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河南省南阳市向东北行约50公里,赊店到了。如果你略通堪舆之术,渐近赊店,你的心跳会咚咚加快,最终会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风水宝地,这里绝对是一块风水宝地!”只见伏牛山隐隐在北,潘河赵河逶迤而来,西边是丰饶的南阳盆地,东边是蜿蜒起伏的丘陵,有一位诗人经过此地,欣然吟哦道:“依伏牛而襟汉江,临金盆而掬琼浆”。
赊店,又名赊旗店、赊旗镇,是社旗县城所在地。漫步在青石条铺就的街道上,清代的建筑触目皆是。青砖灰瓦的南北瓷器街两侧商铺林立,原汁原味地保留着那个远去朝代的韵致,广盛镖局、蔚盛长票号、厘金局门口猎猎飘动的旗帜,似在追忆繁盛的往事,特别是处于闹市中心的山陕会馆,更像一册厚重的史籍,见证着那昔年的辉煌。
赊店的起源,史料记载说,西汉末年,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皇族后裔刘秀顺应民心,满怀光复汉室的雄心,率领强兵骁将在古宛城起兵,征战厮杀,以平天下。一场大战过后,寡不敌众,带领一队人马落魄而逃,人困马乏之际,逃至一古镇,见一酒馆,众将狂饮,精神倍增,共议再举大事,酒过三巡,大计商定,惟缺帅旗。刘秀走出酒店,抬头看见一个大书“刘”字的酒幌在风中飘荡,大呼:“天助我也!”遂取酒幌为帅旗,一路征战,所向披靡,起兵南阳大战昆阳,建都洛阳。称帝后念“刘”记小店赊旗有功,封此小店为赊旗店,酒为“赊店老酒”,此镇称“赊店镇”。
赊店真正繁荣的时代,却在清代康乾年间。民间有“天下店,数赊店”之称。当时该镇为水旱码头,南船北马,总集百货,为南北九省交通要道,全国有16个省的商人在此经商。城区有72道商业街,36条胡同,人口达13万之众,各省商人所建同乡会馆10余座,大小庙宇30余座,数里之外,就可听到喧闹的市声,成为与周口镇、道口镇、朱仙镇齐名的中州四大名镇之一。
这里曾是南北货物水陆转运的枢纽。城东南码头上,桅樯如林,东南来的船队似游龙接连不断。通往洛阳、开封的大道上,马帮铃响,络绎不绝。镇内街道分行划市,如铜器街专营铜器,骡店街全为骡马大店,山货街专营山货,麻花街专营以麻花为主的小食品等,犹如现在的专业批发市场,行业特色十分明显。所经营的商品多为粮食、药材、白酒、生漆、桐油、茶叶、木材、布匹、食盐等。据资料记载,当时赊旗镇上的大商号吞吐量惊人,花布行50多家,每天可成交棉花5万余公斤、土布7000余匹;八大粮行日交易小麦、高粱、玉米、绿豆10余万公斤,仅“通盛行”一家,每天都要动用大车400辆、小车20多辆、骡马40多匹、挑担人夫1000多人。镇上500多家商行经营百货,21家骡马店朝夕待客,48家“过载行”日夜装卸不停,所以当时人说“拉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位于今舞阳县的水运码头)”。赊旗镇上的加工业随之繁荣。当时镇上有9家染坊,最大的一家日染青蓝布300多匹。酿酒业更为发达,最盛的有“永禄美”、“永隆统”等6家酒馆,当时赊店酒行销冀、鄂、桂、粤等十数省。建山陕会馆的时候,酒业行会“酒仙社”没少拿银子。原来晋商垄断了中国南方数省转运俄罗斯、外蒙的茶叶贸易。从南方采购的茶叶,形成批量后,大都由水路运抵汉口,再由汉水北上达赊店,再改行陆路,用马匹驮运至洛阳,入太行,再经太原、大同分别到张家口或归化,然后穿越戈壁大漠到达恰克图或库仑,最终到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或莫斯科。英国人贝思飞在考察了这里之后,称其为“当时中国最富有的商业贸易中心之一”。在恰克图开设“四大玉”的榆次常氏家族,在赊店均设有分号,在山陕会馆的碑记中,就有“四大玉”捐款重修会馆的记录。
研究清代经济史的专家许教授,经过分析山陕会馆的抽厘和捐款,认为除了本地和他省商人,仅山陕二省商人的年营业额,就达500万两白银之巨,因此,“金汉口,银赊店”传诵并不为过,遥想当年赊店之繁华,简直可以用“满街白银哗哗淌”来形容。
频繁的商业活动尽然伴随巨额的资金流通,于是镖局在赊店应运而生。广盛镖局镖头戴二闾,从小功力过人,跟随父亲戴龙邦学习心意拳,父传子学,毫无保留,因此将戴家拳、械等功夫全部学到了手,与人交手时,一发动就能把人击出二丈以外。戴二闾成名后,当时在赊店的山西商人回到家乡,重金请他到赊店为商行保镖。据说戴二闾初次来到赊店,当地武术名家亦多,戴二闾与之交手,未能胜出,为此又归家学艺三年,再次来到赊店,创立了广盛镖局,镖局内的镖师有其兄戴大闾、任志等。其镖主要走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张家口、天津等地。
清代晋商经营票号大获成功之后,自然也不会放弃在兴盛的赊店设立分号的机会。他们在中原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分号就是赊店的“蔚盛长”,随后,“蔚盛厚”钱庄、“广顺生”、“福临协”票号相继开张,这些票号,生意兴隆,获利丰厚,修建山陕会馆时,连住在汉口的“众票帮”也捐出白银500两。
官府自然也不会对这里视而不见,当年南阳、唐河、方城、泌阳四县的厘金(税金)总局也设在了赊旗镇,“老一”是三品大员。超过了南阳府的五品知府,这大概和赊店“其市税常巨万”有关吧。
然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关于赊店的衰落,流传最广是一个故事。清朝同治年间,赊店商人们集资在赊店镇北面的潘河上建起了一座大石桥。目的就是要阻截船只北上方城。桥建起来以后,方城刚兴起的码头上一只船也没有了!那里的商人把赊店商人告上了法庭,但却没打赢官司。愤怒的方城人利用地处上游的优势发动了报复。据《方城县志》记载,商人们用杉篙把大铁锅像穿糖葫芦那样穿起来,中间塞满石头,堵塞了潘河的发源地黑龙潭——“你不让船上来,我不让水下去”。民间传说那黑龙潭的泉眼通往“海眼”,就是与“地下海”相通,这一堵,潘河连同唐河“流细船减”。唐河水小了,没法行大船了,赊旗镇也就衰落了。后来,两败俱伤的两地商人经过协商,把堵黑龙潭的石头和铁锅取了出来,可泉水比以前差远了,民间的说法是泉水被“憋回去了”。
其实赊店的衰落有更为复杂的背景,光绪年间的《南阳县志》载“赊店镇自铁路轮船兴,道僻商贾日稀,近着就衰矣。”京汉铁路的滚滚车轮,遮掩了汴洛古道上的粼粼车马;潘河赵河水位下降,消歇了唐河岸边的帆影橹声;山陕商人的南下西还,抽去了支撑赊店繁华的骨架。再加上兵匪祸患,到了民国初年,这座曾有过13万人口的商业重镇,只剩下不足1万人。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如今唯有鳞次栉比的清代建筑群,诉说着赊店往昔的繁华。山陕会馆原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了“叙乡谊,通商情、敬关爷、崇忠义”,集巨资兴建的。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经六帝136年,至光绪十八年竣工。在全国同类建筑中,以其建筑时间之长、建筑艺术之精美、创造了全国同类会馆的“十项之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称赞它:“高楼杰阁,巧夺天工。精雕细琢,锦绣装成。公输匠艺,壮哉斯馆。”会馆设置于闹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地势却低于周围地面,中庭院又低于前庭院,大拜殿之拜殿与座殿间设置的“天沟”及四方流水集之“铜池”,这一系列的精心设计,反映商人“聚财”的内心夙愿。其次表现了商业文化兼容并包的特性。会馆建筑装饰艺术选择有大量的文学故事,如《八爱图》、《杜甫夜读》、《李白骑鲸》、《十八学士》等文学名著故事;又有大量的历史典故、戏剧故事、民间传说,如《杯羹之让》、《苏武牧羊》、《白蛇传》、《赵氏孤儿》、《二十四孝》等;其装饰题材范围兼容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商人既崇商又尊儒崇文,才能真正树立其正统形象,得到世人的尊重,也才能赚到更多的利润。再次是商业文化中尊崇关公的文化现象。“春秋楼”内塑有“关公夜读《春秋》”的造像,大拜殿内也奉关公牌位,一派肃穆威严的景象。殿前矗立的石牌坊、九龙神道及前庭院之辕门、琉璃照壁、铁旗杆等处,都有尊崇关公的雕刻,遍布馆内的众多的匾额与楹联,多是尊崇关公忠义、诚信精神的赞颂之辞。
清雍正二年的《同行商贾公议戥称定规概碑》载,“……年来人烟稠多,开张卖载者二十余家,其间即有改换戥称,……不得暗私戥秤之更换。犯此者,罚戏三台……”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民间商会诚信规则,它不是由官府强迫,也不是出自消费者的要求,而是商人的自觉行动。立于清乾隆五十年的《公议杂货行规碑》,立于道光二十年的《过载行差务碑》等,更让人感叹古赊店商业发展由乱到治,由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的转变。“赊酒赊旗不赊义,食蔬食鱼不食言”,诚信正是赊店兴盛的基石。
一座商业巨镇的传奇,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城镇的兴衰,在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征途上,同样需要呼唤着诚信意识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