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中学生作文普遍无话可写,叙事不清,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连篇。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从目标上要求“实”,从写法上注重“仿”,从指导上讲究“序”从讲评上突出“励”取得了作文教学的较佳效果。
  一、目标:实
  目标“实”就是要求作文实事求是,写实在的文。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就越真实,越能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复杂和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给以适当的加工和组合,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写实在文应从出题,写作要求,选材,语句,情感等方面讲究“实”。怎么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只有真正地将自己融合在某种情境之中,才能有效地流露真情。多一些对生活的热爱,你会对生活中的一切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写文章时,你的真情实感便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选材要求自己写自己的生活,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绝不允许抄袭别人的材料。勤于练笔交流,多一些独到见解.平时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及时整理出来,待写作文时,便可以到这个“百宝箱”里找宝,选择一件合适的“宝贝”作为习作训练的内容,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你的。
  语句要求写自己的,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心理怎么想,就怎么写,不片面追求语句华丽和豪言壮语。力求把话说的具体。
  二、写法:仿
  写法“仿”是以教科书为“例题”读写结合,在“仿”中注重观察力的培养和知识积累,讲究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农村初中学生除教科书外,几乎没有课外书籍、报纸、杂志可读;生活圈子狭小;在小学基本没有经过严格的初步写作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远不及城市学生。因此,指导写法上“仿”尤其重要。“读得多,心中有本;写得多,笔下生花。”以教科书为“蓝本”,为“例题”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从文章的选材立意到组织材料,安排结构,从语法修辞到表达方式,语言的运用等,都应在阅读教学中分批有重点地点拨,使之领会,才有话可写。
  从写作能力上要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既是靠技巧的熟练,更靠观察能力的增强和写作知识的掌握积累。要教育学生重视观察,教给观察的方法,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从思维上要讲求“求同到求异”。任何人写作总是从求同到求异创新的过程。写作刚起步的学生,不学习模仿别人写作的思维方法,怎么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但教师开启他们智慧的大门时,应重点开启他们的求异思维,教会他们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法,特别是逆向思维的方法。使之作文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最终实现作文有个性和风格。
  三、指导:序
  “序”是指作文教学有计划、步骤的系列化。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噪,更不能“拔苗助长”。
  首先,要摸清各类学生的基础。
  二是要提倡和要求学生写日记。这是提高各类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是进行作文训练。待学生能完整、连贯写一段后,可按照作文训练教材,首先进行各种表达方式的单项训练,使他们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然后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系列训练,最后进行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训练。
  四、讲评:励
  讲评“励”是鼓励积极写作,及时修改。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过:“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而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说过:“捻断数茎须,才得春风又绿江南岸”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教师对每一次修改都做鼓励性的评价。这样才能开发写作的潜能。讲评的方式灵活多样,有提高奖和优秀奖,但必须突出一个“励”字。要有标准和建立激励机制。
其他文献
一堂语文课上得成功与否,教师的知识讲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固然重要,但板书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一个布局巧妙,构图新颖,文体端正,行款讲究的板书,就如一件精美的艺术珍品,对学生起着“无声语言”的教育作用。  著名教授王松泉先生说过:板书教学的作用,在于它是反映教学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读书没有目的,不注重方法,没有感情,书写不规范,经常出现错别字,作文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听话抓不住要点,说话不够清楚,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那么语文基本功训练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阅读的基本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可
期刊
古代诗歌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点之一,也是我国成熟最早、历史最长、最受重视、发展最充分的两种文体。众所周知,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再创造的心理活动,以追求理论著作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文学欣赏是一个再现形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学生的欣赏绝不能仅靠教师对内容的机械讲解,如果按传统教学方式,靠教师个人的主观赏析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经典,所以在授课中巧妙运用信息
期刊
议论文是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主张的文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文体。议论文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前的议论文阅读教学,往往是带领学生分析其三要素,讲解论证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成了听书的。我们《“开放型”阅读教学实验》课题组对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议论文试题进行了归纳分类,通过一年来反复实验研究,基本形成了议论文“开放型”阅读教学模式,现汇报如下:  一、议论文
期刊
作文课上,有的同学面对文题抓耳挠腮,搜索枯肠,半天还是没写出来。我国有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炊。”可见材料的重要。作文也是如此,手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才能有的可写。写作的源头活水在哪里?我们说,它就在生活中,在阅读里。  一、生活积累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歇。”那么,如何进行生活积累呢?  1.多参与。应置身于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身参加各种
期刊
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的确,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质疑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引导创新的重要策略。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  一、围绕矛盾点质疑  课文中的矛盾点往往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精妙之笔。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矛盾点质疑,可创设愤悱情境,从而训练思维,以统一认识
期刊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慢过程,也是一个需要耐力和智慧、执著坚守才会有点成效的过程。“采得百花方成蜜”,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的确应该像蜜蜂那样博采广练,方有蜜的甜香。在写作的秘籍里,老师应该练就怎样的葵花宝典,使出怎样的上乘绝招,才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以读导写。读是写的坚实壁垒。离开了读,任何写作都是空中楼阁。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写作成功的终南捷径。让学生爱上阅读,就应以趣激读,以读导写。
期刊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
期刊
下面就写好考场作文谈几点技巧。  成千上万的人用一个题目(话题),大同小异的思路,似曾相似的材料,难分彼此的语言,看了几篇以后容易使人昏昏欲睡,兴味索然,就在此刻如果眼前的文章突然闪现出一个亮点,如同那万绿丛中一朵鲜艳的红玫瑰,该是多么令人惊喜!可以想像阅卷教师定然眼睛一亮,精神一振,给出一个高分。  一、亮丽的标题,照亮全文  自古有文好题一半的说法,题目之于文章,就好像额头与眼睛,对于一个人来
期刊
语文老师都知道,喜欢读书的学生语文素养好,语文学习能力强。那么,怎样的读书方式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最大呢?调查显示,影响最大的不是课堂上教师指导下的精读,而是学生博览群书中的泛读。泛读的缺失恰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问题,也是学生大面积语文差的瓶颈。如何绿色泛读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呢?  一、高中生语文阅读的现状  一般来说,教师对精读得指导不能说不细。看看那些正被推广的竞赛课吧,教师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