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变化和发展过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中,古诗文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古诗文与现代教学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能为小学生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的倡导下,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人文思想和道德教育培养。古诗文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学习她,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担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大任。但古诗文不同于现代文,它在语言结构、字词释义、写作手法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学积累,学习起古诗文来比较困难。如何将古诗文教授给学生,以下是我的理解。
一、从作者的背景入手,领悟古诗文的思想主旨
文學作品是作者结合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去创作的,因此我们想了解作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在讲授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时,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先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所处时代。毛泽东作为国家领导人,学生或多或少对他有所了解,因此我们在讲解毛主席生平时,可以简单叙述。这里必须强调一下,介绍作者的情况,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词,不可顾此失彼,要有重点地讲授内容。
我们常说看一篇文章要找主旨句,一篇古诗文也一样。主旨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但古诗文的主旨思想却是学生最难理解的一个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加以引导。在了解了作家背景之后,我们再来看当时的时代背景。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长征。期间红军一边击溃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一边转移,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七律·长征》便是反映了这一历史,但它又蕴含着红军战士对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它不仅赞扬了中国红军不畏险阻的精神,更是要激励中国青少年要不怕困难、自强不息,为来之不易的幸福而奋斗。
因而,我们要通过介绍作家的背景,结合古诗文的意境,从而领悟文章的思想主旨。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具体、准确、全面地把握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二、从古诗文词义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想象力
古诗文的学习是一个从表层到深层的理解过程,每个字词都代表着各自的意思,重新组合又是不同的句意。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以及思维模式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所涉及的知识储备不够完善,对诗词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因此要合理引导,我们可以先从字词开始理解,再到一句的理解,乃至最后是整篇古诗文,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古诗文的特点在于篇幅少,一词一句都经过作者反复推敲,包含着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我们不必先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解,而是可以先让学生组成小组,由学生自己去推测,去揣摩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
我们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重点字词解释,鼓励他们去猜想作者的意图,让学生自己结合课文的插图和注释,通过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发挥想象。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有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描写的情景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这理解起来也不难,但学生需联系生活实际去想象。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慢慢地将诗词理解得更加完善、透彻。但在学生自行理解过程中,老师并不是可以完全退出,老师应该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理解进度,适时点拨,从而概括出这首词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书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学生可以通过这美好的意境,感受辛弃疾的淡然物外的心境。这样的教学可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效率。
因此,我们要从古诗文词义入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理解和想象,将古代的诗词和学生现代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想象力。
三、从古诗文本身入手,培养人文思想
古诗文本身就韵味十足,我们在讲授的时候要注意方法,不可一味地灌输,要多角度来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中,去感受诗词优美的韵律。如同西方的寓言故事一样,古诗文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学生可以通过古诗文感受先人的智慧,聆听先人的教诲。学习古诗文,使学生将情感融入到古诗文中,使学生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在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片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故人”准备了丰富的饭菜,“邀我”吃饭,将作者愉快的心情,以及主客相见的亲切融洽场景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学生带着平常心,毫无功利地去读它,多读一读,也能感受到作者热情的待客之道,感受到主客把酒言欢的快乐。其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其中的“重阳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菊花”也是重阳日主要的标志物。通过古诗文的阅读与理解,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优美的辞藻,还可以了解到我国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以,我们还要从古诗文本身入手,将情感融入到古诗文中,带领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诗词优美的韵律,感受诗中优美的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小学生处于一个好动的年纪,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掌握还没有成熟,老师要积极引导,带领学生置身于诗人所处的情境,与之感同身受。这既能让学生快速熟悉诗词内容,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真正做到走入古诗文的世界。古诗文往往是短小精悍,所表达的意境也是无穷的,因此老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在讲授好一门课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冉凤.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教学策略探析[J]. 文渊:小学版,2019,000(001):439.
[2]陈玉婷.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C]. 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20.
[3]易郑.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创新策略[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000(002):82.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的倡导下,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人文思想和道德教育培养。古诗文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学习她,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担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大任。但古诗文不同于现代文,它在语言结构、字词释义、写作手法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学积累,学习起古诗文来比较困难。如何将古诗文教授给学生,以下是我的理解。
一、从作者的背景入手,领悟古诗文的思想主旨
文學作品是作者结合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去创作的,因此我们想了解作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在讲授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时,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先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所处时代。毛泽东作为国家领导人,学生或多或少对他有所了解,因此我们在讲解毛主席生平时,可以简单叙述。这里必须强调一下,介绍作者的情况,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词,不可顾此失彼,要有重点地讲授内容。
我们常说看一篇文章要找主旨句,一篇古诗文也一样。主旨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但古诗文的主旨思想却是学生最难理解的一个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加以引导。在了解了作家背景之后,我们再来看当时的时代背景。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长征。期间红军一边击溃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一边转移,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七律·长征》便是反映了这一历史,但它又蕴含着红军战士对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它不仅赞扬了中国红军不畏险阻的精神,更是要激励中国青少年要不怕困难、自强不息,为来之不易的幸福而奋斗。
因而,我们要通过介绍作家的背景,结合古诗文的意境,从而领悟文章的思想主旨。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具体、准确、全面地把握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二、从古诗文词义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想象力
古诗文的学习是一个从表层到深层的理解过程,每个字词都代表着各自的意思,重新组合又是不同的句意。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以及思维模式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所涉及的知识储备不够完善,对诗词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因此要合理引导,我们可以先从字词开始理解,再到一句的理解,乃至最后是整篇古诗文,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古诗文的特点在于篇幅少,一词一句都经过作者反复推敲,包含着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我们不必先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解,而是可以先让学生组成小组,由学生自己去推测,去揣摩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
我们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重点字词解释,鼓励他们去猜想作者的意图,让学生自己结合课文的插图和注释,通过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发挥想象。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有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描写的情景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这理解起来也不难,但学生需联系生活实际去想象。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慢慢地将诗词理解得更加完善、透彻。但在学生自行理解过程中,老师并不是可以完全退出,老师应该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理解进度,适时点拨,从而概括出这首词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书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学生可以通过这美好的意境,感受辛弃疾的淡然物外的心境。这样的教学可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效率。
因此,我们要从古诗文词义入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理解和想象,将古代的诗词和学生现代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想象力。
三、从古诗文本身入手,培养人文思想
古诗文本身就韵味十足,我们在讲授的时候要注意方法,不可一味地灌输,要多角度来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中,去感受诗词优美的韵律。如同西方的寓言故事一样,古诗文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学生可以通过古诗文感受先人的智慧,聆听先人的教诲。学习古诗文,使学生将情感融入到古诗文中,使学生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在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片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故人”准备了丰富的饭菜,“邀我”吃饭,将作者愉快的心情,以及主客相见的亲切融洽场景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学生带着平常心,毫无功利地去读它,多读一读,也能感受到作者热情的待客之道,感受到主客把酒言欢的快乐。其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其中的“重阳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菊花”也是重阳日主要的标志物。通过古诗文的阅读与理解,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优美的辞藻,还可以了解到我国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以,我们还要从古诗文本身入手,将情感融入到古诗文中,带领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诗词优美的韵律,感受诗中优美的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小学生处于一个好动的年纪,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掌握还没有成熟,老师要积极引导,带领学生置身于诗人所处的情境,与之感同身受。这既能让学生快速熟悉诗词内容,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真正做到走入古诗文的世界。古诗文往往是短小精悍,所表达的意境也是无穷的,因此老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在讲授好一门课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冉凤.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教学策略探析[J]. 文渊:小学版,2019,000(001):439.
[2]陈玉婷.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C]. 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20.
[3]易郑.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创新策略[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000(0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