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本课时,笔者践行“深度学习”理念,以本单元人文主题“思维的火花”和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目标,引领学生读书聚焦真问题,经历真探究,分享真收获,让学生的思维见深度、攀高度、显广度。真思有所得,真学有成效,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获得感激发了学生深度学习探究的热情。
一、聚焦真问题,思见深度
初读课文时,笔者设计的助学单列出了“三读三想”任务,引领学生充分自读,直面文本,直通心灵,直指内核,聚焦真问题。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回答书后练习第2题。
(3)再读课文,在有疑惑的地方做上记号。想一想,你最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教学片段】
师:我刚才巡视发现,同学们完成“任务2”时标画出了双方赛马的对阵图,且全都和课文内容一致。我也看到不少同学在后面的“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问题旁画了个大大的问号。有谁能回答你的疑问是什么吗?
生1:孙膑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就是为了让田忌获胜。那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取胜呢?这是我最想探究的问题。
生2:孙膑怎么想得出这个办法的?我很想探究。
师:同学们初读课文后对两个问题很感兴趣—— 一是“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二是“孙膑怎么想出这条妙计的?”接下来的研读中,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两个问题。相信你们会有新发现。
二、经历真探究,思攀高度
研读阶段,笔者引领学生经历登山式“三探”,在还原、推演、比较中享受读书、思考的快乐。
1.巧用对阵画图,辨识马之脚力。这个环节,首先引导学生利用对阵图,复述比赛过程和结果,在由图像还原文字的转换中发展语言和思维。接着顺势而为,启发学生根据比赛结果,比较齐威王和田忌双方马的脚力,并试着按脚力大小排出顺序:齐上>田上>齐中>田中>齐下>田下。閱读逐步推进,学生的探究热情也不断上升。
2.推演对阵顺序,感悟计策之妙。本环节探究中,学生围绕“如果齐威王马的出场顺序不变,田忌的马出场顺序还有哪几种排法?”兴致勃勃试排出另外五种对阵图。当同学们根据双方马的脚力推演另外五种对阵图比赛结果全输时,终于明白孙膑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唯一可以取胜之计,对孙膑的敬佩油然而生。
3.品读孙膑之“看”,探寻智慧之源。在探究“孙膑怎么会想到这条妙计”时,同学们的目光聚焦到了课文的第2自然段。静心品读、感悟,同学们的思维不断碰撞、攀升,课堂探究再掀高潮。
【教学片段】
师: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理解这段话中的“看”的。
生1:我发现孙膑“看”得很仔细。他能看出每匹马的脚力有差距,但相差不多。
生2:孙膑“看”得很全面。他关注了每匹马的脚力,接连看了几场赛马的全过程。
生3:我发现孙膑“看”得用心。他不仅仔细观察,还在反复分析比较。
生4:孙膑的“看”是有发现的“看”。联系下文,我发现他边看边想,分析比较,大胆推测,为田忌想好了主意,对取胜充满信心。
师:听完你们的发言,我发现大家已经领悟到孙膑的“看”,是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高度融合的“看”。可以说,孙膑献策时的“胸有成竹”,全靠这一“看”。祝贺你们的探究有了真发现!
三、分享真收获,思有广度
课堂探究暂告一个段落时,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精彩纷呈。
【教学片段】
生1:学习了课文,我懂得了做事要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取得好效果。
生2:我知道了孙膑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足智多谋的人。
生3:我懂得了用心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学习也要勤思考,会思考。
生4:我很感激编教材的老师设计了书后练习2中的画图题,帮助我们很快理解课文内容,并且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读其他课文时也可以用画图法来帮助加深理解。
生5:我最深的体会是,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发现,也要学习同学的好方法,加深自己的理解。
师:既要独立思考,又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你总结的学习方法好!
生6:我更喜欢比较法。孙膑观察比较,想出了取胜的计策。我们在读书时,推想他的思维过程,尝试了其他对阵顺序,也是通过比较,更加佩服孙膑的计策之妙。
生7:老师,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齐威王让田忌的马先上场,田忌怎么办?
师:你这个问题真有意思!问得有水平!(下课铃声响起)这堂课结束了,我们的学习探究无止境。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我们的学研之旅吧。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发现。
多维度思考显力度,多样式体验收获丰。与学生共同经历,共同探究,共享成果,笔者信念更加坚定:深度学习提升课堂效益与品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课末的“突然一问”,充满了魅力!当笔者搜集资料,开始阅读思考时,相信学生们的学研也已经启程。期盼下一堂探究课!
(陈永平,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小学语文研训员)
一、聚焦真问题,思见深度
初读课文时,笔者设计的助学单列出了“三读三想”任务,引领学生充分自读,直面文本,直通心灵,直指内核,聚焦真问题。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回答书后练习第2题。
(3)再读课文,在有疑惑的地方做上记号。想一想,你最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教学片段】
师:我刚才巡视发现,同学们完成“任务2”时标画出了双方赛马的对阵图,且全都和课文内容一致。我也看到不少同学在后面的“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问题旁画了个大大的问号。有谁能回答你的疑问是什么吗?
生1:孙膑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就是为了让田忌获胜。那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取胜呢?这是我最想探究的问题。
生2:孙膑怎么想得出这个办法的?我很想探究。
师:同学们初读课文后对两个问题很感兴趣—— 一是“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二是“孙膑怎么想出这条妙计的?”接下来的研读中,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两个问题。相信你们会有新发现。
二、经历真探究,思攀高度
研读阶段,笔者引领学生经历登山式“三探”,在还原、推演、比较中享受读书、思考的快乐。
1.巧用对阵画图,辨识马之脚力。这个环节,首先引导学生利用对阵图,复述比赛过程和结果,在由图像还原文字的转换中发展语言和思维。接着顺势而为,启发学生根据比赛结果,比较齐威王和田忌双方马的脚力,并试着按脚力大小排出顺序:齐上>田上>齐中>田中>齐下>田下。閱读逐步推进,学生的探究热情也不断上升。
2.推演对阵顺序,感悟计策之妙。本环节探究中,学生围绕“如果齐威王马的出场顺序不变,田忌的马出场顺序还有哪几种排法?”兴致勃勃试排出另外五种对阵图。当同学们根据双方马的脚力推演另外五种对阵图比赛结果全输时,终于明白孙膑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唯一可以取胜之计,对孙膑的敬佩油然而生。
3.品读孙膑之“看”,探寻智慧之源。在探究“孙膑怎么会想到这条妙计”时,同学们的目光聚焦到了课文的第2自然段。静心品读、感悟,同学们的思维不断碰撞、攀升,课堂探究再掀高潮。
【教学片段】
师: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理解这段话中的“看”的。
生1:我发现孙膑“看”得很仔细。他能看出每匹马的脚力有差距,但相差不多。
生2:孙膑“看”得很全面。他关注了每匹马的脚力,接连看了几场赛马的全过程。
生3:我发现孙膑“看”得用心。他不仅仔细观察,还在反复分析比较。
生4:孙膑的“看”是有发现的“看”。联系下文,我发现他边看边想,分析比较,大胆推测,为田忌想好了主意,对取胜充满信心。
师:听完你们的发言,我发现大家已经领悟到孙膑的“看”,是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高度融合的“看”。可以说,孙膑献策时的“胸有成竹”,全靠这一“看”。祝贺你们的探究有了真发现!
三、分享真收获,思有广度
课堂探究暂告一个段落时,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精彩纷呈。
【教学片段】
生1:学习了课文,我懂得了做事要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取得好效果。
生2:我知道了孙膑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足智多谋的人。
生3:我懂得了用心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学习也要勤思考,会思考。
生4:我很感激编教材的老师设计了书后练习2中的画图题,帮助我们很快理解课文内容,并且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读其他课文时也可以用画图法来帮助加深理解。
生5:我最深的体会是,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发现,也要学习同学的好方法,加深自己的理解。
师:既要独立思考,又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你总结的学习方法好!
生6:我更喜欢比较法。孙膑观察比较,想出了取胜的计策。我们在读书时,推想他的思维过程,尝试了其他对阵顺序,也是通过比较,更加佩服孙膑的计策之妙。
生7:老师,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齐威王让田忌的马先上场,田忌怎么办?
师:你这个问题真有意思!问得有水平!(下课铃声响起)这堂课结束了,我们的学习探究无止境。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我们的学研之旅吧。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发现。
多维度思考显力度,多样式体验收获丰。与学生共同经历,共同探究,共享成果,笔者信念更加坚定:深度学习提升课堂效益与品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课末的“突然一问”,充满了魅力!当笔者搜集资料,开始阅读思考时,相信学生们的学研也已经启程。期盼下一堂探究课!
(陈永平,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小学语文研训员)