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爸是农民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_yan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也很想学学别人写自己的老爸超级伟大,玉树临风,出去背影就是一道风景。
  可我的老爸就是个农民,大凡普通农民具备的缺点他基本上占全了,别人进城三天就会进步,学城里人不紧不慢的说话,学城里人穿着体面……我的农民老爸进城十五年了,现代的他学会的不多,骨子里的某种气质倔强的根深蒂固。
  老爸的穿戴还是他在乡下老家时的状态,领子总是傲娇的竖起来,一层挨一层,红滴白滴蓝滴紫滴毫无规则的依偎在一起,半截衣领露在毛衣的外面,另外半截羞羞答答的躲在里面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夏天的背心可以穿在冬天的毛衣外面,胸前鼓鼓的,看的眼睛想投诉,裤子常常是一只塞在袜子里或者鞋里,有时裤子拉链不提醒也忘了拉上去,关键是他还在家闲不住满街跑,见人就打招呼,只要和我们某个祖辈沾到同姓的都是亲戚,住的靠着我们老家的都是老鄉,谈到他的儿子媳妇,姑娘女婿,他那自豪的神态仿佛我们都在中南海就职,只要有人和聊天,天上他基本上晓得一半地上必须全知道,腰不疼头不晕,精神抖擞像打了比鸡血还厉害的凤凰血。
  进城十几年了,老爸还是以前在老家山沟沟里这个山头喊话那个山头可以听见的大嗓门,打电话几条街都听得见,纯粹“裸音”,没有秘密可言,老爸对着手机费劲大声的说着话,为了节约话费,他自顾自的把他那一套说完后,也不管别人是否还有话说直接把电话按了,微信和抖音他是绝对不玩的,他担心别人把他的巨款弄没了。
  在街上老爸老远看到我的车,生怕我看不到他,立马举起毛主席阅兵仪式的手势,激动的边跑边挥手还要高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引得路人侧目,跑着跑着,老爸的腰就弓了下来,看到车快停的时候,他手慌脚乱的一手拧着他买的大包小包,一手拖着我给他买的带凳子的拐杖,弓着腰一股脑儿的把东西连同他自己塞进来,又担心我停车时间久了会罚款,屁股还没坐稳就催我快点开走,风风火火的去关门衣服经常被车门夹住,但仍然不忘给我指挥怎么开车,直到啰啰嗦嗦的我实在听不下去了,温柔的回他一句,你莫操心我会开车,他才心有不甘闭上他那张爱唠叨的嘴。
  老爸洗澡是不用热水器的,那么多水白白流走实在太可惜了,怎么劝他都不听,老爸一直用盆洗澡,电视上推荐给老爸的泡脚粉一直被老爸视为神药,泡脚粉被他用出了高水平,厂家没有开发的功能都能被他提前宣传了,首先用它洗头,再洗脸洗澡泡脚,最后还要用这盆水冲厕所,他用拖把堵在大便池,泡脚水把拖把浸泡,整个厕所拖一遍,再把剩下的水倒下去,摆放整齐的沐浴露他不用非要用香皂,他固执的坚持着他曾经的生活方式,无论我们怎么游说他都想不改变,厕所里放着大盆小盆的水,洗脸滴,洗衣服滴,洗菜滴,洗脚滴,带水的都存在那里。军哥下来后,不光把所有盆里的水倒了,还拿起龙头到处冲水,全屋84消毒好几遍,军哥坐下来抽根烟的功夫,老爸把水闸关了,他说不关闸也会滴水,点点滴滴都是钱呐。
  进城后老爸还是酷爱种田,每天不出去下棋就去种田,小音响放在一旁热情洋溢的唱着,田里红苕、南瓜、冬瓜、白菜……每季蔬菜都有,南瓜出来了老爸吃南瓜,红苕出来了吃红苕……他的生活不讲质量管饱就行,结束时老爸一定不忘把碗里最后几粒米吃掉,筷子在碗底敲出夸张的声音,我说现在不缺粮食这个动作不文雅,老爸憨憨的笑说我一个农民呗不用那么雅。
  我坚持把剩菜倒掉,老爸都会和我吵着留下来,他说奶奶以前带着他们时家里好穷好穷,吃过野草吃过观音土,哪有这样的生活?千万不能浪费粮食,粒粒皆辛苦,晚上的剩饭剩菜都被他第二天早上抢着一锅煮了,实在不能吃的菜老爸会用一个小桶装起来,送给他熟悉的喂猪的农户。
  老爸买的水果都是一元的,苹果有点损伤的老爸用刀切除损坏的部位,红枣大多是有气无力的秧枣,老爸告诉我一个买菜的秘诀,就是下午去买菜,那些准备回家的菜贩,哪个对老爸吆喝的热情,老爸就会乐颠颠的把他剩下的一堆菜买回去,有时茄子中间被切除了一块,他吩咐我用清水多泡一下,菜就苏醒过来了,他说这样又新鲜又省钱。
  老爸酷爱旅游,当然是花钱很少的那种旅游他才肯去,大凡需要去旅游景点打卡不怎么花钱还能管吃管住的,老爸都乐呵呵的跟着去,翻山越岭风雨无阻,有时连续几天都是坐大巴车,一天十几个小时的路,他不在乎,出门必带一本中国地图,去过的地方就用笔画个圈,每个景点,老爸必认真听导游讲解当地风土人情,人文故事,景点来历,晚上睡前在电话里做报告,路过哪些城市,在哪个服务区吃饭,吃饭有哪些菜,谁做了讲解,景点特色,谁谁谁又买了多少特产,谁谁谁又照顾了他,电话里老爸娓娓道来,记忆清晰,隔着听筒都能感受到他无比雀跃的心情。
  在老爸眼里,每天只要出去玩,一切都是美好,快八十岁的老爸至少可以把导游的讲解复述到七八成,我惊叹老爸的记忆天赋和专注,大部分旅游就是走马观花的拍拍照,而老爸是虔诚的在旅游,谈到旅游圣地,韶山和北京是老爸的挚爱,因为毛主席是他心中的神,看毛主席是老爸一辈子的信仰,去年老爸跟着哥哥去到北京,为了看升旗瞻仰毛主席,半夜起床,排队排到腿酸依旧热血沸腾,今年去了韶山,亲自给毛主席献了花圈,从此喝水的杯子是毛主席的纪念杯,胸前挂着毛主席的胸章,还有好几个大大的五角星,远远的望去,有点退休老将军的架势。
  老爸每天必看新闻,睡前起床前都会看书看报不用带眼镜,关心国际国内大事,我有时笑他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老爸偶尔会叹息:“我都七十八了,台湾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我开玩笑问他,如果收复台湾需要捐助,你舍得把退休工资贡献出去么?老爸马上来了精神:“只要是收复台湾,我把工资都捐出去,回老家种田去,我一个农民不需要花什么钱。”
  还人情是老爸惦记的大事,过年过节,亲戚朋友给老爸送了礼物或者红包,老爸隔三差五的问我,谁谁谁家里最近有事不,他要去还人情,不能白吃白喝好像理所当然的拿别人的,老爸去别人家不能空手,总要买点礼物,我说他太俗又落后,老爸依旧坚持他的处世习惯。
  自从军哥下班之余研究了酱猪脚,酱牛排,做起了私房菜,老爸每天多了一件事,出门聊天必谈他女婿的酱猪脚,偶尔坐在门口,和路人问东问西,绘声绘色的推荐他女婿的手艺,眉飞色舞,头快昂成一只鹅了,最后不忘重点询问路人是否会下棋,会下棋的他立马热情的挽留对方陪他下棋,遇见外地人老爸也会顺着对方的口音和对方聊天,不用多久,老爸就学会了用神似对方的方言讲着彩色的普通话,和别人热火朝天的热络起来。
  母亲在世时,老爸身上的人民币没超过一百元,母亲走后,老爸一下子从贫农升级到富农,用钱也不用请示,终于实现了人生的财富自由、精神自由、时间自由。可没有了母亲给他指导正确方向,老爸变得茫然、落籍,他保留着母亲在时的一些物件,把母亲的遗像放在显眼的地方,重大事情还是时刻要向母亲汇报。如果梦里接到了母亲的指示,第二天肯定照办。
  老爸无数次和我感叹,母亲一生太不划算了,节俭能干,却走了那么早,现在这么好的时代,只留下他一个人享福,说着说着,老爸的神情又变得暗淡了。
  老爸做梦都希望我们家乡繁华起来,见人就推广老家的景点格子河、龙潭河、九龙观,邀请他们去老家旅游,考察,提到家乡老爸整个人瞬间鲜活开来,意气风华如少年。
  就是我的农民老爸,很抠很土又话唠无比,十几年的城里生活,老爸还是那个单纯如少年的农民老爸。
  半书浮云千帆尽,怒马鲜衣仍少年。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1945- ),波兰著名诗人、随笔散文家和小说家。波兰“新浪潮”诗歌代表诗人、主要理论阐述者。1945年出生在利沃夫(今属乌克兰),毕业于雅盖沃大学哲学系。1982年移居巴黎。后往来于巴黎和美国之间,先后执教于休斯敦和芝加哥大学。2002年返回波兰,定居克拉科夫。主要著作有诗集《公报》《肉铺》《信》《多重性颂》《画布》《炽烈的土地》《震惊》《神秘学入门》《无止境:新诗与诗选》《
期刊
老爸,你离开我们已经36天了。多么漫长难熬的36天啊,其实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您都不曾走出我的生活,不曾走出我的心,更不曾走出我的记忆。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呆呆地坐在窗前,恍惚间,门开了,您手里拿这个水杯,您还像往常一样慢慢地走了进来,还是那样的慈详。这36天我也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失眠一直折磨着我。下楼时,看着层层的楼梯,光滑的扶手,想着每一寸您走过和触摸的地方,悲从心来,泪水又湿润
期刊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这首古老的《击壤歌》告诉我,大地是神,农民是神,诗人也是。  我的父亲,一个普通农民,于2019年4月,悄悄的离开,没有惊动任何人。  一  金秋十月,相约伊金霍洛寻找诗意。  到原野。种下思念、迷茫与向往。  向时空,探询生命、真相、去向。  二  走进蒙古源流,用思念编织一场时光交错的梦。  走过元大都、元上都、哈喇和林、阿拉腾斡
期刊
一  我们那遥远的祖先,  你们是怎么从亚洲走过漫长的道路,  来到多瑙河边建立起国家的……  这是匈牙利籍诗人裴多菲,在一首诗中写的。  据考古发掘研究,证明鬼方的匈奴迁到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其后裔的一支迁徙到了匈牙利。作家高建群在他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中也有过表述——匈牙利人吹唢呐,以及剪纸的情形和中国陕北的一样:他们说话的尾音,也与陕北口音很相似。还有匈牙利学者
期刊
雷凤转这个漂亮的景颇族小女人,居然这样向朋友解说自己的名字:“雷鸣电闪中,凤凰在闯荡,转身就碰壁,碰壁就转身!”说完了,还丢出一句不怕让爹妈生气的话:“我年纪轻轻就吃了这么多苦,怕是爹妈把我的名字取嘎掉啦!”  与雷凤转的初识是在风花雪月的洱海边,龙哥备下了一桌国宾级盛宴。郝姐姐向大家介绍雷凤转时,说她的名字拗口不好记,可以直接叫她小妖。还说小妖是个山妖精,在盈江边有一座大山头,有一片大产业。小妖
期刊
炉桥,古,曲阳治也。这是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鎮,是清代定文章的故里。它位于皖东的西部边陲,地处三市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水陆交通要冲。早在秦汉前,这里是洛涧河、严涧河、沛河三水汇聚之地,也是人口密集的一大聚落。古镇四面环水,西北船泊处,逶迤六十余里通入淮河,“地方富庶,科甲绵延,为邑之首镇”,那时,素有“小南京”的美誉。这里就是我的祖籍,是我们皖东近代魏氏的发源地之一,有魏氏公祭的魏家坟
期刊
踏进古村,走在满是暗影的小巷,阳光正洒在布满沧桑的屋脊。  触摸巷道的残壁,那斑驳的古建筑仍隐隐透出当年的繁华。悠悠岁月,风过无痕,在那杂草丛生、青苔满地、近乎破落的古建筑群,有小巷、有石板和石头筑成的小道。甚至,望尽远方,在村民祭拜先人的缭绕香火烟雾中,在村民默默的祷告声中,有一种穿梭时光遂道的感觉。岁月虽然远去,但村民的心中,逾走逾远的故乡始终在他们的遥望中,在他们的梦乡里。古村落调查,正是“
期刊
农村老家的房前有棵香樟树,已有多年。香樟树高大、雄伟而又枝繁叶茂,树干约有十米高,树冠很大,像一把巨伞,把我家前院遮盖得严严实实。  春风还没吹上几天,细小的嫩芽就从稠密的老叶之间偷偷冒了出来,嫩芽衬着绿叶,黄绿相间,萌发着新的生命活力,彰显着春天的力量;春夏之交,一簇簇黄色的小花朵竞相绽放,如同黄澄澄的谷粒,虽小,却浓香扑鼻。有时我会静静地站在树下,闭上眼睛,屏住呼吸,然后再贪婪地深吸一口,那股
期刊
当那一抹抹新春的清新的淡黄慢慢隐去的时候,校园无意间就被这热闹的粉红攻陷了……  四月芳菲,每次行走于食堂往教学楼的小道时,目光会自然而然地遗落到这堵生机盎然的蔷薇之墙。  今年开始注意到蔷薇的时候,是从它高枝的炫耀开始的。青绿的小树顶端探出了一个俏丽的容姿,新鲜、活跃、妩媚,用它们浅浅而又招人的绚烂微笑点缀着圆润而单一的小树枝头。  一路红蔷薇,开得如火如荼。它们从高枝慢慢滑落,攀附着墙体,一串
期刊
“烟花三月下扬州”,千年前李白送别友人时写下的这句诗,不曾想成了扬州的名片,勾起了无数人对江南水乡的遐想与向往。  自古以来,扬州就是无数文人墨客理想的居住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笔下的扬州不仅有道不尽的无限繁华,更让我们看到了江南女子的柔情秀美。  扬州虽地理位置不在江南,却有着和江南一样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风土人情。扬州是一座历史名城,经历过无限繁华与历史洗礼,在隋唐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