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学生活泼好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则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尤其是后进生在化学的学习上更为困难,那么怎样促进后进生学好化学呢?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后进生教育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必须展开教学渠道的优化。教学渠道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和实验室,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化学调查和化学专题研究。 大多数学生能积极的在老师的引导下搞好化学学习,令教师最大的烦恼和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班上总有一个或几个后进学生, 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有时对之真的是无计可施,无心再教,但是,弃之,则违背职业道德和教育良知;教之,则劳神累身而徒劳无功。如何教育这样的学生学好化学,这是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难题,这是化学教育更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化学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教育实践说明,后进生并不甘心落后,他们也有好的愿望,渴望别人的注意和赞扬,渴望得到友谊和关心。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胜、迅速并充满自信”,“90%以上的学生,如果提供合适的条件都能学好任何一门学科。”布卢姆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后进不能永远后进,如果得到“适当的学习条件”,他们是能够转变的,教师要对后进学生充满信心,以爱动其心,以情导导其行,一定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育效果。
下面结合自己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略抒己见。
一、 研究化学后进生,为其转化创造契机。
根据学生在校的表现、对学生家庭状况的调查以及了解学生成长的历程看,后进的学生往往智能并不低,之所以后进,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对于每一位后进生却又因人而宜、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基础薄弱,对新的知识接触慢,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学生在家娇生惯养,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等心理;有的学生受环境影响,和社会上品行不端的人联系密切,是非不清,弃学厌学:有的学生家庭结构残缺,缺少家庭温暖,生活上没信心,学习上没尽头,养成了孤独自卑的心理。这些学生在学校受到严格的纪律约束,心里有些压抑感,天长日久,就会触发其逆反心理和抵抗情绪。对此,教师要摸清情况,认真分析研究每一位后进生,把每一位后进生看成是一个不寻常的个体,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找准这个世界中各种因素的联系和作用,长善救失,因人施教,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契机。
二、 理解化學后进生,用爱心开发他们的内心世界。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后进学生也是如此。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突破口,教师对后进生的爱,并不意味着对其错误和缺点姑息,而是让他们充分理解和体会老师的一片用心,点燃他们上进的火花,唤起对荣誉和尊严的向往,对错误行为的反思,达到教育目的。
三、 尊重化学后进生,用诚心调整后进生的心态。
对后进生不仅要理解,还要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循循善诱,以诚相待,使他们正视自我,珍视自我,立志改变自我。实践告诉我,对于性格特异的后进学生,老师要用真诚的爱对其施加影响引导思想矛盾做正向运动时,外因才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的教育就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信任化学后进生,用耐心扶植他们的发展
要转化后进生。一个后进生的转化过程出现反复不足为奇,也是必然的。常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冰冻三尺也非一日之功”。长期形成的后进需要我们教师更加耐心而长期的帮助。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必须有一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耐心去做,后进生一定能转化。
五、 发挥化学后进生的特长,培养其自信心。
教育者对后进生的某些缺点、错误、过激言行要给予宽容和谅解,以推动后进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正确行为。同时要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发挥其特长,大胆使用,亦会使后进生中的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
虽然现今的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素质”,但分数的多少仍对学生的自信心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差生”恰恰是在这一方面缺乏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形成了成绩日渐下滑的恶性循环。而“行走学校”的教育方式则是通过行走的方式来树立信心。由短程的行走到长距离的行走,在一次次地完成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进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这也就是目前在学校教育中推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要做到对差生也“赏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线转移法”,勇于冲破“喜优恶劣”的习惯心理,勇于摘下对待差生的“有色眼镜”,保持一颗平和之心、博爱之心,炼就一双善于寻找优点的眼睛,坦诚地、认真地给予差生更多的关注,从他们身上发现优点、加以肯定,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教育实践证明,后进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往往都有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调动他们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寻找实现自己才能的最佳位置,以推动他们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行为。
赏识是一种爱,是一种动力,它能唤起一种良知,激发一种情感、增强一种信念,只要我们教师对化学后进生怀有一份赏识,一片温暖的爱心,一片真诚的情感,他们完全可以由后进变为先进,完满的完成高中化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如何教育后进生》 考试周刊
[2]《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刘芳
[3]《创造性教育新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4]《新课改夏化学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后进生教育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必须展开教学渠道的优化。教学渠道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和实验室,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化学调查和化学专题研究。 大多数学生能积极的在老师的引导下搞好化学学习,令教师最大的烦恼和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班上总有一个或几个后进学生, 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有时对之真的是无计可施,无心再教,但是,弃之,则违背职业道德和教育良知;教之,则劳神累身而徒劳无功。如何教育这样的学生学好化学,这是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难题,这是化学教育更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化学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教育实践说明,后进生并不甘心落后,他们也有好的愿望,渴望别人的注意和赞扬,渴望得到友谊和关心。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胜、迅速并充满自信”,“90%以上的学生,如果提供合适的条件都能学好任何一门学科。”布卢姆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后进不能永远后进,如果得到“适当的学习条件”,他们是能够转变的,教师要对后进学生充满信心,以爱动其心,以情导导其行,一定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育效果。
下面结合自己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略抒己见。
一、 研究化学后进生,为其转化创造契机。
根据学生在校的表现、对学生家庭状况的调查以及了解学生成长的历程看,后进的学生往往智能并不低,之所以后进,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对于每一位后进生却又因人而宜、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基础薄弱,对新的知识接触慢,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学生在家娇生惯养,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等心理;有的学生受环境影响,和社会上品行不端的人联系密切,是非不清,弃学厌学:有的学生家庭结构残缺,缺少家庭温暖,生活上没信心,学习上没尽头,养成了孤独自卑的心理。这些学生在学校受到严格的纪律约束,心里有些压抑感,天长日久,就会触发其逆反心理和抵抗情绪。对此,教师要摸清情况,认真分析研究每一位后进生,把每一位后进生看成是一个不寻常的个体,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找准这个世界中各种因素的联系和作用,长善救失,因人施教,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契机。
二、 理解化學后进生,用爱心开发他们的内心世界。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后进学生也是如此。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突破口,教师对后进生的爱,并不意味着对其错误和缺点姑息,而是让他们充分理解和体会老师的一片用心,点燃他们上进的火花,唤起对荣誉和尊严的向往,对错误行为的反思,达到教育目的。
三、 尊重化学后进生,用诚心调整后进生的心态。
对后进生不仅要理解,还要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循循善诱,以诚相待,使他们正视自我,珍视自我,立志改变自我。实践告诉我,对于性格特异的后进学生,老师要用真诚的爱对其施加影响引导思想矛盾做正向运动时,外因才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的教育就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信任化学后进生,用耐心扶植他们的发展
要转化后进生。一个后进生的转化过程出现反复不足为奇,也是必然的。常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冰冻三尺也非一日之功”。长期形成的后进需要我们教师更加耐心而长期的帮助。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必须有一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耐心去做,后进生一定能转化。
五、 发挥化学后进生的特长,培养其自信心。
教育者对后进生的某些缺点、错误、过激言行要给予宽容和谅解,以推动后进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正确行为。同时要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发挥其特长,大胆使用,亦会使后进生中的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
虽然现今的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素质”,但分数的多少仍对学生的自信心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差生”恰恰是在这一方面缺乏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形成了成绩日渐下滑的恶性循环。而“行走学校”的教育方式则是通过行走的方式来树立信心。由短程的行走到长距离的行走,在一次次地完成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进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这也就是目前在学校教育中推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要做到对差生也“赏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线转移法”,勇于冲破“喜优恶劣”的习惯心理,勇于摘下对待差生的“有色眼镜”,保持一颗平和之心、博爱之心,炼就一双善于寻找优点的眼睛,坦诚地、认真地给予差生更多的关注,从他们身上发现优点、加以肯定,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教育实践证明,后进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往往都有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调动他们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寻找实现自己才能的最佳位置,以推动他们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行为。
赏识是一种爱,是一种动力,它能唤起一种良知,激发一种情感、增强一种信念,只要我们教师对化学后进生怀有一份赏识,一片温暖的爱心,一片真诚的情感,他们完全可以由后进变为先进,完满的完成高中化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如何教育后进生》 考试周刊
[2]《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刘芳
[3]《创造性教育新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4]《新课改夏化学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