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慧校园到“智慧育人”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ec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正在重塑整个教育生态。从国家宏观层面上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规划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重点推进,在智慧环境、智慧资源、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方面创新教育治理思路。可以说,这是一场教育教学管理、育人模式的深度变革,有助于破解传统的管理体制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江苏省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2012年创校初成为“江苏省百所数字校园试点学校”,到2020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经历了从网络校园到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阶段。学校的智慧校园突破传统意义上“学校”的边界,通过终端智能化、资源数字化、管理可视化、育人全员化,真正实现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智慧共育”。
  ● 深化顶层设计,构筑“智慧大脑”
  1.发展聚力
  构筑学校的“智慧大脑”,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进行整体的谋划、系统的实施。学校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提升育人品质。在整体架构上,以基础设施层、数据平台层和服务门户层为重点,建设遵循安全性、易用性、兼容性原则。建设路径以软硬件信息建设为基础,构建完善的智慧基础服务设施,深化场景应用。智慧校园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随着新技术日新月异地涌现,智慧校园建设应该在动态中有序推进、不断完善、持续投入。
  2.精准施力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遵循国家《智慧校园总体框架》标准,涵盖智慧教学环境创设、智慧教学资源管理、智慧校园管理服务、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如上页图所示。
  抓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校园的应用提供基础支持。学校先后采购了人脸识别门禁、智能考勤机、智能无线等智能硬件,通过网络通信对智能感应设备进行科学配置,确保数据能够精准采集、高效流通。数据平台即支撑智慧校园的核心层,包括统一接口、支撑平台、数据交换、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通过云计算协同分工,处理搜集到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确保各子系统内合理运用数据决策,它相当于学校的“智慧大脑”。应用服务层的应用端注重系统安全性、便捷性和可扩展性,集成丰富的应用插件,所有用户统一身份认证管理,进行严格的层级管理,赋予相关权限,保证运行安全。
  3.共建助力
  智慧校园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应破除“一次性”投资的思维定式,通过多元渠道深化场景应用,拓展“平台 应用”模式,重视来自教育教学管理一线的实际应用需求并不断更新,才能增强智慧校园的活力。在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中,我们一路探索,汇聚来自各方面的研究经验、力量,在共建的过程中形成助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2015年,学校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智慧教育实验学校”;2019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阿里巴巴钉钉未来校园示范学校”。
  ● 深度场景应用,推进“智慧管理”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校园是学校治理模式的一种生态重构。学校通过创设智能的信息化环境,将日常教学场景、OA校园办公、后勤服务管理、家校智慧共育等有机融合,在基于日常的场景应用中,从传统管理升级到智慧管理。
  1.智慧教学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与学,智慧校园的建设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革。其中,数字资源建设是基础,智慧教学应用是途径,师生素养发展是目标。教师利用学校云平台,实现学情检测、在线备课、跟踪反馈、课后答疑等一系列教学环节。通过推进智慧课堂的研究,实施以协作、创新、自主、个性为特征的智慧学习。充分利用交互式教学、自动录播、智能感应的智慧教室,实现了日常教研活动的“备课组打磨—常态化录播—教研组评议—个性化修改”示范课引领教学的新模式。不断更新、充实的校本资源库为师生的教与学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智慧研修
  学校把教学、科研融入智慧校园的创建过程中,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探索。所承担的江苏省第十二期教研课题“支持智慧课堂的教学云平台建设研究”、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数字化实验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无锡市规划课题“基于‘E学习’平台的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学习研究”等课题陆续顺利结题。2020年6月,学校“小学STEAM教育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获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子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极大地深化了学校教师对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的理解,提高了学科融合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更推动了智慧校园的实践运用。
  3.智慧办公
  学校将日常应用都整合到钉钉云平台中,在教师个人“工作台”上,根据需要定制了不同模块的日常办公应用,如公告、家校通知、云上党建、校园宝、云盘、OA审批、考勤、日程等,涵盖校务管理、人事管理、公文管理、学生管理、教务管理等方面。消息传递可用短信、Ding消息、电话等不同方式,已讀或者未读一目了然。
  4.智慧服务
  校园服务质量最能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智慧校园以服务师生、家长为宗旨,大数据处理技术让硬件变得更有“智慧”,智能硬件实现物物相连,让服务无处不在。例如,“智慧校园”中的“后勤报修”板块,从发现故障到提出申请再到审批完成并落实报修,闭环管理,落实每一位责任人的职责权限,同时对维修进程一目了然,规范了后勤服务工作流程。后台大数据汇总,清晰地显示出故障点、故障率、处置时间等信息,提升了管理效能。又如,学校每天通过人脸识别、精准定位技术进行打卡考勤,每天、每月形成智能报表,方便管理者第一时间掌握出勤情况。再如,物品领用管理细化为物品申购、快餐申报、用章申请、文印申请、用车申请、奖品申请等,规范了后勤管理,提升了服务效益。如家长要到校参加活动,用“魔点访客”进行预约,进校即通知到相关教师,便捷、安全、高效。
  ● 深耕智能数据,实现“智慧育人”   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是为了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重中之重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需求、教师教学与发展的需求,从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备未来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面对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如何探索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变革评价方式,从学科育人到“智慧育人”,是智慧校园走入深层应用要思考的话题。
  1.智慧学习方式变革
  传统的学习,停留在单一、单向的信息“传递—获取”的方式上,很难从根本上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在智慧化的学习环境中,各种资源相互连接且获取不受时空限制,通过团队协作,在不断地质疑与思考中,学生可以获得创新创造能力。基于“学习共同体”而构建的在线“学习场域”,有助于开展项目化、个性化的深度学习。从“数字资源”向“大数据”“可视化”转变,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挖掘,从智能大数据中发现问题、解决痛点,让学习真正发生。
  2.学生评价方式变革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定性、定量的分数或者等级来标志,不能动态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学校智慧校园“一生一码”的实践应用,将班级教师评分变成全校师生共评,对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日常行为规范、比赛获奖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班级群中“班级圈”的应用可以记录班级生活点滴,如优秀作品、比赛瞬间、才艺分享、生活舞台等,是一本随时可以点击的立体综合的成长数字手册;而“校友会”功能则把班级群永久保留,每位学生的“成长大数据”可伴随一生。
  3.“三位一体”智慧共育
  社会、家庭和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智慧校园建设過程中要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各方优势和力量,实现“智慧共育”。2019年,学校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授予“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试点学校”称号。借助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实施智慧心育,相当于把“心理教育专家”请进了每一个家庭。通过智慧云平台,家长和教师及时交流育人心得、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就是将国家信息化战略落地的过程,它将创新创造作为学校教育培养的重要抓手。学校管理层要以促进教师、学生全面发展为视角,从智能环境、创新制度、文化创造等方面加以保障;要以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信息技术,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智慧治理能力,加强应用服务,从智慧教学到智慧育人,以期实现管理效能进阶、教学质量提升、师生素养跃迁、学校内涵发展。
其他文献
一、广场  这是一个十条大道交汇的广场,在午夜的微风下,却显出几分冷清。  汽车呼啸而来,前灯射出的光柱在夜的死水中晃动,在中央的青铜柱蒙上一层暗淡的清辉,只有那女神,还在那52米高的高空飞翔、飘摇。  夜,稠如漆,秽如腥,沉如铁。  我战战兢兢地打开了车门。我知道,这早已不是记忆中的巴黎,我不得不小心,自由女神的足下,会不会都藏着某个午夜之子,在不经意间给你当头一棒。  或者,在他那夜一般颜色的
一  或许泥土太悄无声息,太不起眼,以至于我遗忘了它的存在。直到去年清明,回故乡途中,车窗外掠过连绵的小山丘,细看才发现是墓地。初春,这些半青半黄的山坡上,立着一垛垛土堆,周遭的草木也是冷静的色彩,唯有土堆上,插着鲜艳的花朵,鲜艳到夺目,这一瞬间,生与死如此强烈地对比共存,我第一次体会到土地的深情和悲悯。它覆盖了所有的荣辱悲喜,结束了挣扎、不甘、怨愤……所有独属于人世间的体会。  然而,纵是一堆黄
我本科学的是商务英语,那个时候还不太确定自己以后想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心中很迷茫,就经常跑到图书馆,因为我觉得文字记载了人类最高的智慧和最本质的经验,或许我可以从中得到关于生活的答案。我在哲学书上看到,苏格拉底说,“未经审查的生活不值得一过”。因此我花了四年的时间,试图找到一种“值得一过”的生活,其间积攒了大量的倾诉欲,开始写起小说。那时候写小说对我来说只是一种自娱自乐,也是一种自我诊断的手段。 
在美军中,美国海军“核潜艇之父”海曼·G·里科弗应该称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了。他,53岁晋升为海军少将,59岁晋升为 海军中将,73岁晋升为海军上将,81岁时退役。在问鼎将军之路的励志故事中,他实在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人。同时,他又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性格内向,为人苛刻,脾气暴躁,处事武断,遭人忌恨,特立独行,树敌众多,还被公认为不具备主官特质……如此之人,居然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功:他,被公认为改变
在我一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文学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天地,每当我的内心积压着一些情绪需要发泄时,我便诉诸文字。那时,文学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一个容器,是一个出口。  但是,当我步入大学,在一次次的写作磨炼中,尤其是在教授们的指导下,文学对我而言有了深刻而实际的意义。福建师范大学文科楼前有一小块不规则的花园,里面的花不争不闹,静静地开。教室里,教授略微沙哑的声音在话筒中被小心翼翼地放大,然后清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ERP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是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论述ERP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ERP会计信息系统需要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 ERP;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 教学改革    随着以计算机技
主持人李壮语:  这些年,“地域色彩”成为文学界的热点话题,许多作家和作品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方式在此维度上做出过尝试。在一个渐趋规范、同质的全球化时代,具有“地域”或曰“地方”色彩的文学书写缘何兴起、在创作实践中展现出了哪些不同的侧面、其得失及未来的可能性何在,这些都值得我们展开探讨。  石一枫作为近年来风头甚劲的青年作家,其一系列小说作品都带有鲜明的“京味儿”语言烙印;从本期石一枫的文章中,我们既
说实话,我本人虽然操持着一种近似口语的语言写作,而我的口语据说又是北京话,但对那种特传统、特典型的“京味小说”感觉并不格外强烈。或者说该喜欢也喜欢,但喜欢的往往是几个鲜明的人物,比如老舍的祥子虎妞儿,邓友梅的那五,陈建功那群“找乐儿”的老票友之类,这种喜欢常常源自于文学普遍范畴里的“好”,没什么来自于地域性的偏心眼儿。就像看到张爱玲写的上海女人、陆文夫写的苏州吃货,我也同样喜欢,与之相比京味文学里
迄今为止,人类的写作方式都是地域主义的,这意味着,地域写作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基因。狭隘而言,地域写作是一个民族的内部“事件”,即我们可以把地域写作视为一种“风情写作”,风情及其凸显出来的精神取向、气质和偏好是地域写作的主要标识。因此,《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和《楚辞》“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在《文心雕龙》的视野中才会被归结为北南之别。但若宏观而论,地域写作就是民族性的表达,亦即地域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全媒体时代背景条件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高校网络微党课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教育实践,对高校网络微党课的科学设计,以及“图媒动态速递,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党建思想教育形式和方法,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网络微党课;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9-0088-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