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历史进程停留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避风遮雨,躲避猛兽,住进了天然的洞穴里寻求庇护,而这些洞穴,就是人类居住的第一所房子。一万年之后的石器时期,出现了以猛犸骨架而搭建而成的帐篷,帮人们度过了寒冷的冰河时期,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能移动的建筑。又过了五千年猛犸象消失殆尽,人类就住进了用树木搭建的棚屋。直到公元八千年前,泥砖房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拔地而起,从此人们才住进了遮寒避日的房子里。往后,吊脚楼,土楼,窑洞再到摩天大楼,从无到有,从自然到人造,从实用到美观,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层出不穷,人们将房子折腾出了各种花样。这都体现了人类对一个更美好舒适的居住环境不懈追求和情怀。
关键词:诗意栖居;场所精神;青岩古镇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正朝着科勒布西耶所写的《走向新建筑》一样发展,钢筋水泥代替了青山绿水,统一化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充斥,那些与日月同辉的灯光,车水马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成为了人们称赞亦或是厌恶的理由。又让人们回想起最初质朴瓜田李下,鸡犬相鸣的自然生活。然而当我们将土地交给开发商时,所有的审美,所有的诗意,所有的文化情怀,也统统交到了开发商的手中,再加上时间,金钱的因素,要开发商做到诗意和精致,恐怕也有些难度,这导致我们的城市拥挤又乏味,成为了失落的空间。
而人类已经觉醒,开始追求“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最早出自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作:“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因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借用并赋予其哲学内涵而闻名。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更多的是想解释人的内心世界的表达,探究生命的含义与价值。而并不指是浅层含义中物质上的满足,而这里的“栖居”也不止简单的指空间上的筑居建筑,而是一个能使心灵得到共鸣的场所,一个能使身心都放松的场所。
中国人对“诗意的栖居”这个理想早在几千年前就有所体现,中国古代文人早山水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树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巅”。(《归田园居》),所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桃花源是人居境界,就充分表达了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望。而在西方,罗梭也通过他的《瓦尔登湖》告诉世人居住在自己搭建的木屋,吃着自己种植的食物,与自然对话,过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是有多么的真实幸福。但是这些看似简单的理想,似乎只能停留在诗人的文字里,而成为我们一个难以重温的梦。
我所理解海德格尔所倡导的“诗意的栖居”,不是罗曼蒂克式的栖居,不是风花雪月的做作,也不是花前月下的卖弄,不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虚无缥缈。诗意的栖居是一种意志上的抗争,抗争着时代的变迁,抵抗着工业文明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对人类内心所带来的异化,是人性的回归的反省,帮我们守护着内心最初的纯真。
这便使我想起那长城边上的青岩古镇。青岩古镇位于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地区,高低起伏,河流纵横的地形特征与潮湿温润的气候,而在这特殊的环境中才孕育出来的纯真质朴的民风,也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其中以青岩古镇为代表的建筑形式就如同一颗明珠照亮着贵州大地,青岩古镇被专家誉为“石头的绝唱”,青岩的大部分公共建筑与民居部分为原始石头垒砌而成,而这些具有强烈民族地域特性的建筑,即使历经岁月,也仍然保留着较多的传统民居的样式。身临其境能让我们感受到先民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创作,对保护自然改造自然的敬畏与匠心,为后人存留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价值。 而青岩的建成有着独特的历史性,早在明清的战争时期,中原与江南的军队因为其占有重要战略位置而迁徙来到青岩,军队也就此扎住,战时打仗,和平时农耕。而原本就作为军事和商业重镇,再加上外来经商的贾人,将异域的文化民俗带来于此。军队所带有的较为先进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明相互碰撞,多文化的冲击并没有在青岩引起不和谐,而是各文化相互发展,共生共存。也因此在青岩的建筑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各种宗教建筑业在其中共存,并分散在各个居住区中,没有严格界限因此,在这古镇上共生的,不仅有各地的人民,并且还将他们带来的文化也在此发扬。
初次来到青岩古镇,是一个落着小雨的清晨,由于时间尚早,镇子还没有苏醒,没有了平时了走街串巷的熙熙攘攘,有了能细细体味这古老又沉稳古镇的机会。刚踏入巷子不久,洛如眼前一派青灰蔵黑的石质建筑使我想起戴望舒诗人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青岩的历史悠久,建筑也免不了受到风雨侵蚀,但青岩修旧如旧的修复理念,使你走在那古朴的石板路上,仍然能感受到青岩历史的厚重感。而由于贵州独特的地理特征,层层岩石堆叠,因此贵州居民多以石片当瓦,石块筑墙,青苍苍
一片,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了當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自然的青石使你刚走进就能感受到古镇的盎然诗意。而青岩最好的就是现代人梦寐以求的淳朴民风了,虽
然所呆时间不长,但也会被自然真实的居民所感染,居民大多还是当地的原住民,虽然岁月的流逝,世事的更迭,唯有不变的是小镇居民们的生活,平平淡淡的日子,是古镇人家永恒的主题。青岩如同一个包容的长者,包涵着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此和平共存,互不干扰。青岩又宛如一个手持长剑的战士,不光在清明时期为人民抵抗着外敌的侵害,也在现代时期,帮助人们抵抗着时代的变迁,帮助人们守护者内心的纯粹。
青岩古镇便是“诗意的栖居”最好的体现,傍山而建,尊重自然,居民在几百年来依然恪守在这样淡然时光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世间万变,任岁月蹉跎,任时过境迁,任年轮老去,依然不惊不扰过着凡俗的日子,是不是人应该有的一种本真呢?常常会迷茫而不知所措的我们,在灵魂深处的探寻,那些扯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想来也不过就是一种想返璞归真的欲求吧。尊重自然,追求真实,坦然自若,不仅是“诗意的栖居”的体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意义的追求。 而后,在大致浏览了整个青岩古镇后,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包容感,亦或是一种归属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熟悉感,而是古镇的自然与古朴,唤醒了自身与场所的共鸣情愫。现在想来,这应该就是青岩古镇所传达出的氛围或称之为“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的概念一开始是由诺伯舒兹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所提出的,而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一个说法。他们认为,在土地上,所有的场所或建筑,都有着各自的“守护神”在身边陪伴,就如同人的灵魂注入肉体一样,而场所精神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而“场所精神”这个概念对应到东方,是否也和我们中国人讲的“地灵人杰”中的“地灵”有相似之处?,每一片土地都有着自己的“守护神”,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场所,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气氛。而“场所精神”与建筑的关系其实大体上又分为两种,一为建筑显现出场所精神,赋予场所氛围。当场地本身平平无奇,但建筑营造赋予了场地独特的精神。另一个则是契合场所的精神,顺应场所的气质氛围。而原本青岩古镇的“场所精神”即属于前者,而修复后的青岩则属于后者。
青岩古镇一开始为石质材料堆砌而成的“居住区”,原住民在此自给自足,日复一日的生活,赋予了这片土地烟火气,这时的“场所精神”是古朴的归属感。但随着战争的发生,青岩的场所精神也发生了改变,青岩本身占据战略要地,因而军队驻扎于此,铸造出了长长的围墙,这时的“场所精神”是肃穆庄重的。
而青岩古镇也历经了千百年风霜的洗礼,早已恢复平静的青岩却免受不了磨损破旧,但想要完整呈现古镇“原汁原味”的风貌是不可能的。而修复后的青岩古镇,秉承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依然顺应着原本所呈现的“场所精神”所建造。那些街上的石板,顶上的瓦片抑或是古老的石墩,瓦楞窗都是从临近处所借所得的,整体的修建并没有采取大拆的方式,依然建造出了依旧的风采,这样的修缮保留青岩古镇原本古旧的感觉。使人们再次走进青岩古镇是,感受到的仍是平和时期青岩的包容和归属感。
青岩古镇,正是场所精神展现的典范。其场所精神的契合正是青岩最大的成功,而场所的營造就是要让“场所精神”视觉化。现在,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小镇,也是一个一块宁静安详的净土。
参考文献
[1]李刚.青岛建筑业转型升级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33).
[2]王广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7,(21).
[3]李强红.阆中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17).
关键词:诗意栖居;场所精神;青岩古镇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正朝着科勒布西耶所写的《走向新建筑》一样发展,钢筋水泥代替了青山绿水,统一化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充斥,那些与日月同辉的灯光,车水马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成为了人们称赞亦或是厌恶的理由。又让人们回想起最初质朴瓜田李下,鸡犬相鸣的自然生活。然而当我们将土地交给开发商时,所有的审美,所有的诗意,所有的文化情怀,也统统交到了开发商的手中,再加上时间,金钱的因素,要开发商做到诗意和精致,恐怕也有些难度,这导致我们的城市拥挤又乏味,成为了失落的空间。
而人类已经觉醒,开始追求“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最早出自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作:“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因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借用并赋予其哲学内涵而闻名。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更多的是想解释人的内心世界的表达,探究生命的含义与价值。而并不指是浅层含义中物质上的满足,而这里的“栖居”也不止简单的指空间上的筑居建筑,而是一个能使心灵得到共鸣的场所,一个能使身心都放松的场所。
中国人对“诗意的栖居”这个理想早在几千年前就有所体现,中国古代文人早山水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树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巅”。(《归田园居》),所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桃花源是人居境界,就充分表达了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望。而在西方,罗梭也通过他的《瓦尔登湖》告诉世人居住在自己搭建的木屋,吃着自己种植的食物,与自然对话,过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是有多么的真实幸福。但是这些看似简单的理想,似乎只能停留在诗人的文字里,而成为我们一个难以重温的梦。
我所理解海德格尔所倡导的“诗意的栖居”,不是罗曼蒂克式的栖居,不是风花雪月的做作,也不是花前月下的卖弄,不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虚无缥缈。诗意的栖居是一种意志上的抗争,抗争着时代的变迁,抵抗着工业文明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对人类内心所带来的异化,是人性的回归的反省,帮我们守护着内心最初的纯真。
这便使我想起那长城边上的青岩古镇。青岩古镇位于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地区,高低起伏,河流纵横的地形特征与潮湿温润的气候,而在这特殊的环境中才孕育出来的纯真质朴的民风,也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其中以青岩古镇为代表的建筑形式就如同一颗明珠照亮着贵州大地,青岩古镇被专家誉为“石头的绝唱”,青岩的大部分公共建筑与民居部分为原始石头垒砌而成,而这些具有强烈民族地域特性的建筑,即使历经岁月,也仍然保留着较多的传统民居的样式。身临其境能让我们感受到先民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创作,对保护自然改造自然的敬畏与匠心,为后人存留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价值。 而青岩的建成有着独特的历史性,早在明清的战争时期,中原与江南的军队因为其占有重要战略位置而迁徙来到青岩,军队也就此扎住,战时打仗,和平时农耕。而原本就作为军事和商业重镇,再加上外来经商的贾人,将异域的文化民俗带来于此。军队所带有的较为先进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明相互碰撞,多文化的冲击并没有在青岩引起不和谐,而是各文化相互发展,共生共存。也因此在青岩的建筑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各种宗教建筑业在其中共存,并分散在各个居住区中,没有严格界限因此,在这古镇上共生的,不仅有各地的人民,并且还将他们带来的文化也在此发扬。
初次来到青岩古镇,是一个落着小雨的清晨,由于时间尚早,镇子还没有苏醒,没有了平时了走街串巷的熙熙攘攘,有了能细细体味这古老又沉稳古镇的机会。刚踏入巷子不久,洛如眼前一派青灰蔵黑的石质建筑使我想起戴望舒诗人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青岩的历史悠久,建筑也免不了受到风雨侵蚀,但青岩修旧如旧的修复理念,使你走在那古朴的石板路上,仍然能感受到青岩历史的厚重感。而由于贵州独特的地理特征,层层岩石堆叠,因此贵州居民多以石片当瓦,石块筑墙,青苍苍
一片,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了當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自然的青石使你刚走进就能感受到古镇的盎然诗意。而青岩最好的就是现代人梦寐以求的淳朴民风了,虽
然所呆时间不长,但也会被自然真实的居民所感染,居民大多还是当地的原住民,虽然岁月的流逝,世事的更迭,唯有不变的是小镇居民们的生活,平平淡淡的日子,是古镇人家永恒的主题。青岩如同一个包容的长者,包涵着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此和平共存,互不干扰。青岩又宛如一个手持长剑的战士,不光在清明时期为人民抵抗着外敌的侵害,也在现代时期,帮助人们抵抗着时代的变迁,帮助人们守护者内心的纯粹。
青岩古镇便是“诗意的栖居”最好的体现,傍山而建,尊重自然,居民在几百年来依然恪守在这样淡然时光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世间万变,任岁月蹉跎,任时过境迁,任年轮老去,依然不惊不扰过着凡俗的日子,是不是人应该有的一种本真呢?常常会迷茫而不知所措的我们,在灵魂深处的探寻,那些扯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想来也不过就是一种想返璞归真的欲求吧。尊重自然,追求真实,坦然自若,不仅是“诗意的栖居”的体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意义的追求。 而后,在大致浏览了整个青岩古镇后,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包容感,亦或是一种归属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熟悉感,而是古镇的自然与古朴,唤醒了自身与场所的共鸣情愫。现在想来,这应该就是青岩古镇所传达出的氛围或称之为“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的概念一开始是由诺伯舒兹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所提出的,而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一个说法。他们认为,在土地上,所有的场所或建筑,都有着各自的“守护神”在身边陪伴,就如同人的灵魂注入肉体一样,而场所精神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而“场所精神”这个概念对应到东方,是否也和我们中国人讲的“地灵人杰”中的“地灵”有相似之处?,每一片土地都有着自己的“守护神”,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场所,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气氛。而“场所精神”与建筑的关系其实大体上又分为两种,一为建筑显现出场所精神,赋予场所氛围。当场地本身平平无奇,但建筑营造赋予了场地独特的精神。另一个则是契合场所的精神,顺应场所的气质氛围。而原本青岩古镇的“场所精神”即属于前者,而修复后的青岩则属于后者。
青岩古镇一开始为石质材料堆砌而成的“居住区”,原住民在此自给自足,日复一日的生活,赋予了这片土地烟火气,这时的“场所精神”是古朴的归属感。但随着战争的发生,青岩的场所精神也发生了改变,青岩本身占据战略要地,因而军队驻扎于此,铸造出了长长的围墙,这时的“场所精神”是肃穆庄重的。
而青岩古镇也历经了千百年风霜的洗礼,早已恢复平静的青岩却免受不了磨损破旧,但想要完整呈现古镇“原汁原味”的风貌是不可能的。而修复后的青岩古镇,秉承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依然顺应着原本所呈现的“场所精神”所建造。那些街上的石板,顶上的瓦片抑或是古老的石墩,瓦楞窗都是从临近处所借所得的,整体的修建并没有采取大拆的方式,依然建造出了依旧的风采,这样的修缮保留青岩古镇原本古旧的感觉。使人们再次走进青岩古镇是,感受到的仍是平和时期青岩的包容和归属感。
青岩古镇,正是场所精神展现的典范。其场所精神的契合正是青岩最大的成功,而场所的營造就是要让“场所精神”视觉化。现在,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小镇,也是一个一块宁静安详的净土。
参考文献
[1]李刚.青岛建筑业转型升级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33).
[2]王广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7,(21).
[3]李强红.阆中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