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德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一个人的品行修养直接影响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其又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不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很可能会误入歧途。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就更有责任和义务对其教育引导,为此就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
現代社会对人才的能力与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小学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也必须要将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重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与道德素养,从而为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出发点,就培养学生量越好道德与品行提出几点教学建议,希望能为学生的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一、丰富教学活动,培养道德品行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习惯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氛围沉闷无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然不高,教学治疗亦不够理想。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与背景下,教师应当主动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进行丰富与完善,让学生能不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让其思想与价值观受到洗礼与熏陶,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例如学校举行了一场以“小处着眼,培养良好品行”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该项活动,活动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节约习惯、爱国情怀以及环保意识,演出的方式具体包括演讲、诗朗诵、相声、歌舞、小品等。通过此种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清晰感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意义,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主动去培养良好的品性与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当学会通过不同的活动与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结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与或缺知识的主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并将教材内容与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道德上的启发与感悟,并形成健康的品质与高尚的情操,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优化。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不仅是非辨别能力相对较差,而且法律意识也不够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其法律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存在法律的价值与意义,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做到学法、知法、守法,既要具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要具备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面临抉择,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其树立崇高的信念与远大的理想,立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身。
例如,学习到《学会拒绝》这个内容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仅仅是理论性地讲解教材内容,还应当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让其意识到“不良诱惑”几乎无处不在,如别人递过来的烟酒、“兄弟”推荐的毒品、网友约你打游戏等,如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与拒绝能力就会容易误入歧途,走上万劫不复的深渊。教师想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则首先要引导其学会拒绝身边出现的不良诱惑,或者采取措施避免学生接触到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避免其沉迷网络,或者及时了解学生校外的交友情况,以免其误交损友。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多播放一些见义勇为的视频,宣传好人好事,让学生能够形成坚强勇敢、不畏黑恶的道德品质,在特殊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自救或救助他人。
三、开展社会实践,积极服务公益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到社会与生活的洗礼,并从平凡的事物与生活中获得启发与感悟,这对于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良好的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对生活、对世界以及对人生产生反思,并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由此可见,良好道德品行的培养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让其从生活中进行总结与积累,通过服务、体验以及感悟社会来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行。具体而言,当学习到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公园捡垃圾、到附近的山上植树、到学校附近清理杂草杂物;当学习到与遵纪守法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街上担任交通员、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当学习到与道德礼仪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敬老院、老年公寓陪伴、照顾老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服务公益、服务社会的品质。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通过丰富教学模式、挖掘教材内容以及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来不断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与热情,并在不断的学习与发展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与综合素养,形成健全而完善的人格,从而为其进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品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颖莉.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搞好政治课堂教学[J]. 学周刊,2012(20).
[2] 何娣. 对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现状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12 (10).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沙坡镇第三初级中学)
現代社会对人才的能力与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小学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也必须要将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重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与道德素养,从而为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出发点,就培养学生量越好道德与品行提出几点教学建议,希望能为学生的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一、丰富教学活动,培养道德品行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习惯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氛围沉闷无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然不高,教学治疗亦不够理想。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与背景下,教师应当主动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进行丰富与完善,让学生能不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让其思想与价值观受到洗礼与熏陶,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例如学校举行了一场以“小处着眼,培养良好品行”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该项活动,活动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节约习惯、爱国情怀以及环保意识,演出的方式具体包括演讲、诗朗诵、相声、歌舞、小品等。通过此种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清晰感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意义,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主动去培养良好的品性与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当学会通过不同的活动与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结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与或缺知识的主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并将教材内容与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道德上的启发与感悟,并形成健康的品质与高尚的情操,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优化。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不仅是非辨别能力相对较差,而且法律意识也不够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其法律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存在法律的价值与意义,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做到学法、知法、守法,既要具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要具备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面临抉择,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其树立崇高的信念与远大的理想,立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身。
例如,学习到《学会拒绝》这个内容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仅仅是理论性地讲解教材内容,还应当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让其意识到“不良诱惑”几乎无处不在,如别人递过来的烟酒、“兄弟”推荐的毒品、网友约你打游戏等,如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与拒绝能力就会容易误入歧途,走上万劫不复的深渊。教师想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则首先要引导其学会拒绝身边出现的不良诱惑,或者采取措施避免学生接触到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避免其沉迷网络,或者及时了解学生校外的交友情况,以免其误交损友。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多播放一些见义勇为的视频,宣传好人好事,让学生能够形成坚强勇敢、不畏黑恶的道德品质,在特殊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自救或救助他人。
三、开展社会实践,积极服务公益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到社会与生活的洗礼,并从平凡的事物与生活中获得启发与感悟,这对于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良好的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对生活、对世界以及对人生产生反思,并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由此可见,良好道德品行的培养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让其从生活中进行总结与积累,通过服务、体验以及感悟社会来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行。具体而言,当学习到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公园捡垃圾、到附近的山上植树、到学校附近清理杂草杂物;当学习到与遵纪守法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街上担任交通员、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当学习到与道德礼仪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敬老院、老年公寓陪伴、照顾老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服务公益、服务社会的品质。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通过丰富教学模式、挖掘教材内容以及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来不断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与热情,并在不断的学习与发展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与综合素养,形成健全而完善的人格,从而为其进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品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颖莉.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搞好政治课堂教学[J]. 学周刊,2012(20).
[2] 何娣. 对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现状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12 (10).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沙坡镇第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