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ing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课上,有的同学面对文题抓耳挠腮,搜索枯肠,半天还是没写出来。我国有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炊。”可见材料的重要。作文也是如此,手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才能有的可写。写作的源头活水在哪里?我们说,它就在生活中,在阅读里。
  一、生活积累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歇。”那么,如何进行生活积累呢?
  1.多参与。应置身于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身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而且从生活中获取的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为此,同学们应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如远足旅行、参观访问、兴趣小组活动、课外阅读、看电影戏剧等,从中体验真伪虚实、优劣美丑,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使人印象深刻,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2.多观察。观察,顾名思义,“观”为看之意;“察”是体察,即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进行观察之意。要学会对生活进行观察,提高观察能力。自己的眼睛好比一架录相机,把见到的事情一一录下来,经过思考、分析,记在心里。这些就是写作的基本素材。 观察决不仅仅是“用眼看”,还要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等。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从作文的角度说,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
  观察要讲求方法,要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开始可对一些物体、动物、植物进行观察。如铅笔盒、储蓄罐、文竹、小猫等等,注意抓住形体、颜色、生活习性、作用等方面的特点。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由整体到部分的全面观察,捕捉事物特点的集中观察,互相对照发现异同的比较观察等。此外,还有多角度、多侧面的观察,由此及彼、展开联想的观察等等。
  3.多思索,多积累。要把观察到的材料积累起来。我们每天可以看到不少新鲜事,当时感受很深,日后就会逐渐淡忘了。因而要养成一种习惯,即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事情、人物的特点及时记下来,同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察如果离开了思考,也就失去了观察的意义。观察不仅要留心,而且还要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观察,用心去听,用心去看,用心去体悟。
  二、阅读积累
  阅读积累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从课本中积累素材。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不论是从选材立意、思想情感,还是从表现技巧上看,都是中学生学写作文的蓝本。所以,认真阅读教材,充分运用课文,跟着课文学作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比如写人,可从《台阶》中学写以事表现人;可从《俗世奇人》中学用夸张手法突现人物特点,使人物鲜活而有个性;可从《范进中举》中学用对比手法刻画人。
  2.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教材中的例子质量虽然高,但数量有限,因此,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要多读古人写的诗词歌赋,多读今人写的优美诗文,多读中外精美的小说,多读报刊杂志上的时文。在读的同时,要多记,记下精彩的段落和句子,记下名言名句,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在积累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词语的积累。因为词语可以组成千姿百态的句子,形成千差万别的篇章。当然,积累绝不仅仅是字词篇章的积累,同时更要注意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
  素材积累是个细活,需要慢工,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要遵循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多元而简约地去强化,就能做到快速有效地积累素材。古语“观千剑而后识器,操百曲而后知音。”通过积累,同学们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写作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一旦有机会表达,就灵活运用,厚积薄发。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不少老师有这样的感慨:写诗难,读诗亦难,诗歌教学尤其难!因此寻求诗歌教学的策略颇有必要。  一、创设情境,激活想象  诗词的特点是短而精,在有限的篇幅里包蕴了深广丰富的内容,而其语言却往往是精微幽渺的,尽管这为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欣赏空间,但对于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来说,由
期刊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总是善于发现问题。如果一个学生从来不提问题或者是很少提问题,正反映他不善于思考,不勤于动脑。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先设计好问题,然后由学生去思考,去解答,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形成懒于质疑的习惯。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期刊
诗歌和散文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两种不同的体裁。虽然它们都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但是却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  从创作的思维方式来看,诗歌讲究跳跃性,有句子内语言的跳跃,有意象的跳跃,还有诗歌结构的跳跃。而散文则是线性思维,它依照我们生活的思维习惯或表达感悟或述说心情或摹物写景。诗歌的创作还依赖于灵感,强调灵光乍现。黑格尔谈到诗人的创作说“诗人就象一个断了线的风筝,违反清醒的按部就班的知解力,趁着沉醉状态
期刊
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学生德育课程的对接就是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开发其中蕴涵的情感教育资源,赋予新时代新学科的时代教育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感水平。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正逐渐被淡化,少年学生传统文化缺失之际,研究探讨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节日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国家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进行班级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是对班级管理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确立平等的观念  同一班级的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班主任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但决不是班主任对学生采取不同“标准”和“政策”的依
期刊
一、话话波折  记得第一次拿到《珍珠鸟》这篇文章,粗粗读课文,我便从一位语文老师的立场看出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是——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可是又觉得教学这篇课文有些别扭:因为作者是把珍珠鸟养在自家笼子里,既然要赞颂人与鸟的和谐,人又怎能把鸟关在笼子里呢?因此,我告诫自己,授课时要避开“笼子”这个话题。  我在让学生读懂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珍珠鸟拥有了它应有的自由吗?学
期刊
一堂语文课上得成功与否,教师的知识讲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固然重要,但板书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一个布局巧妙,构图新颖,文体端正,行款讲究的板书,就如一件精美的艺术珍品,对学生起着“无声语言”的教育作用。  著名教授王松泉先生说过:板书教学的作用,在于它是反映教学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读书没有目的,不注重方法,没有感情,书写不规范,经常出现错别字,作文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听话抓不住要点,说话不够清楚,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那么语文基本功训练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阅读的基本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可
期刊
古代诗歌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点之一,也是我国成熟最早、历史最长、最受重视、发展最充分的两种文体。众所周知,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再创造的心理活动,以追求理论著作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文学欣赏是一个再现形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学生的欣赏绝不能仅靠教师对内容的机械讲解,如果按传统教学方式,靠教师个人的主观赏析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经典,所以在授课中巧妙运用信息
期刊
议论文是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主张的文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文体。议论文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前的议论文阅读教学,往往是带领学生分析其三要素,讲解论证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成了听书的。我们《“开放型”阅读教学实验》课题组对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议论文试题进行了归纳分类,通过一年来反复实验研究,基本形成了议论文“开放型”阅读教学模式,现汇报如下:  一、议论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