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当前中专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文章认为,对中专的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方法 中专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60-01
中专在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他大学,大专等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起来相对技术性比较强,非常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很重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而计算机作为这个行业必须要用到的一个载体,有它相当重要的地位。很多用人单位把能不能使用计算机来处理日常事务作为选聘员工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中专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成为中专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做好中专计算机教学,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专业的、应用性的计算机人才。因此,如何在学校中改进中专计算机教学,更多的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具备专业计算机技能的人才,成为当今社会中专教育的重要课题。本人根据自身多年的计算机教学经验,谈谈自身的切身体会:
1 合理的安排课程设置
我们国内目前中专院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大部分是应用软件,尤以微软的Office2003为多。它们都是实践性特强的课程。如:报表常用软件Excel、文字处理软件Word、报表常用软件Excel、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等,这些软件都需要很强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为此,我们针对这种在学校出现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理论知识与上机操作的合理搭配(我认为理论与实践是1:2最好)。只有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根本达不到我们学习的目的。
2 要合理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除了要考虑课程本身内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教学目标一方面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的结果科学的大胆预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到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目的,以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为最终结果。例如,在准备进行Excel数据筛选课程讲授前的准备时,我们教师可以先对学生做个学前测试,要求学生可以将成绩大表中的各科优秀和差的名单筛选出来,可能大多数学生可能会用到以前掌握的Word的知识去做,遵循老的方法和模式,但是最终结果是要靠人工的方法去鉴别各科成绩,耗时又耗力,而通过Excel做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可以做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 科学安排教学设计加强课堂的互动性
现在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课的教学基本上的授课方法:“演示+操作+讲解”。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其操作性强,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但单一的讲授使学生不能及时消化知识,导致学生学习一片空白,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实践”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计算机教学应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工具,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能及时消化知识,现有的授课方式由于没有实践的操作,学生听课不知老师所云,造成老师上演“独角戏”,学生则各做其事,效果非常差。在采用“多媒体+实践”进行教学有了同步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以前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了,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实现由“理论型”向“技能型”转变上机操作课连结“理论型”和“技能型”的纽带,是培养中专生计算机实践技能的主要形式,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4.1改进上机操作指导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活力上机操作是连结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计算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衡量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学生上机操作前的准备步骤一直到上机完成的结束步骤,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的独立完成,在每节课结束十分钟前,对学生上机操作进行随机抽样,与学生交流上机时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样本及时了解学生的上机情况。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一个更为自由和开发的空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上课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及时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
4.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计算机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硬件资源的优势,制作相应的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抽象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演示和讲解,简化学生的认识难度,深化学生认识程度,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成果。
5 总结
计算机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个人结构。结合计算机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教师应全面掌握教材,要在教学中处理适合中专学生的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当然操作能力与创造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教师们长远的任务,是贯穿于每节课、每个教学设计之中的。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方法 中专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60-01
中专在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他大学,大专等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起来相对技术性比较强,非常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很重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而计算机作为这个行业必须要用到的一个载体,有它相当重要的地位。很多用人单位把能不能使用计算机来处理日常事务作为选聘员工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中专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成为中专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做好中专计算机教学,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专业的、应用性的计算机人才。因此,如何在学校中改进中专计算机教学,更多的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具备专业计算机技能的人才,成为当今社会中专教育的重要课题。本人根据自身多年的计算机教学经验,谈谈自身的切身体会:
1 合理的安排课程设置
我们国内目前中专院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大部分是应用软件,尤以微软的Office2003为多。它们都是实践性特强的课程。如:报表常用软件Excel、文字处理软件Word、报表常用软件Excel、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等,这些软件都需要很强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为此,我们针对这种在学校出现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理论知识与上机操作的合理搭配(我认为理论与实践是1:2最好)。只有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根本达不到我们学习的目的。
2 要合理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除了要考虑课程本身内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教学目标一方面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的结果科学的大胆预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到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目的,以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为最终结果。例如,在准备进行Excel数据筛选课程讲授前的准备时,我们教师可以先对学生做个学前测试,要求学生可以将成绩大表中的各科优秀和差的名单筛选出来,可能大多数学生可能会用到以前掌握的Word的知识去做,遵循老的方法和模式,但是最终结果是要靠人工的方法去鉴别各科成绩,耗时又耗力,而通过Excel做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可以做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 科学安排教学设计加强课堂的互动性
现在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课的教学基本上的授课方法:“演示+操作+讲解”。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其操作性强,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但单一的讲授使学生不能及时消化知识,导致学生学习一片空白,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实践”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计算机教学应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工具,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能及时消化知识,现有的授课方式由于没有实践的操作,学生听课不知老师所云,造成老师上演“独角戏”,学生则各做其事,效果非常差。在采用“多媒体+实践”进行教学有了同步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以前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了,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实现由“理论型”向“技能型”转变上机操作课连结“理论型”和“技能型”的纽带,是培养中专生计算机实践技能的主要形式,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4.1改进上机操作指导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活力上机操作是连结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计算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衡量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学生上机操作前的准备步骤一直到上机完成的结束步骤,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的独立完成,在每节课结束十分钟前,对学生上机操作进行随机抽样,与学生交流上机时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样本及时了解学生的上机情况。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一个更为自由和开发的空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上课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及时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
4.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计算机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硬件资源的优势,制作相应的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抽象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演示和讲解,简化学生的认识难度,深化学生认识程度,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成果。
5 总结
计算机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个人结构。结合计算机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教师应全面掌握教材,要在教学中处理适合中专学生的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当然操作能力与创造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教师们长远的任务,是贯穿于每节课、每个教学设计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