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t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是践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长坑小学为案例,研究德育与生活的关系,倡导德育生活化。学校开展德育需要以生活为根本,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社会的积极推动,三者共同构建完整适宜的德育链条。乡村小学需要立足自身,寻找利用优势资源,切实做好学生德育,影响家庭,辐射地方,建设美丽乡村。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 美丽乡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0-0079-02
  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源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当中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20字的建设方针,标志着新农村建设吹响了号角。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会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1]”。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自此,农业部办公厅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的乡村建设已经有了质的变化,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乡村。
  美丽乡村的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从这20字要求可以看出,建设美丽乡村不仅仅是打造乡村的“硬件”,更要着眼于“软件”的开发与建设。何谓美丽乡村建设的软件?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体现的是乡村居民的品德修养,也是乡村居民的文化习惯。美麗乡村建设不仅要美环境,更要美内在。农村居住人口的文明素质上去了,乡村才是真正的美丽[3]。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乡村教育是其重要组成。抓好乡村小学的教育,树立学生知恩感恩的品德情怀,育人成才,学成归来,反哺乡村建设,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让乡村更加“美丽”。鉴于乡村小学硬件设施的不足,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学习方面可能稍逊于城市学生,但是,如果我们转换角度,将注意力集中在乡村地区特有的农事资源方面,从德育入手,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这将是抓好乡村教育举足轻重的一环。在乡村小学推行德育课程,通过简单的课堂教育是徒有其表,只有真正地利用好乡村这块大沃土,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生活当中去,才是真正地推广德育。
  丽水市缙云县的长坑小学,在校长刘勇武的领导下,二十余年来长期推行“德育生活化”教学理念,并切实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校被评为省级农村示范性学校,校长刘勇武是浙江省唯一获得“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奖的人员,该校的办学理念吸引了各地教育工作者前来观摩取经。
  1.德育与生活密不可分
  德育即生活,生活即德育,这两点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甚至说“生活是德育的根本”[4]也不为过。教师单纯地依靠课本、多媒体来开展德育的课堂,这依然是照本宣科、纯理论式的枯燥教学。而长坑小学能够依托当地村落环境,利用农田、池塘、养殖场等乡村独有的场地,将德育的课堂放到实实在在的田地里去上,学生通过自己的所闻所见,亲手种植的豆苗切实感受生命的存在意义,身体力行间体会到劳作的辛苦,收获的欣喜。从而明白感恩的道理。
  2.德育要形成系统
  刘勇武认为,在学校这个场域内进行的德育,依然是“书本与围墙内”[5]的教育,而且是与生活德育的理念相悖的。只有真正地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理地构建成一个系统,德育的链条才能正常运转起来。在长坑小学的德育课堂中,老师会让学生观察完肉食动物和素食动物的食物链之后,认真思考自己(人类)在食物链当中所处的地位,然后进一步延伸至孩子本身在家庭中的位置,这样让孩子懂得自己之所以能够衣食无忧、健康成长,源自家庭中父母亲人给予的爱,收获的这样的感知,孩子自然而然地会树立责任的意识,回到家中,将会主动帮助爸爸妈妈洗碗扫地做家务,实现自己在家庭中的价值所在。
  3.德育需要社会的助力
  在一堂生物角上,学生正在着手制造“酸雨”,老师通过讲授酸雨对植物的危害,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抑制酸雨的形成。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户外实验课堂,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形成和作用,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学校实时地举行“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号召大家不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等行动,并在村里开展志愿者活动。通过学生影响到家庭成员,通过家庭辐射到整个乡村,这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不谋而合。
  结语
  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美在外在,更要美在内涵。重视乡村小学的德育发展,是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品德教育不应只存在于单调的课堂上,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育人的途径更适用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德育的实践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乡村小学在德育场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者需要细心观察,巧妙结合,真正将德育生活化。
  参考文献:
  [1]刘佳奇.“美丽中国”的价值解读与环境保护新审视[J].学习与实践,2012(12):66-69.
  [2]乔海燕.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7-30.
  [3]蔡湘佐. 乐清市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7.
  [4]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132-139.
  [5]刘勇武.山区小学生活化德育的实践[J].中国德育,2009(04):49-51.
  作者简介:
  康亚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德育。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教育游戏化是指语言活动与游戏活动的有机结合,将语言教育的目的性与游戏的自主性有机结合。通过游戏化的语言教育可以使幼儿充分发挥主体性,使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性不断提高,同时促进幼儿的思维和社会性的不断发展。在实施语言教育活动中要把握语言教育内容、材料、教学组织方式的游戏性。  【关键词】语言教育活动 游戏化 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已成为一座架设在师生之间不可替代的桥梁。信息技术作为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重要发展因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目前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和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对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好处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信
期刊
【摘要】身为社会主义的继承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是创新。这是必须具备的能力特质。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就是创新型人才。当今社会,主要以培养创新人才,提高青少年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基础。 想要提升教育素质,就必须要增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有将创新作为发展方向,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使学生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将知识学活,不断的充实自己。创新能力是青少年必须具备的性质,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当今小
期刊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春秋时期齐楚两国之间在订立召陵之盟前进行的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过程,简析了《召陵之盟》思想意义和主要艺术手法。  【关键词】外交 留白 潜台词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43-02  《左传》记载的“召陵之盟”发生在公元前656年,是我国春秋时期齐桓公在称霸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鲁僖公四年(前65
期刊
【摘要】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共享发展是必由之路。推动职业教育园区实训资源共享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本文以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为例,在分析和研判其共享现状、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强化共享意识、政策支持及制度建设、优化运营机制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建设资源共享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和提升实训教师素养与能力等方面作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
期刊
【摘要】古诗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古诗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开始关注古诗文背后的人文、精神价值。对学生而言,诗词学习是一个长期而相对枯燥的过程。本文笔者就小学古诗文教学进行了如下讨论,希望对完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中图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0-0067-01  课文教什么?教课文内容理解,教字词句段篇,教听说读写思,教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等等,不同时期、不同教师有不同的理解、答案。连崔峦老师也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大声疾呼《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可见,对于语文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来说,这始终是一个极大的、广大教师关注度高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期刊
【摘要】我国的红色教育资源优势独特,将其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可以使红色资源所含蕴的巨大力量促进大学生正确思政观的形成。如何将红色资源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中,以促进大学生的自觉红色行动,使红色资源起到对思政教育的指向作用是本文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红色教育 行动自觉 高校思政教育 现实指向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0-0082-
期刊
【摘要】素养是指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情境和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要从全面发展的方向来做,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个是包含在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里面的。如何基于生活德育理念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利用建立德育体系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让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 素养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口语交际已成为每个现代公民所必备的能力。作为肩负塑造未来创新人才重任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实践证明,以“创设情境,营造‘想说’氛围;双向互动,历练‘会说’本领;走进生活,内化‘善说’能力”为主要环节的小学语文“三说式”口语交际教学模式,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旨在激活学生真切的表达需求,通过真格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提高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