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探究能力是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目标,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实验教学是培养这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化学实验中的课外实验是课堂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从身边的生活环境中找到实验素材,进行实验,不断增强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课外实验”是指;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以外;并且主要是在家庭环境里完成的化学实验
一、开展课外实验的意义
1.课外实验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课外阅读和收集资料,是化学教学联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化学课外实验则是重要的手段,这些都是化学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特别是课外实验。如:人教版教材第六单元有关碳酸的学习后,可在课后进行自制碳酸饮料的课外实验。实验器材及药品如下:凉开水、柠檬汁、白糖、小苏打(NaHCO3)、500ml饮料瓶、适量果汁。实验现象:1、产生气泡,接着气泡消失。学生据此得出实验结论或解释:1、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即碳酸饮料。该结论中的知识点有课堂知识点的复习,还有课堂知识点的延伸,都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
2.课外实验探究活动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课堂学习中,实验过程有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实验教学形式,学生自己独立动手的时间还是很少的。小型的课外探究活动主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自己必须动手做。如人教版第一单元蜡烛燃烧的分组实验课后,可以安排学生再次进行蜡烛燃烧的家庭实验,通过探究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最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的课外实验学习活动开展得越广泛、越深刻,学生的综合发展就会越全面、越充分。
3.课外实验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人教版第一单元《对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这一内容的学习课后,教师可以安排课外实验《捕捉呼出的气体》。本次实验的过程是:使用大半盆水,将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在其中,把带弯钩的饮料吸管放在玻璃杯口,向玻璃杯里面吹气,直到将玻璃杯里面的水排完,在水下盖好玻璃片。玻璃瓶内收集的气体就是人呼出的气体。使用的实验器材:玻璃杯、水盆、玻璃片、饮料吸管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这个小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充满了趣味性,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随之提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捕捉空气,学生各抒己见,兴趣更加高涨。
二、课外实验探究的实施
1.选好课外实验探究内容。
人教版教材上提供了很多课外实验的素材如:自制简易净水器、石墨导电及生成炭黑实验、鸡蛋壳与醋精反应实验、淬火和回火实验、白糖晶体的生成实验、自制汽水、鲜花变色与制作“叶脉书签”实验、有关保鲜膜实验和不同材料降解实验。教室可以本着简单安全的原则在其中帮学生选择合适的家庭实验,去掉不易做的或容易产生危险的实验。此外教师还可以把简单的课堂实验让学生在家中自己动手再做一遍加深印象:如蔗糖溶解、自制酸碱指示剂、蜡烛燃烧、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区分实验等。
2.制定课外实验探究计划,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教师可以在学期初制定好课外实验的探究计划。根据计划督促学生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步骤,书写实验报告并进行成果展示。
3.制定课外实验探究的评价机制和成果的展示。
课外探究实验要坚持,而初中孩子的恒心是有限,为了让学生能持之以恒。教师并不是布置下去教师就不闻不问了,教师教会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后,还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利用黑板报展示同学们的研究成果。或者每个月组织一次评比活动,给予优秀的孩子一些奖励。比如试管,烧杯等简单的实验器材。学期结束学生的探究成果也可以作为评价内容之一。
三、课外科学探究应注意事项
1.原料易得,无毒无害;仪器常见,操作简单;安全环保。
实验药品、器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也可以自己制作。可以把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改制成实验用品,供课外实验所需之用,同时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有些小儿咳嗽药的吸取器可以清洗后当作胶头滴管使用,甚至可以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吃冰激凌的小勺子可以做固體药品的药匙,使用废弃的输液管用作长颈漏斗,注射器可以替代分液漏斗,口服液的透明玻璃药瓶可以当作反应容器。玻璃杯也可以当作反应容器。甚至废弃的塑料瓶也可以当作反应容器等等。同时避免使用危险品,避免不安全的操作,避免产生空气污染物,也是课外实验老师在选择合适的实验时,要严格把控的内容。
2.引导学生学会课外实验探究,先帮助后放手。
人教版课本上有许多课外实验,但在每个学生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设计并进行实验时,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需要寻找合适的药品仪器的代用品,需要重新设计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之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想办法完善实验的过程并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最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并书写实验报告。
3.家校联合,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课外实验探究的共同支持。
课外实验探究活动主要的场所在家庭。可是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用“瓶瓶罐罐”做实验,认为孩子是玩物丧志,不专心于课业。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说明学生课外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化学学习的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希望家长能在家里督促、帮助孩子们完成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形成良性循环,家校联合,共同为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做贡献。
综上所述,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外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热爱化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开展课外实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我们应该不断挖掘每一个课外实验的价值,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其中,使课外实验成为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化学教学论实验》,《化学新课程中教学素材开发》
关键词:“课外实验”是指;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以外;并且主要是在家庭环境里完成的化学实验
一、开展课外实验的意义
1.课外实验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课外阅读和收集资料,是化学教学联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化学课外实验则是重要的手段,这些都是化学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特别是课外实验。如:人教版教材第六单元有关碳酸的学习后,可在课后进行自制碳酸饮料的课外实验。实验器材及药品如下:凉开水、柠檬汁、白糖、小苏打(NaHCO3)、500ml饮料瓶、适量果汁。实验现象:1、产生气泡,接着气泡消失。学生据此得出实验结论或解释:1、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即碳酸饮料。该结论中的知识点有课堂知识点的复习,还有课堂知识点的延伸,都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
2.课外实验探究活动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课堂学习中,实验过程有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实验教学形式,学生自己独立动手的时间还是很少的。小型的课外探究活动主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自己必须动手做。如人教版第一单元蜡烛燃烧的分组实验课后,可以安排学生再次进行蜡烛燃烧的家庭实验,通过探究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最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的课外实验学习活动开展得越广泛、越深刻,学生的综合发展就会越全面、越充分。
3.课外实验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人教版第一单元《对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这一内容的学习课后,教师可以安排课外实验《捕捉呼出的气体》。本次实验的过程是:使用大半盆水,将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在其中,把带弯钩的饮料吸管放在玻璃杯口,向玻璃杯里面吹气,直到将玻璃杯里面的水排完,在水下盖好玻璃片。玻璃瓶内收集的气体就是人呼出的气体。使用的实验器材:玻璃杯、水盆、玻璃片、饮料吸管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这个小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充满了趣味性,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随之提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捕捉空气,学生各抒己见,兴趣更加高涨。
二、课外实验探究的实施
1.选好课外实验探究内容。
人教版教材上提供了很多课外实验的素材如:自制简易净水器、石墨导电及生成炭黑实验、鸡蛋壳与醋精反应实验、淬火和回火实验、白糖晶体的生成实验、自制汽水、鲜花变色与制作“叶脉书签”实验、有关保鲜膜实验和不同材料降解实验。教室可以本着简单安全的原则在其中帮学生选择合适的家庭实验,去掉不易做的或容易产生危险的实验。此外教师还可以把简单的课堂实验让学生在家中自己动手再做一遍加深印象:如蔗糖溶解、自制酸碱指示剂、蜡烛燃烧、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区分实验等。
2.制定课外实验探究计划,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教师可以在学期初制定好课外实验的探究计划。根据计划督促学生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步骤,书写实验报告并进行成果展示。
3.制定课外实验探究的评价机制和成果的展示。
课外探究实验要坚持,而初中孩子的恒心是有限,为了让学生能持之以恒。教师并不是布置下去教师就不闻不问了,教师教会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后,还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利用黑板报展示同学们的研究成果。或者每个月组织一次评比活动,给予优秀的孩子一些奖励。比如试管,烧杯等简单的实验器材。学期结束学生的探究成果也可以作为评价内容之一。
三、课外科学探究应注意事项
1.原料易得,无毒无害;仪器常见,操作简单;安全环保。
实验药品、器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也可以自己制作。可以把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改制成实验用品,供课外实验所需之用,同时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有些小儿咳嗽药的吸取器可以清洗后当作胶头滴管使用,甚至可以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吃冰激凌的小勺子可以做固體药品的药匙,使用废弃的输液管用作长颈漏斗,注射器可以替代分液漏斗,口服液的透明玻璃药瓶可以当作反应容器。玻璃杯也可以当作反应容器。甚至废弃的塑料瓶也可以当作反应容器等等。同时避免使用危险品,避免不安全的操作,避免产生空气污染物,也是课外实验老师在选择合适的实验时,要严格把控的内容。
2.引导学生学会课外实验探究,先帮助后放手。
人教版课本上有许多课外实验,但在每个学生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设计并进行实验时,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需要寻找合适的药品仪器的代用品,需要重新设计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之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想办法完善实验的过程并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最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并书写实验报告。
3.家校联合,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课外实验探究的共同支持。
课外实验探究活动主要的场所在家庭。可是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用“瓶瓶罐罐”做实验,认为孩子是玩物丧志,不专心于课业。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说明学生课外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化学学习的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希望家长能在家里督促、帮助孩子们完成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形成良性循环,家校联合,共同为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做贡献。
综上所述,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外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热爱化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开展课外实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我们应该不断挖掘每一个课外实验的价值,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其中,使课外实验成为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化学教学论实验》,《化学新课程中教学素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