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价上涨问题在城镇地区以66.5%、农村地区以57.5%的高提及率,稳居城乡居民年度“关注榜”榜首,住房改革及住房价格问题和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分别以24.6%和26.6%的提及率位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关注榜的第二位。城乡居民普遍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吃穿住行样样贵
调查选取了水电气暖、粮油蔬菜、肉类食品、服装鞋袜四类日常生活用品,教育、住房、医疗“三大件”以及文体娱乐消费,对城镇居民的物价感受进行测量。
结果表明,在这些商品中,住房、肉类食品、医疗位居价格榜前三甲。60.6%的城镇居民认为住房价格非常贵,30.7%认为比较贵;认为肉类食品价格非常贵的比例为51.7%,认为比较贵的比例为40.5%。
如果用5级量表赋值方法来测量(5分为满分,分值越高表示认为某类商品的价格越贵),测量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对住房价格的“昂贵程度”给予了4.5分的评价,肉类食品获得了4.43分,医疗价格4.36分,粮油蔬菜和教育价格的分值也均在4.1分之上。其中,除了服装鞋袜类商品之外,城市居民对于其它8类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压力感均更强于小城镇居民。
医疗、教育以及水电气暖等商品的价格变化对于不同收入家庭居民的影响作用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是,粮油蔬菜价格的变化对于不同收入家庭却有着显著不同的影响作用:粮油蔬菜价格变化对于低收入居民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中高收入居民,因而也更加牵动低收入家庭居民的心。
视点
物价上涨既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经济过热的隐患,实乃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是一项系统工作,各项调控政策实际发挥作用会有一定的延时性。
在各项政策发挥实际效用之前,如何保护物价波动承受力最弱、受物价上涨影响最大、生活最为困难的低收入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是政府当前最应该考虑的。
近两年伴随着银行业务量大幅增长,客户对各大银行的投诉也呈明显增加态势。银行投诉的上升和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日益重视密切相关,消费者对银行的要求不仅满足于较高的服务水平,还有更高的服务保障
金融服务保障弱
报告显示,2007年银行客户对于业务收费,可能的费用、风险、收益变更,章程变更以及促销范围、条件等事宜的知情要求较之前有了较大提高。
相比之下,银行在知情权水平上的得分增长缓慢。可见,银行对于客户知情权的保证力度还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客户迅速增长权益要求。
从整体上看,在避免发生业务事故方面,银行基本延续了往年的水平,总得分保持不变。但对比不同群体消费者在事前解难上的得分可以发现,高价值群体(高学历、高收入、26~50岁的中年群体)的满意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分数上涨2.2分,而低价值群体(低学历、低收入、36~50岁的中老年群体)的得分不升反降让人不禁怀疑,银行对高价值群体低满意度的服务错位现象是否有些矫枉过正!
视点
从调查数据来看,虽然银行在内部投诉渠道建设和内部投诉解决效果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协助解难和考虑客户利益方面的评价分数却有小幅降低。
评价分数的降低一方面说明银行在这两项工作中确实没有足够的作为,另一方面,也可以解读为顾客对于这两项工作的要求有所提升。
然而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评价降低,都说明今后银行在处理业务纠纷和业务事故时应更多地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消费者服务保障意识的提升,说明随着竞争的加剧,银行的垄断、老大地位悄然改变,消费者更为平等和强势,这是回归市场经济的正常表现。银行提升服务意识,转变观念、改进服务,以适应新的市场关系,才能重塑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更多客户宝贵的信任。
在2000年~2005年间,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均高于城市居民;2006年,城市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有较大幅度提升,首次超过农村居民。而在2007年,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所回升(3.44分→3.53分)而城市居民有较大回落(3.52分→3.35分),城市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再次跌至农村居民之下。
比较城乡居民对于自己各方面情况的两年评价结果发现:
城镇居民个人经济状况满意度(3.26→3.15分)、社会保障满意度(3.33→3.13分)、职业状况满意度(3.45→3.32分)、物价波动承受力(3.4→3.25分)均有所下降,但养老忧虑感有所缓解(3.04→2.86分,分值越高表示忧虑感越强);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满意度(3.18→3.0分)、社会治安安全感(3.63→3.21分)有一定幅度下降,但对于自己未来社会竞争力信心(3.01→3.24分)有较大提升,业余娱乐生活满意度(3.26→3.36分)略有上升,养老忧虑感(3.1→3.0分,分值越高表示忧虑感越强)也有所缓解。
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政府管理信心度,包括政府管理国际事务信心度、政府管理经济事务和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信心度,均全面提升。特别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信心度提升显著(3.46→3.76分)。
在“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榜单中,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被公众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用5级量表赋值的方法来测量居民的安全感受,城乡居民对进餐卫生、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的感受评价,普遍在3分以下,尤其是药品安全仅为2.39分。食品药品安全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社会问题
食品药品“不安全”
在“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榜单中,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被公众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城镇居民将其排在第三位,位于物价上涨、住房改革和房价问题之后,而处于医疗改革和医疗费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下岗就业等问题之前。农村居民将其置于第二位,仅次于对于物价上涨问题的关注程度。
调查涉及餐饮、药品、家装、儿童玩具等若干生活领域,结果表明:
除了农村居民对于家庭装修安全感和家庭装修费用安全感的赋值超过了3分之外,在其余各项上,城乡居民的安全感均在3分以下,特别是对于药品和食品,城乡居民的安全感受普遍很低。
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居民药品安全感分别为2.46、2.32和2.37分;食品安全感分别为2.39、2.37和2.58分,相当于不及格水平。
视点
城乡居民对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一方面是受到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案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当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堪忧现状的反应。
食品药品的内在安全问题,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办法辨别的,如果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企业和商家们的行业约束或是道德自律不足以带给普通百姓安全的食品和药品,那么,政府的监督管理将是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防线。
政府既要做好食品药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质量监管,更要对于食品和药品分别设置统一完善的高质量标准。
另外,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在农村地区更要加大力度,以确保广大农村居民的饮食用药安全。
12.8%的城镇居民表示在就业时遇到过就业歧视。其中,女性更多会因性别和外表遭到用人单位的闭门羹,而男性则会更多在才能方面遭遇歧视。对于“就业歧视”,公众反对的主要是将一些与生俱来的、自己无法改变的“先赋条件”设定为招聘门槛
就业歧视不胜防
12.8%的城镇居民表示在就业时遇到过不同类别的就业歧视。在遇到就业歧视的受访者中,学历歧视成为最司空见惯的就业歧视现象,74.4%的人表示遇到过学历歧视,年龄歧视(47.6%)和经验歧视(33.9%)也是经常发生的,另外有20.8%的受访者遭遇过性别歧视。值得注意是,各种新兴的就业歧视现象也在不断出现,如非名校歧视(14.1%)等。
在遇到过就业歧视的受访者中,32.9%的女性表示自己曾遇到过性别歧视,高于男性26.1个百分点。同样,女性碰到年龄歧视也明显高于男性(51.1%;43.4%)。此外,女性遇到身高/体型歧视的占16.8%,遇到相貌歧视的占15.1%,也均略多于男性(13.9%;10.5%)。而男性则较多地遇到经验歧视,高于女性10个百分点(39.1%;29.5%)。
中低学历(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者遇到的“学历歧视”的比例接近80%,明显高于高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2.5%);而高学历者手持高等学历证书却同样不能高枕无忧,与中低学历者相比,会更多地遭遇学历之外的“经验歧视”(47.7%),甚至是“非名校歧视”(17.1%)。
如果将各种类型的歧视按照“先赋”和“后致”进行划分,可以发现公众反对的主要是将一些与生俱来的、自己无法改变的“先赋条件”设定为招聘门槛。比如应聘者的性别、年龄、户籍,乃至血型、相貌、身高、民族等等,这些“先赋条件”是应聘者不能自我选择的,是他们无法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
对于学历、工作经验、是否毕业于名牌大学等等,这些人们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的设为招聘条件,公众的接受度相对较高。
视点
与就业者面对各种招聘冷遇的尴尬处境相对应的是,用人单位看到自己的合理用人需求被打上“歧视”的字样也同样叫苦连天。劳动力是企业从市场上购买的生产要素之一,或者说,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
用人单位与普通的消费者一样享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同时也都希望买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用人单位设定一定的条件门槛,可能真的是基于岗位需要。而公众也并不是盲目反对用人单位任何招聘条件的设置。
如果消除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但没有消灭不公平现象,反而是在制造不公平。2007年8月30日颁布实施的《就业促进法》专门设定了“公平就业”专章来规定有关反对就业歧视的内容,这标志着我国在促进公平就业上迈进了一大步。
但这些规定的内容都过于原则,内涵和外延不够明确,而且并不具备法律规范的完整要素,缺乏可操作性。这就亟需相关立法部门给“就业歧视”设定一个真正合理的可操作范围,将反对的矛头集中起来,指向那些应该反对的、真正的就业歧视。
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历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指数上升,相反,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指数有所下降。
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上升,得益于中央对农村政策的根本转变,对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环境和转移支付大量增加。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经济状况、工作状况、养老等实质性问题并无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满意度和社会治安安全感明显下降的条件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感更多地是基于对于政府的高信心和对于未来生活的高预期。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历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银行服务指数研究报告》、《2007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
吃穿住行样样贵
调查选取了水电气暖、粮油蔬菜、肉类食品、服装鞋袜四类日常生活用品,教育、住房、医疗“三大件”以及文体娱乐消费,对城镇居民的物价感受进行测量。
结果表明,在这些商品中,住房、肉类食品、医疗位居价格榜前三甲。60.6%的城镇居民认为住房价格非常贵,30.7%认为比较贵;认为肉类食品价格非常贵的比例为51.7%,认为比较贵的比例为40.5%。
如果用5级量表赋值方法来测量(5分为满分,分值越高表示认为某类商品的价格越贵),测量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对住房价格的“昂贵程度”给予了4.5分的评价,肉类食品获得了4.43分,医疗价格4.36分,粮油蔬菜和教育价格的分值也均在4.1分之上。其中,除了服装鞋袜类商品之外,城市居民对于其它8类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压力感均更强于小城镇居民。
医疗、教育以及水电气暖等商品的价格变化对于不同收入家庭居民的影响作用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是,粮油蔬菜价格的变化对于不同收入家庭却有着显著不同的影响作用:粮油蔬菜价格变化对于低收入居民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中高收入居民,因而也更加牵动低收入家庭居民的心。
视点
物价上涨既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经济过热的隐患,实乃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是一项系统工作,各项调控政策实际发挥作用会有一定的延时性。
在各项政策发挥实际效用之前,如何保护物价波动承受力最弱、受物价上涨影响最大、生活最为困难的低收入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是政府当前最应该考虑的。
近两年伴随着银行业务量大幅增长,客户对各大银行的投诉也呈明显增加态势。银行投诉的上升和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日益重视密切相关,消费者对银行的要求不仅满足于较高的服务水平,还有更高的服务保障
金融服务保障弱
报告显示,2007年银行客户对于业务收费,可能的费用、风险、收益变更,章程变更以及促销范围、条件等事宜的知情要求较之前有了较大提高。
相比之下,银行在知情权水平上的得分增长缓慢。可见,银行对于客户知情权的保证力度还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客户迅速增长权益要求。
从整体上看,在避免发生业务事故方面,银行基本延续了往年的水平,总得分保持不变。但对比不同群体消费者在事前解难上的得分可以发现,高价值群体(高学历、高收入、26~50岁的中年群体)的满意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分数上涨2.2分,而低价值群体(低学历、低收入、36~50岁的中老年群体)的得分不升反降让人不禁怀疑,银行对高价值群体低满意度的服务错位现象是否有些矫枉过正!
视点
从调查数据来看,虽然银行在内部投诉渠道建设和内部投诉解决效果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协助解难和考虑客户利益方面的评价分数却有小幅降低。
评价分数的降低一方面说明银行在这两项工作中确实没有足够的作为,另一方面,也可以解读为顾客对于这两项工作的要求有所提升。
然而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评价降低,都说明今后银行在处理业务纠纷和业务事故时应更多地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消费者服务保障意识的提升,说明随着竞争的加剧,银行的垄断、老大地位悄然改变,消费者更为平等和强势,这是回归市场经济的正常表现。银行提升服务意识,转变观念、改进服务,以适应新的市场关系,才能重塑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更多客户宝贵的信任。
在2000年~2005年间,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均高于城市居民;2006年,城市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有较大幅度提升,首次超过农村居民。而在2007年,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所回升(3.44分→3.53分)而城市居民有较大回落(3.52分→3.35分),城市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再次跌至农村居民之下。
比较城乡居民对于自己各方面情况的两年评价结果发现:
城镇居民个人经济状况满意度(3.26→3.15分)、社会保障满意度(3.33→3.13分)、职业状况满意度(3.45→3.32分)、物价波动承受力(3.4→3.25分)均有所下降,但养老忧虑感有所缓解(3.04→2.86分,分值越高表示忧虑感越强);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满意度(3.18→3.0分)、社会治安安全感(3.63→3.21分)有一定幅度下降,但对于自己未来社会竞争力信心(3.01→3.24分)有较大提升,业余娱乐生活满意度(3.26→3.36分)略有上升,养老忧虑感(3.1→3.0分,分值越高表示忧虑感越强)也有所缓解。
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政府管理信心度,包括政府管理国际事务信心度、政府管理经济事务和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信心度,均全面提升。特别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信心度提升显著(3.46→3.76分)。
在“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榜单中,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被公众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用5级量表赋值的方法来测量居民的安全感受,城乡居民对进餐卫生、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的感受评价,普遍在3分以下,尤其是药品安全仅为2.39分。食品药品安全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社会问题
食品药品“不安全”
在“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榜单中,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被公众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城镇居民将其排在第三位,位于物价上涨、住房改革和房价问题之后,而处于医疗改革和医疗费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下岗就业等问题之前。农村居民将其置于第二位,仅次于对于物价上涨问题的关注程度。
调查涉及餐饮、药品、家装、儿童玩具等若干生活领域,结果表明:
除了农村居民对于家庭装修安全感和家庭装修费用安全感的赋值超过了3分之外,在其余各项上,城乡居民的安全感均在3分以下,特别是对于药品和食品,城乡居民的安全感受普遍很低。
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居民药品安全感分别为2.46、2.32和2.37分;食品安全感分别为2.39、2.37和2.58分,相当于不及格水平。
视点
城乡居民对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一方面是受到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案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当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堪忧现状的反应。
食品药品的内在安全问题,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办法辨别的,如果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企业和商家们的行业约束或是道德自律不足以带给普通百姓安全的食品和药品,那么,政府的监督管理将是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防线。
政府既要做好食品药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质量监管,更要对于食品和药品分别设置统一完善的高质量标准。
另外,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在农村地区更要加大力度,以确保广大农村居民的饮食用药安全。
12.8%的城镇居民表示在就业时遇到过就业歧视。其中,女性更多会因性别和外表遭到用人单位的闭门羹,而男性则会更多在才能方面遭遇歧视。对于“就业歧视”,公众反对的主要是将一些与生俱来的、自己无法改变的“先赋条件”设定为招聘门槛
就业歧视不胜防
12.8%的城镇居民表示在就业时遇到过不同类别的就业歧视。在遇到就业歧视的受访者中,学历歧视成为最司空见惯的就业歧视现象,74.4%的人表示遇到过学历歧视,年龄歧视(47.6%)和经验歧视(33.9%)也是经常发生的,另外有20.8%的受访者遭遇过性别歧视。值得注意是,各种新兴的就业歧视现象也在不断出现,如非名校歧视(14.1%)等。
在遇到过就业歧视的受访者中,32.9%的女性表示自己曾遇到过性别歧视,高于男性26.1个百分点。同样,女性碰到年龄歧视也明显高于男性(51.1%;43.4%)。此外,女性遇到身高/体型歧视的占16.8%,遇到相貌歧视的占15.1%,也均略多于男性(13.9%;10.5%)。而男性则较多地遇到经验歧视,高于女性10个百分点(39.1%;29.5%)。
中低学历(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者遇到的“学历歧视”的比例接近80%,明显高于高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2.5%);而高学历者手持高等学历证书却同样不能高枕无忧,与中低学历者相比,会更多地遭遇学历之外的“经验歧视”(47.7%),甚至是“非名校歧视”(17.1%)。
如果将各种类型的歧视按照“先赋”和“后致”进行划分,可以发现公众反对的主要是将一些与生俱来的、自己无法改变的“先赋条件”设定为招聘门槛。比如应聘者的性别、年龄、户籍,乃至血型、相貌、身高、民族等等,这些“先赋条件”是应聘者不能自我选择的,是他们无法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
对于学历、工作经验、是否毕业于名牌大学等等,这些人们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的设为招聘条件,公众的接受度相对较高。
视点
与就业者面对各种招聘冷遇的尴尬处境相对应的是,用人单位看到自己的合理用人需求被打上“歧视”的字样也同样叫苦连天。劳动力是企业从市场上购买的生产要素之一,或者说,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
用人单位与普通的消费者一样享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同时也都希望买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用人单位设定一定的条件门槛,可能真的是基于岗位需要。而公众也并不是盲目反对用人单位任何招聘条件的设置。
如果消除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但没有消灭不公平现象,反而是在制造不公平。2007年8月30日颁布实施的《就业促进法》专门设定了“公平就业”专章来规定有关反对就业歧视的内容,这标志着我国在促进公平就业上迈进了一大步。
但这些规定的内容都过于原则,内涵和外延不够明确,而且并不具备法律规范的完整要素,缺乏可操作性。这就亟需相关立法部门给“就业歧视”设定一个真正合理的可操作范围,将反对的矛头集中起来,指向那些应该反对的、真正的就业歧视。
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历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指数上升,相反,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指数有所下降。
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上升,得益于中央对农村政策的根本转变,对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环境和转移支付大量增加。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经济状况、工作状况、养老等实质性问题并无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满意度和社会治安安全感明显下降的条件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感更多地是基于对于政府的高信心和对于未来生活的高预期。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历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银行服务指数研究报告》、《2007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