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今天,农村进城读书的学生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人群,他们带着几代人的愿望来到城市中学读书,成为志向远大、奋发努力“农二代”,但是他们中部分学生因受到种种影响,在文明素养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硬伤”,不得不引发教育的思考。究其原因,其实是社会转型期所特有家庭结构意识、价值取向意识和社会教育等“意识”的缺失。
【关键词】农村学生 文明素养 原因追溯
清河区是淮安市的主城区,近年来,随着淮安地方经济的发展,城乡教育资源的重新的整合,城市向农村延伸,社会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大量的农民变成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来到城市读书,他们随着父辈逐步融入城镇、城市,成为城镇未来新一轮发展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河区的中学接受了许多来自周围县区农村学生。通过对全区农村进城读书的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不无担心的看到,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进入城市读书后,部分学生在文明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在高一年级学生中调查,从日常礼仪、文明用语、卫生习惯等三个方面共20文明指标对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55份,回收255份,回收率100%。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还通过观察学生在校内外文明习惯的实际表现、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作了进一步调查,力求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农村进城中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现状。
二、调查分析及结果
经过对255份调查问卷的汇总、统计,以及随机抽取的50份调查问卷的纵向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具有基本的社会公德底线意识
社会公德底线就是最基本的公德要求,其实就是是非判断意识。95%以上的学生认为父母工作辛苦,自己的零花钱主要来自父母,65%的学生能够记住父母亲的生日并曾经想过采取某种方式为他们过生日。83.3%的学生认为食堂工人、宿舍值班工人需要尊重,认为他们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被问及“升国旗时你最担心的事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听到同学小声讲话”,92%的学生认为,提升文明素养对自己及未来很重要,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对于文明风尚是有追求的。他们来自农村,受到家庭较好的公德教育,对于这些做人的基本要求,他们的判断是明确的,毫不含糊的,这正是我们进行文明素养教育的坚实基础。
(二)掌握一定文明常识并伴有文明意识
此次调查,我们设置了一些关于文明常识和意识的问题,经过筛选,这部分学生对于文明常识有一定的知晓。当遇到老师走向自己的时候,是否觉得应该与老师打招呼,78%的学生认为“应该”。当问及每次集会结束之后,是否认为无论报告内容如何应该给予热烈的掌声,大部分学生也认为“必须给予”。对于是否愿意接受有关文明素养如着装方面的培训时,98%的学生认为“愿意”,大部分学生表示,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尽管在农村生活时间比较长,对集会、着装等方面的要求也并不多,但是,他们明显觉得有这方面的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了一些文明常识,并由此形成一定的文明意识。
(三)文明行为是学生行为方式的主体
这次调查,对于是否具有文明行为是我们调查的重点,在具有文明意识的基础上文明行为成为关注的重点,例如,78%的学生认为与老师见面“应该”打招呼,但是,真正实施打招呼行为的只有45%,所以,从文明意识到文明行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在这次调查中,大部分学生的文明行为是学生主流。87.8%的学生能够在集会结束或别人讲话结束时能够给予掌声,64%的学生在公交车上有给人让座的经历,56%的学生在食堂买饭时“从未插过队”,这说明,学生在接受自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过程中,特别是近几年,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素养方面的教育是有成效的。总之,农村进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学生的文明习惯正逐步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四)部分学生文明意识淡薄
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一是农村进城中学生总体文明素养还不高,42%以上的学生的礼仪习惯存在缺陷;60%左右的学生的卫生习惯存在问题;能够随时随地使用文明用语的学生只占40%左右。二是学生个体文明习惯现状还令人担忧,53.9%的学生文明指标优秀率不足50%;近40%的学生存在多种不文明的习惯;8%左右的学生的文明习惯相当差;大多数学生有一定文明规范意识,但未能形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因此其表现出的文明习惯时好时坏。
三、文明意识淡漠的原因追溯
农村进城中学生文明素养整体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主要是文明意识淡薄,而文明意识淡薄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结构意识及价值取向意识缺失
一是家庭结构发生变异。我们在对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我校父母离异的学生占18%,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近一半,他们的日常生活多由隔代老人监管并呈现上升的趋势。农村进城家庭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学生缺少完整的家庭爱抚,家庭教育出现了缺口,学生思想负担加重,出现了精神不振、自私自利、性格粗暴等现象。
二是家教的价值取向存在误区。家长送孩子进城读书,目的只有一个:考上大学。一位家长坦诚,在城市读书费用较高,如果不是为了考取更好的大学,他们完全可以让孩子在乡村完全中学读书。因此,他们的家庭教育不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部分家长对孩子身体素质还是十分看重的,但对心理素质就几乎不管了。这使得部分学生进城后,面对城市繁华的世界,会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甚至道德失范的行为。
(二)社会教育的意识严重缺位
社会教育的配套措施缺乏。如未成年人活动阵地相对缺乏,一个550万人口的地级市,只拥有博物馆一座、图书馆一座、综合性新华书店一个,少年宫一个。能为青少年开展有益活动的专用场所是十分有限的,而电子游戏室、网吧却遍布大街小巷,部分学生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接受了诸多不健康的东西,致使文明素养下降。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推进,我区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许多农民成为了市民,但其文明素养与社会的发展仍有很大差距,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语言粗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上车抢座,邻里不和,赌博成性,不守公共秩序。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大量存在,时时处处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三)文明素养的教育意识缺乏
学校是文明素养提升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学生文明意识、文明行为的形成的重要发源地。受办学评价机制、社会对于学校办学指向影响,提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几乎还停留在口头上,学校在推行应试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一些提升学生文明素质的措施,但是,很难满足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需求。有的学校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习惯培养。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过重学业负担、激烈的成绩竞争也促使学生形成了唯学习的价值观,从而破坏了基于相互同情、相互信赖的伙伴关系,正直、开朗、向上等优秀性格意识在应该形成的阶段因为学校教育的意识的缺乏而失去了良好的导向和形成的动力。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因学生自身的文明意识的淡薄引发了对家庭教育意识、社会教育意识以及学校的文明素养教育意识的缺失追问成为本次调查后主要行为方式。正是种种“意识”的缺乏,使得农村进城中学生缺乏应有的文明习惯,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对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种种“意识”教育,成为今后一阶段,提升农村进城中学生文明素养,寻求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也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河中学)
【关键词】农村学生 文明素养 原因追溯
清河区是淮安市的主城区,近年来,随着淮安地方经济的发展,城乡教育资源的重新的整合,城市向农村延伸,社会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大量的农民变成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来到城市读书,他们随着父辈逐步融入城镇、城市,成为城镇未来新一轮发展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河区的中学接受了许多来自周围县区农村学生。通过对全区农村进城读书的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不无担心的看到,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进入城市读书后,部分学生在文明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在高一年级学生中调查,从日常礼仪、文明用语、卫生习惯等三个方面共20文明指标对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55份,回收255份,回收率100%。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还通过观察学生在校内外文明习惯的实际表现、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作了进一步调查,力求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农村进城中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现状。
二、调查分析及结果
经过对255份调查问卷的汇总、统计,以及随机抽取的50份调查问卷的纵向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具有基本的社会公德底线意识
社会公德底线就是最基本的公德要求,其实就是是非判断意识。95%以上的学生认为父母工作辛苦,自己的零花钱主要来自父母,65%的学生能够记住父母亲的生日并曾经想过采取某种方式为他们过生日。83.3%的学生认为食堂工人、宿舍值班工人需要尊重,认为他们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被问及“升国旗时你最担心的事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听到同学小声讲话”,92%的学生认为,提升文明素养对自己及未来很重要,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对于文明风尚是有追求的。他们来自农村,受到家庭较好的公德教育,对于这些做人的基本要求,他们的判断是明确的,毫不含糊的,这正是我们进行文明素养教育的坚实基础。
(二)掌握一定文明常识并伴有文明意识
此次调查,我们设置了一些关于文明常识和意识的问题,经过筛选,这部分学生对于文明常识有一定的知晓。当遇到老师走向自己的时候,是否觉得应该与老师打招呼,78%的学生认为“应该”。当问及每次集会结束之后,是否认为无论报告内容如何应该给予热烈的掌声,大部分学生也认为“必须给予”。对于是否愿意接受有关文明素养如着装方面的培训时,98%的学生认为“愿意”,大部分学生表示,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尽管在农村生活时间比较长,对集会、着装等方面的要求也并不多,但是,他们明显觉得有这方面的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了一些文明常识,并由此形成一定的文明意识。
(三)文明行为是学生行为方式的主体
这次调查,对于是否具有文明行为是我们调查的重点,在具有文明意识的基础上文明行为成为关注的重点,例如,78%的学生认为与老师见面“应该”打招呼,但是,真正实施打招呼行为的只有45%,所以,从文明意识到文明行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在这次调查中,大部分学生的文明行为是学生主流。87.8%的学生能够在集会结束或别人讲话结束时能够给予掌声,64%的学生在公交车上有给人让座的经历,56%的学生在食堂买饭时“从未插过队”,这说明,学生在接受自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过程中,特别是近几年,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素养方面的教育是有成效的。总之,农村进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学生的文明习惯正逐步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四)部分学生文明意识淡薄
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一是农村进城中学生总体文明素养还不高,42%以上的学生的礼仪习惯存在缺陷;60%左右的学生的卫生习惯存在问题;能够随时随地使用文明用语的学生只占40%左右。二是学生个体文明习惯现状还令人担忧,53.9%的学生文明指标优秀率不足50%;近40%的学生存在多种不文明的习惯;8%左右的学生的文明习惯相当差;大多数学生有一定文明规范意识,但未能形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因此其表现出的文明习惯时好时坏。
三、文明意识淡漠的原因追溯
农村进城中学生文明素养整体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主要是文明意识淡薄,而文明意识淡薄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结构意识及价值取向意识缺失
一是家庭结构发生变异。我们在对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我校父母离异的学生占18%,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近一半,他们的日常生活多由隔代老人监管并呈现上升的趋势。农村进城家庭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学生缺少完整的家庭爱抚,家庭教育出现了缺口,学生思想负担加重,出现了精神不振、自私自利、性格粗暴等现象。
二是家教的价值取向存在误区。家长送孩子进城读书,目的只有一个:考上大学。一位家长坦诚,在城市读书费用较高,如果不是为了考取更好的大学,他们完全可以让孩子在乡村完全中学读书。因此,他们的家庭教育不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部分家长对孩子身体素质还是十分看重的,但对心理素质就几乎不管了。这使得部分学生进城后,面对城市繁华的世界,会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甚至道德失范的行为。
(二)社会教育的意识严重缺位
社会教育的配套措施缺乏。如未成年人活动阵地相对缺乏,一个550万人口的地级市,只拥有博物馆一座、图书馆一座、综合性新华书店一个,少年宫一个。能为青少年开展有益活动的专用场所是十分有限的,而电子游戏室、网吧却遍布大街小巷,部分学生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接受了诸多不健康的东西,致使文明素养下降。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推进,我区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许多农民成为了市民,但其文明素养与社会的发展仍有很大差距,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语言粗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上车抢座,邻里不和,赌博成性,不守公共秩序。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大量存在,时时处处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三)文明素养的教育意识缺乏
学校是文明素养提升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学生文明意识、文明行为的形成的重要发源地。受办学评价机制、社会对于学校办学指向影响,提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几乎还停留在口头上,学校在推行应试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一些提升学生文明素质的措施,但是,很难满足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需求。有的学校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习惯培养。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过重学业负担、激烈的成绩竞争也促使学生形成了唯学习的价值观,从而破坏了基于相互同情、相互信赖的伙伴关系,正直、开朗、向上等优秀性格意识在应该形成的阶段因为学校教育的意识的缺乏而失去了良好的导向和形成的动力。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因学生自身的文明意识的淡薄引发了对家庭教育意识、社会教育意识以及学校的文明素养教育意识的缺失追问成为本次调查后主要行为方式。正是种种“意识”的缺乏,使得农村进城中学生缺乏应有的文明习惯,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对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种种“意识”教育,成为今后一阶段,提升农村进城中学生文明素养,寻求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也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