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作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渠道,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课堂上要尝试探究性学习
1、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根据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各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发展和变化,各学期识字教学的侧重点和要求也有些不同,教一年级时,学生学习汉字的主要矛盾是字形。所以,在教学中应主要侧重于突出汉字的构字规律,重在打好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基本字、偏旁部首四大基础。
2、加强对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儿童智力开发的程度,影响儿童语文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主要通过阅读、组词、写话、一字组多词等方法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帮助他们积累词语;通过扩词、说话等训练,引导学生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从而建立正确的词语概念,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选择常用的、学生理解的字练习组词、写话,引导他们用句子来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意思,切不可照抄字典中的句子。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尤为可喜的是:孩子们运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语言丰富、生动,充满童趣,为学生以后的习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注重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习惯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
二、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合作
传统地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受教育者能否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知识技能的多少和智能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
1、优化教学内容,全面了解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全面性、个体性、差异性,确立符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课程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更注重学生观察问题和理解问题能力的培养;抛弃了以往强调培养学生过于专业,深层次认识要求的做法,而且加强了学生探究知识方法能力和合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要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与之相符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并在问题情景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另外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深入学习,让他们有一种吃得“饱”的感觉。
2、优化教学气氛,注重教学信息的多面交流和互动,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格守师道尊严,高高在上,什么问题自己一言九鼎,毋庸置疑,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语”也不敢言,对教师敬而远之。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而我们所面对的是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多变的现代型学生。因此,课堂教学应有一种民主、和谐、开放、合作的课堂气氛,我们要善于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重视教师与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参与等,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在展现新的标准中,我们应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促进者、培养者、引路人的角色,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都以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为主,同时交融在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碰撞。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信息源,也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权威。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应以真挚的感情、饱满的热情和明快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自然,整个课堂气氛和谐生动、富有动感。
3、优化教学形式,有目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共同提高新的课程标准,使学生的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互帮互助、互相合作,形成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有意地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要求去探究,同时要求每组学生认真细读、讨论,得出结论并向全体同学匯报。此外,还注意安排学生组间交流观察,以此培养组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有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求相同小组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即时转换角色,以促使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促使他们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动手,个个有收获”的目的。
总之,把握新课程,提高课堂效率,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手脚、启发思维、展现智慧和能力的舞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建构平台,创设空间。
一、课堂上要尝试探究性学习
1、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根据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各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发展和变化,各学期识字教学的侧重点和要求也有些不同,教一年级时,学生学习汉字的主要矛盾是字形。所以,在教学中应主要侧重于突出汉字的构字规律,重在打好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基本字、偏旁部首四大基础。
2、加强对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儿童智力开发的程度,影响儿童语文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主要通过阅读、组词、写话、一字组多词等方法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帮助他们积累词语;通过扩词、说话等训练,引导学生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从而建立正确的词语概念,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选择常用的、学生理解的字练习组词、写话,引导他们用句子来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意思,切不可照抄字典中的句子。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尤为可喜的是:孩子们运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语言丰富、生动,充满童趣,为学生以后的习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注重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习惯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
二、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合作
传统地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受教育者能否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知识技能的多少和智能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
1、优化教学内容,全面了解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全面性、个体性、差异性,确立符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课程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更注重学生观察问题和理解问题能力的培养;抛弃了以往强调培养学生过于专业,深层次认识要求的做法,而且加强了学生探究知识方法能力和合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要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与之相符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并在问题情景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另外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深入学习,让他们有一种吃得“饱”的感觉。
2、优化教学气氛,注重教学信息的多面交流和互动,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格守师道尊严,高高在上,什么问题自己一言九鼎,毋庸置疑,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语”也不敢言,对教师敬而远之。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而我们所面对的是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多变的现代型学生。因此,课堂教学应有一种民主、和谐、开放、合作的课堂气氛,我们要善于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重视教师与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参与等,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在展现新的标准中,我们应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促进者、培养者、引路人的角色,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都以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为主,同时交融在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碰撞。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信息源,也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权威。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应以真挚的感情、饱满的热情和明快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自然,整个课堂气氛和谐生动、富有动感。
3、优化教学形式,有目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共同提高新的课程标准,使学生的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互帮互助、互相合作,形成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有意地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要求去探究,同时要求每组学生认真细读、讨论,得出结论并向全体同学匯报。此外,还注意安排学生组间交流观察,以此培养组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有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求相同小组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即时转换角色,以促使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促使他们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动手,个个有收获”的目的。
总之,把握新课程,提高课堂效率,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手脚、启发思维、展现智慧和能力的舞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建构平台,创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