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3所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kai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了解襄阳市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大学生的教育提供事实依据。方法 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襄阳市3所不同类型高校的733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科院校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好于其他两所院校学生;总体上看,25.10%的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状,大专院校和中专院校在这方面差异极显著(t=3.64,P<0.01);20.46 %的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敏感,中专院校显著高于大专院校(t=2.32,P<0.05);19.92 %和17.19 %的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敌对和恐怖,中专院校显著高于大专院校和本科院校。结论 襄阳市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良好,但中专院校女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应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正确引导使在校女大学生能积极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 大学生 症状自评量表 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特殊的群体,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度成为社会焦点,并引起了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自1996年以来,我国很多研究者利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大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其中,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德罗加蒂斯(Derogatis, L. R.)等人于1973年编制,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1]。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共10个因子,可以用来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疾病的发生率[2]。段华平等[3]和蔚岩[4]等曾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对福州市和唐山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王强等[5]、金艾裙等[6]和刘民[7]也利用此法分别对医科大学新生、安徽省大学生和医学院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而专门针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于2014年对湖北省襄阳市3所不同类型高校(层次为本科、大专和中专)的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了SCL-90的调查,本文将本次调查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探讨了造成女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因素,以期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加强女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随机抽查湖北文理学院(本科)、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和襄阳市护士学校(中专)等3所高校的各专业女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3份,有效回收率为91.63%。其中大一113名,大二398名,大三222名。本科院校219名,大专院校231名,中专院校283名。
  (二)方法。
  1.调查方法与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问卷采用的SCL-90是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也是当前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使用最为广泛的检查量表。结合本研究的目的,问卷设计还包括了学生最基本的年级信息,以便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进一步分析。SCL-90采用5级评分:1=没有,2=轻度,3=中度,4=重度,5=严重,共计90题,从感觉、思维、情绪、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
  2.数据分析方法 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人工录入数据,利用EXCEL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
  (一)襄阳市3所院校女大学生SCL-90总体筛查结果 见表1
  如表1所示,被测试的733名女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排在前3位的因子分别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对。强迫:25.10%的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状,其中轻度占20.19%,中度占4.37%,重度占0.55%。人际敏感:20.46%的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自在和自卑感,其中轻度占15.42%,中度占4.50%,重度占0.55%。敌对:19.92%的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敌对症状,其中轻度占15.28%,中度占3.82%,重度占0.82%。
  (二)不同院校女大学生在SCL-90上得分比较。通过t检验分析得出,在SCL-90的10个因子中,不同院校的女大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6个因子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科院校与大专院校的女大学生在10个因子上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本科院校和中专院校的女大学生在敌对、恐怖等2个因子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中专院校高于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大专院校和中专院校的女大学生在强迫症状的因子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人际敏感、敌对、恐怖等3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中专院校高于大专院校女大学生。结果见表2。
  (三)不同年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通过t检验分析得出,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的得分上,除了一年级和三年级在强迫症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在其他因子的得分都不存在年级间的差异。结果见表3。
  三、讨论
  我国目前大学教育主要是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容易忽视心理素质教育,尤其是女大学生作为学生弱势群体中的敏感人群,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重视在校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有效途径之一[8]。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不同院校的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了SPL-90的心理健康分析,结果表明襄阳市女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相对来讲,强迫症状的分数较高,且在该因子上具有中度以上症状者比例也较其他因子高(25.10%),其次是人际敏感、敌对、抑郁和恐怖,这些方面与其他研究报道的类似[3,9-13],说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但是由于本研究聚焦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之前报道不同的是,敌对、抑郁和恐怖因子上中度以上症状者占有的比例也很高,分别是19.92%、18.14%和17.19%,其中恐怖因子上中度以上的症状者明显高于前人报道的数据(6.3%[9]和12.9%[3])。在强迫症状上,与段华平等报道的不同[3],本次调查中不同年级不同院校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一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中专院校极显著高于大专院校,说明低年级和低办学层次院校的女大学生面对更大的压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的关心低年级和低办学层次院校的女大学生,正确加以引导,树立她们的自信心,积极面对大学生活的学业和将来的就业形势。人际敏感方面,在本次调查中有20.46%的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自在感受与自卑感,仅次于强迫症状,说明当今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很大欠缺,尤其是中专院校的女大学生显著高于大专院校,学校应该较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技能,有报道称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14],相关部门可以借鉴。在敌对和恐怖方面,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院校之间表现了显著差异,其中中专院校的女大学生显著高于本科院校和大专院校,说明中专院校的女大学生更加感觉在学校没有安全感,学习应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以上几个方面也正反映了现今90后女大学生的典型特征,中专院校女大学生表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是由于护士学校以女生为主,更容易产生人际敏感、敌对和恐怖等问题,因此,女大学生应该适度增加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同时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校应该提倡健康的管理模式[15],使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充实、健康和快乐。
  通讯作者:翟立红
  本文为湖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31)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4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心理科学[J],2007,30(2):485-488.
  [2]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2001,(4):27-32.
  [3]段华平,赵陵波,白丽英.福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08,16(3):265-266.
  [4]蔚岩,任玉薇.唐山市三所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心理卫生与心理学研究[J],2011,14(7):1052-1055.
  [5]王强,宋丽娟,唐平,杨贵英.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08,16(6):623-625.
  [6]金艾裙,苏国红.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思考.皖西学院学报[J],2010,26(2):120-123.
  [7]刘民.医学院女生心理卫生状况比较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00,8(6):621-623.
  [8]郑涵予,卢勤.心理健康课程效果及对大学生人生意义感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14,(9):1395-1397.
  [9]任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症状自评量表(SPL-90)的反思.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09,17(8):958-960.
  [10]彭虎军,魏书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08,16(9):966-969.
  [11]郅利聪.河南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07,15(2):145-147.
  [12]舒曼,袁爱清,徐紫云,等.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J],2005,12(22):113-116.
  [13]王鲁慧,翟德春,刘晓云,等.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沈阳医学院学报[J],2004,3:43-45.
  [14]王月琴,李海燕.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14,(9):1401-1403.
  [15]张持晨,童玲,段志光,等.大学生健康管理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效果分析.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J],2011,05(4):240-242.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襄阳)
其他文献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充分展示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合作才能有更大的力量,才能轻松顺利的到达成功的彼岸。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又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生活因为合作而更加精彩,而在数学课堂中因为小组合作学习而实现“1+1>2”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帮助小学生融入集体的良好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体会到成功
期刊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特别是近几年,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然而,由于一部分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实质的正确理解,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差。现就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刻意追求表面形式,忽视实质  由于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实质理解不够,对合作学习的目的、动机、运用范围和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设计,认为只要有合作学习就是反应了新课改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互相配合,分工明确,互教互学,达到学习目标。组织成员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都以解决共同问题为目的。在合作中激发学习欲望和进取心,相互欣赏,相互接纳,相互启发,相互评价,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且能有效拓宽学生感情交流的范围。这种学习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让学生能在比较轻松,平等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习作总目标是: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
期刊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合作意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
期刊
[摘要]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极易遏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如何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提出了课堂教学留白的必要性,并具体阐述了留白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课堂教学 留白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说:“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教师是学生独立思考权的维护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应当悉心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享受独立思考权,教会学生学会思维,以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很多老师在课堂中时常会用到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自我表现的氛围,他们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变现自己,很容易发挥集体力量。一个学生的发言很容易带动别人的思维,从而使整个小组同学各抒己见提出更好的办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在探究新知中应用,在数学学习整个过程同样可以试用。如果合理应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将我这几年的教学体会与大家分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也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是一种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积极探索有效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流程 生活化 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