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人送别诗的特点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4468738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案例将唐代送别诗分四大类,并分析写作时几种表现手法及送别时表现的不同主题。
  关键词:唐诗;送别诗;特点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9 -01
  
  一、 种类多,涉及的范围广。
  唐人的送别诗现存较多,纵观唐人送别诗,其种类较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亲人离别诗,主要写夫妻或兄弟离别的。如杜甫的《新婚别》,婚礼刚刚结束,新婚的新郎却要奔赴战场出征打仗,给人以悲壮的离别场景。又如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全诗感慨深沉,感情浓烈,情真意切,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愤懑与愁苦。
  2.送友人到外地做官的。唐人的送别诗,多数是送友人到外地做官的,其中有的是送友人升迁的,有的是送友人被贬的。诗中寄托的感情不一。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好友外出做官,诗人摆酒相送,写景色调清新,轻快而富于情调,其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写好友或同僚被贬去外地做官的,其感情又有所不同。
  3.写送友人远征的。这类诗多数抒发作者的慷慨壮志,或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从大处着眼,抒发作者的壮志,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气壮山河。又如岑参的《送立副使赴西官军》,诗中既不写歌舞盛宴,也不写难舍之情,只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字里行间激情荡漾。
  4.写送友人远游或归家的。唐人送别诗中有一部分写送友人回家或远游的,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这些诗毫无悲酸之态,也不故做豪放语,意境高远,情深意浓。
  
  二、 手法多样,情深意长。
  送别诗首先是抒情诗,诗人们抒发心中的感情,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使用比喻……也就是说,在唐人的送别诗中,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1.直抒胸臆。好友分别,离情别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所以在唐人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高适的《别董大》,前两句描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抒情谊,全是肺腑之言而毫无保留。又如李白的《赠汪伦》,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友情之深厚,深及千尺,借助潭水直抒胸臆。
  2.借景抒情。在送别诗中,诗人们在送别时的眼前景物都附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唐人的诗本就重情趣,重意境,他们在表现“情”与“意”的时候,往往都要借助“景”或“境”,这一点是唐人送别诗中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如李白的《送友人》,首联写送别的地点在郊外,青云白水,景色如画。但一“横”一“绕”就把分别时的感情借助山水表达了出来。中间两联更写离别之情深,颔联想象别后友人的行程,表达对友人的殷切关怀,颈联“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隐喻诗思念之情,情景交融。尾联情意更切,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整首诗借景抒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真挚感人。
  
  三、 同是送别,但主题不同。
  正如唐人送别诗的内容,它所表现的主题也是多种多样的。
  1.有表现自我剖析的。唐人送别诗中,有一类虽写与友人分别,却是向朋友或世人表明自己的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叙事兼写景,凉寒的秋雨夜里潜入吴地,天亮时“我”送别朋友,顿生孤独之感。后两句一反通常送别诗先写景后抒情的惯例,别具一格地自誓情操。这既是诗人向世人自明心志,又是与朋友和亲人的共勉之辞。
  2.有表现离伤的。“多情自古伤离别”,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的前两句写景,色调清新、明朗,热烈美好,春意盎然,轻快而富于情调。后两句抒情,情意绵绵,依恋感伤。临别时刻频频劝酒,将深情厚意倾注于杯杯美酒之中。
  3.有表现壮别鼓励的。朋友离别,伤感自不用说,但对朋友的鼓励亦不可少,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首先营造了一种悲凉的离别氛围,来表现离伤,同时也不时对朋友进行鼓励为朋友壮行。
  4.有写表现壮行的。这类壮行不同于前一种壮别,如高适的《别董大》,前两句写景,在昏暗、寒冷、迷茫、凄清的背景下,诗人送朋友远去。后两句变哀怨为开朗,改惆怅为振作,化消极为进取;劝朋友不要为离别而难过,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还会结识许多新的知心朋友。这既是对朋友热情的赞美,又是一种深情的劝慰,显示了友谊的深厚和襟怀的旷达。词句精炼,言浅情深。古往今来,朋友之情不断被人们歌之咏之,颂之赞之,正是因为朋友之间那种心与心交融的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激动不已。那是一种醇正的人情美,真正的友情美。而真正的美,从来都不用雕琢。正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
  作为唐代诗歌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唐人送别诗在其思想内容上大大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题材和内容。在艺术表现上,格调或豪放或含蓄,或旷达或深婉。抒情或直露或蕴藉,或借景或托物。用语浅近,不事雕琢,真正体现了“境近意远,词浅情深”的艺术特点。这与边塞诗的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的特点又有了明显的区别。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代中国社会处于剧变之中,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外因即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来的西方工业文明起到了客观的刺激作用,内因才是使其变化的驱动力。  关键词: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工业文明;民主运动  中国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2 -01   中国近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作为社
艳阳高照,我和爸爸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因为不常去,所以每次去总是莫名的兴奋。   房子周围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东侧潺潺的溪流,涓涓流淌,时不时就有鸟儿啾啾地啼叫,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的花儿灿烂的绽放,阵阵清香,沁人心扉。搬张小椅子,坐在院子里,可以陶醉上半天。   爷爷奶奶的房子很老,已经产生了很多裂缝,据说是爸爸三岁时建成的,那个贫乏的七十年代,私人建一栋楼房已经是很不
摘 要:初、高中的数学在内容上、学法上有很大差别,高中数学更注重能力和解题方法。    关键词:知识差异;学习方法;解题方法;数学思想  中国分类号:.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0 -01    不少高一刚入学的新生对数学的学习感觉到比较困难,少数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的情绪,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适应高中数学的特点,没有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硇洲岛前是片海。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目光再放远些,便是海与天的连接之处,仿佛白云便是从那里悠然地升起。  早晨,旭日初升,渔船便在海上飘荡。海上飘起了雾。初升的太阳,温暖而稚嫩的晨光与海上若有若无的雾气交织在一起,柔柔的,绵绵的。  下午,涨潮的时候,海成了一头凶猛的巨兽。这时,浪卷起黄沙变得浑浊,变得汹涌。叫嚣地向岸上蹿,仿佛一只饕餮,穷凶极恶的吞噬着每一寸沙滩。  海前那片乱石滩,浪还在往上扑
一、了解和认识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检测普通英语教学的重要项目,是一种综合性语言测试题型。完形填空自1987年以来是全国英语高考试卷及各地英语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型,历年全国英语高考题、各省市与近年江苏省英语高考题中均有一篇完形填空,一般有20个空格,历年高考题中完形填空分值为30分,约占总分的20%。2008年江苏省英语高考题中,完形填空的分值约占总分的16%。高考完形填空以多项选择完形填空
摘 要:  在学校教学中教师需要有宽容的胸怀,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让学生在自省中改正错误;不搞一刀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要求;不以成绩论英雄,注重过程的评价。  关键词:宽容;以退为进;分层次;评价反馈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0 -01     正文:  常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追求完美、极致固然是好的,但要想成就一
在复习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时。依照惯例,我一边引领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从“神奇的货币”到“多变的价格”,再到“多彩的消费”,最后再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多少年了,总是这一套,轻车熟路,很顺畅,很得意,学生们坐在那里,只有听的份儿,忙着做笔记。就在我将知识结构梳理完毕,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消化的时候,一个学生悄悄地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我看了课本上的这
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形成的创造性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习活动,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其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摘 要:针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低下,笔者通过实践,探索了一些训练策略:从课堂入手营造学生敢于说的心理环境和创设学生乐于说的现实场景,从课外创设听说环境开辟英语角等。  关键词:口语训练;策略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5 -01    首先,课堂口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得以规范交际的主要场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学生敢于听说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是校规校纪的执行者,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沟通者,肩负着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学会做人的责任.因此,管理好班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处理好实与虚、管与放、严与宽、赌与导四个辩证关系是管理好班级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班级管理;辩证关系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2 -01   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