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9月1日,北京大学本科新生到校报到。来自湖南省耒阳市余庆街道同仁村的钟芳蓉,即将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开始她的大学生活。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对于小钟来说异常热闹。自7月末湖南省高考成绩发布,围绕她“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系”引发的巨大关注和讨论,一直没有间断。
“考古”这个话题,因为钟芳蓉再次上了热搜。
近年来,从海昏侯墓的发掘、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等,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的热播,再到盗墓类网络小说风行,屡屡被改编成影视剧;国内似乎兴起了一股考古热、文博热——对中产阶层审美趣味的受众而言,通达古今、博物洽闻,自然是“有追求”的境界,尤其值得嘉许的态度。
青年人开始“往前看”(考古者,亦为溯源之旅也,须逆行“往前看一看”),也有中年人开始把孩子送出国,期待更专业的考古学教育,帮助拓宽视界,最终拓宽世界——将整个地球、人类文明的前世今生握于掌中的感觉,诚然是迷人的、极具诱惑力的。
但是,撇除表面蠢蠢欲动的翻腾泡沫,“考古”这泓深不见底的静水,真的已经被不可抗拒的能量彻底煨热了吗?
《新民周刊》1号采访文件打开中。
对象:刘沁。
本科:管理学专业。
研究生:复旦大学公众考古学。
目前职业:考古教育类相关。
个人情况描述:
我素喜游山玩水,尤喜国内地域特色、人文情怀浓郁的大西南、大西北。经常逛博物馆,透过文物,历史在讲故事,而每一个参观的游客,都能做出自己的解读,有意思。
读本科的时候,职业规划不怎么“较真”,毕业后先工作了一段时间,感觉那份工作与兴趣爱好相距甚远,遂转身。
机缘巧合下,受专业考古类讲座的影响,去复旦读研,师从高蒙河教授。
公众考古学主要包括考古研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与沟通、文化遗产保护、“古为今用”、考古发现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等诸多方面。所涉及的相关学科有文化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博物馆学等。因此,我认为该专业是一个“联结”的专业。
目前,我的工作是面向6至16岁的中小学生,传播考古相关知识,希望能够“从娃娃抓起”,让大家科学、理性地认识考古。专业考古学讲座门槛高,需要受众具备一定程度的人文素养,所以,我们想多做一些普及类的课程,惠及更多感兴趣的朋友。
远古、当今、未來,考古能带给你一辈子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一方面,田野调查质朴而艰苦,远不如文艺作品里描写的那样浪漫;另一方面,“浪漫”不是说没有,志同道合,“我递铲来你挖土”的“工地爱情”,其实是浪漫的。(笑)
需要指出,如海昏侯墓、张献忠沉银现场等重大发现,毕竟珍稀——这样的发现能满足公众猎奇的心理,而其它一些品类不多、规格不高、美学价值相对较弱的出土文物,公众就不太关注了。大部分老百姓,还是将考古发现视为某种新鲜的娱乐信息,就追个热点、图个闹猛罢了。
至于盗墓类网文动辄密室满布机关、诡异生物潜伏等设定,更是离真实的考古十万八千里,哪有那么戏剧性、那么夸张呢。
考古专业招人时的确倾向于男生,但这并不意味着爱好考古的女生必须因之望而却步。
关于“热不热”的问题,就我观察,身边考古专业的同学,80%左右坚守原地。然而,考古还没到所谓“显学”的地步——传统中国家长习惯按经济导向替孩子决定专业,鉴于考古、文博专业毕业后的平均收入不算很高,因此,我认为考古谈不上“热门专业”。
对象:陈俊(化名)。
本科:考古专业。
目前职业:在某小城市的博物馆,主要从事社会教育工作,重心还是讲解。
个人情况描述:
关于“热不热”的问题,要看你怎么比;如果是和前几年比,那考古看起来是更热了。
像参观博物馆的人数明显增加了,中小学也会把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博物馆和学校的合作渐渐多起来了;《国家宝藏》这样的节目;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馆的文创;做考古内容的自媒体也越来越多了……都是好事嘛。
而就我自身的工作经历以及现实感受来说,我们也很想多做做能吸引公众关注考古、关注博物馆的事情,可体制内若干无可奈何的限制,让这些变得困难重重。
我所在的博物馆,毕业于考古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人寥寥无几,单位规模也很小,正式员工才二十来个。专业人才固然稀缺,编制和待遇问题也确实没办法留住人才。我以前的同事中有文化遗产专业的,其实只是跟博物馆稍微靠点边,但这样对我们馆来说已经算很好了,更多的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而这个文化遗产专业的同事最后走了,她说她很喜欢博物馆的工作,可是没有编制,公益性岗,工资低,再喜欢也还得生活下去啊。大学同学也是,本科毕业选择工作的,大部分转行了;没转行的都选择深造,像我这种本科毕业又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其实挺少的。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对于小钟来说异常热闹。自7月末湖南省高考成绩发布,围绕她“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系”引发的巨大关注和讨论,一直没有间断。
“考古”这个话题,因为钟芳蓉再次上了热搜。
近年来,从海昏侯墓的发掘、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等,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的热播,再到盗墓类网络小说风行,屡屡被改编成影视剧;国内似乎兴起了一股考古热、文博热——对中产阶层审美趣味的受众而言,通达古今、博物洽闻,自然是“有追求”的境界,尤其值得嘉许的态度。
青年人开始“往前看”(考古者,亦为溯源之旅也,须逆行“往前看一看”),也有中年人开始把孩子送出国,期待更专业的考古学教育,帮助拓宽视界,最终拓宽世界——将整个地球、人类文明的前世今生握于掌中的感觉,诚然是迷人的、极具诱惑力的。
但是,撇除表面蠢蠢欲动的翻腾泡沫,“考古”这泓深不见底的静水,真的已经被不可抗拒的能量彻底煨热了吗?
Case 1 | 停驻
《新民周刊》1号采访文件打开中。
对象:刘沁。
本科:管理学专业。
研究生:复旦大学公众考古学。
目前职业:考古教育类相关。
个人情况描述:
我素喜游山玩水,尤喜国内地域特色、人文情怀浓郁的大西南、大西北。经常逛博物馆,透过文物,历史在讲故事,而每一个参观的游客,都能做出自己的解读,有意思。
读本科的时候,职业规划不怎么“较真”,毕业后先工作了一段时间,感觉那份工作与兴趣爱好相距甚远,遂转身。
机缘巧合下,受专业考古类讲座的影响,去复旦读研,师从高蒙河教授。
公众考古学主要包括考古研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与沟通、文化遗产保护、“古为今用”、考古发现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等诸多方面。所涉及的相关学科有文化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博物馆学等。因此,我认为该专业是一个“联结”的专业。
目前,我的工作是面向6至16岁的中小学生,传播考古相关知识,希望能够“从娃娃抓起”,让大家科学、理性地认识考古。专业考古学讲座门槛高,需要受众具备一定程度的人文素养,所以,我们想多做一些普及类的课程,惠及更多感兴趣的朋友。
远古、当今、未來,考古能带给你一辈子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一方面,田野调查质朴而艰苦,远不如文艺作品里描写的那样浪漫;另一方面,“浪漫”不是说没有,志同道合,“我递铲来你挖土”的“工地爱情”,其实是浪漫的。(笑)
需要指出,如海昏侯墓、张献忠沉银现场等重大发现,毕竟珍稀——这样的发现能满足公众猎奇的心理,而其它一些品类不多、规格不高、美学价值相对较弱的出土文物,公众就不太关注了。大部分老百姓,还是将考古发现视为某种新鲜的娱乐信息,就追个热点、图个闹猛罢了。
至于盗墓类网文动辄密室满布机关、诡异生物潜伏等设定,更是离真实的考古十万八千里,哪有那么戏剧性、那么夸张呢。
考古专业招人时的确倾向于男生,但这并不意味着爱好考古的女生必须因之望而却步。
关于“热不热”的问题,就我观察,身边考古专业的同学,80%左右坚守原地。然而,考古还没到所谓“显学”的地步——传统中国家长习惯按经济导向替孩子决定专业,鉴于考古、文博专业毕业后的平均收入不算很高,因此,我认为考古谈不上“热门专业”。
《新民周刊》2号采访文件打开中。
对象:陈俊(化名)。
本科:考古专业。
目前职业:在某小城市的博物馆,主要从事社会教育工作,重心还是讲解。
个人情况描述:
关于“热不热”的问题,要看你怎么比;如果是和前几年比,那考古看起来是更热了。
像参观博物馆的人数明显增加了,中小学也会把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博物馆和学校的合作渐渐多起来了;《国家宝藏》这样的节目;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馆的文创;做考古内容的自媒体也越来越多了……都是好事嘛。
而就我自身的工作经历以及现实感受来说,我们也很想多做做能吸引公众关注考古、关注博物馆的事情,可体制内若干无可奈何的限制,让这些变得困难重重。
我所在的博物馆,毕业于考古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人寥寥无几,单位规模也很小,正式员工才二十来个。专业人才固然稀缺,编制和待遇问题也确实没办法留住人才。我以前的同事中有文化遗产专业的,其实只是跟博物馆稍微靠点边,但这样对我们馆来说已经算很好了,更多的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而这个文化遗产专业的同事最后走了,她说她很喜欢博物馆的工作,可是没有编制,公益性岗,工资低,再喜欢也还得生活下去啊。大学同学也是,本科毕业选择工作的,大部分转行了;没转行的都选择深造,像我这种本科毕业又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其实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