴露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对小学数学批改符号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小学数学教师批改作业使用的符号情况
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使用符号情况如下:老师最常用的数学批改符号是“√”、“×”。同时存在着少量下列符号:☆,解题有创意;审题不认真,列式错误的用“—”;数字或题目抄错的用“○”;书写不符合要求的用“﹦”;做题不够简便但是又正确的用“□”;单位带错的用“﹏”;叙述不清楚的用“?”;没带单位的用“( )”;需要重新做的用符号“△”;鼓励用“●”(此符号为红色)
另外,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在数学评语上面,主要有优、良、及格、不及格、重新做、好、认真点、马虎,学生最不满意的数学符号是“×”,此外,对诸如不及格、重新做之类的评语也不太满意。
2小学数学教师批改作业使用的符号情况的分析
2.1“×”号使用现状分析
学生对数学作业评改不满意的地方首先是“×”号,它并不能指出错因,数学作业错误的原因有多种,批改的时候只使用“×”号,并没有明确的指出错误所在,学生只知道哪个题错了,但是并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一个百思不解的信息,对学生纠正错误起不到指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都害怕“×”号,它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做错题是件很平常的事,而一个红“×”号,好像是一只大眼睛在盯着孩子,孩子体验到的只是一种明显的犯错心理。一个红“×”,不仅仅是对答案的否定,也是对孩子的否定。孩子在人生刚刚起步时,就被否定,对待生活学习的积极性势必会受到打击。
儿童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喜欢听老师的表扬,他们认为这是老师对自己的肯定,相反,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在心理上会感到自卑,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产生反抗心理。透过“×”号,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种冷漠与不近人情,感受不到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鼓励。更为可怕的是有的同学为了避免“×”号,只好抄袭别人的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这样以来,家长以为自己的孩子学习很好,老师也以为学生学的很好,而实际上,学生却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一次次的翻开别人的作业本,这样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2.2“√”号使用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只要学生做题结果是对的,老师就用“√”来标注,学生看到一个“√”号固然高兴,但是对一部分学生的创造创造力发展来说却是一种扼杀,有的学生不但聪明而且具有很强的专研精神,面对一个问题,他们常常能想出不同新奇的解题方法,很显然,他们是渴望老师对这种方法持肯定和鼓励态度的,但是,仅有的一个“√”号,却让他们丧失了寻找更优秀答案的积极性。
2.3评价等级符号使用现状分析
在数学作业批改中,除了“×”号与“√”号,还有一种常见的等级符号评价方法。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完全正确的作业用“优”予以鼓励,中等生用“良”或“及格”,对错误较多者则批上“不及格”之类,有的老师干脆直接给出一个分数,这种评价方法在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得到一个优或者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但是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另外,这种等级的差别,对小学生的心理也是一种伤害。
3小学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正确使用符号的建议
3.1告别“×”号
代表错误的符号“×”号被换掉的理由有三点:
3.1.1避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尽量避免对学生的直接伤害,学生在作业中给出的答案即使全错了,教师也不要给以全盘否定,可以指出问题的所在,要求学生仔细再想想。
3.1.2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作业发给学生时,作业上全是对号的学生,一脸高兴;作业上有几个“×”号的学生,额头上就会皱疙瘩,有的立即把当天的作业撕了,即使不撕,心里十分难受,怕同学看见,更怕家长看见。家长一说要检查作业,不是说谎话对付,就是拖着不往外掏。从家长这一方面说,见孩子作业本上“×”号,轻者教训一顿,重者拳脚相加,这样自尊心强的学生怎能受得了。
3.1.3避免给学生留下的心理阴影。法院出的布告,处决犯人的名子上就打“×”号。“×”号意味着犯了重罪,不给改过的机会了。难道学生的一道错题也是犯了如此“重罪”,写个错字就不给改错的机会了吗?
3.2丰富批改符号
3.2.1高年级数学老师用“√”号和“×”号两种符号来批改作业,这是远远不够的。批改作业的符号应多样化,比如遇到学生有错误答案出现时,在错处旁画“?”,等学生在原处订正以后,再补上“√”號。这样,学生面对没有“×”号的作业本可以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投入新一轮作业,收到良好的作业效果。再比如用“☆”来肯定学生在某一道题的解法上的新颖独到,并做得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用“△”来表示学生在解题思路上的正确,但是在书面表达或者计算上还存在一点小问题,用这样的符号去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也可以用这种符号标出学生在读题上没有读懂的地方。
3.2.2低年级学生认字不多,可以用学生较为熟悉的画面增加情味。例如可以采用画“笑脸”与“哭脸”的方法,如果得的成绩较好或有进步,教师便在作业下方画张美丽的笑脸,意为表扬.如果成绩不尽如人意,则画张哭脸,表现不够满意。长此以往学生渐渐知道,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进步,有张灿烂的笑脸是目标。当一张张笑脸、一面面红旗或一个个红苹果等充满童趣的印章代替了原来的分数而出现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时,不论是成绩好的学生抑或是成绩差的学生,看到那一个个充满爱心和激励的印章,不但作业的质量会提高,还能一下子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4结语
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新的符号和评语,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作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教师;数学作业;批改符号
数学作业的评改是教学的一面镜子,通过作业批改,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弥补学生在知识上的缺陷,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此窗口及时获得信息,调整相应的教学思路和手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数学作业批改环节中暴露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对小学数学批改符号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小学数学教师批改作业使用的符号情况
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使用符号情况如下:老师最常用的数学批改符号是“√”、“×”。同时存在着少量下列符号:☆,解题有创意;审题不认真,列式错误的用“—”;数字或题目抄错的用“○”;书写不符合要求的用“﹦”;做题不够简便但是又正确的用“□”;单位带错的用“﹏”;叙述不清楚的用“?”;没带单位的用“( )”;需要重新做的用符号“△”;鼓励用“●”(此符号为红色)
另外,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在数学评语上面,主要有优、良、及格、不及格、重新做、好、认真点、马虎,学生最不满意的数学符号是“×”,此外,对诸如不及格、重新做之类的评语也不太满意。
2小学数学教师批改作业使用的符号情况的分析
2.1“×”号使用现状分析
学生对数学作业评改不满意的地方首先是“×”号,它并不能指出错因,数学作业错误的原因有多种,批改的时候只使用“×”号,并没有明确的指出错误所在,学生只知道哪个题错了,但是并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一个百思不解的信息,对学生纠正错误起不到指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都害怕“×”号,它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做错题是件很平常的事,而一个红“×”号,好像是一只大眼睛在盯着孩子,孩子体验到的只是一种明显的犯错心理。一个红“×”,不仅仅是对答案的否定,也是对孩子的否定。孩子在人生刚刚起步时,就被否定,对待生活学习的积极性势必会受到打击。
儿童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喜欢听老师的表扬,他们认为这是老师对自己的肯定,相反,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在心理上会感到自卑,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产生反抗心理。透过“×”号,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种冷漠与不近人情,感受不到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鼓励。更为可怕的是有的同学为了避免“×”号,只好抄袭别人的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这样以来,家长以为自己的孩子学习很好,老师也以为学生学的很好,而实际上,学生却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一次次的翻开别人的作业本,这样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2.2“√”号使用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只要学生做题结果是对的,老师就用“√”来标注,学生看到一个“√”号固然高兴,但是对一部分学生的创造创造力发展来说却是一种扼杀,有的学生不但聪明而且具有很强的专研精神,面对一个问题,他们常常能想出不同新奇的解题方法,很显然,他们是渴望老师对这种方法持肯定和鼓励态度的,但是,仅有的一个“√”号,却让他们丧失了寻找更优秀答案的积极性。
2.3评价等级符号使用现状分析
在数学作业批改中,除了“×”号与“√”号,还有一种常见的等级符号评价方法。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完全正确的作业用“优”予以鼓励,中等生用“良”或“及格”,对错误较多者则批上“不及格”之类,有的老师干脆直接给出一个分数,这种评价方法在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得到一个优或者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但是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另外,这种等级的差别,对小学生的心理也是一种伤害。
3小学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正确使用符号的建议
3.1告别“×”号
代表错误的符号“×”号被换掉的理由有三点:
3.1.1避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尽量避免对学生的直接伤害,学生在作业中给出的答案即使全错了,教师也不要给以全盘否定,可以指出问题的所在,要求学生仔细再想想。
3.1.2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作业发给学生时,作业上全是对号的学生,一脸高兴;作业上有几个“×”号的学生,额头上就会皱疙瘩,有的立即把当天的作业撕了,即使不撕,心里十分难受,怕同学看见,更怕家长看见。家长一说要检查作业,不是说谎话对付,就是拖着不往外掏。从家长这一方面说,见孩子作业本上“×”号,轻者教训一顿,重者拳脚相加,这样自尊心强的学生怎能受得了。
3.1.3避免给学生留下的心理阴影。法院出的布告,处决犯人的名子上就打“×”号。“×”号意味着犯了重罪,不给改过的机会了。难道学生的一道错题也是犯了如此“重罪”,写个错字就不给改错的机会了吗?
3.2丰富批改符号
3.2.1高年级数学老师用“√”号和“×”号两种符号来批改作业,这是远远不够的。批改作业的符号应多样化,比如遇到学生有错误答案出现时,在错处旁画“?”,等学生在原处订正以后,再补上“√”號。这样,学生面对没有“×”号的作业本可以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投入新一轮作业,收到良好的作业效果。再比如用“☆”来肯定学生在某一道题的解法上的新颖独到,并做得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用“△”来表示学生在解题思路上的正确,但是在书面表达或者计算上还存在一点小问题,用这样的符号去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也可以用这种符号标出学生在读题上没有读懂的地方。
3.2.2低年级学生认字不多,可以用学生较为熟悉的画面增加情味。例如可以采用画“笑脸”与“哭脸”的方法,如果得的成绩较好或有进步,教师便在作业下方画张美丽的笑脸,意为表扬.如果成绩不尽如人意,则画张哭脸,表现不够满意。长此以往学生渐渐知道,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进步,有张灿烂的笑脸是目标。当一张张笑脸、一面面红旗或一个个红苹果等充满童趣的印章代替了原来的分数而出现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时,不论是成绩好的学生抑或是成绩差的学生,看到那一个个充满爱心和激励的印章,不但作业的质量会提高,还能一下子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4结语
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新的符号和评语,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作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