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PBL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yin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也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问题导向式教学”,与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非常契合。从PBL教学的基本理念出发,依据中职生的特点与认知基础,设计教学实施步骤,总结实践效果,反思存在的困难并积极探寻对策,提升中职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与育德实效。
  [关    键   词]  新课标;PBL教学法;中职;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106-02
   2020年2月27日,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明确提出围绕议题设计活动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索,培育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政课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问题导向、合作学习的独特价值。
   长期以来,中职思政课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虽然也会有讨论发言、案例故事等课堂活动,但一般仍由教师承担价值观的輸入。与此同时,“00后”这一代中职生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他们“见多识广”,敢于表达,很多时候 “说教”与“灌输”并不好用,教师一味强调自己所讲的理论正确、不可辩驳,还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甚至激起他们挑战权威的心理。
   如何吸引学生并让正确的价值观入脑入心,如盐在肴?中职思政教学内容是有明确规定与教学要求的,但可以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PBL为教师开展议题式教学、落实新课标提供了可选答案。
   一、PBL教学法的认知
   PBL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Barrows)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医学院创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从西方医学教育的主流模式,逐步走向其他学科教育领域,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至今已应用在各学科教学中。
   PBL的全称为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设计并抛出真实性的问题,推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寻找答案,指导学习者在投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学科知识,发展学习技能。其基本理念是引导学生探究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学到相关知识与技能,习得协作互助,学生完成任务并进行展示,教师也以此来评估学生,代替传统考试。注重启发,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PBL充分契合了围绕培养“核心素养”开展的新一轮思政课改革。
   PBL最吸引人之处就在于使用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围绕问题的解决而投入学习,提升课堂吸引力。“问题”也是PBL教学法的核心,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反思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PBL教学具有以下特征:(1)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所有学习活动围绕问题展开;(2)问题必须是学生未来可能遭遇的真实问题;(3)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4)学习成果是解决问题的方案;(5)问题完成后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二、教学实施步骤
   国内学者提出过不同PBL教学实施步骤,多是围绕创立者Barrows的五步法演变,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以Barrows在1993年提出的问题解决模型为基础,按照课前学习准备、课中合作探究、课后评价巩固的流程,提出了适合中职生的教学实施步骤。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要找准“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连接点,以学生熟悉的情境、事件设问,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真实
   一个问题的“真”可以体现在:(1)问题是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2)生活中可能会真的遇到并产生真实的影响;(3)学生生活中真正会关心的问题。比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做遵纪守法的人”一课中可以创设 “好朋友喊我去帮忙打架该如何应对”的情境。
   2.合理
   问题设置要考虑学生实际水平,不能难到让学生望而却步,也不能简单得令人乏味,要贴近中职生的生活经验,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并有能力解决问题。比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有勇有谋,应对犯罪”一课可以设问“放学路上看到有人盗窃电动车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PBL教学除了在课前设置启动问题,还应在课中设计环环相扣的启发性问题,引领学生循环反复解决问题。教师将教学内容问题化,让学生在逐个解决具有逻辑关系的系列化的问题中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教师要注重通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悟、辨别和生成,达成价值观认同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来讲,分组可以在新学期第一堂课完成,教师指导学生选出组长,学习分工并熟悉要求。课前,教师布置任务,如观看微课、新闻,阅读教材,收集资料,完成习题等,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为学生每次自主学习给予充分支持。课中,小组成员交流信息,共同商议、分析解决问题,教师以促进者的身份,不断观察、给予适时的帮助,督促、推动小组合作有序进行。
   (三)成果展示,精讲点拨    小组达成共识后,选派代表发表意见,可采用PPT、手绘、表演等生动丰富的方式配合展示,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此环节的魅力。小组代表轮流担任发言人,代表发言结束,本组成员可补充,营造宽松的氛围。部分中职生自信心较低,想说又怕自己不行,如果允许有人陪伴发言、补充发言,则能减轻压力,可以推动更多人参与课堂学习。成果展示环节,教师要及时点评,挖掘每一组的具体优点(态度或成果),给予热情洋溢的鼓励和肯定。最后,也要对合作学习成果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提示易错点,以归纳总结的方式澄清观点,完成价值观的纠偏与正确引导。
   (四)课后巩固,评价反思
   为确保课后评价合理、公正、全面,一方面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合作表现进行反思,评选优秀小组,促进团队意识,鼓励见贤思齐。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准备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思政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积极引导。
   三、实践效果
   (一)PBL支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PBL学习中,小组合作使学生学会了分工负责、协同工作、沟通交流以及自我管理。这些综合素养的培养,很难从抽象的课本知识中学到,也很难从老师的批评教育中生成。更珍贵的是,议题式教学使学生有机会把生活经验与学校学习联结,他们发现自己有话可讲、有话能说,进而愿意深度参与课堂讨论,不再惧怕学习!“一次一次地解决问题”可以帮助中职生这个严重缺乏自我认可的群体,获得宝贵的“自信”与“积极心态”,这为学生后续的求学、工作和生活发展提供了更深層的支持。
   (二)PBL有效提升思政课育德效果
   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还要表达辨析,这是最好的自我教育,相比于说教,他们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更长久和深刻。小组汇报环节,代表发表观点后,还要应对来自其他小组的质疑,观点冲突会推动深入思考,教师再辅助表达与总结,课堂学习效果倍增。例如,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课设问“好朋友想做网红,我该支持她吗”。因为不同观点的交流,学生很快就能意识到:成功的网红,往往都需要坚韧的毅力与出众的业务实力;做选择要考虑个人客观实际。
   四、困难与对策
   (一)班级纪律的管控
   采用PBL的中职课堂,经常看上去学生闹哄哄,老师在旁“看热闹”,学生也确实容易出现“放得出来,收不回去”的状况,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强调规则,培养习惯。必要的课堂秩序维护,会使教师感觉比传统上课模式要累得多。
   对策:教师要能在内心接纳一个并不安静、完美的课堂,克制自己的表达欲与控制欲。坚持下去,信任学生,给学生一点时间,通过熟悉规则、执行规则,最终等待课堂回到一个平衡、自治的状态。
   (二)学生能力的差异
   PBL教学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学习者的能力要与之相匹配。如果学生课前不准备,会直接降低课堂的参与效果。现实中有部分中职生缺乏学习技能,不会自学,还有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授课模式,觉得参与活动很麻烦。
   对策:一方面,初期可选择学生基础较好的班级开展,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搭建足够多的学习提示与方法示范,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增强学生自信,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慢慢成长起来。
   (三)教师素养的要求
   PBL要求教师很好地把握教学目的,提出优秀的“问题”,控制讨论的过程,能够同时扮演引导者和任务协调者等多重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也意味着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准备。
   对策:首先,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其次,学校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学习条件与奖励支持。最后,教师也要坚持不懈地在日常实践中以PBL的方式升级自己对PBL教学的理解。
   (四)团队合作的效果
   PBL采用的是小组学习的形式,关键步骤是要从普通的小组合作发展为有凝聚力的团队,由合格组长带领成员共同努力,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成果,而实践中,一些小组虽有分工,但任务多压在组长身上或由几个固定的积极分子承担。
   对策:均衡分组,明确权责。教师要花大力气指导分组,培训组长,并制定明确规则来确保小组分工协作顺利进行,包括“展示环节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当发言人”这样的规定,避免每次发言总是几个学生的独角戏。同时,利用积分奖励制度,激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
   (五)评价体系的设计
   健全、合理的评价体系是PBL教学取得预期成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然而PBL教学模式的评价多元化、多维度,比传统教学的终结性评价难度大得多,学生往往觉得占用太多时间,没有耐心完成“烦琐”的多维度评价,课后评价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工作量。
   对策:教学评价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和团队的进步,而非单纯判断学生成绩的高低,教师应该突出学习态度与活动参与度的评价比重。还要争取信息化教学的配置,建立数字化的学生成长档案;简化考核与评价标准,制作简明的评价量表工具来协助评价完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PBL教学应是一个逐步探索、长期坚持的过程。2020年中职思政新课标将课程调整为四门,其中“职业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两门继承了2008年中职德育课课程设置,基本保持不变,可以先从这两门课程筛选适合运用PBL教学法的章节或知识点,开展教学设计并不断实践应用,在观察、反思、积累中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洪娟.PBL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程中应用的实效性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章宏.合作学习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7).
   [3]李美微.PBL学习法在思想政治课堂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6).
   [4]王桂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设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5).
   [5]胡琳.PBL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9(6).
  编辑 栗国花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一些犯罪团伙利用社会公众对足球的关注,建立起以足球赛事为主要玩法的网络赌球平台,企图从中牟利。网络赌球犯罪作为典型的非接触性犯罪,因其手法隐蔽、犯罪成本低、牟利大、形式多样等原因日益猖獗,严重危害了社会管理秩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之一。为维护社会秩序,打击网络赌球犯罪,对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部分网络赌球犯罪裁判文书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梳理出当前网络赌球犯罪侦查工作存在的发现难、追缴难、取证难和协作难困境,进而从线索来源、侦查理念、取证能力和侦查协作四个方面提出侦查对
摘要:通过剖析大数据和统一战线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勾勒出大数据与统战工作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基于数据治理过程中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提出基于大数据治理视阈下统战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统战工作;深度融合;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原4496(2021)01原022原05  基金项目: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
摘要:提出“美丽中国”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人的价值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美丽中国”思想是以加强自然界的生命力来推动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改变“异化”达到人的良性发展,以城乡一体化来提升人的精神文化信仰与幸福。  关键词:人;最高价值;唯物史观;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96(2021)01-012-04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自然观和世
摘要:阐述了准确定位意识形态工作在治国理政中极端重要的地位,坚持问题导向与顶层设计相统一的科学方法,主动回应马克思主义嵌入并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这一重要的时代课题;以意识形态责任规范的法治化与精细化,意识形态话语叙事的大众化与通俗化,构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新格局,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方法论。  关键词:意识形态;特征;話语;制度  中图分类号:D
摘要:论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继承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并向前推进,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精神动力、改革实践、价值评价、国家治理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需着眼于思想意识、实践、制度三个层面。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理论逻辑;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
摘要:依据辽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及2019年至2020年辽宁省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对辽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概况进行统计描述,深刻剖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资金紧张、市场需求不足、招工难、原材料成本高等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国内国际新形势和新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能为小微工业企业未来发展指出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小微企业;工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
摘要:立足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通过对统一战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期应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乡村建设行动中面临的思想认识分化、生产要素匮乏、协商民主不畅、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进行具体调查分析,并试图用统一战线思想凝聚、资源汇聚、利益合聚、人才集聚等方面优势补足乡村建设行动中的短板,以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在乡村建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