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分析心肺复苏(CPR)患者的近期与远期并发症.方法 对1例肺癌术后CPR并发冠状动脉及迟发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案与预
【机 构】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广东广州5101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分析心肺复苏(CPR)患者的近期与远期并发症.方法 对1例肺癌术后CPR并发冠状动脉及迟发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案与预后.结果 患者女,66岁,左肺腺癌(T1bN0M0,Ia期),行左上肺肺癌根治术,术后13 h突发心跳骤停,给予CPR2h,期间出现失血性休克,床边开胸探查,发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有一破损口;CPR后第12天,再次失血性休克,腹部超声:肝脏破裂出血,予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吸收.术后3个月,神志恢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9分,转下级医院继续康复.文献检索后经筛选剔除,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篇.35例冠状动脉破裂(尸体解剖回顾性研究)、34例肝破裂(个案报道).肝破裂病死率高达70.6%.左肝比右肝破裂多,大部分通过CT/超声诊断.治疗上包括手术、保守、肝动脉栓塞.结论 CPR合并冠状动脉、肝破裂患者,起病急,病死率高.临床上需警惕、避免、甄别CPR并发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凝血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住的204例已确诊的PTE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日渐增多,不仅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更跃居成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要病原学[1]。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呼吸道症状以干咳最为突出,多伴有明显的咽痛,呼吸道以外的症状以耳痛、皮疹多见,阳性体征以咽部充血和耳鼓膜充血多见,少数可有颈部淋巴结肿大[2]。我科收治的1例无呼吸系统症状、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表现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报告如下。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14岁女孩的母亲,今年40岁,在一家私企任职。最近,孩子因患有抑郁症,在精神科门诊接受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个月了。在这期间,孩子偶尔会去学校上学,有很多时候,要么是早上送到学校,不到中午就接到班主任老师的电话,说孩子在课堂上用圆规或者小刀割伤自己的手臂,要求我接回;要么就是孩子自己说不想上学。为了孩子的安全,学校老师也找我进行了谈话,我作为孩子的母亲,只
目的 评估左西孟旦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入住我中心的重症肺动脉高压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给予左西孟旦起始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7年数据,全球每年有600多万人死于吸烟.预计在2020年到2030年初,死亡人数将上升至每年1 000万人[1].因此,戒烟对于吸烟者特别是已罹患肺疾病患者来
心理学将完美主义分為两类:适应性完美主义和非适应性完美主义。 适应性完美主义者的口号是“更快、更好、更强”,他们努力追求成功,可以容忍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失败,不会对自尊造成无法恢复的损伤。很多高成就者都属于这一类完美主义者。 相比之下,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则更容易被失败和挫折打倒,更容易自责,也更容易感到消沉,常常看不到自我价值,陷入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判断自己是不是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可以参考
我做了这么多年婚姻、家庭咨询,发现来访者们真正在意的是当自己内心痛苦、脆弱,或者压力很大的时候,伴侣能不能理解自己,能不能共情自己。 共情能力,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和有共情能力的人在一起,你会觉得如沐春风。有一个会共情的爱人,你会觉得自己被好好爱着。 如果遇到一个不懂共情的伴侣,会有多绝望? 我从来访者那里听到过很多这样的绝望。 比如:女人剖宫产
随着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得到了较大的完善与发展,其在推动改革进程、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医院的医务人员较多,工作中产生的档案较多,常规档案管理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人事档案的准确性,通过规范化管理档案并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效果[1]。虽然近年来医院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有所突破,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不够规范,存在一定问题,对实际管理效率与质量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探讨十分必要。
十多年前,我受到启发,只用了不到五周的时间,写下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到现在,这本书仍广为流传,被誉为个人成长领域的经典之作.这,当然不是我个人的创作.感觉就是有一些讯
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中有一段经典台词:年轻的时候你总会相信,还会遇到许多人,但后来你会发现能交流的人其实很少。 不知你是否赞同这句话?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体会的? 我第一次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是在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因为一个误会而争吵时,那时我想不通,为什么她跟我都这么熟了,还会误解我?她难道不该完全理解我吗?后来我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完全懂我,父母、闺蜜、恋人都做不到。想被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