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时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被界定为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相互依存的四个方面,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思想政治课最根本的任务,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政治认同素养主要包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笔者是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文章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新时代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以及方法进行探究,教师需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化经济知识教育、注重历史知识教育、引入社会知识教育等,引导学生将来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希望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生;政治认同;培育
在高中新课程标准中,重点强化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又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向,做到知行合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知识、政治学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核心素养,将来可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政治认同”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最根本的任务,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对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具有引领作用。高中生正处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充分展现出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把政治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知到学习政治知识的必要性的同时,认同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核心内容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中的核心内容,具体包含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属于改造世界的重要精神武器,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仅蕴含了时代精华,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它既是一种科学理论知识,也能够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资本主义的发生过程、发展过程、灭亡过程。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对的,但是不能照搬照抄,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的行动指南,要用事实告诉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理论,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学生只有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够更好地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中生要明白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党、如何实现发展等,这样才能够让中国彻底富起来、强起来。
(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学生政治认同培育中,学生需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共产党的引领之下开辟出来的,其中经历了一些发展教训、发展经验。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伟大实践中开拓的,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全面、深刻的总结,其中蘊含了我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文明,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也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群众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必经之路,实现了民族伟大复兴,高中生只有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真正明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人民的共同选择。
比如在学习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我向学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如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天眼的建设、港珠澳大桥建设、抗击新冠肺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选择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选择这条路是对的。
(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的制度保障,也将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高中生需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心,从内心能够真正肯定、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才能够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比如在学习《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时,深刻剖析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同时,展示了一系列的撤侨事件,让学生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的力量,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基于具体的历史演变期间,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往来,构建成一种多元一体化、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且每一个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认同感,这也是团结民族力量、凝聚民族智慧的重要纽带,优秀的中华文化是在各族人民的不断实践中共同缔造的,是各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比如在学习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时,我设计了“列举对你产生深刻影响的中国文化作品”的活动,学生们畅所欲言,效果明显。我也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五)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领导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政治论断,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中国共产党,完成解救中国的人民的历史任务,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比如在学习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时,我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做了对比,学生从历史史实中自己就可以感悟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更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新时代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方法
(一)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教师需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增强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感来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只有认可马克思主义,从中掌握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才能够理解中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学习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学生从人类演进中理解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中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理解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升了政治核心素养。
(二)强化经济知识的教育
政治与经济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政治是上层建筑,但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高中生只有对经济知识有了一定的思考,才能够在总结经济发展中树立创新、协调、共享、绿色、开放的新发展理念,拥有一定的科学认知。教师要全面把经济知识传达给高中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表言论的空间与时间,从中来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要充分鼓励、肯定学生的观点,让学生了解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在学习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时,学生学习了我国三个基本经济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的分配制度,了解了我国的新发展理念,理解了我国进入新时期主要矛盾变了,提高发展质量的必要性及措施,学生更加能了解和理解国家为了谁在做什么。
学习《伟大的改革开放》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调查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具体的经济发展过程,并且归纳我国历届领导人
实行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及对应的经济发展水平,把之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现有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让学生感知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意识到当前优越的经济条件,离不开经济学家、科学家等为复兴中华民族做出的奉献和努力,为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从中感知到中国的变化和强大,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从而能够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中去,将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下家乡近年来的具体变化,从中来感知生活质量的提升,意识到惠民政策给予人民群众的支持,激发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全面认可我国的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制度等。
(三)注重历史知识的教育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历史知识的教育,以此来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历史发展趋势下的必然结果,西方列强的全面入侵,再加上封建社会统治的失败,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彻底破灭了。接下来是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等事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些都给予了人民群众深刻的提醒。最后,在李大钊、周恩来、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号召之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之下诞生了,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以上政治内容都和历史发展有着较大的联系,教师要着重讲解这些历史知识,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完全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成就,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的发展、强大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教师要借助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来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比如,在学习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时候,我开展了“小小演说家”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围绕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来进行演讲,从中来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加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还可以渗透一些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激励高中生拥有努力拼搏的意识、精神,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将来可以为建设祖国、发展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貢献,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
(四)引入社会知识教育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教师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社会,积极引入社会知识教育。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在党的领导之下,才拥有了当前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让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共同愿望,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比如,在学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过程中,为学生设定课后实践型作业,让学生走向社会,鼓励学生拍摄生活中的有关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照片。比如,交警在辛苦执勤、领导为人民送祝福、疫情期间防疫人员的辛苦奋战等,让学生实实在在、直观地感受到政府切切实实在为人民服务,把学生拍摄的照片制作成动画影集,在下节课上播放出来。学生就照片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嵌入政府的职能、宗旨,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知到政府的作用和责任,增强对政府的认可和理解,脑海中树立“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引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必须践行与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理念”,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构建美丽、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让学生感知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智慧,以及大爱无疆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会越来越强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倡“以人民为中心”,这样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共同富裕,教师只有充分引入社会知识,才能够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获得劳动成果,感知到和谐社会为人民群众带来的益处,从而拥有拥护国家、拥护党的思想意识,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积极学习学科知识,增强自我政治认同意识,提升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升华高中生的爱国情感,成为一个守诚信、重民本、讲仁爱的学生,让相关理论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引导之下,科学构建政治教育目标、方案,让高中生将来能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师要多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把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增强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意识,借助于理论、经济、历史、社会多方面渗透政治认同理念,让高中生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能够把党的发展路线、方针、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怕吃苦,乐于奉献,共同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安斯科.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选择与应用[J].才智,2017(8):69.
[2]赖丹.谈如何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培养高中政治核心素养[J].才智,2019(34):137.
[3]戴晓玲.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设计:以“价值与价值观”课堂教学设计为例[J].教育观察,
2018,7(22):83,111.
[4]卜燕萍.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探索: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J].法治与社会,2019(14):208-209,220.
[5]郑亚慧,马岳勇,王颜.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培育“政治认同”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4):107-109,116.
作者简介:马晓艳,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生;政治认同;培育
在高中新课程标准中,重点强化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又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向,做到知行合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知识、政治学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核心素养,将来可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政治认同”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最根本的任务,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对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具有引领作用。高中生正处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充分展现出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把政治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知到学习政治知识的必要性的同时,认同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核心内容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中的核心内容,具体包含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属于改造世界的重要精神武器,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仅蕴含了时代精华,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它既是一种科学理论知识,也能够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资本主义的发生过程、发展过程、灭亡过程。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对的,但是不能照搬照抄,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的行动指南,要用事实告诉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理论,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学生只有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够更好地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中生要明白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党、如何实现发展等,这样才能够让中国彻底富起来、强起来。
(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学生政治认同培育中,学生需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共产党的引领之下开辟出来的,其中经历了一些发展教训、发展经验。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伟大实践中开拓的,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全面、深刻的总结,其中蘊含了我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文明,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也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群众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必经之路,实现了民族伟大复兴,高中生只有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真正明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人民的共同选择。
比如在学习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我向学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如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天眼的建设、港珠澳大桥建设、抗击新冠肺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选择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选择这条路是对的。
(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的制度保障,也将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高中生需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心,从内心能够真正肯定、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才能够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比如在学习《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时,深刻剖析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同时,展示了一系列的撤侨事件,让学生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的力量,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基于具体的历史演变期间,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往来,构建成一种多元一体化、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且每一个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认同感,这也是团结民族力量、凝聚民族智慧的重要纽带,优秀的中华文化是在各族人民的不断实践中共同缔造的,是各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比如在学习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时,我设计了“列举对你产生深刻影响的中国文化作品”的活动,学生们畅所欲言,效果明显。我也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五)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领导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政治论断,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中国共产党,完成解救中国的人民的历史任务,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比如在学习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时,我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做了对比,学生从历史史实中自己就可以感悟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更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新时代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方法
(一)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教师需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增强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感来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只有认可马克思主义,从中掌握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才能够理解中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学习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学生从人类演进中理解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中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理解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升了政治核心素养。
(二)强化经济知识的教育
政治与经济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政治是上层建筑,但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高中生只有对经济知识有了一定的思考,才能够在总结经济发展中树立创新、协调、共享、绿色、开放的新发展理念,拥有一定的科学认知。教师要全面把经济知识传达给高中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表言论的空间与时间,从中来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要充分鼓励、肯定学生的观点,让学生了解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在学习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时,学生学习了我国三个基本经济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的分配制度,了解了我国的新发展理念,理解了我国进入新时期主要矛盾变了,提高发展质量的必要性及措施,学生更加能了解和理解国家为了谁在做什么。
学习《伟大的改革开放》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调查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具体的经济发展过程,并且归纳我国历届领导人
实行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及对应的经济发展水平,把之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现有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让学生感知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意识到当前优越的经济条件,离不开经济学家、科学家等为复兴中华民族做出的奉献和努力,为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从中感知到中国的变化和强大,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从而能够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中去,将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下家乡近年来的具体变化,从中来感知生活质量的提升,意识到惠民政策给予人民群众的支持,激发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全面认可我国的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制度等。
(三)注重历史知识的教育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历史知识的教育,以此来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历史发展趋势下的必然结果,西方列强的全面入侵,再加上封建社会统治的失败,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彻底破灭了。接下来是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等事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些都给予了人民群众深刻的提醒。最后,在李大钊、周恩来、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号召之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之下诞生了,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以上政治内容都和历史发展有着较大的联系,教师要着重讲解这些历史知识,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完全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成就,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的发展、强大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教师要借助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来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比如,在学习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时候,我开展了“小小演说家”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围绕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来进行演讲,从中来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加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还可以渗透一些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激励高中生拥有努力拼搏的意识、精神,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将来可以为建设祖国、发展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貢献,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
(四)引入社会知识教育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教师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社会,积极引入社会知识教育。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在党的领导之下,才拥有了当前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让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共同愿望,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比如,在学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过程中,为学生设定课后实践型作业,让学生走向社会,鼓励学生拍摄生活中的有关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照片。比如,交警在辛苦执勤、领导为人民送祝福、疫情期间防疫人员的辛苦奋战等,让学生实实在在、直观地感受到政府切切实实在为人民服务,把学生拍摄的照片制作成动画影集,在下节课上播放出来。学生就照片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嵌入政府的职能、宗旨,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知到政府的作用和责任,增强对政府的认可和理解,脑海中树立“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引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必须践行与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理念”,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构建美丽、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让学生感知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智慧,以及大爱无疆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会越来越强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倡“以人民为中心”,这样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共同富裕,教师只有充分引入社会知识,才能够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获得劳动成果,感知到和谐社会为人民群众带来的益处,从而拥有拥护国家、拥护党的思想意识,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积极学习学科知识,增强自我政治认同意识,提升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升华高中生的爱国情感,成为一个守诚信、重民本、讲仁爱的学生,让相关理论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引导之下,科学构建政治教育目标、方案,让高中生将来能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师要多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把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增强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意识,借助于理论、经济、历史、社会多方面渗透政治认同理念,让高中生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能够把党的发展路线、方针、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怕吃苦,乐于奉献,共同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安斯科.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选择与应用[J].才智,2017(8):69.
[2]赖丹.谈如何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培养高中政治核心素养[J].才智,2019(34):137.
[3]戴晓玲.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设计:以“价值与价值观”课堂教学设计为例[J].教育观察,
2018,7(22):83,111.
[4]卜燕萍.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探索: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J].法治与社会,2019(14):208-209,220.
[5]郑亚慧,马岳勇,王颜.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培育“政治认同”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4):107-109,116.
作者简介:马晓艳,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