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依托地铁构建历史文化标识系统初探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041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古都西安大量文化遗产和历史积淀湮没于现代城市建设中,无从感知古都的悠久历史进程和文化遗产和人的交流的情况,提出依托地铁网络构建历史文化标识系统。并以对城市格局、城市形态有重要意义和沿线文化遗产有显著特征的一号线为例,对几大重要文化遗产栖息地依托地铁构建标识系统在空间和实施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西安,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标识,地铁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价值高、年代久、数量多、类型全、规模大、意境美等特点,地铁的修建,对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古都西安文物安全有极大影响,同时文物安全也影响着地铁线路走向、站点设置、埋深等方面。
  之前普遍认为,地铁的修建(施工、振动、沉降等)对文化遗产有害无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文化遗产阐释与诠释》中提到:“各种遗产保护行为本质上都是交流行为”。西安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但大量文化遗产在城市中无法感知,其携带的大量历史信息也无从传达,西安被几个著名旅游景点所代表。在确保了地铁沿线文化遗产安全的前提下,地铁沿线文化遗产通过地铁这样一个走向明确的、国际化的线-面网络化构建标识系统,开展文化遗产的诠释与展示工作,对于文化遗产,是个网络化、整体化、传达文化遗产信息便捷化的契机;对于城市中的人、旅游者,是获取相关知识、增加城市认同感、感知城市的最好方式。
  地铁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绕开”,地铁除优化城市结构,引导城市空间有序增长等作用外,也应肩负起联系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传递城市历史文化信息,展示与诠释文化遗产的作用,是交通网络也是文化旅游网络,是交通设施更是文化展示设施,是信息新媒体也是展示与诠释文化遗产的新媒介[1]。
  1.一号线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意义
  经过分析和平行比较,西安地铁一号线沿线(站点半径500m范围内)携带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以下4个特点,可成为西安依托地铁进行文化遗产展示网络构建前的试验线路。
  1.1携带文化遗产数量等级特征明显
  本文指的文化遗产包括两方面:文物和潜在文物。根据相关叠图、文献整理得:一号线沿线文物35项、潜在文物以隋唐时期60项,五代~明时期22项。国家级文保单位6项,省级文保单位1项,市级文保单位2项,居近期规划六条线路中携带文化遗产数量等级的前列。
  1.2对城市历史格局影响重大
  现代西安的城市格局是数千年城市形态演变叠加的结果,规整的棋盘路网,中正的城市格局,依稀可见的历代城市轮廓,时刻传达着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价值。东西向的一号线和南北向的二号线在空间上共同构成巨大十字,强化了西安中正的城市格局;同时,西安南的后花园“秦岭”、西安北的渭河皆成东西向,东西向的一号线,某种程度上更加强化了这种东西向的山水格局。
  1.3最具依托地铁进行文化遗产展示与诠释优势
  城市文化的传播、旅游的发展多依托的是已存在的文化遗产,在国外,巴黎、雅典和莫斯科等著名历史城市利用地铁进行在城市文化传播、旅游景点关联方面做了成功探索。通过分析一号线沿线文化遗产和地铁线路的关系发现,一号线沿线文化遗产跨越历史时期特别长,携带西安几大重要大遗址,基本涵盖了周、秦、汉、唐西安四个重要历史时期,为近期规划六条线中跨越时期最长、携带大遗址最多的线路。
  1.4小结
  因此,对于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依托地铁,在确保文化遗产安全的情况下,构建历史文化标识系统,促进文化遗产与人的交流是十分可行的。并且地铁一号线自身具备的文化遗产资源特点、线路特点可以首先开展依托地铁进行文化遗产展示与诠释,标识等工作。下面将进行详细论述。
  2.历史文化标识系统
  历史文化标识系统,曾蓝在《西安城市历史文化标识系统初探》中将其定义为:根据城市对其历史文化的认知、传播、延续等实际需要,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按照历史时期与文化类别两大属性进行分类……形成对城市历史文化具有认知、纪念、宣传、保护、传承等作用的系统。
  在之前的历史文化标识系统研究中,由于城市文化遗产散落在城市各处缺乏系统网络或线路的串联,因此过去的标识系统研究仅停留在对标识内容、标识方式等方面的探讨,难以落实到空间。通过地铁网络,将城市中文化遗产“找出来、串起来、活起来”,将无形、有形文化遗产空间化,系统化。
  2.1历史文化标识系统的构建
  标识的概念包括标识对象和标识本体两部分,标识对象是指被标识的信息本身,标识本体是指传达信息的形式,包括常见的碑、雕塑、装置以及一切可以传达信息的形式[2]。一般来说,标识对象保留的信息越完善,能够传达的信息越多,标识本体就越简单。
  结合相关学者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和标识的相关研究,将标识对象分为按照点、线、面分为:自然形胜层次、城市格局层次、历史街区层次、三普(即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西安2000余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历史场所、名品名店和古树名木层次,历史场所和无形文化遗产5个层次,并进行编号,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3]。
  
  同时,按目前已有的历史文化标识本体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并与标识对象结合,确定应用标识本体、标识对象及地铁作为媒介三者之间的关系。当然,研究标识系统是个复杂而多学科的工作,本文仅就城市规划方面做一定的探讨。
  西安是个文化遗产资源内涵极其丰富的城市,其历史、民俗、生态资源是这个大博物馆中内涵丰富的藏品,标识系统则是这些藏品的标签说明。当然,仅是一条地铁线形成的标识是远远不够的,未来随着地铁覆盖密度的增加,依靠500M范围内内即能找到的地铁站,搭乘任意一班地铁即能到达城市任一点,标识系统才能真正构建,处于城市中的人才能真正感知到城市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城市也因此更加富有魅力和可知性。
  3.各历史场所依托地铁站点标识实施策略
  西安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文化名城,13朝古都,建城3000余年,其中建都1200多年,创造了包括周秦汉唐四个朝代在内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史。一号线沿线关联的朝代除周代遗存较少,暂不列入讨论范围,除此以外,其余各朝代皆为该朝代唯一、也是最典型的遗址代表。
  标识的设计、实施和传播必须融合多种学科的成果,必须根据其自身文化背景、存在状况与重要性选择具体形式,做到形式、精神、内容和文脉与所在地融合,实为一项漫长和艰巨的任务,本文不过多展开讨论,仅就位置、实施要点做一些策略探讨。
  3.1秦——秦阿房宫遗址
  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秦阿房宫遗址现存2座园囿遗址,5座建筑遗址,其中包括重要的阿房宫前殿遗址。其中有部分遗址在一号线后围寨站和三桥站500米步行范围内,未来南侧将与五号线发生较密切联系。秦阿房宫遗址目前保护欠缺,保护范围内遗址环境较差。
  未来可通过在一号线影响范围内建立专题秦阿房宫博物馆,同时整治遗址环境,并长远考虑五号线站点影响范围内标识的的设置,挖掘秦代文脉,通过运用介绍标识、展示标识、表现标识等三种标识基本形式形成连续的步行引导流线引导人们了解认识秦代最为著名的阿房宫。
  3.2汉——汉长安遗址及南侧大型汉代礼制建筑遗址
  在西安轨道交通近期规划线路中,与汉长安遗址关系最为密切的线路就是一号线,汉长安城遗址及其南侧汉代大型礼制建筑遗址(社稷及九庙等)均在一号线枣园站、汉城路站500m步行范围内,非常方便易达。
  西安市政府计划在十二五期间(2014-2015)年前完成相关居民安置及主要遗迹保护展示工作,能够将汉长安城遗址这个36平方公里的超大型遗址开放为遗址公园,将其真正纳入到城市生活中。
  除了根据现有工作计划,依托遗址建立一系列博物馆和进行遗址相关保护展示工作外,通过一号线枣园站和汉城路站与汉长安联系紧密同时联系着城市核心区的优势,在站名选择、相关公共设施设计等方面应有特殊考虑。并且由于汉长安面积巨大,单靠步行难以完成旅游科考等文化遗产信息交流活动,因此需结合地铁站点适时设置相关公交线路和自行车租赁,并结合保护规划中博物馆、展示区等对现有道路相关展示路线引导,将汉长安遗址真正纳入城市生活,在城市的行进中即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
  3.3唐——隋唐长安城遗址
  唐代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鼎盛和辉煌的时代,其在包括隋唐长安城在内的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遗存。隋唐长安城遗址现已被西安城市密集建成区完全叠压,对感知隋唐长安城极其重要的城廓、轴线和历史地标,除城廓西南段结合城市绿地形成了很好的遗址展示保护和开放空间,大明宫遗址、曲江池遗址建成了遗址公园,结合大小雁塔形成城市开放空间外,隋唐长安城埋没在在现代城市中无法感知定位,城市数次演变、辉煌的文明史仅停留在书本中。
  地铁与城市形态有着莫大关系,地铁对显现城市轴线,勾勒城市轮廓,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地铁对增加隋唐长安城在城市空间的可读性无疑是个机遇,以一号线为例,一号线由东至西东进隋唐长安城外郭城东北通化门、沿宫城南承天门外大街一路向西出外郭城西北开远门,完整显现了开远门-通化门轴线,经过了隋唐长安城宫城南包括承天门在内重要的8个宫城门、13个里坊、大量官邸、宅院、寺庙等对隋唐长安城定位、识别和考古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的轴线和地标。
  隋唐长安城面积巨大、历史信息极多、价值极高,但目前基本被埋于地下或已毁于城市建设,其标识系统的建立不应一概而论。就一号线沿线而言,涉及了开远门-通化门轴线,并且开远门遗址和通化门遗址处站点已分别命名为开远门和通化门,是对较好感知隋唐长安城极其重要的措施;同时地铁隧道中运用submedia-动媒体技术根据地铁行进速度设置相关展示,在线路行进时形成“流动电影”[4],将有关隋唐时代的历史事件、人物、相关文脉标识进行显现;同时对站点步行500m范围内的大量历史地标、故事传说、名人宅邸等进行标识,若有可能将结合考古发现一并进行展示,有条件的话建立博物馆或辟为城市开放空间,强化西安作为“博物馆之城”的概念。
  3.4 明——明清西安城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历史时期,也是西安文化遗产保存数量较多保存状况较好的历史时期,并且该时期遗存主要集中在明城墙内,明城墙及城墙内大量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都是西安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号线由东至西东进朝阳门,沿西五路、东五路向西出玉祥门,经过七贤庄和北院门两个具有独特人文的历史文化街区及大量文保单位。由于明城墙内文化遗产保存状况相对其它时期较好,地上遗存较为丰富因此标识提供的信息可减少,但必须控制站点附近的建筑高度,保护文物的周围的历史环境。
  3.5其它
  一号线沿线除了在秦、汉、唐、明四个历史时期有不可替代的进行标识的优势及必要性,其与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切边,并携带大量文保单位、古树名木、名人故居等,都是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其丰富地上遗存和人文资源,可将其视作天然的活态博物馆加以引导和适当更新,形成若干主题博物馆。借助地铁的快速大运量、国际化的特点,为西安“博物馆之城”充实更丰富的内容。
  4.结论
  本文通过对古都西安的地铁及重点地铁一号线的线路特点、沿线文化遗产特点及目前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新认识的梳理和整合,提出西安依托地铁构建历史文化标识系统的充分性及必要性;并重点就一号线与其携带的文化遗产关系与其标识实施要点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当然还存在很多值得深入的方面。是对西安“博物馆之城”构想的充实,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作的思考。
  
  [1] 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修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西利.城市标识系统规划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4] 李亚馨.在黑暗的地铁隧道里看“胶片电影”[N].第一财经日报.2007-10-15
  
  
其他文献
摘要:以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福清车站框架桥(2×16m)施工实例,介绍了大跨径框架桥在高速铁路上顶进的方案确定和施工方法,总结了施工中的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框架桥顶进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2009年底,根据福清市政府提出的意见,为满足地方道路规划预留通道要求,2010年1月,在新建福厦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期间,在福清车站DK53+849处新增设一座2×16×6.6m的公路立交框架桥
期刊
随着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而建筑作为一个时代文化经济科技的集中代表,必然在这个过程中挑起了主力军的重担。很多学者和前辈们都在不断的探索和寻找当代建筑应该前进的方向,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掀起了很多学习西方建筑的思潮,当然这不能说全部是坏事,但是由此所导致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而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现代建筑的国际化导致城市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新兴建造的城市似乎都是一个样子,没有地域文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铁的快速发展,我国将逐渐步入高铁时代,高铁时代的到来势必将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区域影响。本文试着从高铁的视角去探讨和研究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铁所带来的影响。高铁正在慢慢的以它特有分方式改变着城市区域经济的格局;高铁为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了巨大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高铁;区域经济;郑州;城市发展  2010年郑西高铁开通,2011年武广高铁也相继投入运营以
期刊
摘要:盾构过河掘进是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风险最大也是施工难点之一。本文针对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石榴庄~大红门站区间隧道盾构过河施工中的难点和采取的各项有效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并对达到的效果和积累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过河隧道;盾构;浅覆土  1 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石榴庄~大红门站区间全长1086.5m,区间由西向东下穿凉水河。凉水河为北京
期刊
摘要:南水北调渠道均为大型渠道,底宽较大,边坡的坡度较缓。按照传统混凝土浇筑方法,渠底混凝土浇筑需分成条带再分块浇筑,无论从资源投入、工效还是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都有相当大的难度,渠道机械化衬砌施工技术,解决了渠道边坡要分块采用模板浇筑这个难题,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的保证了施工质量。  关键词:南水北调 渠道 混凝土 衬砌施工  南水北调—就是将中国南部多余的水资源调到北方缺水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物的节能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类已经进入到节能环保时代,节能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对节能建筑材料应用的重要性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列举出几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节能建筑材料,以期为我国节能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节能建筑材料;施工;应用;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期刊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进度与安全,因此,控制好混凝土工程质量是保证整个水利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进度,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创造良好的投资效益。本文就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1 严格把守质量关
期刊
摘要:本文章就如何对抓好办公室工作以协助行政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办公室工作;行政管理;政务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工作的枢纽和窗口,是重要的综合管理部门,办公室的职责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关系,为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二是对外代表公司处理相关行政事务,是宣传公司、推广公司的重要部门;三是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对行政指令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办公室不仅是企业
期刊
摘要:城市轨道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发展的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对于城市轨道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我们通信行业也提出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城市轨道通信,为人们出行安全以及路途愉快提供保障。本文主要介绍城市轨道无线通信系统现状,以及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仅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字:城市轨道;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1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无线系统现状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
期刊
摘要:“5.12”汶川地震已造成了大量落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灾害,次生灾害隐患亦十分严重。局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强度加剧,情况复杂,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要坚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本文就着重从震区新生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等方面给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关键词:汶川地震;水土流失;防治      “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